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224章 全由士子组成的军队?后世吕宋养不活一亿人【求追订】

“九八洪水其实是一次全国性的特大洪水,不仅是长江流域,当时辽地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同样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若微臣没记错,当时是有二十九个省受到洪涝灾害,又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最为严重——黑龙江就是如今大明辽地混同江以南、松花江中上游那一片。”

“根据事后统计,这次受灾百姓多达两三亿,倒塌房屋六七百万间,死亡四五千人!”

原本,老朱、朱标、朱棣听刘宽说二十九省受灾,四省灾情严重,受灾百姓高达两三亿,都很震惊,并下意识担心后世新朝会因此生出民乱。

在他们看来,别说两三亿的受灾百姓,就算是两三百万,都是不好赈灾的。

灾民活不下去,自然会生乱。

而两三亿灾民,想要赈济,怕是那后世新朝也无能为力。

可当最后听刘宽说只死了四五千人,朱元璋忍不住了。

“等等!”朱元璋皱眉瞪眼,“你说才死四五千人?怎么可能?!”

刘宽无奈地道:“陛下又以当世标准去看待后世之事了——彼时科技已经颇为发达,百姓房屋也多是砖石建造,洪讯也可更快传达,一场特大洪水死几千人,固然称不上多,但于后世新朝而言已经算是痛事了。”

朱元璋无语。

确实,之前刘宽讲过类似的事,也提醒过后世情况与此时不同,可他还是习惯性地用此时眼光看待后世之事,一时难改。

回过神后,他便问:“那些不顾危险挺立洪流中的将士可是新朝专为抗洪组建的部队?”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大明便有类似的防汛部队——为了及时了解汛情,他专门在一些汛情易发区设立了卫所,命这些卫所着重关注汛情,一有汛情立即以快马上报。

当然,即便是这些卫所军户,在洪水到来时也是选择撤离,不可能像视频中那样,不顾危险地去以人墙在堤坝缺口拦截洪水。

道理很简单——人力岂能胜天?

他才这么想,便见刘宽摇头,“并非专为抗洪组建的部队,而是消防兵、武警、地方军,可能还有小部分边防军。”

朱元璋听了格外惊讶,“将领命士卒做这般危险之事,士卒难道不会暴动?”

刘宽道:“后世不仅军纪严格,军队作风甚至胜过岳家军——将士不得欺辱百姓,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属于基本要求。”

“除此外,将士们还经常被组织去帮助受灾的百姓,如洪涝、干旱、地震、风灾等天灾之中,一般都是这些军人奋斗在第一线。”

“另外,后世抗灾时,不少文官武将都要以身作则,呆在前线指挥。”

“如此,加上长期以来的军队作风建设、思想教育,将士们自然不惧牺牲,以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

“对了,如果将士抗灾之中不幸牺牲,后世新朝不仅会给予相当高的抚恤,还会大肆报道其事迹,宣扬其精神,给予英雄称号,使其为百姓所敬仰。”

朱元璋听完,喃喃道:“怪不得——既要对军队纪律、作风严厉要求,又给予其足够高的军饷、抚恤,乃至地位、荣耀,偏偏又要让军队不至于被养得傲慢跋扈。”

“但想要做到这等地步,怕是极难。后世新朝能做到,除了将领以身作则,应是你所说的思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吧?”

刘宽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后世军队,思想教育是第一位的。”

朱元璋又琢磨道:“军中尽是一群大老粗,想的都是老婆孩子、衣食保暖,想教育他们忠君报国已是千难万难,还想教育他们为保护百姓不惧牺牲,必然更难。”

刘宽再次摇头,“陛下,后世军队将士可不是一群大老粗——陛下忘了,后世识字率极高,到了微臣这一辈可以说是人人识字,如何是大老粗?”

“甚至后世军队因为用到的武器越来越先进,作战越来越科学,对将士的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士卒还好,有九年义务教育打底就行,有高中、大学学历的更好。而军中士官、将官,几乎都是专业军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刘宽说完,没听见老朱接话,这才发现老朱一家子都瞪着眼,个个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

随后朱标忍不住开口道,“此时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便有机会金榜题名,自视为士子。若如妹婿所说,后世军中岂不都是至少读了近十年书的士子?”

刘宽笑道,“太子殿下如此理解也可以。”

老朱一家子面面相觑。

一个完全由读书人或者说士子组成的军队···这也太令人震惊,太过可怕了吧?

老朱更是暗自嘀咕:怎么对后世军队了解越多,越觉得其难对付?这要是对方真打来了,大明岂不是只能束手投降?

回过神后,朱元璋又道:“视频抗洪之后那个大地震救灾咱看懂了,但在后面许多人穿着白大褂、带着面罩又是在做甚?”

刘宽解释道:“大约在微臣穿越来大明的前五年,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重大疫情。”

席卷全球的疫情?

已经知道地球有多大的老朱、朱标、朱棣等人再次震惊。

他们难以想象,得传染性多强的疫情才能席卷那么大个地球。

“疫情中那些穿着白大褂、戴面罩的人都是后世医护人员,也即是大夫及其助手。”

“因为后世人口太多,一旦爆发疫情,便会在短时间内有许多人生病住院。”

“即便后世的医疗资源比大明此时多上万倍,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

“于是,许多医护人员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奋斗在抗疫前线,甚至有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

“正是有了这些舍己忘我的医护人员,国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后世新朝才渡过了这次大疫,甚至凭借此事,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了中国新朝制度之优秀,组织动员能力之强大。”

听刘宽讲完,老朱立即问:“究竟是何种瘟疫竟能席卷全球?此时不会爆发这么可怕的瘟疫吧?”

