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四十四节 又当爹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四十四节 又当爹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史阁部乃督师,当福威操之于手,大权独断!”

杨潮直接对六神无主的史可法说道,他坐镇扬州督师,却被四镇军阀弄得进退不得。

虽然如此说,但是杨潮心里也不由叹息,这还真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啊。

自从张居正之后,似乎文官集团就没有这种人了,其实无论忠奸,大明朝真的缺少一个权臣,哪怕是严嵩在,也比现在这种情况好得多。

可惜了严嵩、高拱、张居正一个比一个厉害,却扎堆出现,到了明末就只能是温体仁,周延儒这类货色,以战斗起家的东林党党魁竟然是钱谦益这样的投降派。

“可是三镇咄咄相逼,本督该如何安抚?”

史可法叹息道。

杨潮道:“史大人不需要安抚他们,你命令他们就是了。”

史可法不由摇头:“杨潮,你还是太年轻了,若能命令,那就好了。”

四镇军阀桀骜不驯,当然跟他们的实力太大有关,可是跟朝廷不作为也不无关系。

而朝廷之所以不作为,是因为不会作为,文官鄙视武将可以,压制武将可以,但是却不能因为这种鄙视,一点都不去了解军事问题,弄到一个个根本不通军事军情,当武将崛起,顿时就手足无措。

老实说最不该做的,其实就是给四镇军阀自筹军饷的权力,这等于让军阀脱离了文官朝廷的控制。

可即便如此,朝廷也还是有能力控制他们的,毕竟四镇军阀虽然搜刮无度,还无法完全自给自足,一个失去向北方运输漕粮产业的江淮地区,经济收益肯定大减,再加上四镇也不是精通经营之道的人物,所以朝廷还是能从后勤上卡他们。

只是朝廷一味纵容,生怕四镇造反,一味笼络。一味姑息,终于铸成四镇跋扈的局面。

而且文官目光短浅,南京朝廷组建,原本节制四镇军阀还算得力的马士英。立刻进京,放弃了督镇的权力,反而一心想要争抢一个内阁首辅的位置。

在文官眼里,哪怕到了现在,他们知道军权的重要。却还是想要争抢一个宰相的名头。

“本官欲保高杰余部,三镇却要吞并,若是本官坚持,三镇动兵又该如何?”

史可法问道。

历史上史可法就是力保高杰余部,三镇想要吞并,可惜史可法操作不当,既没有笼络住高杰余部,其他三镇也不是那么忠心,结果高杰余部投降,其他三镇中。除了黄得功战死,其他两镇也都投降了满清。

杨潮不知道详细的历史,但是他知道此事笼络住高杰余部,是必须的,史可法做得对。

“史大人明鉴,既然大人主意已定,就该坚持到底,无须顾虑三镇的态度。”

史可法点了点头。

他要保住高杰余部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清军南下,他尽量让每一个军镇都保持战力。

“杨潮。你跟我去一趟高杰的军营吧。”

杨潮点点头。

高杰营中。

此时一片沉闷,一种穷途末路的情绪弥漫在每一个官兵心中。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举世皆敌,似乎所有人都跟他们为敌一样。

他们这些人出身农民军。别人私下都称他们为流寇,他们对此心知肚明。

以前高杰在的时候,还没人敢惹他们,可现在高杰刚死,三镇军阀就要吞并他们,史可法虽然出面说话。但是他们心里根本无法安心。

就是这个史可法,做首辅的时候,多次催促高杰北上收复河南,可那时候他们贪图江南安逸,根本就不想进入破败的河南。

当清军南下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高杰带着他们确实是想跟清军一战的,但是他们没想到清军的战斗力那么强悍,一上来就猛打猛冲,他们一下子就被打蒙了,结果一下子溃散被人追杀几十里,损失惨重。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斗志都被打没了,可以用闻风丧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都丧着脸干什么!虽然你们大哥没了,可是他的种还在。他的大军还在,怕什么!”

