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二十一节 惨胜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二十一节 惨胜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些人他似乎有某种天分,他没有过任何经验,他就单纯的凭借想做他就做了,有时候他还做成了。

曾几何时,有一个人他不懂外交,但是他背负着使命,义无反顾就冲入敌后,渡大漠,越绝地,只为了给他国家,给他的君王,找一只能够刺向他们敌人后辈的长枪。他两次被敌人俘虏,他始终没有忘记使命,逃出去后继续出使,十三年后他将出使的结果汇报了君王,完成使命回到了他的国家。

这个人叫做张骞,史家司马迁给他的评价是——凿空西域!

曾几何时,有一个人他是个书生,他感慨英雄不该虚度,他扔下了笔杆子,握住了刀把子,只带了三十六个人,义无反顾的冲到了西域,他连横合纵几乎只凭一己之力,扫荡了整个西域,为家国维护了一个稳定的边塞,经营了一个流淌黄金的道路。

这个人叫做班超,他经营的道路叫做丝路。

张骞和班超,绝对不是孤案,在久远的历史中,这样的英雄如过江之鲫,数之不尽。

中国人就是这样,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开拓了一个个领域,从无到有,创下惊天伟业。

现在又有一个年轻人抱着这样的目的,踏上了征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混乱的局面早让他迷茫了,他只抱定了一个初衷,那就是绝不屈服。

他父亲投降满清,跟他的观念起了冲突,他离开父亲,来到海上,他说服父亲的旧部,跟他一起出海,跟他一起抗争。

这个人是郑成功。

“小侯爷,他们不想来。”

厦门附近一片海域,一个小船靠上了大船,船上一个年轻的士兵苦恼的汇报。

“算了。人各有志。陛下可有消息?”

“听说陛下驾幸广东去了。”

郑成功叹了口气:“为人臣子不能得保君王,真是无言苟活于世啊。”

“少侯爷千万不敢作此想。不如我们去广东投靠陛下吧。”

“也只能这样了!”

郑成功始终没有办法说服他父亲手下的老弟兄,那些人只听郑芝龙的,对他这个“意气状貌。犹书生也”的小少爷根本不待见,从郑成功虽然也被封为忠孝伯,而别人都称呼他为小侯爷都看的出来,大家把他当成郑芝龙的儿子,多过把他当成一个独当一面的大人物。“虽遇主列爵,实未尝一日典兵柄”的他,现在显然还无法服众。

郑成功不由朝着北方看了一眼,心中充满了挫败感,杨潮那样的猛将,竟然都败了,这大明难道真的要亡国了吗!

怀着一种绝望中抗争的悲凉,郑成功命令手下开船了。

让郑成功庆幸的是,皇帝果然没有事,已经驾幸到了广州。

历史从这里改变。或者早已改变。

原本在福建登基的应该是唐王朱聿键,可惜杨潮的出现,让四个皇子安然无恙的来到江南,结果这个果敢的唐王没能登上地位,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当然也幸运的逃过了被清军杀害的结局。

历史上的唐王,由于幼时屡经磨难,性情坚韧,同时又有些小家子气,当郑芝龙逃跑的时候。他也出逃福建,可是舍不得扔下一杆宫女、金银珠宝,尤其是极大箱子书籍,结果当发现清军追兵的时候。才开始扔下一切慌不择路的逃命,但是已经晚了,被清军看到就逃不掉了,被追上带去福州杀害。

跟历史上的唐王不一样,朱慈焕这个朱三太子显然对危险有一种本能的敏锐,历史上他能东躲西藏。到处暴露身份,直到七十岁才被清军抓住杀害,证明他对逃命一途有着独到的能力。

当郑芝龙告诉朱慈焕他要撤防三关的时候,朱慈焕就立刻跑了,谁都没有通知,只带着他手下亲信马吉祥,两人四马,飞一般的逃出福建,从建宁到延平,到泉州到漳州,最后进入广东潮州府,这才脱离了危险,喘了口气,而两匹马都累死了。

因为朱慈焕觉察到危险,立刻飞奔逃窜,逃的比郑芝龙投降的速度还快,逃的比清军进兵的速度还快,因此他没有跟唐王一个结果,他成功的到了广东,在广东巡抚丁魁楚的迎驾下进入了广州城。

在潮州收到这个消息的郑成功自然非常高兴,但是他更高兴的是突然传来杨潮打退了清军的进攻,恢复了南京城。

“小侯爷,我们去广州吗?”

