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85章 考古为证:安西白发军,戍边五十载!【求追订】

疏勒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尚且坚守了至少三年,那么都护府所在的西州又坚守了多少年?

此时,视频开始随着博物馆中各种文物镜头,以仿照“时光回溯”的手段夹杂其他唐军记录片、影视等内容的剪辑画面,让众人仿佛跟着文物回到了唐军恢复西域至安西军困守西域的跌宕百年。

视频中接着出现了戍堡遗址出土的几枚箭簇以及窖藏的青稞碳化颗粒。

一旁文字显示,箭簇打造于开元年间,而所用铁则蕴含有昆仑山特有的陨铁成分。

而青稞碳化颗粒经检测,其品种则与长安太仓出土的粮种同源!

“《唐六典》有载:西域军械,取地利而铸。这似乎解答了唐军镇守西域百年的后勤之谜——历史留下的证明还不止于此。”

接着,视频又陆续展现了其他遗迹、文物及后世考古破解的内容——

开元七年的戍堡碑文及调兵符契;西安南郊出土的粟特人史君墓,墓志记载“常往来疏勒、碎叶间,晓蕃情,知地利”。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左侧持戟武士身着唐式明光铠,右侧商队护卫的锁子甲则带着鲜明波斯特征。这种亚洲东西文化交融的场景,无疑印证着唐军在西域的情报来源。

敦煌藏经洞中,某文书残卷上的内容赫然是开元年间某个冬日的战报:吐蕃贼五千骑犯葱岭守捉,镇将张子烈率骁果三百,夜渡寒潭,破其辎重!

“这份泛黄公文的背后,是唐朝用三代人构建的立体防御体系:以疏勒城为轴心的二十八个屯田点提供军粮,朅盘陀峡谷的十二座烽燧组成预警网络,帕米尔南麓的六关隘构成纵深防线。”

“当阿拉伯旅行家塔米姆·伊本·巴赫尔在8世纪穿越瓦罕走廊时,在他的游记中惊叹:每经三十里必有唐军堡垒,戍楼相望,驿骑如星!”

随即,视频又用更多考古发现一步步完善,或者说还原了大唐掌控西域的种种证据。

如戍堡残垣青灰色夯土中夹杂着大量燃烧过的骆驼刺,正它让戍堡夯土类似混凝土。经三维扫描还原出的戍堡全貌,排水系统竟然与现代高原建筑规范高度契合。

在慕士塔格峰北坡,发掘出保存完好的烽燧遗址,其基座有用昆仑玉拼出的二十八星宿图——这恰与《唐六典》中“烽燧传讯,夜观星,昼望烟”的记载相对应。

借助现代科技复原,这条由十二座主烽燧、四十六座辅燧构成的预警网络,只需三刻钟便可将军情传递至龟兹都督府!

看到这里,上至朱元璋,下至刚开始学史的朱允熞等皇孙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以前他们只知道大唐军事实力很强,却不知道竟然强大到了这种地步——从视频目前播放出的各种军事理念、安排、科技来看,不仅不逊色于刘宽到来前的大明,甚至还有超过!

也即是说,原历史上的大明,在军事理论、科技等方面,可能还不如五百多年前的大唐。

这既让朱元璋感到难以接受,也有些羞愧——在刘宽到来前,他对大明的种种军事理论、安排等,可是颇为自豪的。

视频继续,进一步还原西域唐军的其他方面,如交通运输、医疗保障。

塔什库尔干出土的牦牛骨挂件,碳十四检测年份对应开元,上面密布着与西安大明宫出土铜车饰相同的磨损痕迹,印证了《唐六典》中“高原转运,畜力为要”的记载。

“现在科考队发现,由三百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可在零下二十度的高原环境下日行四十里,这恰好与烽燧遗址间距匹配(大于三十里)——这绝非巧合,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物流体系!”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两名唐军正在冰河边捣药,身旁木箱上清晰可见“疏勒都督府药库”的题记。

2020年,考古学家在帕米尔南麓戍堡遗址中发掘出装有麝香、龙脑的陶罐,罐底“安西药典司监制”的印文仍可辨认。

并且旁边还有三枚青铜手术器械,形制赫然与《外台秘要》记载的“金篦决脓术”工具完全一致。

而在海拔五千米的明铁盖达坂,考古发现了更震撼的实物:冻结在冰层中的唐代木牍,墨迹清晰记载着某年正月“疗冻疮卒二十七人,愈二十有五”。

并且在敦煌石窟文书中《河西节度使判集》中,还能找到“请给葱岭守捉毡靴”的奏报。

“这赫然证明,唐军西域的帕米尔高原建立了相当完整的物资、医疗保障体系!”

“当大唐戍卒们脚踩双层毡靴,身披混纺羊毛大氅巡逻时,他们或许不知道,这种采用波斯纬编技法的防寒装备正在改写世界军事史——同时期的北欧维京人还在用未经鞣制的整张兽皮御寒。”

“在卡拉库勒湖畔的千年冰洞中,封存着保障唐军高原作战的最后秘密。2019年考古队再次发现了窖藏完好的三十七把复合弓!”

“通过显微CT扫描,弓柘木胎体中夹杂着两层牛角片,赫然是唐律严禁外流的角弓工艺所制。”

“而弓弭处镶嵌的陨铁薄片经检测蕴含8%的镍元素——这种来源于塔什库尔干陨石带的特殊材料,是能让弓箭在零下三十度仍保持贪心的关键!”

“而在慕士塔格峰北坡冰碛堆中出土的唐代铜壶,内壁上仍附着青稞酒与沙棘混合发酵的痕迹——这种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防寒的‘戍卒特饮’,配合着三十里一座戍堡,让大唐疆域真正突破了自然的限制!”