一个风韵犹存的徐娘目露威严道,她是高杰的遗孀,也是曾经李自成的夫人。

“嫂子,不是我等灰心,兄弟们损失惨重,而且粮草军械都被刘泽清那厮抢了。现在三镇咄咄相逼,欲吞并我部众,吾等兵力绝不可能与三镇抗衡!”

高杰手下第一个大将李本深皱着眉头叹道。

高杰虽然死了,但是此时大家对高杰的夫人邢氏还是有敬意的,这不是出自高杰余威,或者对高杰的旧情,而是邢氏自己的威严。

这个女人当年还是李自成夫人的时候,就帮李自成掌管粮草后勤,手握大权,是一个女强人。

后来跟着高大帅气的高杰私奔,她在军中依然很有威望,所以高杰死后,这些军官还能团结在她周围。

“粮草没有了,还可以找朝廷,如今鞑子南下,朝廷正是用兵之时,断不会看着我们几万大军因无粮而溃,史督师顾念大局,这几日不也拨付了一些军粮吗。”

邢氏对着一干丧胆的手下说道,这些人跟着高杰南征北战那么多年,以前没饭吃,都跟着李自成打大户,那时候没人把自己一条烂命放在眼里。

后来跟着高杰归顺了朝廷,反而变得畏首畏尾,尤其是到了江南,一个个升官发财,更是没有了血性,要是一个个一穷二白,反倒不至于被清军一个冲锋就打的仓皇而逃。

“他们敢来,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还有许定国那厮,老子一定要活吃了他!给大哥报仇!”

另一个大将李成栋咬牙切齿,三镇军阀趁人之危让他恼恨,但是许定国那个叛贼更让他痛恨,如果不是许定国假意合兵突然发动袭击,高杰也不会死,高杰不死他们就有主心骨,如果高杰在的话。哪怕遇到再坏的情况,他们都不会慌乱。

“没错,告诉弟兄们,我们一定要给大哥报仇。不过不是找许定国。而是找鞑子报仇,许定国不过是鞑子的狗而已。”

邢氏说道,一双美目露出寒光。

李本深和李成栋这样的粗汉不会明白,只要他们打着找鞑子报仇的旗号,朝廷就要用他们对抗满清。就断不会任由其他三镇吞并。

“夫人,你说那史可法可靠吗,大哥在的时候,可没少给他摆脸色,他不会恼恨我等,以粮草辖制吧?”

虽说史可法临时给了一批粮草,但是李本深依然不无担忧,高杰镇守徐州的时候,极为跋扈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而那时候史可法是首辅。很多命令就是史可法的命令,高杰可谓极不给史可法面子了,后来史可法来督师,高杰更是防范的厉害,史可法进他军营,只到了百十个亲兵高杰依然不让进,非得史可法独身进去,在李本深看来,这对史可法这样一贯看不起武将,更看不起他们流贼出身的军队的文官。太过侮辱了。

邢夫人点点头。

现在的情况她最清楚不过了,本来他们的军粮是不缺的,清军偷袭,他们难逃的时候。依然有上万辆大车的粮草,可是过淮安的时候,被刘泽清偷袭,粮草军械都被抢光了,他们一路抢掠才到了扬州,就全靠史可法接济了。

“我听说史督师无子。你们大哥就留下这一个种,我想让元爵拜史督师为义父。如果此事能成,史督师必不会辖制吾等!”

