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99章 老朱疑心去,流水线作业【第三更,求订阅】

听老朱这么说,刘宽便觉得多半不是蒸汽机造成了的事。

果然,一旁的朱标笑着道:“医学院的‘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试验昨日正式结束,参与试验的诸位大夫都认可了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

原来是这事。

刘宽恍然。

算算时间,据他那次在医学院道出“牛痘预防天花”之法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此事关乎数千万百姓,医学院必然是第一时间就展开实验准备工作了。

他记得接种牛痘后,从起反应到接种者恢复也就几天时间。

哪怕医学院的大夫们谨慎起见,按他所说的,挑选各类人群进行对比,并多次实验,如今也该完成整个实验了。

此后只要将接种牛痘之法推广开来,大明百姓惧怕的疫病便少了一种,与大明而言确实称得上大功。

回过神来,刘宽拱手道:“微臣不过是将后世防疫天花之法说出来而已,并未参与实验,不敢居功。”

朱元璋笑道,“你这小子,还谦逊起来了——若无你道出此法,他们哪会进行这实验?”

“有功不赏不是咱的风格,说吧,这次你想要什么赏赐,可还是良田、店铺与金银?”

说起来,老朱虽然杀人狠了点,但赏赐有功之臣却也算慷慨。

武勋们哪次打了胜仗他不是赏赐一堆财物?公侯们受赏的田地少则数千亩,多则上万亩。

对待儿子们,老朱更是慷慨得过分——无论受不受宠,都得封亲王。

亲王岁禄五万石,每年还有两三万贯宝钞赏赐。

就藩后又有上千顷庄田供养,甚至还会得赐地方渔税、矿税等貌似小头杂税的收取权。

可以说,后世大明皇帝厚赏封藩的儿子乃至兄弟,就是老朱开的坏头。

不过,老朱赏赐田地看似与后世大明皇帝的行为相同,其实大不一样。

因为大明此时还有不少地方田地荒芜着,很多地方田地远不如中晚明时值钱。

比如说朱橚就藩开封,老朱便在开封划了千顷(十万亩)田地充作其庄田,应该都是荒田和官田。

因为老朱不可能干出夺民田用于赏赐的事儿。

福王就藩时,万历也赏赐了上千顷田地为庄田,可那时河南哪儿还有荒田?便是官田也不多了。于是河南不够湖广凑,官田不够百姓的田来凑。

刘宽本就有从老朱这里多领赏,充作日后做事资金的想法,了解到老朱对儿子们的慷慨,更不准备客气。

他稍稍沉吟,道:“便请陛下赐良田千亩、白银万两、京师店铺一处吧。”

朱元璋道,“这点哪够?此番咱便赐你良田三千亩,宝钞三万贯,店铺三处!”

‘这是万事皆三么?’

‘但为啥又把白银换成了宝钞?’

刘宽心里嘀咕了两句,想到如今大明宝钞已经有了保证金制度,就算贬值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快,便没拒绝。

他恭声应道:“谢陛下厚赏。”

“哈哈哈,”朱元璋又开心地笑了笑,才问:“听说蒸汽机造成了?”

刘宽就知道,这种事朱元璋知道得绝不会晚。

他道:“只是造出了初代蒸汽机,要想用于打造火车,还需做一些改进。”

朱元璋点了点头,起身从御座上走了下来。

“西南大战将要开始,根据傅友德他们最近传回的军情,他们军中那十几支千里镜为探查敌情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此物着实是军事利器。”

“那些虎蹲炮及亲军炮手想必也快要到傅友德军中了,以此炮之便利,定能令把匝剌瓦尔密之辈丧胆鼠窜。”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看向刘宽,道:“近日咱每每思及这几种后世火炮,就在想,后世既能造出这些威力强大的火炮,是否对火铳也有改进?”

“咱记得那电影《锦衣卫》中的火铳似乎就与此时军中装备的很是不同,不仅威力更大,用着似乎也更便利。”

“另外,《流浪地球》中更是有一种能够连续发射铳子的火铳,十分凶猛,令人印象深刻。”

“这两种火铳你可知如何制造?”

刘宽没想到朱元璋说着说着就将话题拐到了火枪上,估摸着早想问这事了。

他道,“《锦衣卫》中那种火铳后世称之为火绳枪,大明当时称之为鸟铳。其也是由西夷率先制造的,后来日本仿造,大明与倭寇交战中见着了这才进行仿造。”

“火绳枪造法简单,微臣倒是知道,原想着等**那边炼出钢铁后,便将火绳枪制法献予陛下,后面却是一时忙忘了。”

“至于《流浪地球》中那种枪,名为机关枪,微臣只知大概原理,并不知具体造法。”

“以大明此时的军工基础,哪怕是研制最初版的机关枪,恐怕也要数十年才能成功。”

刘宽说这番话时,朱元璋一直看着。

其实他是有些怀疑刘宽故意不献出那火绳枪制法,可此时听刘宽所言,观其神情,便知道应该是他多疑了。

毕竟,刘宽在这方面若有私心,完全可以连神威大炮、虎蹲炮等都不说——反正除了他,大明又没别的人知道这些事。

朱元璋转身回到御座,问:“这火绳枪能装备于军中,用处应是不下于神威大炮、虎蹲炮吧?”

