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16章 朱标又涨知识了,让百姓自主用电【求追订】

说起来,早在十六世纪,欧洲殖民者就注意到了南美洲的橡胶树。

可欧洲人开始重视橡胶,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并大规模种植,却是等到两百余年后去了,也即是十八世纪。

后来又等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橡胶才随着一项项相关技术的突破以及多种发明的诞生,被应用到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

大明有刘宽这个人形挂,而刘宽又能不定期的联网后世下载到一些资料,大明对橡胶的研究与应用速度自然是奇快无比。

比如说天然橡胶乳的粗加工需要用到硫磺与碱式碳酸铅——硫磺中国都应用上千年了,如今无非是进一步提纯的问题。

至于碱式碳酸铅,听着似乎是一种很难得的化工品,可实际却是给陶瓷上釉彩的材料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制作某些油漆的辅料。

大明对这东西的应用,也和硫磺一样,无非是想办法令其纯度更高,在相关研究实验中、工业生产中更加的好用而已。

至于橡胶能做些什么,刘宽不用去看资料都能说出一大堆来。

听朱标询问,他放缓脚步,道:“橡胶能用于生产车轮胎、电线电缆外皮,这殿下都是知道的。”

朱标点头。

“除此外,橡胶还可以用于生产橡胶管、密封圈,前者除了可以用于某些工业生产场合,最主要的是可以充当输血、输液的医疗器具。”

“后者则可以让蒸汽机的密封性更好,甚至是研制内燃机不可缺少的材料。”

“除此外,橡胶还是一种很好的防水、防潮材料,可以制作手套、鞋底、输送带、垫片、皮球乃至避孕套。”

“避孕套?”听到这个词,朱标通过字面意思,似懂非懂,甚至怀疑听错了、想错了。

刘宽却不在意地解释,“就是行房事时,为了避免女子怀孕,给男子戴的东西——听说民间有用肠衣替代的。”

朱标闻言露出便秘般的表情,只觉得又涨知识了。

此前他还真没听说民间有用肠衣避孕的这种事——只听说过给女子喝避孕药、打胎药的,但这种药一般对女子身体伤害很大,有很大可能让女子失去生育能力,甚至大伤身体,留下病根。

想到这里,朱标道:“如今朝廷鼓励生育都来不及,那个避···避孕套没必要研制和生产吧?”

刘宽道,“是,如今朝廷是鼓励生育,但有的贫苦人家条件有限,不想养太多孩子,但也不能没有夫妻生活,那对他们来说,避孕套就有用了。”

“除此外,一些权贵人家不想让人怀孕,也可以用避孕套,总比让女子喝避孕药、打胎药好。”

“不过说起来,以大明如今的橡胶技术,想要生产出能被大众接受的避孕套,只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知何时才能研制出来呢。”

朱标听了刘宽最后一句话,莫名松口气,随后道:“将来就算研制出来了,这种东西只怕也不好让官营工厂生产。”

刘宽哈哈一笑,“那是。”

结束这个话题后,朱标、刘宽正式进入视察工作中。

作为大明第一家专门橡胶厂,产品自然是多样的,也因此厂内分为不少个坊,各个坊下又设有多个生产车间。

如轮胎坊专门生产车轮外胎以及才研制出没多久的原始气胎。又如,专门生产手套、鞋底、橡胶鞋等军、工、民通用产品的通用产品坊。再就是如密封圈这样对质量要求较高的橡胶零件,也是单独一个坊生产。

反倒是电线,因其特殊性和一些技术问题,目前跟金陵橡胶厂没关系,而是由专门的电线厂生产。

视察完后,朱标、刘宽到橡胶厂的办公楼大会议室中落座,各自对该厂的官吏讲了一番话。

朱标道,“金陵橡胶厂虽然要等到下个月才正式运行,开始生产工作,可它却是京师排名前几的大厂,一开工便有三千多名员工(官吏、匠人、工人)。”

“因此,除了生产工作之外,在饮食、卫生、纪律方面的工作也要搞好,不然哪方面出了乱子,都会给工厂造成恶劣影响。”

“在工厂通过试运行后,肯定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也许一两年内,便将拥有上万工人,又或者是在别的地方开办分厂。”

“因此,我希望诸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努力提升自己,做好迎接更艰巨的工作任务的准备!”

