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不明不清 > 1370 醉翁之意

不明不清 1370 醉翁之意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谭不明的无端猜测和其他人的强烈反对,洪涛仍旧是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只是做了不会随意扩大化的承诺,然后指名道姓安排了具体执行人,随即结束了这次临时御前会议,背着手走向后殿。

“万岁爷,此时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是否等战事平稳之后再着手清理内奸?”

殿内众人陆续退去,只有王承恩始终跟在身侧步入后殿,见皇帝像往常一样靠在躺椅上打算小憩一会儿,赶紧拿起蒲扇轻轻扇动,十多下后终于忍不住提出了建议。

领衔查处内奸的工作他并不犯难,这个活肯定会得罪很多外臣,包括军中将领,但得罪了又如何?

在宫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三十多年,从大到小每件事都百分百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在朝臣和将领们眼中早就是帝王鹰犬之流了,不得罪也没人愿意结交。

可问题是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这也是皇帝多次强调过的。眼下大明帝国正在多线作战,虽然还没到前方吃紧的程度,内部却也乱不得。

一旦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到了作战将士耳中,搞不好就会引发兵变,那样岂不是顾此失彼了。

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暂且按兵不动,假装什么都没发现,来个内紧外松,重点关注能接触到东征计划的人,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更容易发现端倪。

等战事进行到一定程度,或者胜负已分时再突然发动,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哪怕牵扯到了前线指挥官也能毫无顾忌的替换。

“……能这么想就对了!只是朕并不全为了查找内奸,就算把计划全文通报给欧洲各国,此战他们照样没有多大获胜的可能。

朕让你查的不仅仅是内奸,更主要的是不符合心意之人。这些年蹴鞠队的小本子上人名没少记,但给予处罚的数量却并不多。

朕总说证据不足,确实,很多人的所作所为真没有触发大明律,永远不可能找到证据。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却比贪腐更坏,必须予以撤换。

可没有证据擅自撤换官员将领又不符合朕的一贯主张,就成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两难的局面。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用不了20年,朕辛辛苦苦经营的大明又会倒退回去。

你动动脑子,面对此情此景该如何举措?是自己打自己脸出尔反尔呢?还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呢?不许找借口推诿,必须回答!”

洪涛在躺椅上左右扭了扭,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没睁眼,只是嘴唇在动,不光解答了问题还提出一个很棘手的新问题。

“呃……奴婢怎能与万岁爷相提并论,想破脑子也断然想不出来。不过奴婢一向以万岁爷为尊,只要万岁爷说了就是对的,即便肝脑涂地也要完成!”

别看皇帝下了死命令必须回答,王承恩依旧能绕过去,这就叫潜邸老臣,互相之间的脾气秉性早就摸透了,说话办事都有分寸。

“借助内奸的由头,通过顾问处、锦衣卫和东厂把本子上的人都先暗中清查一遍。不管有没有确凿证据,只要行为不符合朕的心思、不利于大明帝国长治久安,就先安上顶疑似内奸的帽子,如何?”

王承恩能摸透洪涛的脾气,洪涛自然更了解王承恩的秉性,当下睁开一只眼,怪笑着给出了答案。

“……奴婢明白了,待王大头和谭不明把计划交上来,先挑个不太重要的部门开刀,有了结果再让万岁爷指正!”

皇帝的声音虽小,却字字咬牙切齿,透着彻骨的寒意,让本处于盛夏伏天的大殿内陡然下降了好几度。王承恩干脆收了蒲扇,生怕把皇帝扇受凉了。

好一个借刀杀人、指鹿为马的歹毒计策,如果不明说,怕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察不出来,至少前半段没什么异常感觉,待到有感觉也晚了。

合算皇帝表面上是在让在座之人畅所欲言,实则就是在等这样的猜测,好借此对内部展开一次理由应当的大清洗。

为什么非要等内奸的由头呢?因为别的借口都不足以触动朝臣和军队高层的位置。总不能因为工作上的小疏忽或者账目上略有差池就免职,那样会让其他官员兔死狐悲的,有损帝王声誉和朝堂稳定。

只有内奸和谋反这类罪名才能让所有人都闭嘴,不会指责皇帝刻薄。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一句事关国家机密就能挡住大部分流言蜚语。

可为什么非要对朝廷、军队和情报部门展开大清洗呢?难道真有人出卖情报,伙同外**害社稷!

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时候只要利益给够了都会存在这类人。顾问处和统计司能去各国耍手段网罗当地人提供情报,人家也不是傻子,吃一次亏不明白,吃两次、三次亏还能看不懂?

况且这种事也没有太高明的技术含量,只要用心琢磨了分分钟能学会。大明百姓也不人人都是赤胆忠心,一两银子不卖,十两、百两银子呢?

对于很多百姓而言,这笔钱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到的。把附近有多少驻军、战舰什么时候出入港讲一遍就能让全家人好多年衣食无忧,有几个人能拒腐蚀永不沾?

官员和将领也是一样,如果不贪不腐,光靠薪俸指定没法快速成为富人。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挣了大钱。看着学识、地位都不如自己的家伙整日里鲜衣怒马、纸醉金迷,肯定会有人不太甘心。

这时候如果有人肯花大价钱换取几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实话,保不齐就有人肯交换。或者不是有意出卖,只是交友不慎,在日常言谈之中无意透露了机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官员和将领们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进取心,整日里守着岗位混日子。

他们不贪腐也不拉帮结派,好像没什么害处,实则比贪官还要命。因为有些贪官只是贪,好歹还做事。可这些人不光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也不想让别人拉。

不管是内奸、无意泄密者还是失去了进取心的官员将领们,寻常的方式拿他们都不太管用。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快速清理之后迅速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内部的有益竞争。

排查内奸就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借口!真查到了内奸,自然要毫不留情的清理,哪怕是无意犯错也得受到应有的处罚,用来警示他人。

捎带手发现了混日子的也可以按照内奸嫌疑来处理,不定罪只停职应该不算冤枉吧!然后就可以提拔新人来临时顶替,等新人熟悉了工作坐稳了位置调查结果也有了。

解除嫌疑,还你个清白!但对不起,原来的位置没了,先换个不太忙的职务过渡下,什么时候有位置了再说。

到底有没有嫌疑还不是皇帝说了算,在这种事儿上大概率没有人会较真。由新晋官员顶替也是情理之中,总不能说你停职了,整个部门的工作也要停下来等着,没这个道理嘛!

在普通人心目中这种行为叫变着法儿的害人,但在政治活动中这种想干啥偏不明说,非得绕着圈子达到目的的方式叫做政治智慧。

而且这种智慧很普遍,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只要你发现政府在号召或者反对某种事和人,其目的大概率不在这件事和人上,谁只盯着眼前的事情看、跟着走,就属于被忽悠的行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