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九十五节 秀才谋反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九十五节 秀才谋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福建小朝廷成立后,很快就发展成了杨潮当年在南京时候的趋势,甚至比那时候更糟。

小皇帝跟郑氏的矛盾十分激烈,比杨潮在南京时候,朱慈烺跟杨潮的矛盾更尖锐突出。

小皇帝和郑氏各自都有责任,朱慈焕的性格比他哥哥朱慈烺还要独断一些,更受不得被人控制,而郑氏的出身是海贼,指望这些人能够像杨潮一样好说话,或者指望他们玩弄文官那种权衡把戏是不可能的,因此双方诉求都很直接的情况下,矛盾不尖锐才怪。

或许是出自明朝特有的政治背景,明朝皇帝向来不习惯被武将挟制,他们可以让文官操纵,但是对武将却十分不信任,而文官对武将那更是长达数百年有计划的压制,所以福建小朝廷中就形成了文官集团和皇帝联合起来针对郑氏集团的现象。

皇帝和文官希望控制郑氏手里的兵,而郑氏则希望接管文官手里的财,一个希望兵权,一个则讨要财权,但是郑氏是不可能将手里的兵权相让的,而一直以来都掌握在福建文官手里的财政大权也不肯交给郑氏,郑氏强行在一些关卡收厘金,并且努力扩大海贸,文官和皇帝则自己招募军队,同时试图将浙江和福建的明军调到福建。

但是皇帝和文官却又离不开郑氏的支持,郑氏更不敢把皇帝这个旗帜丢掉,因此双方又不得不在一起凑合过着。

在杨潮看来,郑氏和皇帝都有点想不开。

郑家想要钱还不容易,福建敞开了做贸易就是了,何苦盯着朝廷手里那么点可怜兮兮的粮赋,要知道福建可是一个贫瘠的地区,人多地少的,但是却不缺乏贸易品,福建龙泉窑敞开了烧瓷器卖给西方人,还有福建的铁拉到南京卖给杨潮都是大价钱。

而朝廷也太想不开,郑芝龙玩命招收的那二十万亡命之徒只是看起来唬人罢了。还不如找一个勇将,安安心心的把浙江的军队练好,浙兵在戚继光手里那可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当然这两方绝没有杨潮想象的那么简单,兵权和财权。不仅仅是兵和钱,其中还包含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政治意义在里面,朝廷不能控制郑家的兵,就意味着受到郑家的挟制,而郑家不能把文官和皇帝手里的钱拿过来。就控制不住朝廷。

所以说郑家其实不缺钱,朝廷也不缺兵,郑家要的是朝廷没钱,朝廷要的是郑家没兵,就是这样!

浙江的情况还算好,自从支持许都造反的浙江豪族被杨潮狠狠收拾过一次之后,这两年都很老实,因此浙江算的上天下少有的安乐之地。

小朝廷建立后,浙江的文官体系还非常完整,也都算支持朝廷。第一时间就表示支持,每年浙江的财税除了截留一部分养兵之外,其他都交给小朝廷,浙江的财富是小朝廷现在最大的财源。

可是浙江也有浙江的问题,跟福建一样,还是内斗,福建是朝廷跟郑氏不能和睦,而浙江则是文官之间的内斗。

阮大铖一直在浙江做按察使,算的上是大员了,但是他跟浙江巡抚却不和。浙江巡抚是东林党,阮大铖是阉党,不过现在的天下手里有兵,说话才硬。

以前浙江巡抚手里有兵备道的兵力支持。阮大铖一直处于劣势,可是马士英带兵逃走后,最后就逃到了浙江投靠阮大铖,阮大铖手里现在也有了兵,于是跟巡抚开始分庭抗礼,谁都不服谁。

还有广东也不太平。农民起义跟地主武装,就足够广东头痛的了,广西则是人少民贫,帮不上朝廷什么忙。

所以小朝廷看起来控制的地盘不小,但是各路势力热衷于内斗,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始终形不成合力。

因此在军事上不得不依靠杨潮支持,清军没有进入江西之前还好说,清军已进入江西,尤其是八旗兵到了江西之后,无论是浙江还是福建都有些慌乱了,压力之下竟然内斗暂停,所以这次皇帝、文官和郑氏能同时派出代表来南京,不知道等几路大军将江西的清军击败,然后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合作。

“我南畿重兵出徽州府,攻敌饶州八旗,接着向南昌进逼,我军将歼灭三万八旗!”

杨潮在地图上指着跟南直隶徽州相邻的江西饶州府说道。

“浙江兵出仙霞关攻打鞑子广信府(上饶)。”

浙江兵备道王雄说道。

“福建兵分三路,北路出分水关进兵贵溪;中路出杉关攻打抚州;南路出汀州与广东兵合攻赣州!”

