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24章 老朱逼天元帝写降表,漠北行省【求追订】

天元帝在广场又战战兢兢地等了半个多小时,负责押送的明军才让北元君臣进站。

当经过北平火车站大楼,来到铁道旁边,近距离看到火车,北元君臣免不了又是一番震撼与惊叹。

“这车厢竟真大部分为铁制,且似乎还是上好的精铁!”

“车轮还有这下面的轨道也是精铁铸造——这些若用去铸造兵刃、盔甲,能造多少?明国怎如此奢侈?”

“你们看,这车窗竟然都用纯透明的水晶替代窗纸!”

“奢侈,实在是太奢侈了!”

“···”

天元帝听着臣子们的低声议论,看着面前车厢的“水晶”车窗,一时很不解。

他忍不住扭头问身侧的失烈门,“丞相,你之前常劝朕勤俭节约,各种节省以充作军费。”

“可这明国竟然用这么多精铁造火车车厢,甚至还用上了许多水晶,岂不是比朕当初奢靡多了?”

“为何明国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越发强盛,军队也更加强大?”

失烈门其实也不理解,但还是坚持从汉文化中学到的道理,故作坚定地道:“陛下,明国之所以能替代我大元,乃是天命,那朱元璋有上天相助。”

“但他如此奢靡,不知节俭,明国之昌盛必不可长久——此番陛下去了大明京师,未必就会被赐死,若能苟活,请陛下一定要忍辱负重。”

“那朱元璋已垂垂老矣,陛下却春秋鼎盛,说不定还有效仿春秋时越王勾践的机会,复建大元!”

“勾践?”天元帝汉家史学学得不好,闻言一皱眉头,“就是给吴王尝粪便辨认病症的那个?”

说到最后,天元帝已是一脸嫌弃,显然对勾践印象极差。

失烈门没想到天元帝对勾践的记忆点竟如此独特,一时哑口无言。

然后他便觉得,即便是大明真在朱元璋死后不行了,就天元帝这样子也无望复国。

‘唉,看来大元真的气数已尽了——我还是想想去了京师怎么保住性命,乃至谋取好些的待遇吧。’

失烈门就此放弃了天元帝,也放弃了为大元复国的想法。

之后,北元君臣在明军的指引下有序登车,而在车厢里坐下后,北元君臣自是对车内种种又一阵新鲜和好奇。

一些人脸上甚至看不到俘虏应有的神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即将去大明京师旅游呢。

当汽笛声再次响起,火车哐当哐当地动了起来,天元帝忍不住道:“这仙兽莫非没吃饱?还是没休息好?怎跑得如此之慢?”

定远侯王弼就在这车厢中,闻言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随后他便解释道:“这火车并非用什么仙兽拉拽,而是用蒸汽机带动——机器可没有没吃饱、休息不好的说法。”

“至于这火车速度嘛,现在是慢,但跑一会儿就快起来了。”

天元帝听闻火车并非仙兽拉动,竟不愿相信,觉得是王弼怕他们这些人知道仙兽秘密而说的谎。

他于是试探着问:“王将军,正气机为何物?竟能拉动这么多的车厢?”

王弼道,“蒸汽机是科技伯带着人研制出来的机器,具体是何物,咱也说不清楚。”

一旁的失烈门、咬住等人听了,对“科技伯”印象更深刻了——自从草原一路南下,他们可是听过不少次“科技伯”之名,似乎大明如今很多变化都与此人有关。

而在几人说话的这会儿时间,火车果然越来越快,渐渐地竟有直追奔马之感。

天元帝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一时又发起呆来···

···

洪武二十年,三月初八,被俘与投降的北元君臣被送抵大明京师,游街而过。

因为大明已建立二十年,年轻一辈已不是在昔年蒙元残暴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故而对北元君臣并没有太浓烈的痛恨。

即便是年长之人,经过这么多年,恨的也只是当年直接欺压他们的蒙古贵族、官吏及地方豪绅,而非天元帝。

毕竟天元帝这个皇位都是逃到草原之后继承的。

所以,北元君臣虽然游街而过,遭到众多京师百姓观望,却并没有被扔菜叶子、臭鸡蛋之类的。

即便如此,看到周围大明百姓兴高采烈的笑脸,以及各种议论,北元君臣也感到一阵阵屈辱。

“领头的那个就是鞑子皇帝吗?看着怎么不像鞑子,反像个汉人?”

“听说鞑子皇帝的娘是高丽人,所以才长得像我们汉人吧。”

“高丽人像我们汉人吗?”

