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好女 > 4.笑不起来

好女 4.笑不起来

作者:李西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9: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雨季纵使有天大的喜事也让人笑不起来。野猪溪里的水越发越大,暴雨一场一场地洗刷着野猪坳乡村。稻田里因为水量太大无法排涝,刚抽穗的禾苗都被水浸泡住了,如果这雨再这样发狂地下个十天半个月,所有稻田里的秧苗都会浸烂掉,这早稻将颗粒无收。虽然野猪坳乡村里的人手头上有了几个钱,但毕竟只能解决温饱而已。大部村民还是经不起大灾大难的。

这雨水下得人心惶惶的。

李大脚的心也慌慌的。

前两日,小水带人下来视察水情时,顺便到家里坐了一会儿,可屁股都没坐热,他就走了,走时告诉大脚一件事,说黄敏回厦门探亲去了。大脚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些不妙。每次黄敏回乡探亲,都是黄敏来亲口告诉她的,并问寒问暖,要她多保重身体,需要带什么回来云云。但这次黄敏对大脚的不辞而别,让她感到了不妙。

她想起了张公安的那句玩笑话。

她想到了二狗被抓的事。二狗现在还被关在拘留所里,据说,他还招出了不少人咧。

她想到了那个叫麻雀的女子的死。

这些,会不会和小水有关呢?

小水是个危险人物。她突然有了这个怪念头。有了这个怪念头之后,她又突然想去找李火木谈谈。他三番五次地告小水,肯定知道许多内情,无风不起浪嘛。

于是,她就撑着伞冒雨来到了李火木家。

李火木正在给猪圈的屋顶盖水布,因为漏水,猪圈都成丁水塘。他儿子正在猪圈里往外面淘水。

李火木穿着雨衣在房顶干活,见到了李大脚也装着没看见。

李大脚知道李火木对自己有成见,她想了想,这也是正常的,她先开口了:“火木侄,在遮漏呀?”

火木没吭气。

他儿子也不理大脚,他们家的男人都有这个毛病,一起爱一起恨。好的人,他们什么都愿意给你;恨的人,他们都恨不得吃了你的肉。所以他们一起不理李大脚。

李大脚也不恼。

她只是笑:“这雨下得真愁人。”

“哎哟,是李脚姑来了,快进屋坐,快进屋里坐。”火木的老婆会做人,虽然她心里同样对李大脚充满了成见,但她的嘴巴还是很甜,表面上还是过得去的。野猪坳乡村的人都说,李火木父子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要不是火木老婆会处事,他们家就成孤家寡人了,没有人和他们来往了。

“不坐了,不坐了。”大脚说着就脱掉了水鞋,把伞放在猪圈的门口,拿起一个木勺去帮火木的儿子一起往猪圈外淘水。

猪圈里有两只大猪挤在一角呼呼大睡,猪这玩意的心性还真好,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喂饱了它,它就毫无顾忌地大睡特睡,死也不怕。猪还真是猪,是蠢物。猪圈里积满了漏下的雨水,猪圈被雨水一泡,臊臭臊臭的。李大脚心里想,这李火木肯定不经常冲洗猪圈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脏,这么臭。

“哎哟,怎么能让你干活呢,快停下来,停下来。”火木的老婆在屋檐下叫着。

大脚说:“这种活干得多了,没什么。”

火木老婆:“哎哟,你是什么人,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镇长的老太太,怎么能干这活呢。”

大脚:“我怎么不能干这活?我什么活没有干过。”

李大脚虽然六十岁的人了,干起活来还是风风火火的,她淘起水来,比火木的儿子还快。不一会儿,猪圈里的水就被淘干了。这时,火木也从猪圈顶上下来了。

他叹了口气:“大脚姑,你这是何苦呢,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你何必老要来找我们家的麻烦呢?实话说吧,河堤上的树是我砍的,但也关了半个月了,也罚了一千元了,这事也了了。你儿子小水的状也是我告下的,虽然没拿他怎么样,可二狗也抓起来了。状呢,我还会告的,下步呢,我想告到地区去,地区要是不行了,我就告到省里,省里不行,我就告到中央,我就不信告不倒他!他做了什么事,我是清楚的!”

