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贾宝玉的结局

红楼:风华首辅 第四百二十四章 贾宝玉的结局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1: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呦?县马您过来了?这是您这个月的月钱,总计二两市银。收好。”(郡主、县主的丈夫,官方统称仪宾。民间称郡马、县马。)

北宁县主的宅邸账房面前,贾宝玉看着放在桌子上那一小块碎银子有些不可置信。

贾宝玉拿起桌子上的碎银子捏在手里,对着账房开口询问道:“这……账房怕不是弄错了??我怎么会只有二两银子的月钱?”

“嗨!县马您只在府里,少有出去。现如今府上的产业、庄园情况都不大好。所以要缩减开支,这也是正常的嘛!”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名青年作书生打扮的男子从后面走了过来。

“呦!!薛先生您过来啦?这是您这个月的月钱,本来是十两的,县主吩咐了,说您这个月辛苦,多给您十两。”

这青年书生见到银子这才露出些笑来,揣上银子便转身离去。

贾宝玉指着那男子离去的背影,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堂堂县马,这府上的男主人,一个月的月钱居然只有区区二两银子。

那只不过是北宁县主养的一个府上的清客都有十两银子的月钱??

这位所谓的先生就是昔日北宁县主找来的那一群人中挑选出来的。

原本姓冯,是位秀才,也是出身扬州。

后来被北宁县主下命,在府中以薛为姓,自称薛先生。

说白了就是小白脸,府里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也都在看贾宝玉的笑话。

账房似乎也看出了贾宝玉的不满,随即将面前的账本和算盘往旁边挪一挪,然后装作为难的道:“县马您别看小的呀!小的就是一个奴才罢了。

说到底这府里说了算的,不还是县主嘛!!您何苦和小的们置气呢?”

贾宝玉将那二两碎银子扔在桌子上冷着脸转身拂袖离去,准备找北宁县主讨个说法。

那账房撇了撇嘴,用袖子擦了擦算盘上的手汗,对着贾宝玉的背影暗粹了一口道。

“呸!!你还不如人家薛先生呢!”

贾宝玉在府中并不怎么受下人待见。

本就是吃白食的,而且还是靠男色勾搭上北静王才有的今天,脾气又不好,还娇气的不行。

在下人们看来,贾宝玉和那位薛先生,不都是吃软饭的嘛!你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人家??

都是吃软饭的,至少人家薛先生有自知之明!把自己位置放正了。

可你贾宝玉呢?还把自己当做昔日国公府家公子哥呢??

……

贾宝玉穿过内仪门和拱月门后,贾宝玉正准备进书房找北宁县主,结果远远的便听到了书房中传来些许异响。

“多谢县主大人赏赐,小人……”

“嘤咛~住口!他不会用这样讨好的语气同我说话。

罢了,哪怕只有容貌几分相似也好,以后你服侍我的时候,注意着些,要设身处地的将你当成是他,不要扫了本县主的兴致……

啊~我本以为薛侍郎外任回京,这一年多的时间必然受风吹日晒,样貌枯槁,失了颜色……

哪、哪成想模样虽是憔悴了些,但身上那通身的气派更令人目眩。

唉!!那林家的孤女上辈子到底积了多少的德啊!”

书房内,薛先生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着北宁县主,一番研墨下,薛先生瘫软在榻上,撑起身子开口道:“县主,适才我去账房取月钱时,意外碰见了县马。他似乎对在下有些意见……”

“哼哼!不过是我王兄养的一个狗一样的玩物罢了!

如今咱们府上也不怎么富裕,能花银子养着他,也应该感恩戴德了。

更别说当初就连他们家人扶棺还乡的银子,都是咱们王府掏的银子。

若是识趣还则罢了,若是不识趣,同王兄说一声,我自去休了他,让他到大街上要饭去便是。”

北宁县主粉面娇俏,媚眼如丝的瘫软在薛先生怀里,正说话间忽然身子一动。

“啊!别突然使坏~小心本县主治你的罪!!”

