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七十九节 内讧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七十九节 内讧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书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老实说,那个陈邦傅还真不是个好东西,他本是绍兴富户子弟,靠贿赂才得以中武举,在广西为将,无恶不作,在市井上欺压百姓,开设赌档聚敛钱财,放高利贷盘剥贫民。

适逢其会,这样的人渣有时却能一飞冲天,只因为迎隆武皇帝入广西,竟然获封国公,但是跋扈自雄,与朝中大臣勾结弄权舞弊。

等孔有德进入广西后,他一见隆武靠不住了,立刻投靠新主,甚至想要拦截抓捕隆武帝献给满清,从这一点上看,他比郑芝龙有种多了,郑芝龙出卖隆武的时候,还只敢撤兵让清军自己去抓,甚至还提前悄悄的通知了隆武皇帝,可这个陈邦傅却毫无顾忌,偷袭隆武皇帝不成,将他随性的大批宫女家眷却抓住了,全都献给了孔有德。

李定国收复广西之后,立刻将陈邦傅父子邦去交给了孙可望,孙可望将他剥皮充草,理论上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李如月此时昧着良心,硬说陈邦傅是大明勋臣,孙可望杀陈邦傅是擅杀勋臣,如果光是给隆武帝表忠心也就罢了,隆武帝为了保护他扣住了他的奏疏后,他还自己抄了一份,交给孙可望。

这种行为就完全是挑衅了,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后世的人恐怕会很费解。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名,如果是为了向皇帝示好,他绝对不会这样做,要知道陈邦傅可是险些抓住隆武的,那可是将朱慈焕小皇帝的心伤的透透的;而他不但上书弹劾,而且还让孙可望知道,完全摆出一副不怕死,不怕孙可望的架势来。

最后孙可望剥他的皮的时候,他还大呼过瘾致死骂不绝口。说用来填充他的皮的茅草根根是文章,节节是忠肠。

这种人,在古代历史上比比皆是,在大明朝尤甚。为了求一个直臣之名,东林党可没少直接骂皇帝,就是希望皇帝打他们一顿,哪怕杀了他们也不怕,有时候把皇帝气的半死。却不肯打他,直说这厮就是骗庭杖的,打了就是给他扬名,只会赶出朝堂了事。

这种人物,为了求名,也是蛮拼的。

不过他们还真的没有其他方式搏名,要本事没本事,不能像于谦那样挽狂澜于既倒,除了一手道德文章,和一张谁都敢骂的嘴。实在是不会做其他事情了,也只能如此。

杀了李如月之后孙可望跟隆武朝廷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起因是一群文官看到李定国和孙可望交恶,同时对孙可望对待朝廷的方式不满意,担忧孙可望会谋朝篡位,于是撺掇皇帝写密旨诏李定国勤王。

孙可望绝对是一个枭雄,以前弘光皇帝在南京的时候,隆武皇帝在福建的时候,杨潮和郑芝龙都感到很不舒服。

因为杨潮和郑芝龙是要脸的,而孙可望不要脸,弘光帝在南京时。基本上拥有一个皇帝的所有权利,隆武帝在福建的时候,文官集团依然控制着福建的粮赋。

可是隆武跑到了贵州,最后招纳了孙可望。封孙可望为冀王之后,孙可望派兵进入贵州,并且打着隆武皇帝的旗号,将整个贵州的明军和土司统统收编,但是隆武一直被安置在安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所。本名安隆司,隆武驻跸在这里后,掩耳盗铃的将这里升格为安隆府,但是改名改变不了这里只有几百户人家的荒凉景象。

孙可望不但不让隆武皇帝搬到昆明或者贵阳去,反而派出心腹大将“保护”这里,任命亲信范应旭为安隆府知府,张应科为总理提塘官。

不供给隆武帝足够的钱粮,每年给银八千两、米六百石供永历君臣、随从支用。但是皇权社会,一个皇帝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一路寻找跟随隆武的文武官员有五十余人,但是他们很多都是举家跟随皇帝,加上少数兵丁,随从人员和家眷,达到了二千九百余人,显然这点钱是完全不够用的。

隆武皇帝告诉孙可望的官员说不够用,人家根本不搭理他。范应旭、张应科“造册,开皇帝一员、皇后一口,月支银米若干”,完全把皇帝当成了杂役一般对待。

反观孙可望自己,在昆明则大建王府,用黄瓦,拆呈贡县城砖石为墙,脚宽六尺。大门外设通政司,立下马牌,制天子仪仗,殿悬五龙,设螭陛,选有声音者为鸿胪寺赞礼。

孙可望将隆武皇帝朱慈焕圈养起来后,打着他的旗号,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贵州,打下了湖南,此时孙可望大权在握,心中越来越感到有这个皇帝在他身边让他不自在。

