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53章 铁路局隶属,托管实验课【求追订】

老朱要赏赐,刘宽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何况他这两份秘方,确实能够为大明带来大笔财富,还是源源不断的那种。

不过刘宽现在没特别想要的,便道:“陛下赏赐些金银、商铺即可。”

朱元璋略带深意地问:“田地不要了?”

刘宽之前向朱元璋要田地,主要是为了安老朱的心。

他原本觉得如今数千亩田地够了,可听老朱这么一问,他便顺势道:“田地自然也可。”

朱元璋一笑,道:“那此番便赏赐你黄金万两、宝钞十万贯,田地两百顷,直隶各处商铺十处!”

刘宽听了略微惊讶,随即便拱手道:“谢陛下!”

老朱这番赏赐明显要比前几次多得多,但相较于刘宽所献的两份秘方,仍不算什么。

何况,田地两百顷(两万亩)没说是良田,也没说在何处。商铺虽指明在直隶,却未必在京师,也许在哪几个小县城也说不定。

所以认真计较起来,田地、商铺都算是黄金、宝钞的添头。

刘宽从未想过靠老朱的赏赐发家致富,谢恩之后便不再多想,而是谈起与铁路相关的另一件事。

“陛下,不论是要运营铁路,还是日后及建设新的铁路,都需要专门的机构。因此,微臣请在通政院交通司下设铁路局。”

通政院原为通政司,是在六部改革中升格为通政院的,下辖承进司、驿传司、交通司。

交通司之前下辖官道局、水路局等机构,专门负责筹划水陆交通之事。

铁路运输既是新的交通方式,相关部门自然该隶属于交通司。

朱元璋听了刘宽的话却一阵沉吟,随即道:“若将这铁路局放在通政院交通司下,该由谁主持其事务?眼下大明除了你,恐怕没人能胜任吧?”

“若将你调去交通司,科技司这一摊事谁又能担得起来?”

“依咱看,不如先将铁路局归于科技司下,由你将铁路局的架子搭起来,待将来其运作成熟,再移归交通司。”

刘宽想想,发现铁路局的初期工作确实离不开他,而科技司的一摊事务除了他暂时也没人能担起来。

虽然他进入科技司之初就注意培养人才,可他穿越大明都不到一年,这么短的时间,他着手培养的那些个人才都还没成长起来。

沈璘、柳延、马梦阳等由吏员升上来的官员且不提,即便是郭天问、裘七尺等在科技司任事大半年的主事官员,也没哪个能担起整个科技司的事务。

想到这里,刘宽道:“铁路运营之事,微臣也只是有些见识而已,并未做过,此番只能勉力为之。”

“此外,铁路局搭建必然需要一批精干官吏,还请陛下准许微臣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朱元璋道:“有见识总比其他人毫无头绪要强。至于铁路局所需官吏等人员,除了兵部,其他各部院官吏任你挑选,咱都应准!”

···

···

刘宽回到府上,便瘫坐在交椅上,叹了口气。

朱蕙兰忙问,“夫君这是怎么了?”

刘宽道:“我受命组建铁道局,估计要忙很长时间——之前那种清闲日子没了。”

朱蕙兰听了失笑,“别人做官,都想多揽些差事,好多些权利。夫君倒好,只图清闲。”

随即冲一旁招了招手,“冬梅,来给老爷按摩一番,让老爷松快松快。”

“是。”

冬梅答应一声,立马过来施展她的拿手活。

感受着一双小手从肩膀按到颈部,又按到头部,绵柔又不失力道,刘宽不禁呻吟了声,闭上眼睛,竟睡了过去。

天气热,朱蕙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已经额头冒汗的冬梅不必再按,只让春兰、秋月在一旁扇着轻风。

她则在一旁拿着本书看,静静等刘宽睡醒···

隔日。

皇城附近。

一座挂牌为“伪热气球实验组”的大院中,平日里在大本堂上课的学生们站成了两排。

刘宽道:“今天这节实验课由班长朱雄英来负责主持,朱椿、朱柏负责协助,其他同学都听从配合。都听明白了吗?”

学生们不知刘宽为何这么安排,但还是一起应道:“听明白了!”