郑鸿逵大声说道。

郑氏胃口很大啊,杨潮不由想着,他们大概以为十拿九稳了,这是急着抢地盘的说。

不过他们有理由乐观,清军精锐三万八旗兵基本上都部署在靠近南直隶的地方防备杨潮,而杨潮答应出兵将这股八旗势力消灭,对于郑氏和浙江来说,没有八旗兵撑腰,金声桓和王体中那些兵,他们还真看不上眼。

郑氏本来就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可是朱慈焕这个天子太不好挟制了,根本不听话,而天下更不好挟制,无论是浙江还是广东都不听他们的,到头来迎立了一个天子,就只有在福建的权利稍大点,其他地方郑氏根本就插不上手,他们这算是看明白了,挟天子的前提还得是你的势力够大,天子不过是给了你一个可以名正言顺讨伐别人的旗帜罢了。

所以还是抓在自己手里的地盘才是实实在在的,想着打着天子的旗帜,就能捞取天下那真是太天真了,不得不说经过这些天,郑氏也算是学会该怎么做一个军阀了。

“好好好,此计甚好,本督保证不放一个八旗兵南下。一月之内,三路大军荡平江西,还江西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大家有做了一番讨论,将进兵的兵力,以及各自需要做出的承诺说出来,然后杨潮高声笑着总结。

浙江表示出动三万大军出仙霞关,郑氏可以出动十万人马,而杨潮只表示不会放八旗兵南下,至于出多少兵力杨潮表示要看战况,如果战况不利,就是出动三十万大军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杨潮的保证,大家还是放心的,都知道杨潮的兵力强大,而且向来都很守信。

商讨完毕之后,众人脸上都露出轻松之色,仿佛他们在地图上的讨论,就已经决定了战局一样。

这时候外面突然想起了“秀才造反了”“秀才谋反了”之类的呼叫声!

杨潮顿时脸色一变,怒喝起来:“大胆,秀才何故如此张狂,竟然擅闯皇宫谋反!”

郑鸿逵、王雄等人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自己在宫中商讨军机,秀才们竟然闯了进来。

他们自然知道秀才在南京已经闹了几个月了,从秋天闹到了冬天,朝廷上的文官没少为此向皇帝弹劾杨潮,但是弹劾也紧紧是弹劾,没有任何作用,也有许多大儒骂杨潮的,依然没有什么作用,跟狗叫两声一样。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秀才怎么还敢擅闯皇宫。

“众位随本关出去看看。这些秀才也太荒唐了,怎么能擅闯皇宫,不过本关无论如何是不相信秀才谋反的。”

没人相信秀才会谋反,就连朱慈烺派来的公公都不相信,也大着胆子跟杨潮一起走出。

杨潮他们是在皇宫最核心的乾清宫议事的,除了乾清宫,正北面是交泰宫,再往北是坤宁宫,声音就是从哪里传来的。

侍卫们一个个拿着武器保护着杨潮一行人,往北边走去。

刚刚走过坤宁宫,就看到一群群甲兵,将为数千人上下的秀才包围了起来。

秀才们竟然进了北安门,这就已经进入紫禁城了,算是进入皇宫核心区了。

“怎么回事?”

一个军官看到杨潮过来,立刻跑步过来汇报。

“秀才们谋反了!”

军官老实说到。

杨潮横道:“乱说,这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相公,谋得哪门子反?”

军官却道:“真的,他们拿着武器,从元武门进宫,闯过了北安门才被我们拦住。”

杨潮表示疑惑,郑鸿逵他们也弄不清真相,面面相觑实在是想不明白秀才们是闹哪样?要说真的造反他们肯定是不信的,但是他们也没有怀疑到这是杨潮的阴谋,因为他们绝对想不到杨潮要把这些秀才都抓起来充军,明代统治者无论想象力多么丰富,都不会想到会让秀才当兵去。

杨潮道:“请两个秀才公子过来。”

军官应命,很快跑了回去,然后带人冲进了挤成一团的秀才队伍中,硬是在秀才们的木棒前抓了两个人,而秀才们却硬是没有敢打人。

这两人被带到杨潮跟前的时候,手里还抓着木棒,这就是他们的武器。

这时候,杨潮的亲兵很夸张的喊了一声“保护大人”,立刻就挡在杨潮身前,手里的长枪几乎要戳到被带过来的两个秀才的脸上,秀才已经吓得双股打颤,却硬撑着瞪着杨潮。

杨潮这时候才做出一副不得不信的表情。

用十分惋惜的口气问道:“尔等因何要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