大脚听了他的话,心里扑扑地跳了。

她不明白火木为什么要告小水。

她本来是想问一问火木,小水犯了一些什么错,现在,她不想问了。她洗了洗脚,匆匆地离开了火木的家。

火木在后面大声说:“大脚姑,好走哇。”

大脚心乱如麻。

这雨越下越猛了。

李大脚觉得头昏沉沉的。

她半躺在竹靠背椅上,昏沉沉地睡了。

她感觉到自己的身子在往上飘,飘呀飘呀的,飘到了半空中。空中没有雨,好大的日头,好热。她往地下看时,看到地面上一片汪洋,村庄被洪水淹没了,山野被洪水摧垮了。许多人头在汪洋中沉浮。

她听到有人在喊:“妈姆,救我——”

她心里一惊。

那不是小水么?

小水在那汪洋中沉浮,一个浪头把他压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又浮起来。他的两只手一会儿伸出水面一会儿又跌落水底。他的手抓着什么,似乎要捞一根救命的稻草,可水面上什么也没有。

小水在大声呼救:“妈姆,救我——”

大脚的心刀割一般难受。

她大声喊:“救小水,救小水呀。”

她想扑进那片汪洋捞起小水,可她身子怎么也动弹不了。她看到有好多人从阳光中朝她围拢过来,有七婆婆,有旺旺,有贵生,有大水,有黄敏,有福生,有细牯,有韩嫲子,还有火木,有上官克明……她认识的人都从阳光中朝她围拢过来。

她大声喊:“救救小水!救救小水!”

那些人都面带微笑,一声不吭,看着地面上汪洋中沉浮的小水。

大脚喊:“你们不救小水?你们怎么见死不救呢?”

有人说:“他没药可救了。”

她问:“谁说的?谁说的?”

那些死去的或活着的人都没有动嘴,她分不清是谁说的了。

她眼睁睁地看着小水沉了下去。

小水沉下去的地方有个漩涡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小水被漩涡卷进去了。

他再也没有浮上来。

大脚觉得全身燠热难忍,哇地吐出一口热乎乎的东西。

大脚是吐了。

她吐出了一口热乎乎的东西。

那是韩嫲子为她熬的草药。

她已经昏迷半天了,她醒转过来时,看到了韩嫲子焦虑的脸。

“大脚,你怎么啦?平常你的身体没病没灾的,现在怎么烧成这样,来,把这碗汤药喝了,蒙住被子把汗发出来就好了。”韩嫲子关切地说。

大脚:“我怎么啦?我怎么啦?”

韩嫲子:“我一进门,就看你发烧说胡话。”

大脚:“唉,人老了,老了。”

韩嫲子:“我知道你担心小水,急病的。”

大脚:“小水他,他真的变了么?”

韩嫲子没言语。

大脚:“韩嫲子,我们那么多年的老交情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千万不要隐瞒我什么。”

韩嫲子还是没有吭气。

外面的雨还在哗哗下着。

这愁人的雨天。

“你不说也罢,我知道,你们都在瞒着我。”大脚淡淡地说,“他小水怎么样,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韩嫲子这时才说:“小水又没犯法,不会有什么事的。大脚呀,不行的话,你就去大水那里住一段日子吧。”

“住不惯,住不惯哟,上回去,住了半个月就跑回来了。上海太吵了太吵了。”大脚说,但她一想起大水,心里还是挺欣慰的。

谁也没有料到,洪水会来得这么快。

山洪是在午夜时分来临的。

这猛雨算是下透了。午夜时分,野猪坳附近的荒山上突然崩裂了一样,从山脊上突然冒出了一股一股的大水,洪水迅速地冲下了山,冲进了野猪坳乡村。

野猪溪的溪水暴涨了。

日夜守在河堤上的上官火看到猛涨的大水,他叫了声:“不好了!”

