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四十五节 坐困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四十五节 坐困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代替史可法收了高杰之子为义子后,终于让高杰余部的军心安定了下来,准确的说是让这批军官,让邢氏母子安心了下来。

毕竟无论怎么看,杨潮战功显赫,地位特殊,不但是崇祯亲封的伯爵,而是是当今天子的姐夫,是长公主的驸马,抱上杨潮的大腿,比抱上史可法这样的大学士的大腿,不但不会差,而且更有保证。

接着邢夫人立刻悲泣痛哭,恳求杨潮帮助他们给高杰报仇,但是邢氏却一口咬定,他们是跟鞑子有仇,要找鞑子报仇,就连李成栋当场说许定国才最可恶,应该先杀了许定国,邢夫人不惜当场呵斥他不明是非,告诉他鞑子才是背后的黑手,许定国只是狗腿子。

杨潮不由再次赞许这个女人,这是摆明立场了啊。

杨潮当即就表示,兴平伯的事情,就是他杨潮的事情,兴平伯为许定国所害,他肯定不会放过许定国这个汉奸,同时不会放过许定国背后的主谋,一定要用鞑子的血来祭祀高杰。

当李本深和李成栋问起杨潮的军队在哪里的时候。

杨潮很惋惜的告诉他们,自己的大军还在太平府一带,正在清剿左良玉余部。

并且告诉了他们,自己已经一战歼灭左良玉军,让这些军官不由变色。

左良玉的威势他们是知道的,哪怕高杰做了四镇之一,也没人敢小看左良玉。

当年在农民军中的时候,他们就跟左良玉交过手,当时被左良玉打的非常惨。

因此他们心目中,左良玉那是一个狠角色,可没想到左良玉竟然被杨潮直接歼灭。

他们不由追问左良玉本人如何了。

杨潮直接告诉他们左良玉已死,但没有明说左良玉是怎么死的,这更让这些武将胆寒,心里只以为是被杨潮斩杀了,左良玉那样的狠角色竟然被杨潮直接斩杀,换做他们。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顿时觉得自己过去还小看杨潮的江南兵,简直有眼无珠,能以六百灭一万鞑子的人物,岂会是浪得虚名的。

但是此时杨潮越强悍。这些人反而觉得越安稳,对自己能靠上杨潮越感到庆幸。

“本爵只带了一千余亲兵来此,所以暂时还不能去给兴平伯报仇,只等本爵大军一到,定然北上与鞑子一决雌雄!”

杨潮继续表达态度。

李本深等人忙恭维杨潮战无不胜。肯定能一战而败鞑子,让他们不敢窥视江南。

接着杨潮让李本深等人陪着,开始去高杰营中巡查,跟一个个大小军官交流。

杨潮此时一口咬定,鞑子才是他们的仇人,告诉这些官兵一定要杀鞑子给高杰报仇。

巡视了一圈之后,杨潮当即宣布,会派人来给他们送些补给。

临告辞前,杨潮对李本深等头目说道:“你们放心,有本爵在。没人能够欺辱众将士。但是本爵丑话说在前头,本爵军法严整,若是有人不服军令,无论官兵,定然惩处。还望你们约束部众,整肃纪律。本官会派些人来给你们宣示军纪,然后会谏言让大家进城休整。”

一听能够进城,这些惊弓之鸟一般的残兵败将,心里更是觉得安稳,立刻表示。一定约束士兵,不让滋扰百姓!

杨潮很快就派自己的亲兵来到高杰营中,将不对一批批集中起来,公开向他们传达一些简单的军令。比如不得劫掠百姓之类的,同时告诉他们,抢百姓一线,杀无赦!

