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不明不清 > 1385 简单粗暴

不明不清 1385 简单粗暴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有小的局限性,同时也有好处。海军最大的依仗是啥?如果只允许有一个答案肯定是战舰。可战舰本身并不会攻城掠寨,它只是个武器装载、运输和使用的平台,所以说海军最大的依仗是舰炮。

目前大部分秦级和汉级战舰上装备的都是三三式加农炮,采用100毫米口径、28倍径、6条膛线、楔形炮闩,裸炮重1375公斤,炮车重315公斤。

发射铸铁楔形破甲弹,用1-4公斤发射药,最远可在1800米距离上击穿60厘米湿柚木板。但这个1800米并不是三三式加农炮的最大射程,而是有效最大直射距离。

如果调高射击角度,根据不同发射药量也可以做为陆战加农炮使用,发射铸铁空心弹时最大射程可达4公里。如果不顾炮膛使用寿命加大发射药量,6公里也是可以的。

从舰炮的口径、倍径、重量、射程、射速等关键参数上看,大明海军、包括陆军,这些年的进步非常有限。

所谓三三式舰载加农炮,实际上就是在二四式的基础之上增加了3条膛线、进一步优化了铸造工艺和炮闩结构,从总体上降低了200公斤重量、增加了12度射击仰角而已,在大部分重要参数上完全一致。

而二十四后装加农炮列装部队至今已有11年,期间除了在景阳三十三年改型为三三式之外,重要参数从来就没变过。

也就是说大明军事工业在火炮的研究方面十多年未有寸进,这与之前的突飞猛进、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十年改头换面的状态改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海军上下都知道结症在哪儿,却全都束手无策。不是军工部门不努力研发,也不是技术将领们不仔细收集参数积极反馈。

而是皇帝大笔一挥,硬生生将火炮研发部门的经费砍掉了多一半,剩下的也以陆军火炮研发为主,舰载炮的大部分研发项目都处于暂停状态。

黄南平和朱海鸥也不是没据理力争过,可惜皇帝是铁了心的不想让海军用上更先进的舰炮,甚至放下话来,只要欧洲人的舰炮技术不追上来,十年之内大明海军别想大批更换装备。

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以目前海军的舰炮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了,如果再盲目追求更新进的舰炮技术,费效比会大幅度下降,没有太大意义。

而目前海军中使用的舰炮型号以三三式为主,且保有数量非常大,铸造加工环节又非常成熟,轻易不该有大变化,什么时候领先优势被得所剩无几了,什么随后再大规模替换,顺便产业升级才最划算。

在解释了为什么不更换更先进装备之后,皇帝也没饶了屡教不改的黄南平和朱海鸥,又给他们俩上了一课,题目就是浪费可耻!

皇帝说朝廷的钱全来自赋税,这些钱除了用来供养皇室、支付官员工资、修桥补路兴建水利之外,大部分都用在军事上了,也就是养兵。

然而军队是无法直接产生效益的,也就是说军队是不纳税的,不给朝廷赚钱的,不能开源自然就要节流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节省。

能用一艘战舰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派两艘;能开一炮赢得的胜利,就不要开两炮;能用一个卫驻守的基地,坚决不能用两个!

但必须有个大前提,就是确保获胜。既要赢还得省,这就对海军领导指挥层提出了更高要求,能胜任的留下,不能胜任的赶紧让位置。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方针影响下,海军参谋部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给苏伊士和法奥港单独拟定了一套特殊防御体系,称为海陆协同。也叫一个月战术。

简单扼要概括,这套体系是建立在战舰和舰炮上的。具体说就是平时只保持基本防御力量,最多驻守一个陆战卫兵力。

这个陆战卫并不是要防御港口,而是在拖时间。利用手中现有的兵力和武器,根据敌人的规模计算能坚守的时间,发现不敌马上通报科伦坡海军基地请求援助。

大概11天左右,通讯船会抵达科伦坡基地,加上集结准备和返程时间,大概还要用20天,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港口驻守的陆战卫至少要独立坚守1个月。

听上去时间挺长,实际上能在一个月内的阵地战中,击溃一个有准备的陆战卫或者陆军卫的军队几乎不存在。

如果想靠数量弥补质量,必须有长时间集结过程,肯定瞒不过统计司、礼部和顾问处的眼线。最终能不能在大明援军抵达之前赶到战场都是个大问题。

一旦科伦坡的增援舰队赶到了,敌人来多少人也就无所谓了。每艘战舰上至少有20门舰炮,单侧10门,随便两支分舰队就能拥有600多门舰炮,单次投送数量300门左右。

每艘军舰都是一座军火库,让陆军暴露在大舰队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是大忌,再英勇善战的士兵也没法和钢铁炸药比硬度。

现在威尼斯共和国的常备军,有幸成为了第一次遭受大规模舰炮轰击的军队。效果到底如何、战术是否成立,只需看看他们的伤亡情况就会一清二楚。

景阳三十五年(1639)10月17日上午10时许,停泊在红海尽头苏伊士港外的21艘大明海军战舰隔着码头和城区,向正在进攻城市西侧的威尼斯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炮击。

但最先受到伤害的并不是威尼斯共和**队,而是码头上不听劝的本地百姓和商人。他们自认为听过炮响,没什么可怕的,坚持要留下看热闹。

然而大舰队齐射和普通的火炮发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光把码头上停靠的很多小船震得七零八落,连附近的建筑物也有不同程度损伤。当然了,最疼的还是威尼斯共和**队。

经过前几天的试探,耶路撒冷战区指挥官安东尼奥·巴尔贝里尼认为情况已经摸得差不多了,遂定于今天上午投入主力发起总攻

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大明军队很快就被突然出现的几十门火炮所压制,第一批4千人的攻城部队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就靠近了城墙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