“哦?那县主要如何治薛虹的罪呢……”

这也是应北宁县主的要求,行房时薛先生不可面对她,而且要扮演薛虹的身份。

北宁县主之所以最后选择了薛先生,也是因为他的声音与薛虹也有些相似。

贾宝玉站在门口,听着里面角色扮演的声音,如遭雷击,心底有万般怒火与不甘,可双腿却仿佛有千斤之重,迈不出去半步。

头顶上仿佛有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被扣了下来,压的他抬不起头。

是啊,他有什么本事去反抗?又有什么资格呢?

贾宝玉最终呆愣愣的靠在墙角无力的瘫了下去,泪水不由自主的打湿了眼眶。

耳边响起北宁县主悦耳的声音,不可置信的屈辱与愤怒萦绕在心头。

自从荣国府被抄家后,贾宝玉的待遇便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昔日北静王愿意迁就他,除了因他有几分颜色外,更多的还是因为荣国府身后代表的勋贵一脉的力量。

如今贾宝玉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也不似从前那般清俊,身后也没有任何值得拉拢的政治力量了。

如今北静王仿佛忘记了还有贾宝玉这么个人一样,已经数月不曾出现在贾宝玉面前了。

贾宝玉踉跄着起身,往院子外面走去,想要回到房间逃避现实。

行进途中,几个丫鬟端着浆洗脏衣服的大木盆与贾宝玉撞了个满怀!

脏水溅了贾宝玉一身,顺着衣摆湿哒哒的落在地上。

贾宝玉恍若不觉,继续向着前面走去。

一个好心的小丫鬟见贾宝玉这般模样想要开口询问,却被拦了下来。

在这府里都知道贾宝玉是什么情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最后几名丫鬟连忙捡起掉在地上的湿衣服放在木盆里快步离去。

回到房间后的贾宝玉坐在屋里,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回忆起昔日在荣国府中的时光。

莺莺燕燕环身,所有人都依着自己,宠着自己。又何曾因为金银这种污秽之物而动气呢??

贾宝玉一念至此,便突然生出想要回荣宁街去瞧瞧的想法,顾不得身上湿哒哒的,直接走宅子的右角门便往荣宁街而去。

一路上脚步不停,好不容易到了原本的荣宁街处,却已经变了模样。

原本冷清安静的街头此刻遍布小吃摊子和卖货的郎中。

原本被荣国府买下来,为图个清净栽种了不少树木的土地,也被官府卖了出去,树木被伐倒,建起了新的宅子。

贾宝玉双目无神的来到荣国府的正门前,原本的牌匾早已被摘下,大门上贴着的封条也有些暗淡了墨迹。

原本锃光瓦亮的大门门钉,此时已经生出的锈迹。

贾宝玉趴在地上,透过门缝向府里看去,只见原本青砖遍布的院子,透过那砖石的缝隙中,已经生出了杂草。

一群不知名的鸟儿蹦跳着,在府中寻着草籽吃。

“宝二爷。”

“宝玉。”

“我这几个孩子都是好的,唯独玉儿,可恶!淘气!”

“你这个孽障还不过来!”

“宝玉,你借二哥一百两银子,别叫你嫂子知道。”

往昔的点点滴滴在贾宝玉的脑海中回荡着,就连往日在他眼里比恶鬼还要凶狠的贾政,此刻竟然也变的和蔼可亲了起来。

就在贾宝玉愣神之际,一泼“天愤”从天而降,落在贾宝玉的头顶上。

贾宝玉又惊又怒,爬起来随手寻了块石头,便抛向在荣国府门顶筑巢的燕子。

随着啪的一声,燕子窝被石头打破!

几只燕子瞬间张开翅膀,从这朱门绮户之下飞向了一旁新建起的宅院门墙中。

贾宝玉原本还愤怒悲伤的心情,看到这一幕后不自觉的平静了下来,忽发狂笑,口中吟诵起旧时刘禹锡所写的诗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哈哈哈哈!好一个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不过是我等咎由自取啊!!”

