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七十四节 英雄出世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七十四节 英雄出世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书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宋坤坐镇广东之后,跟孔有德没少交手,他对孔有德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清楚的。

如果是野战,宋坤对孔有德有七八成的胜算,可是如果孔有德收场,这胜算就大幅度降低到了四五成。

在宋坤看来,孔有德调集精锐防守桂林,李定国无论如何是攻不下的,就是换做他也不可能短期内攻占,可是他没想到李定国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桂林攻破,孔有德突围不出,自杀了。

这种战绩怎么能让他不刮目相看。

对李定国刮目相看的何止宋坤一个人。

“这才是英雄!”

杨潮看着战报,也不由兴奋地喊道。

“立刻上报。一字不改。以大都督府名义,恭祝西宁王桂林大捷!望西宁王再取新功,生擒洪承畴!”

杨潮完全是善意的,他是打心眼里敬佩李定国这样的英雄人物,历史上李定国在南明后期,可是跟郑成功平起平坐的风云人物,而且权势上是压过郑成功一头的,只可惜他没有郑成功坚持的久,但是单论忠心,李定国甚至比郑成功更胜一筹。

江南报很快就传到了各路势力手中。

多尔衮看到报纸:“明廷又添一员虎将,莫非天不亡大明?”

最近杨潮的军事调动确实迷惑了多尔衮,他将八旗主力都部署在北直隶和河南,一时间根本就没想到杨潮竟然是给别人做嫁衣,真正主攻的竟然是大西军。而且李定国顷刻间将广西攻占,连孔有德都打死了,他着实没有想到。

可是这时候多尔衮却异乎寻常的冷静,严令北方八旗严守城池,不要与明军野战,此时广西已经败坏,湖南也岌岌可危。多尔衮不敢冒险北方也失控的情况,他必须等洪承畴在南方决出胜负后,才敢跟杨潮动手,这时候如果连八旗兵都被杨潮击败。整个天下就倾覆了。

“问问洪承畴,这个李定国果真是我大清心腹之患?”

长沙,洪承畴坐镇这里,依然没有改变以防备杨潮为重心的部署,哪怕大西军已经在湖南西部取得了大量优势。甚至将沈永忠打的逃到了长沙,他依然不改初衷。

至于杨潮在江南报上大肆给李定国造势的情况,在洪承畴看来不过是别有用心罢了。

“如此诡计,也想让本经略中计?”

洪承畴认定杨潮颂扬李定国是想让清廷重视李定国,好让清军的注意力从杨家军身上转移到大西军身上。

到此时,洪承畴也没有太把大西军当回事,他过去就是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扬名的,知道农民军的战斗力是怎么回事,虽然李定国将广西的孔有德都打败了,但是他认为那是孔有德太过大意。而且分兵所致。

“回报摄政王,此乃杨贼虚张声势之计。不过尼堪既然已经南下,就让尼堪带兵南下,攻灭李定国吧。”

多尔衮不得不在乎李定国,如果湖广失利的话,他就失去了现在最重要的粮食来源,不用杨潮打他,他的庞大军队就得饿死,所以一方面下旨询问洪承畴,一面已经派兵南下。封尼堪为敬瑾亲王。

并且咬牙让他带领三万八旗兵南下,其中满八旗就占了三千人,都是两白旗的精锐。

七月尼堪到达长沙,八月就南下衡阳。打算将李定国剿灭在广西。

此时李定国占领了桂林之后,本来派兵招降广西清军,在宋坤的配合下,广西大部投降,李定国兵力有所增加,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就得知尼堪率领三万八旗兵南下,他立刻迫不及待的带领本部四万大军北上。

八月十九日,尼堪军至湘潭县,随手将孙可望部下马进忠击退到宝庆。二十一日,尼堪自湘潭起程,继续向衡州进发,次日进至距离衡州府(今衡阳市)三十余里处。

李定国派出部将领兵一千八百名佯抵一阵,随即后撤。尼堪刚刚打败马宝部,自认为了解了大西军的战斗力,感觉根本不是八旗精锐的对手,于是有些大意,继续兼程前进。

次日天色未明到达衡州府,与李定国大军相遇,结果李定国先锋遇到八旗之后,稍一接触又一次战败后撤。尼堪当即乘胜追击,一直追击了二十余里。

很显然他中计了,李定国两次诱敌,让尼堪不疑有假,当然也跟尼堪不了解大西军战力有关系,如果是杨潮的军队,哪怕连败三次,清军也不敢大意。

看到尼堪进入伏击圈之后,李定国一声令下,全军出击,杀声震天,势如潮涌,当场击毙清军主帅尼堪,击杀一等伯程尼和尼堪随身护卫多人。清军不敢再战,在多罗贝勒屯齐的率领下垂头丧气退往长沙。

