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七十八节 计战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七十八节 计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书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杨潮的军事行动,已经通报给了孙可望,并且是以谦卑的姿态上报的,因为孙可望现在可是大明皇帝陛下朱慈焕圣上亲封的节制天下兵马大元帅,假黄钺的大员。

果然孙可望急了,湖广两地他早就视作囊中之物,过去跟张献忠在四川折腾没折腾出什么结果来,后来自己在云南折腾,确实有了一番成绩,可是云南到底是一个苦寒之地,入籍人口才一百万,算上隐匿的,黑户和逃人,也不过三百万,加上土司和少数民族是五百万,这样的省份远远满足不了孙可望的野心。

于是人口超过一千万,还是天下产粮中心的湖广,就是他雄霸天下的基业,绝对不允许别人染指。

于是孙可望放弃了跟李定国的较劲,匆匆北上,派遣冯双礼从长沙攻打岳州,继而攻打武昌府,他亲自统帅十五万大军北上,攻打荆州府,同时留马进忠在常德府防着李定国。

孙可望在枝江轻松渡江,紧接着快速朝荆州府推进。

而冯双礼更是轻松,清军不战而逃,让他轻松攻占岳州城,然后快速推进进入武昌府。

同时清军却集结重兵在兴国州和大冶县狙击吕末,让吕末进兵十分艰难。

杨潮亲领的郑永旺军,在黄州攻击也不顺利,攻打黄冈城的战斗十分激烈,死伤千人,杨潮也不得不暂时退却。

冯双礼很快就打下了整个武昌府,只有武昌城一座孤城重兵防守打不下来。

孙可望成功进兵到了荆州府后,也受到了挫折,江北的清军似乎被江南的清军更顽强,孙可望一时间无计可施,哪怕用上了杨潮卖给他的大炮,哪怕轰开了城墙。可是清军死战不退,跟他拉锯了十天之久,最后孙可望不得不主动退兵,而清军竟然也没有追击。

孙可望原路返回后。开始调集兵力,重点进攻武昌府。

杨潮则仔细的分析着清军的套路,很明显他们在纵容孙可望,将武昌府大半相让,只保留武昌城这个进取的基地。

“又是洪承畴!可惜了。他胆子还是小了些,如果敢放弃武昌城,才算是有魄力!”

杨潮认定这又是出自洪承畴的谋略,目的是想让杨潮跟孙可望争武昌府,他阻挡杨潮前进,却将武昌府大部拱手想让给孙可望,如果杨潮气量不够,跟孙可望争抢的话,他就可以看好戏了。

此时孙可望通过这次进兵算是领略到了清军的战斗力,尤其是江北的八旗兵更是强悍。孙可望不是一个傻子,恰恰相反,他的政治智慧也是相当高的,只可惜他是一个治理能力强,而领兵能力不够的将领。

同样的军队,如果交给李定国指挥,能够像艺术一样纵横开阖,放到他手里只能中规中矩,而单论军队素质和单兵素质,他的军队比清军还是有所不如的。因此他就只能吃败仗,而李定国能打胜仗,说他兵力强,不如说他指挥水平高。

通过这次试探之后。孙可望对李定国更是忌惮不已,同时他也猜到了清军的用意,他敏锐的察觉出,清军是有意在纵容他,而纵容的底线就是湖南可以交给他,江南只保留武昌府城。如果不是这种纵容。孙可望绝对不可能从湖北全身而退,他带去的军队至少得留一半。

可是清军这种纵容,让孙可望很不放心,对方保留一座武昌城显然是没有放弃湖南,只要有机可乘,孙可望相信清军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于是他回到湖南之后,掉过头来就带兵攻打武昌城,同时让冯双礼跟杨潮发生内讧。

由于清军将其他州县统统让给了冯双礼,兴国州和大冶的清军也撤退了,杨潮就轻松的拿下了这两地,可是也跟冯双礼的部队会合了。

谁想到冯双礼却突然包围了大冶。

杨潮立刻就派兵去向孙可望抗议,孙可望悄悄告诉使者,他的目的是武昌城,于是他一面让冯双礼带兵包围大冶和兴国州的吕末部,一面主力进逼到了武昌城。

杨潮收到孙可望的意思之后,很快就配合的撤出了黄州府的军队,大规模的南下九江,做出一副要跟孙可望拼命的打算,孙可望也撤离武昌城主力,调动主力包围大冶和兴国州。

孙可望此举既让清军欣喜,同时也感到惋惜,孙可望始终在武昌城外留下了五万军队,这样就无法跟杨潮全力火并,清廷认定孙可望是忌惮武昌城中的清军。

洪承畴此时向多尔衮大胆提议放弃武昌城,多尔衮反复权衡再三之后,同意了他的建议,毕竟如果不能让孙可望和杨潮内讧,那么他们没有一丁点机会再次南下,所以他不想放过这个让孙杨二人内斗的机会。