他马上让文书回村里去用广播通知村民们赶快撤到高处去。

上官火马上组织护堤的青年,用装好的麻包加固河堤。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出门打工去了,他们这二十来个人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黑夜中洪水咆哮的声音传遍了四荒八野。

人们没来得及听文书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就已经醒过来了。

村民们忙着把值钱的东西搬到楼顶。

那些没有建楼还住着矮房的人们不知所措了。他们赶着猪牵着牛往地势高的地方赶。有的则爬上了邻居的楼顶。

文书用广播大声吼:“村民们注意,村民们注意,赶快撤到安全的地方,赶快撤到安全的地方!”

李大脚听到了那传遍四荒八野的洪水的咆哮声。

她爬上了屋顶。

她看到整个村庄在霪雨中成了一锅烂粥。手电光乱晃,孩子的哭声大人的叫声狗牛的叫声响成一片。

她爬上了屋顶。

她担心的就是那河堤。河堤上,上官火和护堤的人们在奋战。

大脚没有料到暴雨会来得这么快,而且是在黑暗的子夜时分。她赶紧下到底层,把电视机往二楼搬。搬完后,她又站在了屋顶。

她大喊邻居赶快到她的楼顶来。

她的一个邻居说:“闹什么闹,洪水见得多了,怕什么,不用走,堤决不了的。”

大脚就对那邻居说:“你这蠢蛋!快上来,水来了就来不及了!”

那人就领着一家老小上了她的房顶。

许多村民爬上了她的房顶。

韩嫲子也来了。

她和大脚挤在一起:“好怕人哦,好怕人哦,这比六四年还怕人。看来,野猪坳又完了。”

大脚的心里难过极了。

河堤上,有个地方裂了一条缝。

有人高喊:“河堤裂了,裂了!”

上官火全身湿透了,他完全是一只落汤鸡了。他很疲惫,肚子又空空的,他没有办法,他顾不了那许多了。他带人往那裂开的地方奔了过去,用麻包填那裂缝。

“文书回来没有?”上官火大喊。

“书记,我在这里!”文书是十八岁的高中毕业生,他干得挺卖劲,一广播完就回到河堤上,他全身都是泥浆。

“你赶快回村里打电话,向县里镇里打电话告急!快去!”上官火的嗓子哑了。

“书记,我已经给镇长打过电话了。”

“他怎么说?”

“他说通往野猪坳的国道已经被洪水冲垮了,解放军的部队上不来。”

“那怎么办?”

“镇长说,他已经报县里了,有一支舟桥部队正向这里赶来,坐汽艇赶来。”

“好吧,大伙快干呀,解放军的舟桥部队马上就赶来了呀!”

他的话在平常或许没有什么号召力,但在这时却有很大的号召力。

“村里还有劳力没有?”

“能来的都来了,村里的老弱病残现在正在撤退。”

“哎!”

上官火无奈了。

人手太少,太少了。

这个口子刚堵上,另外一个口子又开了。解放军一时半会儿到不了,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眼巴巴地看着洪水决了河堤吧。上官火精疲力竭了。

在野猪坳乡村的风雨中,上官火感到了灾难的可怕。他恶狠狠地骂了一声:“上官火,你有罪呀!”

就在这时,河堤决开了一个大口子。

河堤上的人都逃命似的沿着河堤的高处奔跑。

上官火没有走。

他看着白汪汪的水把河堤的缺口越冲越大。

顷刻间,整个野猪坳乡村被洪水淹没了。

上官火跪在河堤上,用手撕着胸膛,他的手指甲在胸膛上抓出了血痕。他的内心无比地疼痛:“我有罪,我该死呀!”