虽然获胜,但是李定国不由感到可惜,因为他的伏击本来是跟马进忠联合行动的,马进忠被尼堪第一战击退,其实也是诱敌之计的一部分,否则尼堪没有那么容易打退已经磨刀霍霍三年的大西军的。

可是当李定国伏击尼堪的时候,本来约好从背后攻击尼堪大军的马宝却没有出现,让屯齐带着两万多人逃了出去,清军主力得以保存下来。

为什么马进忠失约,原来此时李定国因为战功,已经引起了孙可望的猜疑。

马进忠作为孙可望的心腹,被孙可望严令不得配合李定国。

杨潮自然看得通透。

不由叹息一声:“格局啊!”

杨潮敬佩李定国,但是更看好孙可望。

老实说孙可望可能用兵水平不如李定国这样飘忽灵动,但是稳扎稳打,在大西军中可是有一堵墙的美誉的,孙可望擅长的是守城。

而且治理水平上,孙可望远超大西军其他将领,在云南的各项政令可都是孙可望实施的,只可惜农民军的出身,让他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心理上是有缺陷的,要说他不能容人,那是小看他了,否则他早就秘密处理了李定国等人了。

要知道李定国嫡系兵马也不过四万来人,虽然战斗力水平在大西军中较高,但是也不战压倒性优势,而孙可望打着朱慈焕的旗号,通过收编云南和贵州的明军,兵力高达二十万,占据绝对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种优势,孙可望才敢大胆让李定国和刘文秀领兵。

可是随着李定国攻占广西,击杀孔有德后,他感觉李定国实力太大了,于是开始猜疑。

这其实不是不能容人,而是没有自信,不自信能够一直统领李定国这样的大将。

相比杨潮一直大胆的让手下总兵十万的自信,孙可望还是摆脱不了一个小农出身局限。

如果政治水平够高,其实应该大大赏赐李定国和李定国手下的将领。

孙可望此时才是朱慈焕任命的节制天下兵马的节将,李定国不过是他手下一个先锋罢了。

李定国能打,他不应该猜忌,而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既然李定国能打,那就委任他为先锋,不断的让他去进攻清军,然后跟在后面派遣自己的心腹占据城池防守,李定国打的胜仗越多,孙可望获取的利益越多,至于李定国因此得到威望,那又如何?朱元璋打的胜仗,哪里比得过徐达!

但是李定国显然还没有觉悟,他依然处在胜利后的喜悦中,部下士气也极为高昂。

连杀清军两王,让李定国的声望如日中天,通过江南报的宣扬,整个天下都知道了他的大名,已经是杨潮之下,最有名望的战将了。

作为一个崇拜卫青、霍去病的将领,李定国此时意气风发,根本就没有发现一个危机已经逼近。

杨潮都能看到孙可望在猜疑李定国,洪承畴这样的老狐狸自然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此时洪承畴已经不敢小看李定国了,他惊讶的发现,杨潮是真的在配合李定国行动。

这让洪承畴开始部署一个陷阱,他将湖南西部已经调去防守孙可望的不少兵力抽回,同时将坐镇长沙的大将尚可喜派遣南下,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由尚可喜统领,要一战灭掉李定国。

而这时候李定国却分兵三万去攻打宝庆。

尚可喜先锋部队沿湘水南下衡州府,很快就将兵力空虚的衡州府团团包围。

但是这时候突然李定国本人出现在了湘潭,突袭了清军压阵的屯齐八旗兵。

此时清军的八旗兵已经远离了第一线,多尔衮下达过严令,要求八旗兵只作为攻坚兵力,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八旗兵。

可谁想到李定国竟然从宝庆突然北上,绕过了尚可喜的主力大军,偷袭湘潭的八旗呢,屯齐一下子大败,几乎是孤身逃回了长沙,湘潭被李定国占领。

洪承畴也难免有些震惊,哪里想得到李定国用兵会如此大开大合,根本就不顾一城一地的得失,他除了暗骂一声“流寇”之外,只能咬着牙调遣尚可喜派兵回援。

洪承畴认为李定国偷袭湘潭,目的在于防守空虚的长沙,但是他又一次想错了,李定国竟然放弃了湘潭,而起没有带兵进攻长沙,而是又一次南下,又一次绕过宝庆府,攻击了尚可喜围攻衡阳的大军。

此战,李定国再灭一王,乱军之中,斩杀尚可喜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