看到这里,朱元璋、朱标只觉得人都麻了。

不过朱标感觉倒还好,遂低声道:“父皇,这视频中唐军在高原的种种安排、技术等,我们也可以借鉴。”

说起来,大明如今虽然统治了乌斯藏、西域,但在高原地区基本是以当地士卒为主,乌斯藏更是仍为土司实际掌控。

这些地方的明军虽也有防寒、医疗、物资保障等措施,但技法多与唐军不同。

很显然,定是经历了诸多战乱及五百多年的时光,让唐军保障高原军队战力的一些技法失传了。

而今他们既然看到了这个视频,完全可以向唐军取长补短,让明军的高原军队保障更好,说不得将来便可以派兵真正掌控乌斯藏。

朱元璋闻言从那种“大明并不如大唐”的不甘中抽离出来,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而此时,视频在用各种考古发现充分还原了唐军驻守西域景象后,才转向视频最初的话题——安西军最后是如何在西域独守数十年的。

“喀喇昆仑山口呼啸的寒风中,某块冰川包裹着唐代简牍娓娓道来:天宝七载,镇将赵丑奴在巡逻日志中写道‘今于冰川得陨铁三斤,已交铁匠王胡子淬刀’。”

“他大约想不到,这是安西唐军在西域最后的安宁时光了——考古学家在疏勒镇遗址发现的陌刀残片上,检测到与当地陨石坑完全吻合的镍钴含量,而残片形成时间却是天宝七载的四十年后!”

视频中,博物馆的陌刀残片布满了岁月沧桑,早已锋芒不再,可朱标等人却仿佛透过这些残片看到了唐军在安西独守数十载的厮杀。

视频镜头又一次来到敦煌藏经洞。

“时光回溯到唐建中四年(783年)深秋,一卷文书的墨迹在微弱的灯光下微微颤动,‘安西、北庭将士,皆朔方、河陇子弟,戍边四十载,发已苍苍’,刺破了千年时光。”

“这封用求援信,在穿越吐蕃封锁线时被汗水浸透边角,信纸夹层中暗藏的于阗玉屑经光谱检测竟与大明宫遗址出土的贡品同源——这是西域唐军给中原最后的信物,承载着他们‘死守疆土’的泣血誓言!”

视频画面又给到龟兹故城遗迹,只见成排的箭矢整整齐齐码放在窖穴中。当镜头对着其中一根箭杆上的刻字放大,“贞元三年”的字迹仍清晰可辨。

“根据碳十四检测,这些箭矢制作于公元787年,比传统认知的安西陷落时间晚了整整七年。”

“与之相对应的,是吐鲁番阿史塔那509号墓出土的《孔目司贴》,上载‘转市波斯锦二百匹,充葱岭守捉冬衣’,将粟特商人穿越吐蕃封锁的走私路线曝光于世——这大约就是绝境中为唐军续命的后勤补给之一。”

视频画面不知第几次来到敦煌莫高窟。

一尊涅槃佛像前,某个未完工的供养人画像一处细节由画面中放大。

“这幅画中武将鱼符上‘疏勒镇’三字清晰可辨,而其面部轮廓竟带着明显的粟特人特征。”

“艺术史学家通过对比发现,画中颜料中的青金石成分竟与阿富汗巴米扬矿区完全一致,经检测这幅画的绘制时间确是贞元末年(804年)!”

看到这里,朱标、朱雄英等都是瞳孔一缩。

因为这个时间赫然比《资治通鉴》中叙述的安西四镇中疏勒镇陷落的790年又晚了14年!

若以郭昕去西域的765年来算,彼此相隔已39年!

疏勒并非安西都护府治所,西州才是,而西州是最后陷落的。

也即是说,这一证据几乎可以证实西州唐军在郭昕去后至少坚持了四十年以上,甚至更久!

视频到这里,也到了末尾,却是以后世游戏《燕云十六声》中“河西篇”的宣传CG为主要剪辑画面,夹杂着其他几部关于安西白发军的影视片、纪录片等,背景乐也变得越发苍凉。

“今天,当科考队员在海拔五千米的冰川裂缝中发现唐代戍卒的家书时,信笺上‘父母见字如晤’的墨迹仍令铁汉落泪。”

“这些永远未能寄出的家书,与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兵部存档形成残酷对照:在朝廷的舆图上,安息四镇早已在三十年前标红,也即是意味着陷落。”

“然而在真实的时空中,那些已然白发的戍卒却依然守着大唐在西域最后的界碑,一年又一年。”

“时至今日,他们的骨骸依旧在安西,在黄沙、冰雪的掩埋下,陌刀长枪伫立,大唐军旗与号角则融化在风沙中,随着岁月飘荡至今···”

视频的解说结束了,视频也到了尾声,由埙、羌笛、鼓声构成的苍凉、悲壮背景乐音量变大,仿佛安西唐军行进的脚步,敲击在众人心上。

视频放完了,可朱元璋、朱标等却久久难以回过神来。

过了一两分钟,朱标才叹道:“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四十载,怎敢忘大唐。”

“没想到大唐竟还有这样一段令人感慨的历史,掩藏在史书之中。若是没有后世考古及诸多科技检测手段,只怕就永远掩埋在黄沙冰雪之中,无人知晓了。”

年轻的朱雄英亦颇为感慨:“若从唐庭为平安史之乱调走高仙芝等唐军精锐算起,那时被留在安西的数千唐军哪怕是当年才去的,至考古发现的804年,也有五十年了。”

“也即是说,后来独守安西的唐军中,很可能有相当部分将士在那里戍边五十年以上,年龄则很可能在七十岁以上。”

“怪不得视频中称这些人为安西白发军——满城尽白发,诚不欺人。”

这时八岁的唐王朱桱不解地问:“唐军为何不在安西娶妻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