他跳下了那缺口。

洪水把上官火一下子卷出老远。

文书在哭喊:“上官书记——”

风雨声咆哮声把他的喊声淹没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解放军才开着汽艇来了。这时,野猪坳乡村已经是一片汪洋了。这支部队是从二百多公里外调来的。解放军看到淹没的村庄,一个个心里都很难受。他们此刻的任务是把那些屋顶上的群众救到安全地带。

那些在屋顶上的群众看着这一片汪洋,一个一个神情木讷,犹如一尊尊雕像。

大水把村里低矮的房屋都淹没了。

那些两层楼高的房顶距离水面也只是一尺多高。

那些较聪明的爬上了山的村民也似乎成了雕像,他们看着冲垮的田园和村庄,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

村里的楼房在水中坍塌了。

解放军把楼房顶的人一个一个救上橡皮筏子然后送上汽艇,再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

李大脚和韩嫲子抱在了一起。

她的目光也木讷了,她全身僵硬了似的。

这乡村里有她的光荣和梦想,这刚刚摆脱饥饿的贫困乡村又遭了这百年未遇的大洪灾,李大脚的心在淌血。

韩嫲子眼泪汪汪的,她抱着李大脚,她不能让李大脚倒下去。

解放军把她们一个个都抱上了汽艇。

当汽艇开出不到两米时,李大脚的楼房坍塌下去了,水里立即卷起一个巨大的漩涡。大脚想喊什么,但她什么也没喊出来。

汽艇开出一段时,李大脚看到那不远处高大的桉树上趴着一个人。那人是李火木,她马上叫道:“解放军同志,那树上有人!”

汽艇就朝李火木开了过去。

李火木惊魂甫定,他被救上了汽艇。

李火木送一家老小上了山之后又折了回来,想再从家里捡一些值钱的东西走,结果洪峰冲来了。他爬上了这棵树。树上还有蛇。蛇也爬到树上去了。幸亏蛇没有咬他。

李火木一上艇,就喊:“我的房子呀,我的房子呀!”

有人说:“喊个鸟,谁家的房子没冲掉?”

李火木就噤了声。

大脚心里又一阵刀割似的疼。

“要不是这个鬼东西乱砍树,河堤也不会决口,打他!”

人们就要打李火木。

李火木哭道:“怎么能怪我呀,这么大的洪水,有树又有何用?要不是那些昧良心的贪官把水利款吞掉,河堤早就用水泥石头加固了,怎么会有今天呢?”

人们还是要打李火木。

大脚拦住了人们。

大脚问他:“是谁吃了水利款?”

李火木似乎豁出去了,他大声说:“镇里的头头,村里的头头都有份!”

大脚说:“你敢发誓你说的是真事?”

李火木:“我有什么不敢的。我对着天地起誓,我说的话要有一句是假的,我就被雷劈死!”

大脚说:“好!”

大脚想起了儿子小水,她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她突然对李火木肃然起敬了,现在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千刀万剐的!

她饶不了他!

这年夏天,二狗回来了。

让李大脚觉得奇怪的是,二狗这个宁愿要饭也不愿意种地的好吃懒做的二流子,竟然当了和尚。二狗穿着袈裟剃着光头背着一个布褡袋走进野猪坳乡村的时候,人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二狗逢人便说:“阿弥陀佛!”

人家就说:“二狗,你念的是哪门子佛呀?”

二狗就不动声色地双手合十放在胸前:“阿弥陀佛,贫僧法号释圣阳,不叫二狗。”

人家就哈哈大笑,指着他脑袋上那几块闪闪发亮的癞痢疤说:“你二狗别装蒜了,狗还能改得了吃屎?”

二狗不恼,又淡淡地说:“施主的话差了,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皈依佛门,也算贫僧的造化。”

人家就吃惊了,这样说他,他也不恼,看来二狗真的立地成佛了。

于是,人家就不再逗二狗了。

人家就把二狗当了和尚的事传了出去,野猪坳乡村里有了个和尚。

原先,野猪坳山上的朝斗岩的庙里是有和尚的,解放后“四清”时,把和尚也赶走了,野猪坳乡村里就没了和尚。虽说年年有人去庙里进香,但因为无人管理,庙也破败了。本来“四清”时要把那庙拆掉的,但村人说,庙可以放东西,就没有拆,其实谁也不想去拆庙的,乡村里的人都是心里有佛的,怕报应,只是后来红卫兵把那庙里的泥菩萨推倒了。

