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83章 山河壮美!土澳养活14亿人口?【求追订】

“首先,让我们回到千万年前,那时板块运动奠定了大地雏形,但我们所熟悉的众多风景,还尚未显露真容。直到三种行星之力逐一登场,才揭开了它们的面纱。”

“中国西北地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而在它周围,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群山隆起,隔绝水汽,更是让这里日益干旱,河湖逐渐干涸,只剩下裸露的沙石。”

“它们将迎接第一种行星之力的到来,那就是——风!”

视频接着以影响地貌的三种行星之力分作三个小节,对中国地貌的形成进行了地理上的追溯,分别是“风行西北”、“雨落东方”、“冰冻高原”。

和【星球研究所】绝大多数视频一样,这个视频是以科普为主的。

但刘宽播放这个视频的主要目的,却并非对老朱一家子进行科普。

而是因为这个视频中有中国东西南北许多绝美的景色——既有照片,也有各种镜头。

马皇后不论是跟朱元璋成婚前,还是成婚后,乃至后来贵为大明皇后,都没能去多少地方。

事实上,别说马皇后,便是朱元璋也是如此。

其早年为游僧时,主要是在后世的安徽江北、河南南部一带;早期亲自领兵打仗也主要是在后世的安徽、江苏、江西及湖北东部这些地方;便是元大都、如今的北平,朱元璋都未曾去过。

所以,刘宽才挑选了这个拥有众多后世中国山河美景的视频,让朱元璋、马皇后观赏——他担心马皇后挺不过今年,再也没机会欣赏到这些美景。

“由是,在地球上最广阔的大陆和最广阔的大洋交界之地,诞生了这一片极为美丽多彩的家园——中国!”

“正是这颗行星生生不息的地质运动和能量循环,为它带来风、雨和冰雪,也带来群山崛起、江河奔流。”

“也正是这样的行星之力汇聚在一起,才能跨越千万年时光,不断塑造中国大地,创造出如此壮美的山河!”

视频的最后,镜头从一幅幅中国山河美景中拉升,最终上升到了星空,蔚蓝色的地球再次出现在星空,并且变成了黑夜,随后带着无数灯光隐没于星河之中。

视频放完了,可老朱一家子却是过了近半分钟才相继回过神来。

朱元璋感慨道,“山河大地竟如此壮美,可惜咱却不能到处去看看。”

朱标亦感慨道,“确实如此。”

马皇后却是微笑着道:“咱们不是从这视频中看到了吗?宽儿,你有心了。”

“这对微臣来讲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刘宽道,随即话语一转,“其实视频中很大部份山河美景是因为有后世的拍摄设备,才能在镜头中变得如此美丽令人震撼。”

“另外,其中一些地方,也必须有足够好的设备,才能前去观看。比如说那高原上的诸多雪峰,并不是寻常人能登上去的。”

“甚至便是那高原,一些人去了都会产生高原反应,而依此时的条件来讲,除了慢慢适应,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这时朱雄英也道:“皇爷爷,孙儿也可证明,有些风景如果角度不对,看着很一般。”

“比如说那大海,孙儿除了第一次出海时震撼了一番,后来看多了便觉得腻,也难以像眼睛长在天上那般俯瞰大海。”

朱元璋、马皇后都知道,刘宽、朱雄英的这些话虽不假,但主要是为了安慰他们——谁让他们因为身份,不能到处走动呢?

朱元璋笑道,“咱也是一时感慨而已,没想去游山玩水——这世上很多事都是有得有失,咱既然当了这大明皇帝,自然得担负起责任,不可能为了去欣赏风景,如那乾隆般巡游四方、劳民伤财。”

其实刘宽倒是觉得,朱元璋如果不让地方官府接待,只带领数千至一万的兵马巡游,所花费的钱粮相较于如今的大明财政来讲并不算多。

再加上有朱标监国,他就是出行几个月都没问题。

但这话他没说——谁知老朱会不会怀疑他图谋不轨?比如说,想谋害他让朱标提前即位之类的。

总之,这种事除非朱元璋自己想通,别人是不能提的。

待众人议论了一会儿后,朱元璋便道:“播放第二个视频吧。”

“是。”

刘宽拿起平板,调出了第二个视频,触屏播放。

视频标题很快出现在朱元璋等人眼前。

“万万没想到,土澳能养活全中国人口?”