在之后从扬州城中给他们送来了充足的军粮,让这些人难得饱食了一顿。

扬州其实不缺粮。

虽然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很多田地都成了棉田、桑林和茶园。甚至需要进口湖广粮食,但那是在江南向北京输送了四百万担漕粮后的情况,如果扣下这四百万担漕粮,江南的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绰绰有余呢。

毕竟仅仅南直隶,往年要收缴的税赋就有七百万担,这么庞大的税赋意味着广大的田亩和人口,虽然有棉田、桑林等占地,但是粮食依然是大头,因此江南粮食丰足。

这段时间史可法拼命催促,朝廷恐惧鞑子南下,史可法的要求,全部被这些文官答应,一船船粮食不断的运往扬州,此时扬州的储量足够全城食用三月以上,就这样史可法依然害怕不够,依然不停的催促。

除了催促物资外,史可法也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

四月十一的时候,他听到清军到了泗水,于是赶去了天长,急调邳州、宿州军队去救,但是又听到泗州投降,立刻下令不用去了,改去扬州回防,但是又改为救援泗州隔河相望的盱眙,一天时间命令变了三次,让军队无所适从。

现在泗州、盱眙甚至天长都失守了,他困守扬州,反而除了坐困之外,手足无措了。

杨潮却在查阅一堆混乱的塘报。

判断出清军在江淮的部队大概兵分两路,一路是多铎统领,从河南西部经过泗州一线直奔扬州而来,一路则是山东由一个固山额真准塔带领的驻兵,沿着运河南下,已经占领了徐州,直逼淮安。

杨潮是四月十二到的扬州。

用了三天时间帮高杰部整肃军纪,杨潮没有试图重组这只部队,也不敢动他们。

高杰部有很重的农民军习性,军官过去就是小头领,他们的手下都是他们的私人武装,谁敢动等于是要他们的命。

杨潮的人一小队一小队的向高杰余部宣布军纪,同时向士兵们和军官们宣扬一定要为高杰报仇,一定要狠狠杀鞑子。

同时挑出他们路上掳掠来的女子,虽然那些小军官依然不满,那些女人都是他们从徐州、泗州南逃的路上抢的。

虽然知道他们不满,但杨潮坚决不能妥协,因为任由这些人留着女人,还能打仗吗?

李本深和李成栋虽然也很不满,但是杨潮告诉他们,谁要留着这些女人,谁就不要进城了。而且保证只是将这些女子暂时带走,等仗打完了,还会还给他们的。

李本深和李成栋都知道,如果不能进城。清军来了之后,就只能当炮灰了。

他们的主将死于清军之手,这些人此时倒是没有想到投降的问题。

三天时间,勉强让高杰部恢复了一些军纪,然后就不得不让他们进城了。

十六日。让他们入城。

十七日,清军就到了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

十八日,清军兵临城下。

但是清军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向史可法劝降。

发现清军的时候,史可法当即传檄四野,要求江淮所有军队都向扬州集结。

同时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扬州总兵刘肇基提议:“大人,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

此时清军在城外只有几千人的先头部队。别说包围了,连扬州四门都阻断不了。

史可法没有同意刘肇基的建议:“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

刘肇基又建议说城西地形偏低,唯一有一个高阜,那是曾经在扬州做官的一个李姓官宦的坟茔,上面树木繁茂,刘肇基担心被鞑子利用,说要烧了那些树,否则留给敌人打造攻城器械对扬州不利。

史可法也没有同意,说那是人家的荫木。砍伐了破坏风水,不忍心。

杨潮倒是不在乎,虽然砍伐四周树木,是兵法上的要诀。但是如果连靠梯子攻城的军队都挡不住,这仗也就没法打了。

杨潮在海州可是跟虏兵的盾车,攻城梯没少打交道,觉得那些东西起不到什么作用。

杨潮更关心的是城防。

扬州城虽然比不上南京城,但也是一座大城。

早在唐代就是江南第一大城,后来经过宋元。地位稍有下降,但依然是一繁华鼎盛的第一等城市。

现在的扬州城,跟淮安城类似,分为两部分,新城和旧城。

旧城是明朝修复战乱中的古城,借助了部分唐宋旧城墙,但是面积只是唐朝时期最核心的部分,是一条南北狭长的小城,显然大明一贯的态度是,重军事轻商贸。而新城则是后来因倭寇之乱,从东城墙到运河边加了三面城墙,将城东一片商贾林立的街市保护起来,反倒是扩大了扬州城的规模。