如今,二狗成了和尚。

和尚就住在那破庙里。

二狗当了和尚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村长李大脚的耳里,她一点也不惊诧,她认为像二狗这样没轻没重的人,是什么事也做得出来的。他当和尚也好,最起码他不会去干一些鸡鸣狗盗的坏事了。

李大脚不信神鬼。

她从小就不信鬼神,她知道自己从小在村人的眼里就是妖怪,可自己却是一个好好的人。尽管她婆婆很信这东西,一天到晚念佛,她也不反对,婆婆的事,她是管不了的。

这些年来,乡村的日子有些好转了,有些村里的老人又牵头搞起了旧社会那一套封建迷信的东西,野猪坳乡村有些人也想搞,但大脚没同意,她说:“生活还没好几天,就要搞这些劳民伤财的事,这要不得。”村里人谁都知道她的脾气,也就打消了那些念头。

二狗在破庙里一天到晚烧香拜佛,李大脚总是觉得有些纳闷,这样一个五行不足的人,也能净下心来坐在那破庙里念经,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她去看过一次二狗。

她对二狗说:“二狗,你的一亩三分地还在那里放着咧,都荒了几年了,你干脆把那地租给别人算了。”

二狗说:“你看谁要就给谁吧,贫僧已不问世事了。”

大脚笑了:“你这家伙,还正经上了呢。”

二狗说:“阿弥陀佛。”

这些年来,大脚也担心二狗会死在外头,没想到他活得好好的,还从善了,她也就放心了,微笑着下了山。大脚经常让人送一些米面给二狗,他也不能不吃饭呀,不然,饿死在破庙里也不好办。

可到了后来,大脚对二狗就笑不起来了。

二狗当了和尚,花花肠子和鬼点子也多了。他总是借着化缘的机会,在野猪坳乡村里散布一些谣言。比如说,天上的某个菩萨托梦给他,说近日野猪坳有灾,要大家去破庙里求生拜佛送上香火钱才可以免除。许多老实巴交的村民就上了他的当,去破庙里求神拜佛,还往破庙里的功德箱里塞上一元八角的,人去得多了,二狗就有了收获。二狗知道这办法很灵,就多次故伎重演,他的积蓄也一天比一天多了。他常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村里人捐的蜡烛底下数钞票,数得他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到城里把这些钞票花个一干二净。但他没有那样做,他也有他的想法,他想等钱捞得差不多了,就干一件让野猪坳人吃惊的大事出来。

二狗当了和尚,可心里还是想着上官克明的老婆王美芹。

王美芹是越来越富态了,脸白得像奶,虽说五官搭配起来算不上漂亮,不能和李大脚韩嫲子这些乡村美妇比,但一白遮白丑,她那粗脸上总是有种让二狗心动的东西。

二狗当不当和尚也是一个样的,他胯下的那截东西早就无用了。可二狗不这么想,他还是想和王美芹睡觉。

当了和尚的二狗不像从前那样死皮赖脸地缠着王美芹了。

他对王美芹也有了策略。

他借着化缘的机会去接近王美芹。

王美芹被上官克明精心呵护得白白胖胖的。半老徐娘的王美芹脸上也没有多少皱褶,这让野猪坳乡村的女人们羡慕得要死。对于野猪坳乡村受苦受难的女人们而言,上官克明这样勤劳而又呵护老婆的人是个宝。人们会说,你李大脚再神气,也是守寡一辈子,有甚意思,还是她王美芹有福,纵使被二狗这样下三烂的角色弄过之后,他还是对她那么好,把她当宝贝供着。

王美芹在杂货店里坐着。

现在的杂货店比她父亲时的杂货店门面大得多了,卖的货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了。野猪坳乡村里的日杂用品以及一些农用工具,几乎都被她的杂货店垄断了。那个国营的供销社也承包给了私人,生意远没有王美芹的杂货店好。

王美芹看到光头和尚面无表情地走到店门口,愣愣地看她。

一见到二狗,她就觉得恶心,她壮了壮胆,大喝了声:“滚!”

