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三十一节 铁模铸炮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三十一节 铁模铸炮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嗯,好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你叫什么名字?”

站在杨潮眼前的,是一个刚过十七的少年人,他十四岁时候来到新江口,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了。

“俺叫宋三金。”

“你是山东人?”

十足的山东口音,让杨潮一下子就猜到了。

宋三金道:“俺就是山东人,大都督咋知道呢。”

杨潮笑道:“听口音就听出来了,怎么到南京的?”

宋三金道:“崇祯十七年,跟大都督和皇太子一起南下的。”

是那一拨难民,最后被杨潮把工匠和他们的家人都挑出来,普通百姓安置在淮扬两府。

很难让人想象就是这么一个小子,发明出了铁模铸炮的方法。

“告诉本督,你是怎么发明铁模铸炮的。”

一说到铸炮,宋三金立刻就撒开了话把子,其实他来南京不久就想到了这个点子。

因为他家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铸钱工匠,他爹是临清铸钱局的一个匠人。

铸钱用什么模具?

正是铁模!

一次就是成千上万枚的铜钱,可等不及一个泥模就需要半年时间干燥的时间,而且泥模铸造的东西也太粗糙了一些,铜钱上的纹理可能就出不来。

而铁模就很合适了,不但清晰可辨,而且一个模具可以多次利用,省时省力。

当时恰好碰到杨潮运输大炮的船队沉到了江里,杨潮要求铸炮作坊加大马力尽快铸造出足够多的大炮来,那段时间铸造工匠们开足马力日夜不息的工作,可是也仅仅是大量的制造模具,不可能尽快弄出炮来。

当时才十四岁的宋三金因为祖传的铸钱技术,跟他爹一起被分派到铸造作坊中工作,宋三金当时就对工序长、效率低的泥模铸炮工艺产生了不满,他第一个想到用铸钱的方式铸炮,跟他爹说了一下,可是他爹大骂了他一顿。让他少说话,说铸炮能跟铸钱一样吗,他爹信誓旦旦表示这些技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铸造什么东西用什么方法那都是死的。让儿子不要好高骛远,做匠人就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才能造出好东西来。

但是宋三金很不服气,他爹不信他,让他很伤心,他决定自己搞。

但是一个人。没有钱,没有材料,什么都没有,让他很无助,求助了很多人,比如铸炮作坊的大匠头,同样被人嗤之以鼻,没人信他用铁模能铸炮的设想。

幸好宋三金是一个铸钱工匠,他懂得铸钱啊,当时还没有禁绝私钱。于是他偷偷用作坊里的废铜来铸造私钱,虽然质量不太好,但是总能花出去,这些私钱变成了铁料、变成了模具。

但是宋三金很快就发现,他的设想确实很有问题,第一锅就彻底失败,将铁水浇筑进模具之后,他发现炮身跟模具连成了一体,成了一坨铁疙瘩,分都分不开。

第一次的失败让宋三金遭到了广泛的嘲笑。但是他没有气馁,继续试验。

他想到铸钱的刷油法,在模具上刷一层油,然后就不会粘连到一起了。

但是大炮依然取不出来。整体的模具完全卡死了炮身。

翻转过来依然如此。

久而久之,他爹都揍了他好几顿,可是宋三金依然悄悄的搞,不敢大张旗鼓的试验了,他就用其他方法做试验,用泥来代替铁料革新方法。但是始终无法成功。

直到又一次,他去腊烛铺买过年用的蜡烛,当时铺子里缺货,他不得不在铸造现场等着,当他看到制作龙凤烛的工匠用两个对半的码头模具铸蜡,蜡水凝固后,将模具从中间分开,一根蜡烛就铸好了。

这种可以分开成两本的模具,顿时就启发了宋三金,一切难题似乎迎刃而解。

于是他立刻作最后一次实验,两个对半的铁模合并在一起,浇筑好后,拉开模具,炮身就非常方便的取了出来,然后取出铁芯,一尊跑就铸造好了。

而铁模可以立刻进行第二次铸造,铸造一门炮的时间就只是铁水凝固的时间罢了,一下子等于让铸造一次性,铸完就敲碎取炮的泥模走进了旧时代。

但是宋三金的又一个麻烦来了,作坊依然不愿意用他的铁模,原因很简单,铸造一个铁模的时间,足够铸造几十门大炮了,大匠头不敢冒险,而且不敢保证铁模铸炮的质量,大炮质量不过关,杨潮的处罚力度非常大,所以包括检验在内的工匠都要处罚,虽然没有变态的直接杀头那么严重,但是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的薪水就没了,作为铸炮匠人杨潮给他们的薪水极为丰厚,从二两到十两月饷都有,大匠头甚至每月能够拿到二十两银子。