这时候手下问道。

郑成功坚定有力的摇摇头:“不去了。陛下无碍就好,既然杨伯爷已经恢复了南京城,我们也杀回去,收回福建,保我天子无忧,这才是英雄该干的事情。”

说完又命令船队掉头往北,向福建驶去。

此时已经是清军进入福建第十天了。

时间回到十天前。

清军一到南京,分三面包围城池,除了西面迎着见面的一侧,其他三面都有清军包围,可惜南京城太大了,三万清军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围起来的,甚至他们做不到堵住每一座城门,于是只是在东南北三座城门远处扎营。

杨潮分派五万士兵守城,杨潮不打算带着这些新兵出城跟清军野战,那样跟找死没什么区别,但是他有足够的信心让清军在南京城下撞的头破血流。

可是谁想到,一到夜里,突然南门聚宝门发生爆炸,城门被炸开了一个大洞,清军数百骑兵寻机杀到,接着猛打猛冲硬是占领了这座城门,接下来大量的骑兵涌入南京,在街上见人就杀,见房子就放火。

屠杀!大火!南京恐慌了!

杨潮承认一刹那他自己都有些慌乱,但是多年浴血奋战之下养成的精神意志不是那么容易崩溃的,他第一时间派出了身边大部亲兵回家保护家人,他是有私心的,国破家亡之时,他最想想到的还是家人。

但是他自己没有回家,先是制止附近新兵的骚动,然后骑着一匹火红色的高头大马,带着章惇李良等少数几个老亲兵在城墙上飞奔,打出自己的旗号,让每一个士兵看到,然后亲口传达命令,让各部稳守防区。

一时间等于是放弃了城里,任由南京城在清军的铁蹄下悲戚。

稳住城上新兵之后,杨潮才开始组织反攻,让士兵有建制的走下城墙,在每一个城门下跟清军争夺。

清军进城后沿着大街杀人放火制造混乱,同时还杀到各个城门下,只有城门两侧才有通向城墙的阶梯,清军占领这上下城的通道,就将整个南京城的守兵锁在了城墙上,除非他们跳下来,否则就只能待在城上眼看着城中大乱,一步步瓦解他们的军心。

杨潮刚好相反,先是稳定军心,接着才开始跟清军争夺城门要道,反复的争夺,死伤惨重,一直到天亮才占领了一半城门,而城中许多街道已经被烧成了白地。

接着杨潮传达命令,让士兵不要慌乱,跟清军逐街逐巷争夺,依托地形杀敌,不要强行冲锋!

又是杀了一整天,才将南城一带夺回手中,继续向着北方推进。

一连战斗了三天,才将清军打退到运渎以北,杨潮当即沿着这条城内运河布防,毁掉所有过河的桥梁,将南京城最繁华的南城保护起来。

此时损失惨重,五万新兵只剩下了三万,两万人不是战死了,就是溃散了。

南京,这座大明朝最繁华的都市,自从建成后还从没有见过敌军,可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会有两支军队分据南北对峙厮杀,南京的百姓没有遭受兵祸的经验,心里更没有这种准备,因此表现的格外惊慌,各种出逃的,乱跑的,哭喊的,也有趁乱闹事的,劫掠的,报仇的,将人性中最丑恶的那部分彻彻底底的暴露了出来,此时的南京就是一座地狱之城。

杨潮据守运渎以南,当即停止进攻,不但兵力不够,而且从运渎往北,南京城就扩散般展开,北城比南城大了五六倍,就算能够攻进北城,说实话杨潮也没有兵力把守。

因此只能收缩兵力在南城狭窄的城区,连北边的皇城都让给了清军。

一直等到四六天,许多男才带领两万主力,从杭州方向赶回。

这时候杨潮才下令向北方进攻。

许多男的主力部队开路,已经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新兵跟在身后冲杀,猛打猛冲,一条街一条巷的将清军打的节节败退,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清军彻底赶出了南京城,但是却无力追击。

立刻开始稳定南京局势。

在自己亲自防守之下,竟然还被清军冲进了城,看着一片残垣断壁,甚至皇城都被败逃的清军临走放了一把火烧毁了一大半,虽然最后打退了清军,但是这样的胜利真的算不上什么胜利。

从杨潮到手下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有大胜仗的喜悦,每个人都心情沉重无比。

“追击!追击!”

“命令谢飞、吕末歼灭尚可喜部后,立刻朝着南京城方向扫荡,路遇清军一个都不要放过。”

“命令浙江部队,放弃守城全面出击,接敌既战。不求收复城池,只求斩杀鞑虏!”

“命令赵康立刻带骑兵回援。”

“命令孙长福即刻南下。”

“命令李五六、王璞戒备北方敌情,在江北空虚期间,不要给敌军任何可乘之机。”

一连串的命令传达下去,但是杨潮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一种被羞辱的感觉,不把这个场子找回来,他眼不下这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