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20章 编户齐民,建城之战!【求追订】

后世的马辰建立于里托河三角洲,是一块不大的临海冲击平原。河流密布,从海边向内陆依次是沙滩、丛林、森林地形。

在楚藩船队登陆的地方,这个土人部族不知在此生活了多少年,曾见过最大的船和船队,就是来自大海南边的满者伯夷国。

然而,满者伯夷国来此的战船最大也不过七八百料而已,舟船最多也就几十艘。

即便如此,在这个只拥有独木舟的土人部族看来,那也是极大的船队了。

而眼前楚藩的船队,最小的海船也有两千多料,打头的五艘战舰更是都在三千料以上,其中“矩阳”号更是接近五千料的巨舰!

上百艘大海船进港,在当地土人眼中便是船帆如云、旌旗如林的场面,可以说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以至于震撼、好奇占据了他们的脑海,忘了想其他的。

直到楚藩军队登陆,这些土人材下意识地感到惧怕,纷纷逃回了木屋中关上了房门,却又忍不住透过房屋缝隙继续观望船队及楚藩之人。

朱桢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就下船。

他在二层甲板上用千里镜眺望着眼前的土地,心里莫名有种满足感。

‘这里就是我建立大楚的起始之地了。’

‘眼前这个土人部落虽然开垦的地方不多,却也免去了我们不少麻烦——至少不用由丛林开荒开始建城。’

通过千里镜,朱桢可以看到,这处部落如光明卫所提供的情报中那样,大概有三百多户,在此处已算是个大部落了,否则也难以占住港口和三角洲这等好地方。

这些土著的木屋有点类似西南吊脚楼,却要更加的简陋。

在部落周围还有不少稻田,虽然已经进入了十月,可那些田里的水稻却还绿油油的,才长高没多少,以朱桢在农事上的经验,估计这些水稻大概是过年期间成熟。

还有些水田空着,长了不少杂草,不仔细辨别大约会以为是沼泽。

另外,水稻都是撒种的,颇为密集,并未进行移栽。

由此可见,当地种田技术虽称不上原始,却也不高明,至少跟大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相比差远了。

除此外,朱桢还通过千里镜看到,很多人家屋前都有独木舟,还有晾晒的鱼干、鱼皮——之前那些土人中似乎就有不少穿着鱼皮做的短裙。

是的,不论是麻布、鱼皮还是草编,都只有短裙,没有上衣。

即便是土人女子,也只有少数年轻的穿戴着麻布、贝壳或草叶编织的简单围胸而已。

不久,朱桢就看到参赞陈矩、千户蒋庆带着数百护军进了该部落建筑群中——土人们依旧躲在屋里,根本没有人出来抵抗或交流。

但过了会儿,就有穿着麻布短裙、头发花白、戴着金项链的土人老者被官员和护军带了出来,送到了矩阳号上。

“大王,此人就是马辰部落的酋长。”陈矩解释道。

同时,跟在他旁边的干事译者欧阳高对酋长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

这酋长立马向朱桢拜倒下去,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

欧阳高翻译道:“大王,这位酋长叫马达波大,向您送上最崇高的问候。他还表示,愿意率领整个部落,归附楚国。”

登陆后见到的第一个部落就能轻松收复,虽然这里面有他提前做了诸多准备的缘故,可朱桢还是很高兴。

他微笑颔首,道:“马酋长,孤也不知道你是否姓马,但你既然主动归附,孤便赐你汉姓马——这是我母后的姓。”

“另外,孤再赏赐你丝绢一匹、瓷器三件,再赏赐部落每户粗棉布六尺。”

“希望你能率领部落上下,配合官吏,做好编户之事,好让你部民众正式成为我楚国百姓。”

因为土人词汇较少,欧阳高叽里咕噜一大通,才让酋长马达波大勉强明白了朱桢的意思。

马达波大当即又是一通叩拜、感谢。

等马达波大被带下去后,朱桢便招来几个船上的幕僚,道:“稍后派人给这部落编户时,至少也要给他们取个汉姓,最好是取个汉名。”

“是。”负责这一块工作的幕僚应了。

“可还有别的事要议?”朱桢问。

陈矩道,“大王,这岛上即便是土人国家,其实力与我们楚国相比也很悬殊,微臣以为,可先尝试让他们归附。”

朱桢皱眉想了想,道:“根据光明卫所给的情报,那崇佛的坦松普里国如今势弱,若无意外,可能要不了几年就会被以婆罗门教(古印度教)立国的纳格哈达哈国灭掉。”

“因此,孤认为坦松普里可以尝试招降,至于那纳格哈达哈孤却是非以武力灭之不可的。”

“将士们随孤来此蛮荒之地,可都等着立功呢,若只征讨一些土人部落,哪有多少立功的机会给他们?”