清军撤出武昌城,全部渡江之后,孙可望如愿进入武昌城,可是接着他就撤出了对大冶和兴国州的包围,清廷这时候才傻眼了,他们小瞧了孙可望的智谋。

洪承畴尴尬不已,想派兵再次渡江,却发现杨潮的水军已经停在武昌的码头上。

无奈,他只能吞下了这个苦果,善泳者死于水,善于玩阴谋的人也会死在阴谋上。

孙可望对杨潮的配合很满意,他送来了大量的礼物酬谢,其中包括三十个湖南女子。

同时答应杨潮,他会上奏皇帝,给杨潮封王,他甚为杨潮鸣不平,立下那么多战功,竟然只是一个伯爵,实在太不公平了,某些人不过杀了区区几个名不见经传的满清亲王,就能封王,而杨潮杀过多铎、擒拿过豪格,反倒只是伯爵。

孙可望许诺,他要亲自回贵州,面见隆武皇帝朱慈炯,请求皇帝册封杨潮为吴王,统帅江南之地。

杨潮把这些当做孙可望的拉拢,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他之所以一直只是一个伯爵,起先是因为他的伯爵是用来酬劳护送崇祯几个皇子南下的,因此弘光开国的时候,他没能晋升一级,等到他再立新功的时候,弘光皇帝却跟他交恶,同时也没有机会封赏他就被清军俘虏到了北京去了。

之后的隆武皇帝,在身边包围的一大群文士诱导下,更是对杨潮十分戒备,任何能够加重杨潮权势的封赏,都不愿意给予,结果到现在杨潮还是个忠义伯,跟郑成功的忠孝伯好似两兄弟一样。

杨潮不知道的是孙可望并没有去见隆武帝,而是率兵回到长沙后,立刻召见衡州的李定国,要他来商讨军情。但是却让白文选部进驻宝庆府。

李定国准备北上,却被人告知,孙可望打算害他。

告密者乃是刘文秀的儿子。

结果李定国大惊,他早就怀疑孙可望想害他,没想到真动手了,又得知白文选带兵五万进驻了宝庆,从侧翼威胁衡州,李定国当机立断,立刻放弃了衡州,退往永州,孙可望带兵进入衡州,李定国再退,直接退往广西,并将广西和湖南通道烧毁。

杨潮收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孙可望许诺,不是想拉拢自己,而是单纯的哄骗自己,是想稳住自己而已,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立刻让使者向孙可望抗议,指责他挑衅内讧,希望他悬崖勒马,否则江南兵就要行动,大概是威胁起了作用,或者将整个湖南都收到手中让孙可望满足了,他停止了进一步行动,并没有南下攻击广西的李定国,而是真的回军到了贵州驻扎。

此时大西军中,孙可望一家独大。

原本四兄弟中,艾能奇在进入云南平土司沙定洲之乱的时候就战死了,刘文秀负责攻击四川,一开始极为顺利,整个四川几乎都收复了,可是在川北保宁府遇到了清军派来的吴三桂,一番激战之后,双方损失都很惨重,刘文秀败退。

结果回到云南之后,孙可望立刻就惩罚了刘文秀,收走了他的兵权。

所以刘文秀才会恼恨孙可望,才会派人将他要还李定国的消息通知李定国。而刘文秀之所以能打探到这样的消息,也不是什么难事。当年四兄弟兼并了丞相和皇后党,瓜分了张献忠余部,其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不在对方军中有几个心腹,或者至少自己的手下中,就有对方阵营中的高层。

其实李定国自己也打探到孙可望要害他,不全是刘文秀的通知,所以他才能确信消息,当机立断放弃了湖南南部,进入了广西。

刘文秀被罢兵权,李定国远走广西,孙可望拥兵三十万,盘踞湖南、云南和贵州三省,此时有种天下枭雄的感觉,不由得萌生出一种想要更进一步,在冀王上面戴一顶白帽子的渴望来。

在杨潮的斡旋之下,孙可望没有对李定国动手,却很快就对隆武皇帝动手了。

先是惩治了隆武身边的重臣李如月。

这个李如月是作死,起因是因为一个叛徒,广西的陈邦傅。

陈邦傅在孔有德占领广西后,就投降了孔有德,李定国攻入广西之后,擒拿了这个陈邦傅,将陈邦傅绑到了孙可望哪里,孙可望直接将这种叛臣贼子剥皮充草了。

而李如月以此弹劾孙可望擅杀勋臣。

隆武皇帝扣住了他的弹劾文书,生怕惹恼了孙可望,可是这个李如月是个不怕死的人,他当即将自己的奏疏抄录了一份,直接交给孙可望的手下,告诉孙可望他李如月弹劾了他。

结果孙可望一不做二不休,也将李如月剥皮充草,还将他一家几十口人统统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