于是旧城是缙绅阶层的集中地,而新城则居住着富商阶层。

新旧二城连为一体,使得原本的狭长小城,变得周正了起来,大体上相当于一个正方形,不过东西略长南北略短,跟过去刚刚反了过来。

因为前后两次修筑,扬州城规模很大,旧城九里多,新城十一里,有十二道城门出入,城内有两条南北横贯全城的运河,都是东西走向,近乎平行,一条在旧城叫做汶河,一条在新城,叫做小秦淮。

因为有运河的存在,所以城中也有水门,但是这并不影响防御,因为每座城门都增设瓮城、关城、箭楼等防御设施,所谓前后月城三重,水陆城门并肩,要强攻这样一座城池,不死个十几万人是不可能的,当然前提是守城的人战斗意志跟攻城的人一般水平。

杨潮详细查看过扬州城防建设,对守城十分有细心,只要城内军队有十分之一的斗志,甚至只要不逃跑,这城就攻不下来。

但是杨潮心中却不由有些阴影,扬州十日太出名了,虽然杨潮认定这座城只要好好守,基本上不可能被攻破,但是历史上他就是被攻破了,而且被屠城了。

知道这种可能的结果让杨潮不得不十分谨慎,所以制定出了详细的防守策略,以史可法的名义命令各路军队分段把守,杨潮带着自己的一千多精锐作为预备,来回巡视。

扬州此时军队极多,加上高杰余部,就有十万人上下,因此根本就不缺军队,因此根本就不用像海州那样动员民众,在怎么说这些也是士兵,只要溃退的毛病不发作,总比普通百姓强得多。

而杨潮之所以不停的巡城,其实就是在防备士兵们不战而逃,因此巡城过程中,不断的向一只只不同的军队宣示军纪,不需要详细的军法,只要告诉他们临阵脱逃者斩首即可。

不逃,仅仅是不逃,杨潮就认为不会打输。

城外的动向也是杨潮极为关注的,清军先头部队驻扎在城北的蜀冈下。

蜀冈东西纵横,与扬州城平行,算是扬州的北部屏障,可惜扬州没有精锐能驻守哪里,杨潮也不敢冒险让史可法分兵,顾虑分兵出去会一去无回,弄不好直接投降了。

这不是杨潮杞人忧天,而是城里现在就是这局面,人心惶惶,士兵军纪废弛,常有劫掠发生,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杨潮就是想弹压都有些投鼠忌器,生怕激变了他们。

清军驻扎蜀冈后,地理位置占优,相比扬州城是居高临下,因此城上的炮打不到他们,起不到什么作用,让杨潮想打一打提振士气都做不到,相反白白浪费火药炮弹,反而可能会让士兵认为大炮无用,更没有了守城的信心。

而清军第一批军队十八日赶到后,每天都有援军到达,而明军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影子,直到二十一日,总算看到了明军的援兵,他们从南面安江门入城,直入总督府,确实很涨了一下城内军民的士气。

可是很快巡城的杨潮收报,这些兵攻击淮扬总督府,被刘肇基阻挡。

城中受此影响,军心大乱,已经有不少士兵偷偷逃出城去了。

杨潮不由大惊,

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危如累卵的军心,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立刻带领本部士兵,赶往淮阳总督府。

杨潮立刻赶到总督府,此时交战已经结束,总督府门前稀稀拉拉倒着几具尸首。

杨潮直入总督府,面见史可法。

很快弄清情况,这而是甘肃总兵李栖凤和监军太监高岐凤所带领的士兵,一共四千人,他们打着援军的旗号入城,目的却是想劫持史可法然后向清军投降,换取一个好前程。

结果被刘肇基阻挡,他们转而要求出城,史可法已经答应了他们。

听完史可法的诉说之后,杨潮立刻请命,这些杂种,不说守城了吧,竟然浑水摸鱼,想要擒拿主帅想换一个富贵,如此败类不除,不但心里不甘心,还担心会有人效仿。

“史大人,末将请命诛杀此乱军,以定军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