二狗很镇静地说:“施主,请别动怒,怒气伤肝。一切都有前因后果,贫僧是来化缘的。”

王美芹拿他一点招都没有,人家都当了和尚了,你还要怎么样?

王美芹不肯给他米面。

这二狗也绝,王美芹不给米面,他就不走。他手端着一个木碗站在那里,低头看着王美芹的大奶子。

王美芹没招,只好给他打了一点米。

二狗把米倒进背着的褡袋里,说了声:“阿弥陀佛。”然后意味深长地朝王美芹一笑,大摇大摆地走了,弄得王美芹好生愤怒,骂了声:“挨千刀的!”

二狗才不管她骂咧,他照样抓住机会就到王美芹那里化缘,看她的奶子。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和王美芹睡觉了,但他能看呀,过过眼瘾也可以的嘛。

二狗还有更绝的。

这家伙在一个早晨很早就起来了,在破庙门前等上山去打猎的上官克明。

那时候,上山劳作的人也正陆续上山,相隔都不是很远。二狗看上官克明来了,就跑到他前面,双手合十:“施主,你杀生太多,要敬神的,不然的话会遭报应的。”

上官克明十分恼怒,端着老铳指着他的秃头,吼道:“你这下三烂的东西,滚开!”

等上官克明走出一段之后,二狗大声说:“施主,会有报应的。”

当时,有好几个上山的人都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声音。不知怎么搞的,那天上官克明也真是倒霉,一跤跌得不轻,把脚脖子扭了,肿得像大萝卜一样。他一拐一拐地下山时,刚好被早上上山的那几个人看见了。

于是,野猪坳乡村里就有了传闻,说二狗这家伙真灵。看来,二狗是成佛了。从那以后,上山上破庙里拜佛的人就多了起来,香火一旺,二狗就发财了。

后来就有了集资修庙的事。

二狗放出了话,现在闽南沿海都富起来了,为什么他们能富?就是庙修得好,是菩萨保佑的嘛。野猪坳乡村的庙这么破旧,菩萨都怪罪了,怎么能给野猪坳带来灵光,让野猪坳乡村富起来呢?

这话一放出去,就有人集资修庙了。

出面集资的是个老人,他是暗地里去挨家挨户收钱的,按人头交,每个人五元钱。老人不敢到村干部家里收钱。老人来到王美芹家时,上官克明死活不给钱,老人就吓唬王美芹,说这钱是用来修庙的,不是用来吃喝的,这是积德呀,你家上官克明杀了那么多的生,迟早会有报应的,你不要不信,捐款修庙,就是积了阴德,减轻了克明的罪孽呀。王美芹吓得心惊肉跳,说,我交一半行不?老人就说,不行的,那样心不诚。于是王美芹还是交了。

集资集了几千块钱。

几千块钱到了二狗手里,把他乐得颠颠的,他只花了两千块钱就修好了庙,塑了几尊菩萨,其余的钱都进了他的腰包。

李大脚拿这事也没有办法。

她不可能带人去拆庙,那样不得民心。

她渐渐知道了二狗是个假和尚,是借和尚之名大捞村民的血汗钱,她气得要死。她要制止二狗的行为,她要戳穿二狗的鬼把戏。

二狗得意极了,那没长好的歪脸也放了光,那穿着肥大袈裟的五短身材显得特别夸张。他在乡村里走路的姿态都变了,仿佛他就是救苦救难的神。

一天,大脚正在村部召集村干部开会,有个妇女窜了进来,说一连几天,她家的鸡都遭了偷,一天少一只,不知是谁偷了。那妇女的家在山上,离那朝斗岩的庙不远。大脚听后就皱起了眉头。

