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40章 过玄关大道,朱檀遇风暴!【求追订】

一行人很快来到玄西千户所城池。

只见城池中以青砖铺地,房屋也基本都是砖木结构。街上往来行人大部分都是汉人,小部份则是棕色皮肤、相貌与蒙人、女真人有些许类似的土人女子。

至于土人男子,城中几乎看不到。

几人在千户所官厅落座,待一个模样标致的土人侍女奉上茶水退下去后,才聊起正事。

朱檀率先开口道:“我看朝廷给的资料中,玄关卫早几年就修筑了一条西海岸通往东海岸的官道。但这天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如果下雨,这条官道路况会如何?”

朱元璋出于制约海外都司的想法,并不允许海外都司拥有制造水泥的技术。

虽然在刘宽推广科学之道近十年后,对水泥稍稍了解的人都有可能试验出制法,但在朝廷不允许的情况下,没人敢私自生产水泥——至少不敢明着干。

所以,玄关卫等海外卫所不论是在建造城池、港口,还是修路方面,都不曾使用水泥。

近几年,朱标曾两次劝谏朱元璋允许海外都司制造水泥,但朱元璋都未接受。

如果玄关卫修建的官道是以前那种夯土路,在雨水多的天气里会多么难走,朱檀简直难以想象。

须知,他们到玄东港换乘海船,可不只是要将移民带过去,还有海船上运载的诸多物资。

这些物资里既有一些零碎的东西,也有类似机床、蒸汽机、大型纺织机器这种笨重的大件。

如果路况不好,想要运送这些物资可就困难了很多倍。

指挥使李墩道:“鲁王殿下尽管放心,如今玄关卫的官道已达到大明使用水泥之前的最高标准。”

“官道中间的驰道宽三丈,可容纳四辆四轮马车并行。先铺碎石、沙子,再以土夯实,最后铺上一层三合土(石灰黏土、砂)。”

“而在沼泽地或是雨季特别泥泞接近沼泽的地方,更是架设了同等宽度的木栈道。”

“虽然官道在雨季仍旧泥泞,但对车马行驶不会影响太大。”

这确实是大明以前最高的官道标准了,接近传说中的秦驰道——秦驰道最主要是宽,据说有二十三丈宽,也不知真假。

可是,朱檀想想在大明那边水泥官道的便利,仍旧不满。

他皱眉道:“我看地图上,玄关卫这边河流密布,甚至东边还有一个极大的湖泊,难道就不能走水路吗?”

李墩见朱檀如此挑剔,有些无语。

念及对方毕竟是藩王,他还是耐心解释,“鲁王殿下,玄关卫河流、湖泊是多,但目前绝大多数都不曾修整过,用《海外风物》上的话讲,都是原生态的河流。”

“这些河流有些地方极宽、极深,可有些地方又极窄、极浅,湖泊状况也是如此,并适合通行大船及船队。”

“再考虑到中途舟车换乘的麻烦,倒不如一直走官道——这条官道全长仅一百五十余里,每十里有一个百户所,每五十里设有一个千户所,鲁藩纵有数万人及众多物资,走过去也方便。”

朱檀依旧皱着眉,道:“孤想趁着移民在玄关卫休息期间,先走一趟这条路。”

李墩道:“鲁王殿下若不惧雨林湿热,患了病,尽管走便是。”

这下连朱檀都有点恼火李墩的态度了,心想:这个李墩,对我与二哥分明不敬,说不得有什么野心,待离开玄关卫后定要用电报告之父皇。

朱檀在大明那边也是经过诸多历练的,并未将心中想法表露出来,而是趁势道:“说起患病,听闻玄关卫这边栽培了不少金鸡纳树,以金鸡纳霜为特产,想必备有不少吧?”

李墩道,“这点鲁王殿下请放心,玄关卫金鸡纳霜备货充足,绝对够鲁藩、雍藩接下来的移民路途所用。”

“那便好。”朱檀微笑,随即又道:“我们鲁藩若走官道,只怕还需不少人协助运输,还请李指挥调度人手。”

“五千土人苦役可够?”李墩问。

朱樉、朱檀听了都惊讶,“玄关卫竟有这么多土人苦役?”

李墩道:“玄关卫南北畏威而不怀德的土人部族不少,咱们对待苦役又并不算太苛刻,他们有的吃,甚至病了还能得到医治,轻易死不了,一年年累积下来自然不少。”

“玄关卫如今究竟有多少土人苦役?”朱樉好奇地问。

“一万三千多人。”

“这么多?!”朱樉、朱檀听了都吃了一惊。

随即两人就忍不住畅想起来:这玄关卫能通过征讨不臣俘获如此多的土人苦役,孤建藩之后也能,届时就不担心缺少劳力了。

···

···

三日后。

朱樉带着雍藩的船队,从玄西港启程,继续南下,前往南美洲。

朱檀亦带着鲁藩的三万多人及六百多辆四轮、两**车、上千头骡马牛等牲畜,沿着玄关大道(玄关卫主官道的名称)前往玄东港——他运气不太好,从他玄东港的第三日起,就一直下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雨不大,玄关大道也确实如李墩所说,虽然有泥污,但很少有让大车车轮陷入其中出不来或是翻倒的烂路。