刘宽点头,“确实如此——待军中装备了火绳枪,再有几种大炮,火器装备率达到个七八成,便算是真正进入火器时代了。”

“当然,要想充分发挥火炮、火枪的威力,还需将领们研究新的战法才行。”

朱元璋道,“咱大明军中可不缺少钻研打仗的人才——你回头便将那火绳枪制法弄一份,交上来,咱让军器局尽快研制。”

“西南之战估计得打个一两年,哪怕有千里镜、虎蹲炮这等利器,也得一年半载才能结束。”

“若是能早些制造出一批火绳枪送过去,兴许能用于此战,让将士们积累些应用经验。”

“微臣遵旨。”刘宽先拱手应了,随即提出建议,“陛下,若想更快、更多的制造火枪、火炮等火器,最好是成立专门的枪炮厂。”

“厂中多造水力机床,乃至将来改造为蒸汽机床。并细化生产环节,采取流水线作业。”

“另外,若可以的话,最好如**钢铁厂、青龙山煤厂一般,改革工匠制度,提高工匠待遇。”

听刘宽口中又吐出不少新名词,朱元璋、朱标都眼睛一亮。

父子俩如今已经总结出了规律——只要刘宽说话有新名词,多半会涉及后世的好东西。

水力机床,俩人大概是明白的。

一则此时本就有些简单的机床,二则刘宽在**钢铁厂为铸炮建造了一座水力锻锤,便是机床的一种。

倒是流水线作业听着新鲜。

老朱使了个颜色,朱标便问:“何为流水线作业?”

刘宽在心里稍稍组织了言辞,才道:“流水线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件产品的生产流程细化拆分为多个环节,在一条类似流水的生产线上分工生产。”

“让一组工人只负责一个环节的生产——因为单个生产环节一定比整个生产流程简单,便更容易掌握、熟练。”

“由此可轻松培养出大批熟练单个生产环节的工人——若各个环节都是熟练工,每个生产环节都会变快,便能以更快的速度制造出该产品。”

“流水线生产除了更快,还有利于产品部件标准化,而标准化则有利于减少产品应部件损坏带来的消耗。”

“比如说火枪,由枪管、枪托、枪机等多个部件构成,在战场上若枪机坏了,将士会拆装的话,便可以将另一把枪管坏掉的火枪枪机拆下,再组装出一把火枪来。”

“总之,流水线生产加水力、蒸汽机械,要远比个人手工制作高效,有很多优点。”

朱元璋听了稍稍思考,问:“那若是东西除了问题,该如何寻找过失者?”

刘宽不假思索地道,“可以设立主管人员与质检人员——产品有问题,就找他们问责,他们必会用心监督、监察。”

“看来这流水线生产确实是个好方法。”朱元璋笑着点头,“据咱所知,火车打造之事已经展开,你在科技司清闲得很,不如便去督办这枪炮厂,如何?”

听老朱只是问,没直接下命令,刘宽连忙拒绝。

“陛下,微臣哪儿不忙啊?火车打造之事虽已展开,可微臣既要时常巡视,又要总览全局。”

“另外,陛下之前让写的几个奏本,微臣也尚未写完。”

刘宽生怕老朱硬给他加担子,顿了顿又道:“何况,微臣还准备创立一份刊物,好宣扬自然科学,为大明发展科学、科技打基础。”

“这般多的事,微臣只觉得时间不够用,那还能再兼别的差事?”

见刘宽这么惧怕多兼一份差事,朱元璋不由好笑,“你小子,明明清闲得很,却硬是说出一大堆事儿来。”

“也罢,枪炮厂的事咱便不让你做,不过你回头得写一份相关奏本呈上来,让领此差事的人知道怎么办枪炮厂。”

刘宽听了松口气。

在他看来,督办枪炮厂,属于既危险又苦累的差事,是真不想干。

相较而言,写一份办厂的奏本就轻松多了。

他当即拱手应道:“微臣领旨!”

朱元璋喝了口茶,问:“你说想创立一份刊物宣扬科学?何为刊物?”

第三更。

回来就写,还没吃晚饭,不知道有没有第四更。

大家别等了。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