“好,现在开始实验课。”

刘宽说完,年纪稍小的皇子们大多不知所措。

朱棢、朱檀则一副看好戏的神色,看着朱雄英。

朱棢是觉得他最年长,能镇压住其他学生,理应由他主持。

朱檀则觉得他最聪明,自然课成绩也最好,实验课该由他主持才对。

如今刘宽却将主持实验的事交给朱雄英,甚至连协助都没他们的份儿,两人自是不服。

朱雄英见同学们都看向他,也稍无措了几息,随即来到刘宽面前,拱手道:“请老师教学生。”

刘宽一笑,将准备好的单节实验课教案递了过去,道:“你对着教案,接着上节实验课的内容,指挥同学们做实验就行了。”

“这节课我会在一旁看着,有什么不懂,可以来问。”

“是。”

朱雄英接过教案,翻着看了一遍,心中有了底,立马自信起来。

朱蕙兰作为旁听生,并不用参与课程,见此便来到刘宽这边,低声问:“夫君为何这般安排?”

刘宽道:“这伪热气球实验目前主要是通过各种实验,获取各种材料的性能数据,以挑选适合制作伪热气球的各种材料。”

“这其实就是个磨时间的事——我之前清闲,带着他们做倒也没什么,如今忙起来,不如让他们自己做,也算是一种锻炼。”

“朱棢、朱檀都在外有差事,没必要再让他们分心此处。如此一来,交给雄英、朱椿、朱柏便是最合适的。”

刘宽没提潭王朱梓,朱蕙兰也没问。

她在大本堂旁听半年有余,对这些兄弟们的品性了解得比以前更多。

朱梓生性胆小怯弱,根本不抗事,当了大半年纪律委员都没多少改变。

刘宽不将实验课给朱梓主持很合理。

朱雄英虽然年纪小,却颇为成熟稳重;聪慧虽不及朱檀,却也超过了同龄人。

至于朱椿、朱柏,性格都偏文静,平日里学习踏实、认真,又比较有服从性,正合适在实验课上当朱雄英的左膀右臂。

在刘宽的看顾下,这节由朱雄英主持的实验课虽小有混乱,可终究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了教案上的预定内容,获取了几组新材料的各项数据。

见此,刘宽拍了拍手掌,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引过来,道:“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得不错,尤其是朱雄英、朱椿、朱柏三位同学,头一次负责主持、组织实验,能在规定时间内,指挥各小组完成各自的实验步骤,颇为难得。”

“接下来,同学们便将实验器材,尤其是那些玻璃器具,都仔细收拾好,然后就可以下课了。”

有老朱的命令,大明的琉璃匠人在今年春节后不久便研制出了透明玻璃,之后很快就利用“铅汞齐法”制造出了银镜。

刘宽得知此事,便向那家官办琉璃场定制了一批专门用来做实验的玻璃器皿。

不过这些玻璃器皿透明度其实还有待提升,跟后世中小学的实验器材都没法比,离研究所级别差得更远。

好在刘宽只是用来做一些简单实验,倒也能将就着用。

学生和实验组的工匠们一起收拾好所有实验器材后,便自觉地到前院来排队集合。

待学生们站好,刘宽便道:“下一节实验课老师就不来了,便像今天这样,由朱雄英、朱椿、朱柏三位同学带着你们做。”

“谁若是不遵守课堂纪律,或是故意捣乱,纪律委员、班长都可以向我汇报。听明白了吗?”

朱棢、朱檀听了还在愣神呢,几个年纪小的学生已经习惯性地开口齐声答应:“明白!”

刘宽微笑点头,“下课!”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离开大院后,依旧是由朱雄英这个班长,领着住宫里的皇子们回去。

朱棢、朱梓、朱檀却是跟刘宽、朱蕙兰一起往太平街方向行去。

朱梓今年十三岁,是按例出宫别居的。

朱檀则是因为领了六扇门的差事,被老朱特许,提前一年出宫别居。

离开实验组大院不久,朱檀便凑到刘宽这边来,问:“老师将实验课交给雄英,可是因为近来公务太过繁忙?”

“不错。”

他又问:“可是因为火车将要投入实用了?”

刘宽一笑,“看来鲁王殿下这六扇门没白管,消息很灵通啊。”

其实这消息并非从六扇门来的——六扇门选拔的是巡捕,又不是锦衣卫那样的探子,哪儿能探听到朝廷里的事?

朱檀这些消息是从别处打听来的,见刘宽误会,他也不解释,而是笑问:“老师,若是火车投入实用,咱们何时能去坐一趟,体验一番?”

刘宽没想到朱檀关心的竟是这个,只觉他终究年纪小,还有些孩子心性,便道:“这个殿下得去问陛下。不过,即便陛下同意,也得等铁路正式运营之后才行。”

“那铁路究竟什么时候正式运营?”

刘宽按照目前铁路局组建的进度估算了下,答道:“怎么也得两三个月之后吧。”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