【地球知识局】

看到视频出自另一个熟悉的阿婆主,朱标、朱雄英等不禁会心一笑。

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阿婆主的视频虽远不及星球研究所的精良,但里面往往有很多知识,且其中绝大部分对大明来讲都有参考意义。

用刘宽的话来讲,就是“干货满满”。

因此,朱元璋、朱标、朱雄英等都提神观看起来。

“在科幻《三体》中,三体人成功偷袭地球,将所有人类都赶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地球文明的‘土著保护区’,整整装了40亿人!”

“要知道,从天上看澳洲,简直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土疙瘩,一块孤悬于南半球的荒芜大陆。当地土著在这里爬了五万年科技树,依然停留在石器时代,人口始终没能突破一百万。”

“就连这里的动植物,也是完全独立的进化路线,真的太适合当做流放地了。如今,土澳的白人也确实是当年英国流放犯的后代,到现在也只有2700万人。”

“要说澳洲大陆养活40亿人,用脚想也知道不可能。但如果打个三五折,仅仅养活全中国人口,有可能吗?还真有可能。”

“这块‘土疙瘩’的种田潜力,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视频开头由据有话题热度的《三体》剧情,巧妙地延伸到“澳洲大陆能不能养活全中国人口”这个问题上来。

接着,便开始从澳洲大陆的地理、气候等多方面因素,来论证这种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等人关注更多的则是视频中所透露的澳大利亚地理、气候环境。

比如说,澳大利亚的西南、东南这两片区域可以种水稻等对水资源较为需求的作物,而大陆东部、北部这一圈虽不适合种水稻,却可以种麦、粟等相对耐旱的作物。

“···所以,澳洲北部移民大开发的缓慢,甚至停滞,归根结底是人口和移民政策问题。气候、环境、原住民,都只是次要原因。”

“澳大利亚手握超级北大荒,对于开发工作是一点都不急。如果过早放开对亚洲移民的限制,北方人口结构在几年内就会彻底改变。”

“毕竟,2700万人口的土澳,面对人口十倍的印尼,50多倍的中国、印度,人还是太少了。”

“若干年后,当世界其他地方人口达到峰值,当传统农业区增长潜力挖掘殆尽,土澳面积广大的‘北大荒’将是地球上最大的粮食增量。”

“这可能是远比铜铁油气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十几分钟的视频播放完后,老朱、朱标等人立马热议起来。

“没想到这澳洲铜铁等金属以及煤炭资源竟如此丰富!”

“而且那里的土人还处于石器时代,看视频中土人的情况,怕是还不如美洲土人,数量也少,征服起来毫无难度。”

“不过澳洲中部是什么无雨区,明显不适合垦荒种田啊。”

“咱们若开发澳洲,肯定是先在登陆的海边垦荒种田,何必进入内陆?”

“···”

朱元璋偏头,问:“标儿,你对这澳洲有何看法?”

朱标道,“澳洲金属、煤炭等矿资源确实丰富,土地也算广袤。但儿臣认为,咱们目前没必要急着开发澳洲。”

“为何这么说?”

朱标道:“咱们大明如今已开启了大航海,未来在航海方面会超过其他国家更多,可以说,其他国家想要在海上挑战咱大明,已然很难了。”

“澳洲又离咱大明相对较近,上面土人也还处于石器时代,没有外力不太可能发展起来。”

“所以,儿臣以为,咱们大可以将澳洲放到百年之后,对美洲、非洲开发得差不多了,再去开发澳洲也不迟。”

朱雄英此时也笑着道,“皇爷爷,父亲的意思是,这澳洲如今就是咱大明的后花园、囊中之物,所以没必要急着派人去。”

“毕竟,咱大明如今开发美洲、印度、非洲等地,人口就已经显得不足了。”

朱元璋听了露出满意地笑容,“你们说的有道理,咱也是这么想的。”

随即对其他人道,“你们当中若还有想到海外就藩的,最好别去澳洲——去了那里,连个对手都没有,土人也不堪用,并不是建藩的好去处,至少入如今不是。”

朱柏、朱桂、朱楧等有意海外建藩的皇子听了,当即一起应道:“儿臣明白!”

但接着,朱雄英却道:“皇爷爷,如今大明民间出海闯荡的商人、冒险家也不少,若是那些人先在澳洲上经营起来怎么办?”

朱元璋笑道,“那岂不是更好?他们先去打下一定的基础,待将来朝廷开发澳洲时便更加容易。”

“这些人在海外建国,咱大明朝廷是不会承认的——除非他们能在百年间发展到实力媲美咱大明的程度。”

听此,朱标、刘宽等都笑了。

在土澳用百年发展到实力媲美如今的大明,或者说百年后的大明?

根本不可能好吧。

除非那边出现一群穿越者,还是带大批物资穿越的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