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97章 火车竟是真的?跪拜仙桥【求追订】

作为历史上的李氏朝鲜太宗,李芳远坚定了原本的信念,便随高丽使团一起从吴淞港登陆,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然后他发现,大明的土地似乎都跟高丽的不一样。

“咦,这港口的土地是如何平整的?放眼望去数百亩不止的码头竟能通体犹如一块石板?”

这次高丽使团的主使依旧是郑梦周。

此人原本跟李成桂不对付,觉得李成桂多半要做那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没曾想李成桂竟然肯止于权臣,利用权势促成高丽内附大明之事。

这几年郑梦周数次出使大明,深知大明之强大,再看大明如今四处征战,疆域已远迈汉唐,他便知道高丽很难安于一隅——汉唐之时,可都是曾将高丽大部分纳入统治的。

大明国势既超过汉唐,又如何肯放任高丽酣睡于卧榻之侧?

而以大明如今的国力、军力还有那位洪武大帝的脾气,一旦高丽不识趣,起了刀兵,高丽平民或许没什么,但王室、世家、豪族只怕大半都没好下场。

所以,在高丽内附大明一事上,郑梦周与李成桂难得站在了同一立场。

李芳远乃李成桂诸子之中最优秀者,郑梦周却知此人不赞同高丽内附大明。

李成桂派李芳远来求学,便是想让李芳远代其好好了解下大明,乃至为高丽内附之后的李家谋取一定利益、地位。

总之,李芳远肩负的“任务”颇多。

见李芳远惊奇于码头路面,郑梦周便解释道:“这叫做水泥地,乃是由一种名为水泥的建筑材料造成。”

李芳远先用脚跺了跺,又拔出佩剑在水泥地划了下,却只划出一道白印。

郑梦周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不禁紧张地看向负责迎接的大明官员以及周围站岗的明军、巡逻的巡警。

好在那大明官员只是笑了笑,似乎是对这种事习以为常。

李芳远则看着脚下的水泥地面一脸震惊,不自禁地道:“这水泥地简直坚如磐石!若是以此物铸造城池、要塞,只怕大明的火炮都轰不破吧?!”

郑梦周道,“此物不仅可以用于建造要塞、城池,还可用于造桥修路、兴修水利,实为建筑之利器。”

“不过,也正因为这水泥格外好用,又于军事建筑十分重要,故而直到如今,其生产依旧掌握在朝廷及少数地方官府手中。”

“民间不能生产,若要购买,也需得向官府有司申请获得凭证,才能出钱购买。”

“其价格不菲,一般只有权贵、豪富之家才会买来一些,用于建筑屋宅。”

李芳远原本看着水泥地眼睛直冒光,听郑梦周说到最后,便神色一暗,叹道:“可惜了。”

心里则想着,若是高丽能获得水泥生产之法,用大量水泥依托险要建造城池、要塞,还真有一定可能挡住明军。

他听郑梦周等曾出使大明的人讲过,大明如今推崇什么科学之道、重奇巧淫技,少数工匠地位竟能与举人、进士乃至翰林等同,儒学地位大跌。

虽然在他看来,大明这是本末倒置,必受其害。

但如今他既来大明求学,若能从那科学之道中窥得火炮、火铳,以及水泥这等军国重器的造法,兴许高丽未来还有望复国···

离开吴淞码头后,高丽使团在大明官员的引导以及明军的“保护”下,坐上一辆辆备好的四轮马车,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往上海县城方向驶去。

大明的四轮马车不仅宽敞,而且在水泥路上行驶起来毫无颠簸感,让人觉得比坐船都舒服。

可李芳远却是一脸不解,问:“郑大使,我没记错的话,之前我们使团舟船进入的江口,可逆江而上乘船直抵大明京师吧?为何大明这边非要我们走陆路?”

郑梦周道,“舟船虽快,逆流而上却不及火车——大明这边是要安排我们乘火车入京师。”

“火车?”李芳远听了惊疑不定,“郑大使之前在国内所言的火车竟真存在?”

郑梦周闻言无奈苦笑。

他既数次出使大明,自然将大明的一些事告知国内,奈何有些事物太过离奇,便有很多人说他胡诌,火车便是高丽国内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一件事物。

他曾解释过很多次,如今不想多解释,便道:“等到了火车站,五公子便知晓了(李芳远虽是嫡次子,却排行第五)。”

虽然看样子火车是真的,但在见到火车前李芳远依旧难以相信。

无牛马拉拽而自动,不食草也不吃肉,而是以煤炭为食,可拉动一二十节车厢日夜奔驰不休——世上怎么可能有这种车?

那岂不是与传闻中的仙神车驾无异?