刘宽笑了笑,道:“陛下忽虑,后世疫情之所以能席卷全球,主要在于后世交通十分便捷,不仅国内各大城市之间人员流动频繁,便是世界各国人员、物资交流亦十分频繁。”

“所以,后世即便是非洲、澳洲、美洲这等远离中国的地方爆发了疫情,一不小心也有可能传递到中国来。”

朱元璋皱眉,“照你这么说,交通便利之后,不只有好处,也有坏处啊。”

刘宽道,“世上许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有好有坏,阴阳一体。不过,交通便利了整体而言好处是远大于其所带来的些许弊端的。”

随后,朱元璋、朱标又询问了几个其他较为简单的疑惑点,这才罢休。

“刘宽,今日准备了几个视频,都关于哪些内容啊?”

“回陛下,主要是反应后世菲律宾、孟加拉、埃及三个地方部分治理问题的视频。”

老朱疑惑,问:“咱没记错的话,菲律宾应该是吕宋诸岛吧?那孟加拉、埃及又在何处?”

刘宽道,“回陛下,孟加拉在后世的缅甸与印度之间;埃及则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是非洲通往西亚的陆地必经之路。”

老朱几乎将后世全球地图印在了脑海中,只不过有些地方不知其名而已,听刘宽这么一说,他立即明白了孟加拉、埃及的位置。

他道:“这三处就全球而言,都称得上要害之地,其后世情况倒是值得一观。”

说完示意刘宽播放。

刘宽找出准备好的视频,先播放关于菲律宾的。

视频尚未开始,名字便通过封面出现在老朱等人眼前。

“地狱难度开局,菲律宾喂不饱1.16亿张嘴!”——【地球知识局】

视频开始,便是后世菲律宾俯拍镜头下人潮汹涌的场面。

同时,一个带着些许东北口音的男子开始讲解。

“1亿人口什么概念?相当于四个澳大利亚,2.5个加拿大,一个河南省,或者不到一个菲律宾。”

只听开头这句,老朱便对后世人口爆炸概念有了更深理解。

别的不说,河南竟有一亿人口,怪不得被称作人口爆炸时代。

“人口多寡是相对资源而言的,在贫瘠苦寒的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一百万人就逼近了承载极限。”

“印度面积不如萨哈,现在却有14亿人口,甚至还能再生个两亿。显然,光靠土地是养不活人的,水热资源至关重要。”

“亚洲季风区正是靠着强大的水热资源,在不大的地理范围内养活了半数人类···”

很快,视频就进入正题,讲起菲律宾的情况。

“1.16亿人口的菲律宾在亚洲季风国家里并不显眼,却是个十足的异类。”

“与其同一纬度的越南、泰国都是有名的稻米出口国,菲律宾却要每年进口上百万吨大米,且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在菲律宾,甚至有两千万百姓常吃一种用厨余垃圾做的食物。”

“同为热带种田流,菲律宾人却吃不饱饭,这里既有地狱难度的自然开局,也冷酷无情的阶级压迫···”

接着,视频开始从菲律宾的土人部落时期、被殖民时期,以及独立建国后三段时间来讲解其人口变化。

着重讲的则是其近现代人口变化,并剖析了菲律宾人口失控的原因。

视频只有12分钟,老朱一家子看得很认真,只觉得不过一会儿就看完了。

这回老朱没有感慨,而是冷笑道:“在周边诸国皆意识到人口大爆炸乃至失控的危机,并制定相关国策应对时,这后世吕宋竟囿于西夷宗教教规,无法限制人口增长,以至于人口失控,产量之地却为粮食所困,当真是可笑!”

朱标、朱棣想到视频中所提的后世吕宋无法限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竟是西夷教义禁止节育,后世吕宋又不知变通,也不禁莞尔。

当然,根据视频所讲,后世吕宋养活不了一亿多人口还有天灾缘故。

朱标此时便道:“父皇,吕宋诸岛台风竟如此高发,咱大明若要开发此处,怕是不适宜太快。”

“一则,有些地方容易遭受台风袭击,不适合移民垦殖。二则,咱大明目前科技、工业都是刚开始发展,面对台风并无什么以应对手段。”

老朱听得点头,“标儿说得不错,移民开垦吕宋诸岛之事确实不易太急,先占据几处好地方即可,其他地方便是等百年后再开发其价值也不迟。”

说着,老朱回过头来,看向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问:“尔等看完视频都有何感悟?”

再次有幸来参与这次聚会的朱樉依旧当透明人,不吭声。

朱棢则挠了挠头,道:“回父皇,不论是从历朝历代土地兼并之事来看,还是从这后世吕宋人口失控之事来看,于国家而言,人口太多也不是好事。”

朱元璋听了不满意,“老三,你这感悟未免太浅显了,便是允炆都能看出来。”

朱允炆听老朱提到他名字,下意识呆萌地点头,却不知这一下就得罪了朱棢。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