朱标这番话不仅是大白话,而且很接近后世的讲话了,可讲完后却迎来工厂众官吏的掌声。

一则是因为身份,二则是因为很多吏员或出自工匠,或出自底层,对之乎者也那套并不感冒。

至于朱标为何能讲出这番话,自然是多年来受刘宽的影响了。

或许也有他看过的一些视频的影响。

相较于朱标这番话,刘宽的讲话则更加随和,近似于普通人之间的谈话了——因为金陵橡胶厂隶属于工部,并非天工院下辖单位。

他道,“我对诸位只提醒一点,那就是‘安全第一’,不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提高生产效率,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另外,今后橡胶厂如果有什么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可以随时寻求橡胶研究所的帮助,也可以向天工院下辖其他研究单位寻求帮助···”

刘宽一番话讲完后,自然也迎来了一阵掌声。

随后,朱标、刘宽又跟橡胶厂厂长、厂副等官员聊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这才一起离开。

回城的路上,朱标与刘宽坐在了同一辆四轮马车中——京师权贵、官员出行由骑马居多变成乘车居多也是这几年的事,因为水泥路越来越多,马车也越造越好,让坐马车出行比骑马舒服很多,也不影响其便捷性。

当然了,对朱标这种重要人物来讲,坐马车最重要的一点是比骑马更安全。

以刘宽如今跟朱标的关系,同坐一辆马车也不会拘束,甚至因为没外人在更放松些。

朱标想起什么,问:“这橡胶厂造成的环境污染大吗?”

刘宽道,“回太子殿下,天然橡胶不是化工橡胶,虽然生产环节中会造成一些污染,但不会多大。”

“况且,在制定各种橡胶产品的生产环节时,便有考虑减少污染。因此,这方面殿下不必担心。”

朱标点了点头,又道:“如今天然橡胶产量增长很快,想来给京师百姓供电的事也能提上日程了吧?”

刘宽想了想过去两三年在火力发电、供电方面突破的一些技术,便点点头道:“是可以提上日程了——回头微臣再带人去下面了解下具体情况,然后写一份相关奏本出来。”

朱标露出笑容,拉开窗帘,透过玻璃窗看向外面,道:“想到将来某日,京师百姓可以用上电灯,我便有些迫不及待啊。”

刘宽沉吟了下,却道:“殿下,微臣认为即便我们拥有了给京师全城百姓供电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也不要硬性通电,最好是让老百姓自己选择是否通电。”

“朝廷生产的电不能无偿供给百姓,只用于电线、电灯就更不能无偿了——这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财政。”

“虽说百姓这几年富裕了不少,但肯定还有一些相对贫穷的家庭,舍不得用电。”

朱标听了恍然,随即道:“你这个提醒很重要,可以作为附加内容,写在给京师百姓供电的奏本之中。”

“是。”

两人聊着聊着,马车便循着宽敞的水泥路进了城。

看到街道上时不时就过去一辆自行车,朱标忽然笑道:“以如今橡胶的产量,朝廷或许该在别处建几座车辆制造厂了。”

“再考虑到,如今咱大明的钢铁产量,也许自行车、马车价格都可以下调一些,让更多百姓买得起自行车、马车。”

刘宽听了真心赞道,“太子殿下仁义。”

如今自行车、四轮马车基本都是由官营工厂生产,钱自然也是由大明朝廷赚去了。

下调自行车、马车价格就等于朝廷向百姓让利,朱标能这么想,确实仁义。

马车又前行了一段,刘宽眼见就要到太平街,可以下车了,却听朱标忽地感慨道:“也不知雄英在对马岛那边过得如何了。”

原来,自去年秋天朱桢移交督办日国事务的差事后,朱元璋便将这差事交给了湘王朱柏。

结果朱柏去干了几个月,什么成绩也没干出来,对日国事务完全就是一副顺其自然的样子,惹得老朱将其臭骂一顿,并于上个月将其调了回来,另委差事。

或许是比较执拗,朱元璋就想找一个自家子孙去督办日国事务。

在剩余的皇子中挑来挑去,找不到合适人员,最后干脆交给朱雄英去办。

在老朱看来,大约督办日国事务涉及到了军事、权谋、谍战、商战等多个方面,能很好的锻炼人。他虽重视朱雄英的安危,可还是让朱雄英去了。

刘宽听出了朱标对朱雄英的担心,便道:“陛下不是给对马岛安排了一部无线电台吗,太子殿下若想念雄英,可多发几次电报询问。”

朱标不好意思道,“我这当父亲的老是主动问候儿子,怕是不太好吧?”

“哈哈哈,”刘宽笑起来,“这有什么,父母爱子乃是天性···嗯,若殿下真觉得不好意思,可以佯装关心他差事办得如何嘛。”

朱标听得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