吴淞港有宽阔的水泥官道直通上海火车站,因此高丽使团众人感觉没多久便到了。

下车之后,众人首先瞧见的便是一座砖石、水泥大楼,虽然只有两层,但占地面积却不小,再加上站前水泥广场以及大楼上的玻璃窗,便又让李芳远第一次来大明的高丽人震撼了一番。

李芳远愣愣看了那些玻璃窗一会儿,不由道:“那些都是郑大使所说的玻璃,而非水晶吧?”

“不错。”郑梦周点头。

随后,高丽使团被带入火车站里面,自然又是好一番惊讶赞叹,待见到火车后他们的惊叹便更多了。

因为如今上海到徐州、芜湖已经有专门的客列通行了,眼前运载高丽使团到京师的火车便是客列。

客列不仅大部分车厢都装上了玻璃窗,外观也更好看,既有超越时代的科技感,又融合了此时的一些审美。

李芳远等人登上火车,被安排在宾客车厢坐下后,仍觉得有些不真实——他刚才特地到车头那边去看了下,确实没有牛马在拉拽,反倒是车头后的一节车厢有一大堆煤炭。

每节车厢长达数丈,而这列火车总计有十六节车厢,他很怀疑那车头中吃煤的怪物能否拉动这么多车厢。

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独特的鸣笛声响起,火车缓缓行驶起来才消散。

但是为了面子,李芳远忍不住对坐在旁边的郑梦周道:“这就是郑大使所言的火车?无需牛马便能行驶虽然奇妙,但也未免太慢了些。”

“大明堂堂上国,竟为了炫耀这火车,不让我等走更快的水路,真是有些可笑。”

说完,他便发现郑梦周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他。

这让李芳远很不自在,“怎么,难道我说错了?”

“五公子可记得我之前讲过,从上海坐火车去京师远比逆江而上要快,我难道也会就此事说谎吗?”郑梦这么说了句,随即又用长辈的语气道:“五公子到了京师可要好好学习,多看多听少说,不然只怕会闹出不少笑话。”

李芳远到底年轻,又出身高丽顶级权贵,被说得血气上脸,正想硬怼郑梦周呢,便发现此时火车比之刚开动时已明显快了些。

他看向窗外,只见外面的景物往后倒退,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李芳远终于想起了骑马时的感觉,顿时一张脸更红了,似乎觉得较远处的明国官员都听到了他之前的言论,在偷偷嘲笑他的无知。

受此打击,李芳远接下来老实了一路。

但是,当次日上午火车抵达南京城外,透过车窗,瞧见江边一座大桥越过了数里的江面飞架南北,李芳远绷不住了,几乎是趴在车窗上看。

“这就是那仙桥?!”

其他头回到大明京师的高丽人同样被跨江大桥吸引了目光,不顾形象地贴着车窗看。

“仙桥!”

“如此宏伟绝对是天上才有的仙桥!”

“天上仙桥坠于大明,上国果然为天所衷啊!”

“···”

当火车拐过去,看不到跨江大桥后,少数高丽人竟然在车厢里向着大桥方向跪了下来,像拜神一样磕头叩拜!

郑梦周、李芳远虽然也觉得跨江大桥是神迹,可瞧见同伴这样子,还是觉得很丢脸,忙呵斥着让他们起来。

倒是大明负责接引的官吏、护卫的将士,一脸微笑地看着,似乎对这景象习以为常。

他们是真的习以为常——过去几年有不少南洋小国使团来大明朝贡,同样是在长江后下船,被安排坐火车进京师。

那些南洋之人见到火车就拜,见到跨江大桥自然更要跪拜。

内附大明的吕宋国主后来游览跨江大桥时,甚至在上面行五体投地的大礼,甚至还想在大桥上烧香、放贡品,只是被陪同的礼部官员阻止了。

看过跨江大桥后,客列很快就进入了京师火车站。

这里建造的比上海火车站更加宏伟,且过去几年旁边又起了好几座三层大楼,充当仓库、商铺、客栈用,倒显得最早建成的主楼矮了,好在其占地面积够大,才不失宏伟。

京师火车站如今是大明最繁华的火车站,今天上午虽然因高丽使团的到来进行了戒严,但仅从周围大楼一二层那一面面店铺招牌,李芳远等人便能想象得到此处不戒严时有多么繁华。

火车站外的水泥广场也要比上海那边大了三四倍。

李芳远跟在郑梦周身后,行走在阔大的水泥广场上,望着周围以砖石、水泥为主建造的三层高楼,还有广场上顶盔贯甲、站立如松的大明将士,顿觉自己变得很渺小。

虽然还未见到朱元璋,可这一刻他的想法已经彻底转变。

‘窥一斑而知全豹,大明竟强大至斯,绝不可为敌!’

‘回头我便写信给父亲,劝他彻底熄了那点试探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