“比蒙古人像点吧。”

“这鞑子皇帝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能打,怪不得让咱大明灭了呢。”

“谁说不是。”

“···”

这一刻,天元帝多么希望他听不懂汉话啊,那样他就不用因周围百姓的议论声而更加羞愧、耻辱了。

好在按照朱元璋的旨意,被俘虏的北元君臣是由江东门入外城,再由清凉门入内城,而后过洞神宫一带,再经里仁街、太平街由西华门送入皇城,需要经历的路并不长,更不是专门游街。

所以,这种让天元帝羞辱的场景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献俘太庙的仪式朱元璋准备待大军凯旋而归后,再一起举办,此番他只是先见天元帝等人一面,故而地点选在了武英殿。

到了武英殿中,天元帝遥遥望见高坐于龙椅上的花白胡须老者,仿佛被其锐利的目光刺到,不禁心肝儿一颤,跪了下去。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听朱元璋语气平和,天元帝暗松口气。

别看他游街时觉得屈辱欲死,可真到了朱元璋面前,他满心满脑便都是如何活下去了。

朱元璋看出天元帝的拘谨,便道:“你祖上铁木真、忽必烈都是英雄人物,尤其是铁木真,崛起于草原少民部族,最后却打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偌大帝国,称得上是一代雄主。”

天元帝虽是头回听闻“欧亚大陆”这个词,却也能大概明白其意思,听出朱元璋夸赞孛儿只斤氏先祖,他下意识挺直了些身子。

可想到如今他已成阶下囚,生死皆操于人手,便又佝偻起来,低下头去。

朱元璋则是话语一转,“然不论铁木真还是忽必烈,都只擅长打天下,而不善于治理。”

“尤其是忽必烈,既南下占我汉人土地,驭汉民而登基为帝,却不知善待汉民,反而待之犹如奴隶,多行暴政。”

“故忽必烈去世后,你蒙元皇位便频繁更迭,朝堂、地方一片混乱,又致使天下百姓更加苦难。”

“于是不足百年,便德不配位,统治难继。各地百姓遂揭竿而起,推翻暴元!”

“朕建立大明,乃顺天应人,立国之后又善待百姓,与民休养生息,多行善政,故能屡次兴兵北伐,灭尔残元!”

“此皆天意,亦是民心所向,你可知晓?”

天元帝听了朱元璋这番话,绷不住了,当场大哭,跪下道:“大皇帝说的在理,我知晓,呜呜呜···”

朱元璋并不为天元帝的痛哭所动,又问:“可心服?”

天元帝叩首,额头碰到了地板,呜咽道:“我心服···天意灭大元,大皇帝建立大明亦是天意!”

朱元璋微微点头,口中却道:“记住,不仅是天意,亦是天下民心所向——你既知晓此中道理,又心服口服,下去后便写一篇降表,表示愿意率领残元诸部族归顺大明,从此永为顺民。”

直至此时,朱元璋这番接见天元帝的真实意图才暴露出来。

他要利用天元帝,让逃散大草原各处的游牧部族可以名正言顺地归顺大明!

他要让那些冥顽不灵,仍企图以大元及孛儿只斤氏名义与大明对抗的野心之辈再无大义可讲,再无大旗可竖!

几日后,天元帝便在大明翰林院诸多翰林的协助下,写就了一份“情真意切”、“顺天意,应民心”的降表,代表北元彻底归顺了大明。

或者说,大明彻底继承了昔日大元的江山乃至领土!

随后,朱元璋便让有司将这份降表以最好的印刷规格及上好的宣纸印刷上万份,急送北方。

让仍在草原上征讨不服的明军将士四处传发,并且每送到一个部落,都要让懂得蒙语的人当众宣读,务必让该部牧民皆知晓此事。

这份降表的威力很快显露出来。

此前,三月、四月之中,草原诸部反叛此起彼伏,虽然每次都被明军轻松镇压,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更有不知多少游牧部族往西迁徙,即便离开这片熟悉的大草原也不愿归顺大明。

可等到了五月份,随着天元帝的这份降表内容传播开来,开始有逃匿的、西迁的乃至曾反叛的游牧部族主动投降归顺。

甚至开始出现不少带路党,帮助明军寻找、剿灭那些对抗大明的顽固分子。

昔日大元丞相脱脱之子、北元太尉哈剌章,便是让带路党领着明军找到了其残部藏匿地点,一举俘获。

而此间曾被瓦剌诸部拥立为大元皇帝的孛儿只斤·也速迭儿,也被瓦剌贵族出卖,遭到明军围剿,反抗的过程中当场被鸟铳打死。

及至六月,天气开始炎热起来时,漠北、漠南、东部草原、西部草原悉平!

大草原诸游牧部族皆归顺大明!

洪武二十年,七月初一,大明朝廷颁布诏书,增设漠北行省及金山都司。

漠北行省辖境主要是漠北草原、东部草原,金山都司辖境则主要是西部草原。

至于漠南草原,却是被原大明北疆各省瓜分了···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