不一会儿,又有人来说鸡被偷了。

那一个上午,大脚的会被报案的人搅得没有开成。那几个报案的人,都是住在山上的人家。

大脚明白了什么。

她怀疑这事是二狗干的。

为什么以前山上人家的鸡不会丢呢?这肯定与庙里的二狗有关。

大脚和治保主任商量了一下,准备抓这个偷鸡人。她也想借此机会让村民们醒醒脑子。

那天晚上,天上有星星。山风轻拂,有松香味儿飘来飘去。一个黑影从庙的后门摸出,沿着一条小路往山里人家抄过去。

已经是深夜了,劳累了一天的山里人早就进入了梦乡。山里人家的鸡窝一般都是砌在房子外面的。鸡窝就像一间小屋子,只不过比房子矮三分之二的样子,鸡窝是密封的,因为怕黄鼠狼进去咬死鸡鸭。鸡窝有一扇门,门是锁着的。

那黑影摸到了鸡窝的门口。

这人很老练地拿出一根五号的铁丝,往锁眼上捅了捅,那锁就开了。他摸进了鸡窝。鸡也要睡觉,他进鸡窝,鸡只是细细碎碎地叫了几声后又恢复了平静。

这贼一会儿就出来了,他的手上提着一只被他扭断了脖子的鸡。他把那门又重新锁上之后,就猫着腰蹑手蹑脚地钻进了来时的那条小道。

黑影很快到了庙的后门,进去了。

庙的后门关上了。

里面有了亮光。

不一会儿,那黑影又从后门闪了出来,他把一包东西埋在了离庙不远的草丛里。埋完那包东西之后,黑影进了庙,庙的后门又被关上了。

就在二狗狼吞虎咽地吃鸡的时候,庙的后门被治保主任一脚踢开了,冲进来好几个人。二狗吓坏了,他把那咬得只剩个骨架的鸡藏在了身后,可他口里还有最后一口鸡肉没有完全吞下去,卡在了他的喉头。他愣了一下之后,才把那块鸡肉强行地咽了下去。

“二狗,和尚能吃肉么?”大脚冷冷地问他。

“这……”二狗无言以对。

“给我把这个骗子盗贼捆起来!”大脚一声断喝。

几个年轻小伙子扑上去,把他捆了个结实。

大脚说:“带回去!”

那几个小伙子推推搡搡地把假和尚二狗带回了村里。

在村部,李大脚问二狗:“你总共偷了多少只鸡?”二狗回答:“二十多只吧。”大脚说:“二十多只鸡,亏你还吃得下,先把你关起来,明天和乡亲们说个明白。”二狗跪下了:“大脚,你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不敢了。”大脚冷笑道:“狗改得了吃屎?”二狗瘫了。

二狗也笑不起来了。

第二天上午,乡场上集满了乡亲。

他们受了二狗的骗,一个个都气得要死。二狗被押着走出来,有人朝二狗脸上吐唾沫,有人朝他身上扔石子。

“我有罪,我对不起乡亲们,我该死,该死,我对不起乡亲们。”

二狗泪流满面可怜兮兮的。

这个假和尚被戳穿了,乡亲们都觉得自己受骗很不应该,怎么能相信二狗呢?癞蛤蟆就是剥了皮也还是癞蛤蟆呀。

大脚对乡亲们说:“大家以后要擦亮眼睛,现在的骗子很多,什么化缘建桥修路修庙的,都不要信,你又不是钱太多了没处花,不要轻易上当。”

乡亲们觉得大脚说得有理。

乡亲们要二狗还钱。二狗说:“饶了我吧,钱都修庙了,我哪儿还有钱。”

乡亲们也没有办法,在许多人心中,修庙是积德,也没有什么错,他们生气的是二狗骗了他们,糟践了神灵。

大家押着二狗游了一下街,然后教育他一番就把他给放了。事后,大脚很后悔,怎么没把他抓起来送到公安局去判他几年。他后来和小水混在一起,让大脚同样也笑不起来。

揭穿了假和尚,有一个人倒去那庙里修了行,当了真和尚,那人就是刑满释放犯李长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