“太保守了。齐匠头,你是整个铸炮作坊的大匠头,你该有魄力才对。不过呢,也是本督管的太死了,让你不敢革新。传达下去,以后凡是有革新的技术,一万两一下的,本督允许你直接试验,一万两以上的汇报给本督。”

新技术的应用总是会受到旧技术的阻挠。

齐匠头道:“可是大都督,如果用铁模,我们以前做的那些泥模怎么办?”

杨潮道:“继续铸炮啊,本督要的炮多了去了,而且只要铁模能搞出来,那泥模就是扔了也不心疼。”

齐匠头又询问:“那奖励?”

“给给给!立马就给。”

说完看着宋三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小子也太能折腾了,这股子为了技术想尽一切办法的劲头,绝对是发明家和工程师的潜质啊,必须得支持。

“三金啊,你做的很好,做手艺的,就要有你这种劲头。不过你可不能自满啊,以后还要继续尝试新技术。这样吧,本官看你很合适,你看看咱们这里还有没有跟你一样的,希望玩弄一些新玩意的小朋友,你把他们都组织在一起,专门做新技术。要是好的技术,本督呢不吝赏赐,每年给你们一万两银子的经费,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怎么样?”

“每年一万两!”

宋三金顿时一愣,这么大的钱,他想都不敢想。

“怎么样,敢不敢做?”

杨潮激将他道。

宋三金用力点了点头:“敢!”

“好,就该有这种劲头,这样吧,本督赐你一个字,就叫进取吧,宋进取!你可要记住不要忘了进取之道啊。”

宋进取此时还傻愣着,齐匠头顿时一巴掌拍打在他脑后,将他打的一个趔趄。

“你个混小子,还不赶紧谢过大都督。”

宋进取立刻感谢。

齐匠头又踢了他一脚:“跪下磕头!”

作为作坊的大匠头,其实齐匠头跟所有的工匠关系都很好,尤其是宋家这样既老实本分,技术又好的工匠,就更是相处的好,宋进取在他眼里就跟自己的子侄一样,所以他才冒险将宋进取做的事情禀报给了杨潮,没想到还真的成了。

更让齐匠头没想到的是,这个混小子不但真的拿到了巨额的奖励,而且还得到了杨潮的赐字,在这些淳朴的工匠眼中,南京没了皇帝之后,杨潮就跟皇帝一样了,所以这种荣饶,可是不得了的。

杨潮扶起了宋进取,呵呵笑道:“进取啊,本督以后送你几本书,你可要好好读读。”

杨潮打算送给宋进取的,是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1606年翻译,1607年在北京印刷发行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就看出来这本书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

这种跟中国传统数学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让徐光启很认可,认定“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让宋进取这样的有工程师和发明家品质的家伙,接受西方几何学的严密逻辑体系,鬼知道化学作用下能搞出什么东西来,不过只要再有一样铁模铸炮这样的工艺,就足够杨潮值回票钱了。

应用铁模铸炮之后,齐匠头预计三天一个模具可以铸造一门炮,一个月十门,一百个模具就能有一千门的产量,至于质量他现在还不敢保证,杨潮让他继续试验,新工艺也不要立刻采用,必须要有严密的试验作为支撑,这才是工艺科学应该有的态度。

离开新江口后,立刻将所思所见做了一个整理,立刻就制定出奖励革新的措施来。

在自己的作坊中鼓励革新,每年拨出十万两银子,作为革新的经费,凡是有工匠想要改革工艺的,可以申请经费,匠头如果感觉革新有价值,就可以拨付,同样如果做出好的工艺来,杨潮还会对工匠本人做额外的奖励。

同时杨潮感觉到,似乎该出台一部专利法了,立刻就草拟几条条纹,通知黄凤府,加入到南直隶大都督府行政条令中去。

专利法分三条:

第一,所有的独特技艺,可以申请专利权,凡是申请专利权的人,拥有专利技术无可争议的独占权,任何使用这项技术的人,都必须得到专利人的许可。

第二,凡是肆意侵占专利人专利的人,将被法律所严惩,其通过非法侵占专利所得收入一律没收,并且对专利人的损失作出赔偿。

第三,专利具有时效性,从专利申请第一日起,第十五年自动失效,将成为共有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