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一十二节 拿骚的信(3)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一十二节 拿骚的信(3)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各位尊敬的董事:

我不得不说我现在的心情十分沮丧,我没有取得哪怕一丁点的进展。我得说中国的伯爵十分精明,但是给人感觉态度过于倨傲。这让我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建造商站的要求伯爵态度十分坚决,似乎他既愿意跟公司开展贸易,但是有不愿意公司太接近他的国民。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出于某种偏见吧,但我得承认这确实让我陷入了某种困境。

我已经在南京这座都城调查了许多天,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大都城,据我推测这里的人口超过了一百万,比欧洲任何一座伟大的都市都要大的多。每日进出这里的货物数量惊人,据我估计,仅仅粮食贸易一项,每年就有超过四千万盾的贸易量,比我国向英国和利比里亚每年输送的粮食总和还要多。

如果能够切入这个贸易,东印度公司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我决定,如果不能获取在中国港口的自由通行权,我将想伯爵要求至少切入粮食贸易的特权。

就到这里,你们的若昂!”

第一天谈判之后,拿骚颇有些沮丧的给东印度公司董事汇报了谈判的进展,同时解释了一下他将改变谈判方法的理由,接着他就休息了,已经没有心情给他的情妇写信了。

第二天继续谈判,拿骚终于在铸炮工匠的问题上松口了,答应将帮助雇佣一只不超过十人的铸炮工匠队伍,他们保证这些人的技术水平,但是相关的费用必须杨潮支付。

作为回报,杨潮答应了东印度公司降低丝绸和其他纺织品的关税到百分之三十,但是绝对不愿意降低生丝这种原材料和瓷器这样垄断产品的关税。

不降低生丝那是因为杨潮更希望西方人直接使用大明的丝绸制品,普通的绸缎、丝绢,可以作为中产阶层的消费品,云锦、宋锦等高端织物则可以供应给贵族,出口生丝的话。无助于提高大明朝工业生产力。

至于瓷器,百分之三百的关税,那都是因为要兼顾打击日本瓷器生产的目的,否则杨潮甚至可能会提高到百分之一千去。

三倍的关税已经足以对日本瓷器产生价格优势了。毕竟日本生产瓷器,一直需要向大明进口瓷土,在断绝向日本供应瓷土之后,日本本地生产的瓷器成本达到了大明瓷器的五倍,经过这两年郑芝龙向日本市场的大倾销之后。日本制瓷工业几乎破产了,现在荷兰人没有任何选择,只能从大明进口一条路,所以杨潮坚决不让步。

但是丝绸制品就不一样了,出口成品,第一可以推动纺织业的发展,第二则是让大量工人得到工作,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就是因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这种产业会让人口集中。从而开始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制造新的需求,边际扩展的带动效应不可估量,所以杨潮宁可损失一部分关税损失,也愿意降低丝织品出口关税。

对拿骚来说,大明朝的丝织品技术,一向站在全世界的顶端,得不到生丝关税降低的承诺,能低价得到丝织品也不啻一个回报,因此他也接受了。用帮助雇佣铸炮工匠换取丝绸关税的降低。

但是拿骚希望得到向大明出口粮食的特权,杨潮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表示这点可以谈判。但是需要东印度公司拿出对等的权力来交换。

“不知道伯爵希望东印度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拿骚问道,东印度公司能够向东方君主提供的帮助有限,在印度是保护那些穆斯林贵族去圣地朝拜,但是中国显然不需要这种海上武力保障,郑芝龙的旗号就是中国海的通行证。

“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或者你们所说的据点。我需要获取跟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对等贸易。”

杨潮笑着说道,说完喝了口茶,饶有兴趣的欣赏拿骚表情变得极为难看的样子。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统治可谓极不地道,说白了就是通过暴力手段,残酷的控制南洋的土著,土著只能按照荷兰人同意的方式生产香料,最后用荷兰人定的价格出售香料,当班达群岛居民把豆蔻用更高的价格卖给爪哇和荷兰以外的欧洲商人后,岛上一万居民全被荷兰人杀死,八百多人被掳往巴达维亚充当奴隶。

通过这种恐怖威胁的方式,荷兰人垄断了香料贸易,收取了比葡萄牙人、英国人更高额的利润率,他们的香料出售到欧洲可以获取七倍的利润。

虽然高档的瓷器和丝织品卖给贵族的利润率更高,但是香料贸易可是跟生丝、棉布一样是一种大宗商品,获取七倍利润那简直是让人热血上头的贸易了。

相比香料贸易,利润率在百分之一百七十左右的棉布,百分之三百多的生丝,显然香料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杨潮以对等的商业原则,要求荷兰人开放香料群岛的贸易,不怪拿骚变色了。

“尊敬的忠义伯爵,您这个要求东印度公司不能答应!”

