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八十八节 郑氏抢先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八十八节 郑氏抢先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潮兵力太过有限,派出六万兵力追击,就已经是极限了,为此南京城都没有多少军队驻扎,而占一地就要守一地,推进的越远,兵力就越是匮乏。

而且让许多男追击的主要目的是夺回皇帝,但是芜湖都没有找到,先让清军对朱慈烺很重视,怕是撤退的时候,朱慈烺是第一个撤退的对象,恐怕早在重兵保护下退到了更远处,那就失去了追击的意义。

而且杨潮的军队实在是太疲惫了,已经处在一个极限,随时都可能发生崩溃等意外。

第一次扬州战役,淮安战役,第二次扬州战役,短短几个月间,大军连续战斗,基本上没有休整的时间,早就一场疲惫。

第二次打扬州,围歼多铎的时候,已经深深的体现出来,如果不是大军太过疲惫,怎么可能损失几万人才能剿灭困守孤山,而且已经被烟火折磨的士气低落的清军呢。

军队太疲惫,则士气低落,士气低落则战力不足,十成能发挥出五成就不错了。

而且经过一场接一场大战,杨潮军队折损太大,从扬州出发攻打淮安的时候,那可是十五万大军,而消灭多铎,从扬州回援南京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十万之数,伤亡近五万人。

必须立刻修养了,至少得一个月时间,让伤病恢复伤情,并且新招募士卒,组建二十万兵力,然后杨潮才有余力继续发动大规模战役。

另外还有一大堆政务,朱慈烺被俘一事,清军恐怕已经运作了,还不知道产生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呢。

这是一个难题,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杨潮到底该怎么应对。

朱慈烺是他亲手推上皇位的,现在朱慈烺被抓了,是不是该再次另立新君。

这点对于杨潮没有什么难度,杨潮当年可是从北京带回来了四个皇子,都是崇祯皇帝亲生。虽然继承权上没有朱慈烺那么硬,但是朱慈烺跑了,被抓了,那么久给了这些弟弟机会。

不过朱慈烺逃跑之后。南京文武百官逃跑的极多,几个皇子也跑了,但是幸运的是一个留了下来,崇祯皇帝第三子朱慈炯,他不但留了下来。而且就在杨潮家里。

当时皇帝前夜逃跑,第二天南京城才知道消息,文官百官有的逃跑,有的想投降,有的在自杀,两个皇子也跑了,朱慈焕和朱慈炤都跑了,现在两个皇子还不知所终,杨潮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跟着皇帝一起被俘了。

但是这不影响杨潮另立新君,原因很简单。逃到自己家里的朱慈炯更有继承权,因为朱慈炯和朱慈烺一样,都是崇祯皇帝的皇后所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从崇祯皇帝论的话,朱慈炯是皇后所生,是嫡子,从朱慈烺这里论的话,朱慈炯是嫡亲兄弟。

大明朝的继承原则,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才考虑立长子,无子的时候。又有兄终弟及的原则,因此无论是从崇祯皇帝这里,还是从弘光皇帝朱慈烺这里,朱慈炯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继承人。

所以杨潮如果立他的话,应该说最不会引起别人说三道四。

可是有人不愿意,朱慈炯本人不想做皇帝。

这个朱慈炯单子比朱慈烺更小。当别人跑的跑,降的降,死的死,他不敢跑,不敢降,也不敢死,一头钻进杨家,托庇在他姐姐怀里。

朱媺娖保护了弟弟,同时为另一个弟弟的被俘而伤心。

这时候杨潮找定王朱慈炯商议监国的事情,希望朱慈炯在朱慈烺被俘期间,以监国的名义出来稳定局势,可是这时候朱慈炯本人吓得不敢答应,还找他姐姐说情,朱媺娖跟杨潮哭诉,说她们姐弟可怜孤苦无依,国破家亡不敢求大富大贵,但求苟活于世,希望杨潮不要把他弟弟推到火上烤。

杨潮不由诧异,这个时代,想当皇帝的宗师多了去了,比如那个福王,历史上还有唐王、桂王,甚至鲁王都登基或者想要登基,过一把皇帝瘾,可没想到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人,却死活不敢当皇帝。

这个朱慈炯历史上是一个谜,自从北京城破后,他就消失不见了,无论是谁都找不到他,与此同时另一个皇子朱慈焕,虽然也东躲西藏,但是总是暴露行踪,显然一个人如果自己有心隐藏起来,是不可能被人发现的,那个朱慈焕显然是一个爱折腾的,而朱慈炯不知道躲哪里去隐居了。

显然这是一个重视自己性命胜过权位的人。

“公主,让定王监国,乃是为了大局。陛下被清军所执,天下人心不稳,唯有定王出面监国,才能安定天下人心!”