邢夫人说着抱紧了怀中懵懂的一个幼子。

其他军官一听点点头:“还是嫂子思虑周到。”

邢夫人目光闪烁了下,果然是一群粗汉,邢夫人的顾虑起止那么简单,高杰突然战死,他们俩的儿子才只有九岁,虽然这群人跟高杰一起刀口舔血过来的,现在看着还会念旧情,可是天长日久,人心最不可靠,若是有变,没准哪个就会绑了她们母子换富贵去了。

所以邢夫人必须得给儿子找一个出路,让儿子认史可法做义父一举两得。

以邢夫人的头脑,她能看出来朝廷还是要笼络她们的,那么就借机让史可法认儿子做义子,而军队初逢大败,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军官都想找一个靠山,自己儿子做了史可法的义子,在他们看来就是给他们找了一个靠山,必然会紧紧围绕在她们母子身边,而且会感激他们母子。

这样一来,她们母子就成了朝廷和手下都不得不依仗的人物,成为朝廷和军队的维系,谁都离不开她们,自然也就安如泰山。

邢氏跟军官谋划着,直到卫兵报道说史大人来抚军,邢氏不由大喜,立刻将人请进来。

按照邢氏的谋算,她出面向史可法诉苦,说高杰战死,她母子孤苦无依,希望史大人能认她儿子为义子。

在邢氏看来,这种事史可法应该顺水推舟,甚至是巴不得通过这种关系加强对高杰余部的笼络呢,可是史可法竟然犹犹豫豫拒绝了,反而向邢氏建议让高元爵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杨潮在一旁作陪,见到邢氏后,立刻就明白李自成当年为什么抢她,而高杰为什么又会为了她,不惜背叛跟出生入死的兄弟李自成。

原因只有一个邢氏美艳无比!

可是一听邢氏想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杨潮顿时对这个女人的心机产生了赞许,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很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

但是史可法的推脱更是让杨潮感到奇怪,这么一举多得的事情,史可法为什么会拒绝,而且他的拒绝显然让陪坐的一干武将变色了,不收人家的儿子也就罢了,还让他去拜一个太监做义父,认太监做爹,这不是骂人吗!

杨潮不由奇怪,史可法这是有意侮辱高杰余部吗?因为这些人是文官眼里的流寇出身,所以认为他们只配认太监做爹?不配任史可法这个大学士做干爹?

以杨潮对史可法的了解应该不会,此人能力不行,但是操守却很不错,很有古士大夫的风范,在军伍中一向讲究跟士兵同甘共苦,不会看不起人,他夜里常常给士兵盖被子。常常与士兵一起站岗,显然讲究的是以情动人这一套,相信对士兵好了,士兵就会卖命。

可是此时为什么羞辱高杰余部?

高起潜?

杨潮脑子转得很快。立刻就察觉到问题的来源,高起潜是提督江北粮草的太监,为什么是高起潜这或许就是原因,不然太监那么多,为什么不人韩赞周。不认卢九德,偏偏认这个高起潜,正是因为高起潜手里有粮啊。

看到高杰部下军官一个个脸色不善,一杯又一杯喝起闷酒来,杨潮立刻笑着站了起来。

“各位将军误会了!”

李本深和李成栋抬头看了一眼,发现说话的是杨潮,顿时压下不满,干笑了下。

以前他们桀骜不驯,对杨潮也不怎么看得上,但是这次他们亲自跟鞑子交手后。顿时就收起了那种对江南兵马固有的不屑,以六百破一万的杨潮,在刚刚惨败在鞑子手里的他们看来似乎带上了某种神秘的光环,心里不由有一种敬畏感,所以不敢造次。

杨潮看到众人压下不满,继续说道:“史督师乃是文官,不便结交武将,否则就要被朝中言官弹劾了。高起潜虽然是个太监,但是提督江北粮草,手里握有粮草大权。如果高世子认了高起潜为义父,粮草自然不愁。而且高起潜不也姓高吗,都是一家人。史大人也是替各位考虑。”

史可法不由点了点头。

果然是如此,杨潮猜测的果然没错。历史学家往往批评说史可法清高,但却没看到背后的复杂背景,杨潮身临其境自然更能猜透原委。

因为怎么看,一心要笼络高杰余部的史可法都不可能在这时候羞辱高杰的部众,但是史可法也是太迂腐了,太在乎言官的弹劾了。要是他是一个野心家,大可以通过收高杰之子为义子,从而拉拢,进而慢慢将高杰余部变成他的亲信兵马,不但不用担心言官弹劾,恰恰相反还能反过来威压文官集团。