拿骚咬着牙拒绝了,尽管这有可能会造成谈判的破裂,他也不能答应,甚至考虑都不能,毕竟相比于握在自己手里,每年带给东印度公司五到七倍利润的香料,被中国人捏住的瓷器和生丝的贸易地位就不够了。

“那么好吧。既然东印度公司不愿意接受我到香料群岛贸易,我想你应该理解你们要求在我国近海建立据点的要求有多过分了吧。”

杨潮叹道。

拿骚道:“这完全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东印度公司建立商馆无损于您的利益。”

杨潮道:“这个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今天就谈到这里,东印度公司的铸炮工匠到来之日,丝绸关税立刻降低到百分之三十。至于你说的粮食贸易,如果东印度公司能够答应我一个条件,倒不是不能谈。”

拿骚忙道:“伯爵有什么条件?”

杨潮冷声道:“禁绝锡的贸易!”

拿骚一愣:“这个请允许我考虑一下。”

谈判到此告一段落,谈判桌上杨潮是强硬的对手,但是结束谈判后,杨潮就是热情的大明伯爵了,又让人请拿骚去金钗楼观赏中国艺术,又让茶艺姑娘给他表演茶道等等。

拿骚今天的心情就好多了,虽然主要目标没有完全达成,但是进展还是不小的。

他之所以昨日那么沮丧,不是他不够沉稳,相反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心态不该那么剧烈波动,只是对中国太重视了,现在东印度公司收益最大的商馆是日本商馆,可是谁都知道中国比日本大了一百倍,日本有白银之国的美誉,而大明朝则是号称白银黑洞的,如果能把这黑洞中的财富敲出来一丁点,那就是巨大的利润啊。

所谓关心则乱,昨日杨潮的强硬让他看到谈判有破裂的迹象,因此才会沮丧。

可是今天杨潮态度稍有缓和,起码同意了用铸炮工匠换取丝绸税率降低,而且表态可以接受荷兰人切入粮食贸易,这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只是拿骚还得考虑一番。

“各位敬爱的董事:

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在我的努力工作之下,伯爵答应降低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关税到百分之三十,但是我不得不代表东印度公司答应替伯爵在西方招募技艺精湛的铸炮工匠,我想这一点对于各位董事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

另一个进展是伯爵对粮食贸易有松口,但是提出了一个十分特殊的要求,他要求禁绝锡的贸易。公司将锡贩运到台湾的利润率为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损失的话,对公司显然是一个非常痛心的损失。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粮食贸易量,应该有很大的机会弥补这种损失,所以我必须做一份详细的评估,如果评估表明粮食贸易完全可以弥补锡贸易的损失,并且大大盈余的话,我打算答应伯爵的要求。”

拿骚再次写信将工作纪律下来,这些信件最后会一次性的寄回荷兰,等同于他的工作报告。

中国的粮食贸易额是巨大的,因为人太多了,光是南京就有百万人口,以每年每人五担粮食消耗,以二两一担的售价计算,每年光是南京一城的粮食贸易额就打到了一千万两。

一两银子大概是三荷兰盾,仅一年就有三千万盾的贸易额,不怕拿骚不动心。

不过杨潮允许荷兰人介入大明粮食贸易,对自己也有好处,毕竟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可是依然无法压下粮价,夏粮已经下来,杨潮通过各种方式,也只是将粮价稳定在二两左右,远远比不上几年前的一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

关键还是湖广的失去,让江南失去了大粮仓,虽然自给尚能自足,可是价格就高多了,如果荷兰人能从南洋一带带来更多的粮食,取代湖广当初的地位,江南粮价是能降下来的。

不过杨潮要禁绝锡贸易的要求就有些奇怪了。

拿骚绝对不会想到,禁绝锡是因为锡是铸造铜钱的必需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