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三十八节 荷兰人的样品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三十八节 荷兰人的样品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出正月,荷兰人就再一次来到了新江口,他们送来了一船货物。

货物的品类十分繁杂,有两门大炮,十杆火枪,一套铠甲,一架自鸣钟,两只望远镜,还有一对战马。

准确的说这不是货物,只是样品而已。

“不知道伯爵阁下觉得如何?”

琼斯带着杨潮看过货,一件件详细介绍,活似一个推销商品的小推销员。

杨潮只是淡淡的摇摇头:“华而不实,不过念在你们不远万里把这些货运来,本官就都买下了,你开个价吧。”

琼斯不由失望,果然每一个中国人对荷兰的货物都不感兴趣,他送来这些可是打仗必须的物资,火枪、火炮都是欧洲目前最流行的,英法各**队中都列装的货物,是他从东印度公司最精锐的雇佣兵身上取下的,但是杨潮依然不感兴趣,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打动中国人了。

“哎,这些就当是送给伯爵的礼物了。但是阁下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杨潮当然不是不感兴趣,火枪和火炮他看过了,都是不错的,这时代西方人在火器方面显然是走在大明前面的,但是技术并没有拉的那么开,有这几件样品,杨潮完全可以仿造,成本肯定比从欧洲运过来便宜的多,这也是当时他没有指定货物,而是让荷兰人自己运过来一些,表示自己满意就可以购买。

但也有不能仿造的,比如战马。

“你们带来的战马甚为强壮,不止作价几何?”

杨潮装作不经意的问道,琼斯带过来的两匹马异常熊俊,杨潮虽然不懂马,但也看得出比自己军中的蒙古马高大的多。

看到杨潮稍微对战马有兴趣,琼斯不由一喜,心里盘算了一下道:“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

杨潮不由有些惊讶,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便宜。

和平时期大明从蒙古人手里买马也是二三十两,运到江南就翻了几番,而现在是战时,二百两银子就是在江南都未必买得到合格的战马,骡子都卖到五十两了。

琼斯以为杨潮嫌贵,立刻解释道:“伯爵大人,您是知道的,欧洲远去大明万里,一艘船从欧洲出发,到大明就得一年时间,所以这自然是贵了一些。”

杨潮点点头:“我知道。既然如此,那就二百两,如果你们能做到,给我送一千匹。”

二百两一匹,一千匹就是二十万两,虽然相比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一个好头,起码让中国人接受他们的货物了,生意嘛,不都是这样慢慢开拓出来的,这意义重大。

琼斯忙答应下来,又接着推销其他东西。

左右考虑一下,杨潮觉得望远镜自己没有条件仿造,明朝没有制造合格透明玻璃的能力,要仿造望远镜暂时还不可能,而这东西对战争很有作用。

于是问道:“这千里镜作价几何?”

琼斯道:“也是二百两!”

杨潮不由摇头,一匹马两百两也就罢了,西方能够大量制造望远镜,也铠甲二百两就太贵了,当然琼斯其实并没有漫天要价,还算给杨潮一个很大的折扣了,因为这东西在大明价值千金。

这种玩意儿一般都是被王公贵族当做万物赏玩,不惜破费千两甚至几千两采购。

但是如果装备军队的话,就实在是装备不起了。

而琼斯之所以愿意给杨潮低价,原因是虽然他们卖给王公贵族的价格更高,但是往往几年都卖不出去几件,如果杨潮愿意装备军队,那数量就多了去了,绝对可以当做一项大宗商品来经营。

琼斯解释道:“此镜需能工巧匠方能制造,是以价格昂贵。”

杨潮道:“那也太贵了。最多一百两,一百两的话,我采购一千架,多了就不要了。”

琼斯沉思了片刻:“不知道伯爵将来还会采购吗?”

一千架价值十万两,也值得荷兰人从欧洲送一趟货了,总好过拉银子来买瓷器的好,但是如果只是这一趟的话,那利润就太薄了。

杨潮道:“如果好用的话,我会考虑每年都采购的。”

琼斯点点头:“那就一百两。不知道伯爵可还看好其他货物?”

杨潮摇了摇头,其他的东西还真看不上,毛毯、玻璃花瓶他都不需要。

琼斯见到杨潮确实看不上他的货物了,这才又道:“鄙人这次得到总督许可,询问杨伯爵是否还需要船?商船或者战船都行!”

