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57,星期天的辅导

我的爱情在奔跑 57,星期天的辅导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57,星期天的辅导

大学的学习,课程仍然是很重的。每天除了在教室听课以外,图书馆就是她最常常待的地方。大学一年级的课程,第一学期就开了八门课,和理科的一年级不同,文学院一年级的基础课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汉语常识和古代汉语常识,两门课同时开,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应该说是很繁重的。

大学的学习和初高中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了教材以外,每门课老师都会开列一张很长的书单子,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参考书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了,配合着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教学,参考书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学习的难度也很高,涉猎的知识范围就更广了,对于一般的新生来说,学习方法的转换是最困难的事情,大学的教育已经完全摒弃了,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老师除了把一些重点的内容讲解以外,主要是留一些思考题,或者需要阅读写出读后感,或者是围绕着一个论点,需要在查阅大量的参考书,引经据典,形成一篇有分量的知识论文,不仅要求材料的掌握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引经据典,旁征索引,形成有分量的阐述文章。

江挽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并没有那么多的困难,因为她有写作的专长,不仅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独树一帜,有着大量的作品,可以说是随手拈来。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她学的本身就是很扎实的,不仅这方面有语言的天赋,创作的灵感,而且很愿意把自己多年创作积累下来的一些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结合着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创作理论也更愿意探讨,并不完全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并不为了把这两门课修完,而是为了今后的创作。

对文学理论的探讨,让创作从自然状态,上升到理性状态,把一些文学理论,文学技巧,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让这些创作,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运用文学技巧,写出来的东西,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论文,哪怕是一篇小品文章,也就更有理论深度,更有目标追求了。

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她之所以更加投入,还有另外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对她辅导三个学生的学习更有用处,把学习的这些基础知识,熟练的应用在对学生的辅导上,好像真的是事半功倍了,在辅导三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让她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既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理论的提高,更是在应用中得到推广,真的有点儿叫做如虎添翼了。

生日宴会以后,诗歌创作有一段时间成了她的中心任务,虽然作品相继推出,粉丝们的反应也很强烈,那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但是她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幸福里,而是不断的勤奋耕耘,把自己的作品提高了一个档次,现在的作品看起来更加委婉成熟,新创作的几首诗,诗的意境更加展露无遗了,就好像一种美妙的锦缎,触手可得。

诗歌创作毕竟只是她学习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堂学习,和课后阅读参考书籍上。本来就爱看书的她,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现代汉语知识所列的参考书,大多数都是现代名家的作品,这些文学泰斗们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让她更享受在文学海洋里徜徉,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更享受着波澜壮阔的时代特征,由此展现出来了一幅一幅现代版的改天换地。

除了学习以外,现在占用她最大业余时间的,就是辅导学生了。经过一个月的辅导,三个学生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和她们交流起来,现在更加自如了。三个学生,也因为认识了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小老师,多多少少的都有所改变,除了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外,学习方法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她们最大的收获。

还有一种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态度,两个准备高考和一个准备中考的学生,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特别是高考,成千上万的人去举这一座独木桥,那种战战兢兢的忧虑感,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她们本身在学校的学习名次并不是最好的,所以这种焦虑感深藏在她们的心里,但是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会越来越显露无疑的,有时候就会表现在学习的情绪上,对人的态度上,给许多的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经过一个多月被江老师补习,三个学生转变了对考试的态度,与其说面对高考的焦虑感,倒不如说现在已经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去,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乐趣,成了她们越来越深的追求,这种对知识对学习态度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是被江老师年轻而又丰富的知识水平感染的,与其说是她的水平很高,倒不如说师生之间沟通起来比别人的沟通水平更高罢了。因为都是同龄人,江老师有去年刚刚参加完高考,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让她的教学,更贴近三个学生的心理,让她们增加知识提高水平都在潜移默化之中了。

江老师每一次给她们辅导,不仅仅是知识和水平提高的过程,而且是心灵被净化的过程。每一次学习以后,师生双方都感觉到一种感情的极大释放,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双方的感情也更加深入了,江老师的辅导已经成了她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们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按照江老师要求的那样,转变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在学校课堂上45分钟,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课文的问题基本上在课堂上就已经解决了。

三个人江老师都给布置了同样的作业,那就是写观察日记。三个人最开始接受辅导的原因主要就是写作文上遇到了问题,要么就是看见题目没有思路,更别说写文章了。面对的作文题目,下笔千里离题万里,不仅抓不住中心思想,考不好作文题,而且语言空洞,词语生字写出来的文章,简直就是拼凑而成的。

观察日记每天都要写,写完了以后,用微信发给江老师,江老师都会一篇一篇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的修改,修改的过程中还和她们商量,比如哪个词更确切一些,哪个字更准确一些,不仅在遣词造句上进行推敲,慢慢的还在文章的构成上,逻辑关系上,句子的语法上,写作技巧的运用上,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上,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一点一滴的,在讨论中改进,在写作中提高,原来生涩的语言变得生动了,原来说一件事儿,没有什么词语的状况消失了,换来的是更准确的表达,更精确的词义,更完善的结构,更好的写作技巧,更高明的修辞手法,把她们的观察日记都变成了一篇美妙的文章,有的时候还要用一些典故,有的时候采用一些成语,现在再翻一翻一个月以前的观察日记,就知道进步有多大呢。

江老师并没有满足,而是在表扬她们的同时,还在一点一滴的帮她们分析,甚至举例帮助她们重新造句,让修辞语法更加完美,让逻辑关系更加顺畅和谐,就像第1次看她们写观察日记一样,修改起来还是字斟句酌,每一个标点都不会放过。最近这一段主要是讲文章的结构了,特别是在选材问题上,讲的更加通俗易懂了。

原来她们拿到作文题是没有可写的,现在是经过观察,用许多事例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写出来的记叙文6要素也是齐备的,但是题材越多,有时候因为逻辑关系弄不清,时间顺序理不顺,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些势力选择就出了问题,所以在选材上就出现了问题,哪些题材更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或者是因为时间紧,不能够去深思熟虑,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大体上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要作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字句要美,文笔要流畅,而且在选材上必须准确得当,才能有利于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意思,才能成为一篇美好的文章。

面对三个人共同的问题,江老师准备把她们集中在一起,共同的辅导一次,所以她就选择了一个星期天,到了沈小夫的美容院找了一间房子,给她们辅导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