即便如此,鲁藩队伍每日也仅能前进二十余里。

于是用了七日才走完玄关大道。

朱檀和他一家子乘坐最好的四轮马车,自然是淋不着雨,也不累人,舒舒服服地走完了这七日——就这,还是朱檀记着朱元璋所教导的“以身作则”之缘故,否则他完全可以由护军护送,早几日抵达玄东港。

朱檀虽“以身作则”跟队伍一起走,然而能如他一般坐车的人终究是少数。别看鲁藩迁徙时车辆挺多,可绝大多数都是装运物资的,载人的很少。

因此,等队伍抵达玄东港时,队伍里有好几百人生了病。

朱檀无奈,只能下令,让队伍在玄东港再休整几日。

就这样,又几日过去,待鲁藩移民队伍登上玄关卫在玄东港准备的战舰、海船时,已然是朱檀抵达玄关卫的半个月后。

鲁藩船队在玄东港重新启航之日,李墩倒是带着玄关卫不少文武官员来送行了。

“此去数千里之遥,末将祝鲁王殿下一路顺风!”

朱檀微笑道,“这些日子麻烦李指挥与玄关卫众军民了。”

李墩:“末将等都是奉旨办事而已。”

朱檀心想,这李墩看来并非针对我,而是确实不会说话。

他随即道:“玄关卫也是离鲁藩最近的卫所,希望日后双方能多多合作。”

李墩道:“待星罗卫那边修好通往东海岸的官道,鲁王就藩之地离星罗卫可比玄关卫近多了。”

星罗卫是几年前朝廷在中美洲增设的一个卫,隶属于中美都司。

其位置在后世的洪都拉斯西海岸的一个大海湾处,因那里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故取名“星罗卫”。

如果星罗卫也能修成一条西海岸至东海岸的官道,那么未来鲁国距离其东海岸的港口估计就一千里左右的海路,确实比玄关卫到鲁国(古巴都城)近多了——玄关卫这里到朱檀选中的建藩起始地可是有五千多里海路呢。

李墩说的虽是实话,可确实不好听,仿佛是不想多跟鲁藩打交道一样。

这让朱檀脸上的微笑都有点维持不住了。

‘哼,一个区区指挥使,也不知能在玄关卫呆几年,我何必热脸贴他冷屁股?’

心里如此想,朱檀也懒得再多说了,拱手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孤这就启程了。”

说完,转身登船。

鲁藩船队离开玄东港,为了安全起见,以及及时补充淡水,便沿着中美洲的东海岸线向北行驶。

不过这样安全倒是安全了,遇到风暴天就可以及时靠岸,然而行程也因此延长不少——从地图上看,要是离开玄东港后横穿海湾,直抵后世的古巴群岛北部,只需走三千里海路。

如今要走近两倍的路程,便是安全的代价。

就这样,四艘战舰和一百多艘大小海船,走了近一个月,方抵达后世的墨西哥南部东海岸坎昆处。

鲁藩在此又修整两日后,朱檀招揽的鲁藩水师指挥使齐三顺来旗舰邹邑号向朱檀议事。

“大王,接下来咱们只需横穿过这处海峡,便可抵达建藩地了。”

朱檀看着舆图,问:“齐指挥估计以咱们航海的速度,需要多少时间通过这海峡?”

齐三顺道:“按照朝廷所给的资料,此处到对面大岛约有五百里海路。只是微臣观这一带风向多是东南风,因此顺利的话,我们大概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朱檀点头,“航海之事你是行家,你心中既有定计,按想法指挥船队就是。”

齐三顺犹豫了下,道:“末将看朝廷给的资料,这一带海上多风暴,此番横渡海峡,还请大王以安危为重。”

朱檀一笑,“孤省得——若真出了事,咱们有两台电报机,也是可以联系的。”

接下来,齐三顺又跟朱檀聊了一些横渡海峡的具体事宜,这才离开,回往他所坐镇指挥的另一艘战舰。

鲁藩船队横渡海峡的头一日很顺利,可到了当天深夜,却忽然遭遇风暴!

邹邑号的船舱内,朱檀本来搂着王妃汤秀珍(汤和次女)睡得正香,结果被猛烈的摇晃给摇醒了。

汤秀珍也跟着醒过来,紧张地抱住朱檀胳膊,问:“大王,船怎么晃得这么厉害?”

朱檀也很紧张,但尚未失去方寸,挣扎着从剧烈摇晃中起来,大喊道:“来人!来人!”

一名守夜的宦官跌了进来,满脸惊慌地道:“大王,不好了,咱们好像遇到风暴了!”

风暴?!

朱檀脸色一白。

出海近半年,他不是没见识过海上的风暴,可能让他的邹邑号摇晃得如此剧烈的风暴,却是头回经历。

最主要的是,以前船队都是沿海行驶,遇到风暴立马就能靠岸找地方躲避。

可如今船度已然行至海峡中央,这风暴可怎么躲?

想到这里,朱檀脸色愈发白了,忙大叫道:“快让电讯组发报联系齐指挥,问他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