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四百二十五章 驱霆策电的宗教疯子

“啥玩意??工部手底下科技司死了十几个人?!!”

薛虹穿着里衣从床榻上坐了起来,伸手制止了要起来的黛玉,又替黛玉扯了扯被子,然后穿上鞋看向窗外的狂风骤雨,以及漆黑如墨的天空中不时闪烁的雷霆,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师兄……”

“师妹不必担忧,为兄去去便回。雪雁,帮我更衣。”

薛虹迅速穿戴整齐,批好斗篷、外穿蓑衣大步流星朝着外面走去。

……

工部一处试验场地,十个身着道袍、西洋修士服的炼金术师浑身焦黑的躺在地上。

本就已经黑的快要反光的宋应星脸色再次黑了三分。

这些宗教人士属于工部中的高端人才,这一下子死了十个,着实让他心疼的不行。

“长庚,情况如何了?”

声音响起,众人立刻抬起头来看去,只见远处仿佛一团火迅速滚了过来,照亮了室内的阴霾。

本就被这件事弄的人心惶惶的众人,仿佛瞬间有了主心骨。

“薛侍郎。”

“侍郎大人!!”

“属下见过司主!”

众人的称呼五花八门,薛虹也对着众人点头算做还礼。

一旁的两名官员见薛虹身上的蓑衣还在滴落水珠,连忙上前主动替薛虹解下。

“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好端端的死这么多人?”

宋应星额头青筋瞬间暴起:“还不是这些疯子不听指挥,私自在这样天气靠近引雷针!想要引雷做试验!”

“这样的雷爆天气去引雷针下面做实验?!!他们不知道后果吗??”

外面的雨水几乎成了水幕,积水几乎没过的脚腕。

这样的天气一道雷落下来,方圆百米内一个活物都剩不下!

宋应星又气又惋惜的道:“他们这些人就是工部对雷电研究最深的一批人了。

不久前,他们其中一个人提出了一个推论。之所以雷雨天气后庄稼的长势会变好些,不只是因为降水。

他们认为可能是雷霆起到了某种作用,或者说雷霆的存在引动了天地间的正炁,促进了庄稼的生长。

因此他们便申请使用工部的引雷台,想要证明这个观点。

可是工部中的项目很多,再加上雷天难得,所以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去证实。

再加上今天的雷雨过于极端,所以我便下令将引雷台封了起来。

没想到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只穿戴了简单的防护措施便私自进入引雷台研究。

结果……

唉!!等我们发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听到宋应星的话后,薛虹瞬间心痛到无法呼吸。

损失的这十位宗教人士个顶个的是奇才啊!!

居然这么早就能推断出雷霆催化出氮气对庄稼的影响。

“长庚,以后务必要加强工部的监管措施,人比什么都要重要。

至于引雷台的问题,我会向圣上上书索要经费,多建造几处。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该再发生了。

这十位道长、修士的仙逝是为了天地间的道理,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理当嘉奖。我明日便上书为他们请封。”

人类的进步总是少不得牺牲的。

现如今大明科学的火苗刚刚燃起,万万不能被熄灭。

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薛虹要让天下人看到朝廷对于科学的重视。

上有所好,下必所效。长此以往之下,华夏重利重实践而轻理论的风气必然有所缓解与改变。

除此之外,薛虹又关心了一下工部的进度。想看看对方有没有搓出来什么黑科技。

结果还真有!!

道教配合西方炼金术师,鼓捣出来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

其中有几种产物貌似对于农作物产量有着不少的提升。

薛虹连忙开口询问是谁弄的,他好请封嘉奖。

宋应星一指地上躺着的那十位。

薛虹:˚º·(˚ ˃̣̣̥᷄⌓˂̣̣̥᷅ )‧º·˚

死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官员都比死十个顶级科研人员强的多啊!!

……

第二天一早,薛虹便将工部发生的事情,简洁明了的做了汇报,并提十名牺牲者请封。

奏折中明确的指出,这十人是为了研究能够替天下万民增加庄稼产量的方法才在尹雷台雷击而死。

正德帝也不吝啬封赏,当即降旨,加封十人为“怀仁崇善显德都水官十真人”,立下碑文以赑屃背负,铭刻功绩,供后人瞻仰。

与此同时,薛虹和宋应星花了一些时间,对工部科技司试验做了严格的规定。

力求日后尽可能避免再出现这种惨案。

……

第二天下了朝会后,回到家中薛虹依旧为这十位的牺牲而惋惜。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这个时代能搞出来增加产量的化肥的意义比任何项目的意义都要重大!

这十个人如果不牺牲,兴许未来二十年内,就可能找到量产化肥的办法。

即便效果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化肥,可哪怕能提高一丝一毫的产量,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也是意义重大非凡!

可就是这么十个镇国级别的人才,居然因为意外都没了!!

下了早朝后,正德帝还在劝薛虹想开点。

薛虹觉得,如果自家陛下要是知道这十个人代表着什么,可能会比自己更心疼。

就在薛虹捂着额头垂目坐在椅子上时,冰凉、柔软的触感从太阳穴处传来。

一双素手轻轻攀上薛虹的眉间按动着。

薛虹也顺着力量将头微微后仰,靠在黛玉的怀里,紧绷的神情也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黛玉的气息萦绕在薛虹的鼻翼四周,令他不自觉的安心了下来。

“师兄,可好些了?”

“嗯,多谢师妹。”

黛玉没有去问薛虹发生了什么,而是轻声的道:“庄子有云:巧者劳而智者忧。师兄不必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天下万事万物,终究逃不过自然而字。一切的发展有其顺序和道理。

纵使师兄学究天人,又能扛的住多少事呢?”

自从薛虹回京后,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往往天还不亮就出门,直到晓月星残时分才回来。

远洋外贸司的事情薛虹一手抓。

科举的事情皇帝会询问他的建议。

户部的新政改革,薛虹也要参与。

工部的治河、工具的研发都需要薛虹的间接参与。

有时候黛玉也难免生出些怒火来,却不是对自家夫君的,是对朝堂上衮衮诸公的。

满朝之人何其无能,什么事都要落在自己师兄的肩上?!

但黛玉也在为薛虹而骄傲。

这样一个肩上挑着天下,心怀着天下的大丈夫,是独属于自己的夫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