孙可望早就有当皇帝的野心,隆武没有到贵州的时候,孙可望在云南自称国主,一切大权都在他手里。可是“归顺”了隆武皇帝,他受封为冀王,总能听到一些文人开口就是皇帝如何如何,完全不把他当回事了。

这次打下了湖南,尤其是逼走了李定国,罢免了刘文秀后,孙可望的野心遏制不住了,他就想废除这个皇帝,干脆自己登基做皇帝,至于会不会有人反对,反正在云贵湘三地,没人敢反对他,其他势力吗,满清不用算,杨潮看起来也从来没把朱慈焕当回事。

反正孙可望多次跟杨潮交往,发现杨潮还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他打算自己先登基之后,在忽悠杨潮跟他一起称帝,到时候跟北方满清三分天下,孙可望占西南,杨潮占东南,满清占北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谁想这时候,有人向他密报,说皇帝打算下密诏让李定国来勤王,这如何能忍。

孙可望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个李定国,自从李定国连杀三王之后,孙可望不止一次在他他的军队中听到有人在讨论李定国的消息,这不仅仅是嫉妒,还有一种危机感,出身流寇,自小被张献忠收养,四处奔逃了十多年,孙可望对自身安危十分敏感。

一听到又是李定国,孙可望当即就发怒了,直接派人到了安隆,将大大小小的朝臣抓了一大堆,经过严刑拷打,最后认定有十八个人参加了密谋,将这十八人有的活刮,有的处斩,有的勒令自杀。

然后孙可望决定下下手为强,他派大将白文选亲自到安隆,让他节隆武皇帝接到贵阳。

至于这种密谋为何会暴露,原因还是出在李定国身上,李定国接到诏书之后,不敢确定真假,于是询问隆武皇帝身边的亲信马吉翔,谁知道这个马吉翔乃是一个小人,他早就暗中投靠了孙可望,显然他很识时务,很清楚孙可望才是老大。

就这样,孙可望知道了这些情况,大肆杀戮了一番,立刻让白文选将皇帝带到贵阳,他打算让隆武皇帝禅让皇帝位给他。

但是白文选却一直拖拖拉拉,借口安隆司地小人少,找不到足够的夫役,一直拖延。

另一边李定国则调遣精锐,只三天时间,就杀入了安隆,孙可望派去的阻拦李定国的士兵,不但挡不住李定国,也不想阻挡,李定国赏了他们两万两银子,然后告诉他们说自己跟冀王是兄弟,只是有误会,然后士兵们都跪在道路两边欢呼千岁,任由李定国过去。

此时安隆城中,隆武皇帝的行宫里,哭声一片,当听到城外有人高呼西府驾到,立刻就又欢声雷动起来,李定国跟孙可望四人称为四王,李定国过去是张献忠帐下的定西将军,因此一直被称为西府。

入城后,李定国和白文选以及皇帝的官员商议,确定广西经过孔有德和李定国先后两次大战之后,已经残破不堪后,最后大家议定迁往云南昆明。

而昆明的军队一部分是刘文秀的,但是大部是孙可望留守的,只是相比李定国来说,并不占优,于是李定国带领大军护着隆武皇帝一行文武,进入了云南,留在云南的孙可望旧部根本不敢阻拦,最后在刘文秀的从中说和下,被迫开昆明城迎接皇帝。

昆明万人空巷,云南自古被视为偏远之地,蛮夷之地,真龙天子驾到,昆明百姓激动不已,“遮道相迎,至有望之泣下者”,就好像后世的英国女王去美国一样。可见皇族这个号召,有时候真的很强大。

但是孙可望哪里忍得下这口气,他手握三十万重兵,而李定国只有四万嫡系人马,加上刘文秀的军队,也不过六万人马,而昆明还有他留下的三万人,孙可望完全不把李定国放在眼里,于是立刻就起兵了。

孙可望这次撕破脸,在贵州大封功臣,封马进忠嘉定王、冯双礼兴安王、张虎东昌侯,挥军进攻云南。

“这群蠢货,还是起内斗了!”

孙可望的动向第一时间就传到了杨潮手里。

但是杨潮只能望而兴叹,他哪里有什么能力干涉。

“大都督我们怎么办?”

黄凤府磨刀霍霍。

杨潮叹道:“发兵湖南、广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