只可惜史可法不是野心家,只是一个智谋平平的普通文官罢了,论深谋远虑,恐怕还比不上邢夫人这个女人。

经过杨潮的解释,高杰部将脸色虽然和缓了一些,但是仍然不太高兴,毕竟让他们大哥的儿子认一个太监做爹,高杰刚死这些人对高杰的感情其实处在最深刻的阶段,因此感同身受,感到耻辱。

反倒是邢夫人美目一动,反应并没有那么激动,也可能是没有写在脸上罢了,毕竟刚刚死的那个人是她丈夫。

“如此看来倒是贱妾孟浪了。没有想到史大人的顾虑。”

邢夫人不但不怪,反而站起身向史可法赔罪。

史可法站起来回礼:“邢夫人无须多礼,所谓不知者不怪,尔等久居军伍,不知朝中情弊情有可原。”

邢夫人点点头:“大人不怪罪就好。既然大人是一个文官不便与我等武人结交,那杨伯爷也是武人!”

邢夫人说着,突然看了杨潮一眼。

杨潮没想到竟然扯到自己身上来,心中不由暗叹:不会吧!

但事情就是发生了。

只见邢夫人很快就又看着史可法:“贱妾有一个不情之请,斗胆请史大人做一个保人,让犬子拜杨大人为义父如何?”

史可法一愣,拜杨潮做义父啊,杨潮该没什么顾虑,虽说武将相互结交也不太好看,但是武官之间姻亲都常见,收对方儿子做义父,应该也没什么影响。

而且史可法觉得杨潮是一个识大体的,竟然问都没问,自顾自就答应下来。

“好好好,本官就全了这个美事,让世子拜忠义伯为义父,倒也不失了身份!”

杨潮和高杰都是伯爵,杨潮是崇祯皇帝封的忠义伯,高杰是福王监国封的兴平伯。

如果真算起来,显然杨潮这个伯爵来的更有含金量,那是崇祯皇帝遗命封赏,用来酬谢他护驾太子的功绩,怎么看都比高杰他们通过支持福王得到的爵位更正大光明,更不用说福王后来还失败了,高杰他们的爵位就更显得尴尬了。

只是杨潮并不在意这些,虽然略有些不适应,但还是立刻表态。

“兴平伯虽与本爵未曾谋面,但是心交已久,既然兴平伯不幸为国捐躯,兴平伯世子,就跟本爵亲子一般,本爵为其抚育孤寡责无旁贷!”

说完,向邢夫人躬躬身,算是答应了下来。

连余继业那个大人杨潮都收了,更何况高元爵这个孩子,看到他怯生生躲在邢氏怀里的样子,杨潮觉得也不算那么难为情,毕竟这孩子才九岁而已,如果自己成亲早,孩子也这么大了。

邢夫人毫不迟疑,立刻把儿子推出来。

“元爵,快给你义父磕头。”

高元爵懵懵懂懂,在母亲的指导下,一脸迷茫的跪在杨潮面前。

邢夫人又拿起一杯酒交给他:“元爵,给你义父敬酒!”

连喝了三杯酒,杨潮扶起干儿子。

虽然仪式简单,但是这不过是一种政治交易,不会有人在意的。

这时候邢夫人又催促儿子:“元爵,叫爹!”

再三催促之下,高元爵才怯生生的喊了一声爹,然后就躲在了邢氏背后去了。

这时候李本深很李成栋突然嚷嚷起来,说当爹的应该给儿子包个大红包才好。

就连史可法都笑着表示杨潮应该表示一下。

可惜杨潮没有什么准备,想了下,突然解下了自己的腰刀。

“此刀沾染过鞑子猛士之血,留给吾儿,正好辟邪!”

邢氏笑着接过去,让儿子抱着,又教儿子感谢杨潮。

――――――――――――

今天就这一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