杨潮向朱媺娖解释道。

公主坐在一旁就是一个劲的哭诉:“定王年幼,如何能当此大任。且若定王监国,置陛下于何地?若陛下不是皇帝,对鞑虏岂非再无用处,鞑虏还能留着他吗?”

说完朱媺娖又呜咽哭泣起来。

站在朱媺娖的位置,她考虑是对的。

朱媺娖虽然不是崇祯皇后所生,但是她母亲死的早,她婴儿时候开始,就是皇后抚养,自幼跟朱慈烺和朱慈炯两个皇子亲,三人的感情那是亲姐弟一般。

现在一个弟弟被清军抓走了,一个弟弟托庇在她这里,她死活不能让这个弟弟在步那个弟弟的后尘,而且让这个弟弟当了监国,其实也就是准备当皇帝,那被清军抓住的朱慈烺怎么办,对清廷没有了作用之后,弄不好就只有一死了。

朱媺娖绝对不愿意看到两个弟弟一个接一个被文臣武将利用,最后落一个悲惨的下场,更不愿意看到被抓的朱慈烺因此丧命。

“你说过你绝对不会负我的,驸马我求求你了,不要逼他了。”

朱媺娖哭求道。

杨潮确实答应不会负她,那时候是让他去跟皇帝说自己纳妾的事情,现在朱媺娖搬出来了。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当事人朱慈炯不同意,他自己不同意监国,还让他姐姐帮着他说话,在杨潮跟前哭哭啼啼,还说杨潮答应过她不会负她,连杨潮的承诺都搬出来了,让杨潮颇为无奈。

妻子朱媺娖的态度,杨潮还不用太顾虑,最多委屈她一下,朱慈炯本人不愿意,杨潮却也不好强制他。

其实杨潮跟妻子商量的目的,反而是希望朱媺娖能够劝劝弟弟,可没想到朱慈炯在杨潮之前就做通他姐姐的工作,让姐姐帮着说不要让人逼他监国。

杨潮本人其实也很犹豫,上次让朱慈烺当皇帝,一开始杨潮是有求必应,凡是杨潮的奏疏基本上都会同意,可是后来竟然发展到了杨潮的意见,朝廷就一定反对的情况。

杨潮知道自己的政治能力还很不足,或者说自己的政治认识跟这时代的人诧异太大,要么自己迁就明朝官僚,跟他们一样处事,要么就是强迫这些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也就是独断专行。

但是两者杨潮都不太乐意接受,跟官僚同流合污杨潮心理上难以接受,而要独断专行的话,杨潮知道这种后遗症太大,而且遇到的反对也太大了,文官集团绝对不会配合,而且杨潮不无顾虑,自己现在活着,手握重兵还好说,万一自己有个意外,家人会受到什么样的报复,看看张居正死后,张家抄家灭族,男丁发配,女子发卖,杨潮绝对不能接受。

这两者之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学习杨坚、赵匡胤那样,直接自己篡位。

可是杨潮篡位的话,名不正言不顺,反对声音肯定更大,长江以南估计除了自己军队能控制的地方,其他地方都会反对,弄不好不等满清打来,杨潮要先打一场内战。

而且杨潮以武将身份,抛开大明皇室称帝,这个坏头一开可能会造成失控的局面,但凡手里有兵的将领弄不好一个个都称王称霸了,看看清末民国的时候,各个省宣布独立就知道这种后果了。

打内战和各地军阀话、大混乱这种结局,杨潮都不想看到,就是曹操也不是直接篡位,还得扶持一个汉献帝做旗帜,就是害怕出现不受控制的局面。

所以杨潮才想到让朱慈炯出面监国,自己掌握实际大权,但是朱慈烺本人不同意。

杨潮也担心出现朱慈烺那样的情况,就是朱慈炯上台后,不但不配合自己,反而站在自己对立面,因此不愿逼他,而是先做思想工作为主,让文官不停的劝说,自己都开始做妻子工作,但是依然做不通。

可就在杨潮犹豫不决的时候,江西和福建两地,却都出现了意外之事。

朱慈焕在福建监国了,昭告天下,以弘光皇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自己临危授命愿意肩负起中兴大明的责任来。

“郑氏!”

杨潮不由想到,郑氏集团还是走上推举皇帝,挟天子令诸侯的这一步。

真是造化弄人,看来郑氏不仅仅甘于做一个海洋实力,向士大夫阶层迈进的努力,郑芝龙从来没有放弃过。

但是这让杨潮为难了,朱慈焕的监国诏书已经送到,要自己接旨。

郑氏做的好隐蔽啊,直到昭告天下的时候,才将朱慈焕推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