贾宝玉状若疯癫,跌跌撞撞,见人便拽着人家笑。

面对这样一个状若疯癫之人,百姓自然惊恐,数度推搡,贾宝玉原本就湿哒哒的长袍沾染满了灰尘,变的狼狈不堪。

可贾宝玉却毫不在意,双手高举,大笑着,狂奔着,顺着荣宁街狂奔出去,不知所踪。

贾宝玉去了哪,谁也不知道,或者说也没有人想知道。

贾宝玉的失踪,宛若在大海之中扔下一颗沙砾,就连一个浪花也不曾起来。

北宁县主也好,北静王也罢,都不曾派人去寻过。

……

转眼又是一年除夕,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一队煞风景的锦衣卫、龙禁卫在大街上跑过,直奔北静王府。

前代老北静王任上亏空,侵吞军饷,结党营私,数罪并罚之下,判处抄家之罪。将北静王拿去刑部大牢,革去王位,交由三司审议后,再做定夺。

至于府中的一干女眷等,凡有诰命、圣券者,皆被褫夺。

北宁县主自然也不例外,褫夺县主封号,贬为庶民。

……

三月来,杏花满春园,巷陌间,听几许孩童戏言。

一名邋里邋遢的的花子,左手一根干枯的竹杖,右手捧着一个破了边,只剩下半个的碎碗,一步步的走在大街上。

看着被囚车押往刑场问斩的北静王,良久无言。

这乞丐拄着拐杖,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口中诵念着晦涩难懂的字语。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往生咒,既是替北静王往生,也是在为昔日的自己往生。

笑我痴,笑我癫,停步驻足马不前。

膏梁笑?公子怨?绯授朱门尽作一个闲。

轩辕事,古今传,林泉悠然又百年。

将军锤,右军砚,不过终付竹帛一笑谈。

漫长的史书长河中,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一家一姓是不会陨落的。

就好像天上的云朵一样,飘的再高,终有一天,也是要化作雨水,回到这片泥泞的大地之上。

(这本书写到现在我也挺意外的,因为一开始就是补偿上一本烂尾红楼的朋友们写的。

准备写个六七十万字就结束,所以贾府那一群类人生物会下线的那么早。

可最后写嗨了,又没收住,还埋了不少伏笔都没收回来呢,大家也挺喜欢的,就咬牙继续往下写吧。

其实我也察觉出来了,这本书跑题了,说是红楼,实际上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重要角色全是我原创,和红楼蛋的关系没有,后面的剧情不少朋友也觉得枯燥乏味了。

真是成也红楼,败也红楼啊!!最初的基调是同人文,后面想扩展和改也不好改了。

这是作者的锅。因为前面没准备写那么多,所以没铺垫那么多的东西。

再往下写,大家也会觉得不满意,所以再有几章,交代一下后续的情况,我就准备收了。

应该不算烂尾吧?(˵¯͒〰¯͒˵)

主要是红楼主要就是讲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以小见大,以家事写国事。

通过儿女情长,来衬托家国兴衰。对文学修养还有知识层面要求很高。

十个红楼同人,有九个都写成了下流种马文。最狠的我还看到过收王夫人的,也是牛逼。

再加上作者最不擅长的就是写情感戏,尤其是男女主的感情戏。

所以我选择了直接写朝堂。

而且作者是个反骨和倔驴,秦可卿的事情就让很多朋友不满意,抱歉了。

大家想必也看出来了,作者写感情戏真心不好。这本书能有不错的成绩,都是靠读者抬举烟柳画桥。

感谢,感谢。

下一本书写什么待定,不过有几个选择:西游记同人(只有西游背景,无乱七八糟洪荒啥的)

武周时期历史文(作者按唐书的资料去写,主要是为了报复……啊不是,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历史。)

三国同人、水浒传同人、现代都市灵异文(搞笑发糖为主春原创)

怎么说呢,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写那个具体看情况吧。

当然,这本书后续完结后还是会不断更新番外的。争取把后续一些事情再交代一下。

对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投票,想看哪种书。作者尽量满足。

但不论我写什么文,感情戏都不可能多,这是一定的。因为作者文笔差,写不来感情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