陈矩听了,便知道朱桢是要皆以一场堂堂正正的灭国之战立威,打下楚国根基,于是暗暗叹息了声,便不多说此事了。

随后,负责营造事务的录事蒯明礼问:“大王,方才微臣看过,这马辰部所处地方虽好,却小了些,离海滩也太近,并不适合建城。”

“我等若要在此地建城,或许可眼里托河往上游寻一寻。”

“那孤派一百护军,保护蒯大师和随从人员去寻便是,但也不要离这港口太远了,最好仍在河边。”

蒯明礼本是一个营缮行业的匠师,然而却跟族人不合,因此才带着家人投奔朱桢,希望能在海外闯出一番事业来。

见朱桢如此信任,他干劲十足,当即领了命令,便去做事了。

朱桢又看向其他人,道:“马辰部位于这良港附近,纵然建不得大城,却也要建起一座港口小城的。”

“因此,孤决定在此设县,名为楚来县,港口就叫楚来港。另外,里托河更名为力拓河,力量的力,开拓的拓。”

一众文武听了,当即一起拱手,齐声道:“大王英明!”

“哈哈哈,”朱桢也难得开怀大笑起来,“行了,都去做事吧。”

接下来楚藩之人一边修建楚来港,一边等待蒯明礼的消息。

三日后,蒯明礼及随行的护军百户李光到矩阳号上向朱桢汇报工作。

“大王,经过微臣这几日的探查,周边几十里以此地往力拓河上游去二十里处,最适合建造大城。只是,那里目前有一个土人大部占据着。”

朱桢问:“那土人大部大概有多少户?有多少丁壮?”

这次便轮到百户李光回答了,“回大王,该部也有三百多户,大概能出五百左右的丁壮。”

不论朱桢还是李光等人,都明白,土人部落中丁壮就是战士,只是战斗力多半很弱罢了。

朱桢略想了想,便道:“回头让陈矩去跟该部沟通,让他们归附并迁徙离开。若他们不愿,便发兵征讨。”

“是!”

次日,陈矩便奉朱桢的命令去沟通,可惜该部落大约是没像马辰部一样接受过楚藩高大战舰、庞大船队的震撼,因此并不愿归附,更不愿迁徙,甚至想将陈矩等官吏扣留下来。

幸亏陈矩是带了一百楚藩护军过去的。

于是事情从交流沟通变成了救人,接着就变成了战争——该部跟楚藩护军打起来,才发现他们五百多“战士”打不过人家一百人,再被斩杀一百多人后,剩余土人狼狈地逃进了丛林。

因为担心用火器伤了被围困在里面的陈矩等人,楚藩护军开始没动用鸟铳,因此一仗虽胜,可护军却战死三人,伤二十余人。

陈矩和百户李光回来后,挨了朱桢一顿狠训。

“他们既不愿归附,你们设法离开,回来从长计议便是——咱们就算要攻打该部,也得是将之一举歼灭。”

“如今倒好,死伤二十几个将士不说,还让该部大部分人逃了。日后彼辈只怕会仗着对当地的熟悉,不断偷袭咱们的将士、百姓!”

李光知道主要责任在他,当即单膝跪地,满脸羞愧地道:“末将该死!”

陈矩则道,“是微臣疏忽大意,才让该部扣留了,李百户也因为救我,才跟该部打了起来。”

朱桢哼道,“你们两个都有错,孤后面自会惩罚,当下要议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时,朱桢招揽到的首席幕僚军师张勉之道:“大王不必动怒,此事未必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微臣有一计,即便不能将该部土人一网成擒,也可将其丁壮除掉大部分,令彼辈再无威胁。”

朱桢听了,怒色收敛,“张先生且将计策说来听听。”

张勉之道:“土人又不知我等有多少兵马,因此可令李百户带七八十人,和一些物资前去该部驻地,做出一副要占据该处的样子。”

“若不出意外,只需几日,该部便会按耐不住,来攻李百户等,夺回其部落驻地。”

“大王只需另遣一部兵马在附近,看到李百户放出的讯号后,尽快赶过去将彼辈围歼就是了。”

“另外,战斗中李百户可设法抓一些俘虏,即便最后没能围歼,也可通过俘虏逼问出他们的临时落脚处。”

朱桢听了后一阵沉吟,又见其他人提不出更好的建议,便道:“好,此事便按张先生说的办。李光,孤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若再将事情办砸了,可莫要怪军法无情!”

李光赶紧表态道:“末将一定戴罪立功,若再事败,提头来见!”

又过一日,李光便带着八十多名护军将士和一批物资住到了该部落中,且每日都拆毁原房屋,建立新房屋,做出一副鸠占鹊巢常住的样子。

仅过去三四日,逃去丛林中的该部土人就忍不住了。

但他们也不笨,之前见识了楚藩护军的厉害,知道仅凭他们自己打不过,竟说服了附近另一个部落派了三百多战士来助战。

于是,在楚藩来到马辰的第八天夜晚,李光等护军将士在该部驻地,遭到六七百土人战士的围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