琼斯上次回去,东印度公司很重视他取得的成果,总督和在东方的几个要员聚在一起,专门听了他的汇报,最后经过讨论,他们认定卖给中国人几艘船不会影响到荷兰人在东方的势力。

毕竟就算不卖给杨潮战船,荷兰人依然无法跟郑芝龙竞争,幸好郑芝龙只对日本贸易感兴趣,其他方面并不太重视,因此荷兰人才能够在南洋占据一片天地,他们认为如果杨潮发展海上力量,对郑芝龙的威胁比他们更大,如果杨潮跟郑芝龙决裂了,他们正好可以从中取利,能够取代郑氏垄断中国贸易的话,荷兰人求之不得。

但是让琼斯失望了,杨潮依然摇了摇头。

杨潮还没有开拓出海路,暂时还不需要那么多海船,现有的十艘战船足够杨潮压制长江口一带的豪商走私了,用不着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毕竟那也需要十分沉重的代价,是杨潮目前负担不起的,养十万兵每年至少三百万两银子,今年更是可能需要花费四五百万,现在没有余力组建海军。

临走琼斯没忘采购一大笔货物,他不想浪费每一次机会,无论是直接扬帆去日本也好,带回台湾储存起来也好,反正尽可能在中国人开海的时候多采购不会吃亏的,毕竟谁也说不好中国人会不会明天一觉起来就突然改变主意,又禁海了。

杨潮看过荷兰人的货单,发现多了茶叶一项,他们一次性的采购了十万斤,看来荷兰人是接受了茶叶了。

其实杨潮不知道的是,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决定,他们打算将茶叶作为战略物资储备,他们已经验证,绿茶确实能够有效的防止和治疗败血症,那么以后荷兰船员在远航中死亡率会大大降低,这就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更有优势,更能应付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后来竞争者了。

这批茶叶不仅仅是给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船员用,其他方向也可以使用吗,而且他们决定不向其他国家推销茶叶,将东印度公司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底,竟茶叶能治疗败血症的秘密跟他们的海图一样保密。

除了茶叶,其他商品也有变化,比如上次荷兰人大量采购的瓷器不见了,只有少数高级瓷器保留,比如大体型的梅瓶等物,小型的磁盘、花瓶等全都没有,倒是出现跟瓷器相关的另一样商品,那就是瓷土!

这种情况的变化,让杨潮极为关注,他记忆中中国对瓷器的垄断持续到了二十世纪,怎么现在荷兰人不在采购普通瓷器,转而购买瓷土了,莫非荷兰人自己开始制造瓷器了?

这件事必须弄清楚,但是作为商业秘密,荷兰人自己是不会说了。

于是送了一批高档的云锦面料等送给琼斯,让他带回欧洲当宣传品去之后,杨潮立刻就找来郑氏询问情况。

一问才知道,问题不是出自荷兰人身上,而是出自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早在宋代就从中国学会了烧纸瓷器,不止是日本人,朝鲜人和越南人也懂得烧造瓷器。

不过朝鲜只专注白瓷,越南则是青瓷,而且这两国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赶不上中国,而且朝鲜根本不跟荷兰贸易,越南的瓷器自己用还不够,也不会出口,只有中国有条件大规模出口瓷器。

除了景德镇有积累千年的制瓷技艺外,更因为景德镇有用之不竭的高质量瓷土,真是因为瓷土本身的质量,才能让中国的瓷器始终比日本等国的更高一等。

郑鸿逵告诉杨潮,曾经荷兰人用了十年时间,才让郑氏答应供给他们瓷器,不过郑氏给他们的瓷器都是福建德化产的民窑产品,质量很一般。

荷兰人得到瓷器供应之后,开始向日本专销,前几年每年都向日本出口几万件瓷器,可是这几年日本人的技术有了进步,用荷兰人贩卖的瓷土可以烧制出像样的瓷器了,加上荷兰人在价格上根本没法跟郑氏竞争,因此他们推出了瓷器贸易,专做瓷土等贸易。

已经有好几年荷兰人不但不向日本出售瓷器,反而开始从日本大量进口了,日本的瓷器虽然比不上中国的精美,连日本人都更喜欢中国瓷,可是西方人不在乎,日本瓷器他们照样喜欢,也因为荷兰人大量采购日本廉价瓷器,导致日本瓷器产量大增。

日本人的瓷器产业发展起来了!

杨潮顿时觉得有种危机感,这种事绝对不能答应。

“郑总兵,本爵有一个提议,今后给日本的瓷器,本爵决定只征收一倍的税金!”

郑鸿逵不由大喜,这可是意外收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