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三十四节 消息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三十四节 消息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请问伯爵阁下,绿茶是什么东西?”

琼斯不太清楚茶是什么东西,这时代西方人还没怎么接受茶呢,勉强接受的也都是广东福建一带的红茶,江浙一带的绿茶琼斯听都没听过。

杨潮笑着指着桌子:“琼斯先生喝的就是。这茶可是好东西,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刚刚让人去卖茶的同时,杨潮已经让人泡了一壶拿过来,既然是推销,自然要让客户尝一尝。

“哦,是这样啊。那我得喝一口!”

说完,琼斯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口,喝完后皱起眉头,显然对茶的味道还没有适应。

其他海员不懂中国话,根本听不懂,琼斯喝完告诉他们说,这茶水能治疗败血症。

那些海员立刻就大喝了起来,显然他们也很害怕染上。

但是琼斯还是半信半疑,这种略带青草味道的茶水能治病?

所以将病人送进了杨潮的军营,看着他嚼下几口绿茶,又留了个心眼,让人看着病人,嘱咐除了绿茶,不让病人吃任何中国人给的药物,他必须弄懂绿茶是不是真的可以治疗败血症。

生病的书记官每天依然吃着荷兰人习惯的肉食和面包,然后就是一天三顿的吃几大口绿茶和一些干净的水,可是三天后竟然真的好转了,五天后已经有力气了,很显然他病好了。

琼斯不由惊喜,求见杨潮。

“感谢伯爵大人,在下的船员已经病愈了,不知道伯爵阁下还有没有那红绿茶?”

琼斯显然已经相信,那种绿茶对治疗败血症有奇效。

败血症也叫做航海病,迷信的时代西方人认为跟魔鬼有关系,但是一到陆地上修养一旦时间就会恢复。

但是西方人的饮食并没有变,他们在陆地上不过是因为吃了些新鲜的肉食罢了,新鲜肉食中也是含有维生素的。

但是比起蔬菜来说,显然含量还是较少,所以他们在陆地上恢复也得十天半个月,可是杨潮给他的人吃了些绿茶,竟然在短短五天就好了,这不能不让他信服绿茶可以治病。

于是迫不及待的想找杨潮要这种绿茶。

“绿茶啊,多的是。只要琼斯先生要,可以放进货物中。不够出于我们的友谊,我决定送琼斯先生一千斤!切记回航的路上,要经常喝茶。不过光喝茶水不保险,如果生病的话,就直接吞食。本爵是很希望琼斯先生永远健康的。”

琼斯立刻道谢表示感激不尽,也表示很荣幸获得伯爵的关心。

给荷兰人备货用了二十天时间,为了不让那些经纪搞投机,杨潮一直保密,可就是这样依然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物价,短期内南京的丝绸等物涨了三个百分点,让杨潮贴进去几千两银子。

同时临走的时候,杨潮送给了琼斯大量礼物,当然都是希望开拓的商品。

包括南京最著名的产品云锦,告诉琼斯,中国皇帝的龙袍就是用这种面料制作的,希望他带回去做几件衣服穿,另外还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扇子,比如绣品等等。

新江口的秋粮已经收获,江南各地的税粮也都收割了,秋赋已经上交。

湖广的秋赋除了养当地官员外,都被左良玉截留了,朝廷也没有办法。

但是浙江、福建和广东的秋赋却递解到了南京,朱慈烺这个皇帝显然得到了南方文官集团的认可,并没有出现历史上的各种借口扣押,连江西都缴纳了一半秋赋。

江西的赋税并不算多,根据户部黄册,江西田亩四十三万顷,人口九百万,夏税八万担,秋粮二百五十多万担,江西去年还遭到张献忠的攻占,虽然比胡广好一些,其实也是有理由免税的,但是他们缴纳了一百万担。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南直隶,南直隶的税赋踪迹超过七百万担,以现在的银价来算,那就是两千多两银子,当然官府征税用的可不是市价,官府定价一担大米还不到一两银子而已,因此其实只征收了五百万两税银罢了。

在失去北方地区,仅剩下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后,能征到这么多税,其实已经算是官员用心了。

但是这些钱是大大不够用的,湖广的税赋被左良玉截留,朝廷也不用管左良玉的兵了,但是江北四镇的胃口也不止这么点钱,而朝廷还想着秋粮下来后给皇帝选秀,整修宫殿呢。

因此秋粮没有下来前都盼着秋粮,秋粮下来后,反而觉得更缺钱了。

江北四镇立刻闹着要朝廷将他们的兵饷缺额补上,他们说朝廷缺他们三百万两,可是朝廷官员按照他们四镇统计的兵额也不过缺两百万,如果按照朝廷给四镇定的兵额,其实早给他们发超了。

不得不说四镇其实有些欺负朝廷,这才是跋扈。

于是立刻就有文官站出来反对,说杨潮至今一分钱可都没要,四镇也该为朝廷分忧。

杨潮对四镇也有些不满,杨潮可不相信他们搜刮到的钱只是朝廷给的那几百万两。

他们坐镇江淮,别的不说,光是盐业,每年就是千万的利润。

宋应星记载“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

两淮盐商的资本三千万两,光是放贷的利息就有九百多万,而放贷只是盐商的副业,主业盐业的利润恐怕难以估计。

江北四镇什么都不用干,包庇盐商贩卖一些私盐,每年分个三五百万两都不是问题,而杨潮收到的消息,恐怕四镇真是这么干的,坐镇淮安的刘泽清凭什么大肆招兵买马同时还能大兴土木,他要是缺钱才怪呢。

但是朝臣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将银子拨下去,安抚军阀是一方面,恐怕私底下的回扣,也是少不了的。

明明知道军阀和官员都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偏偏杨潮此时还不能动他们。

尤其是军阀,北方的情况一直在变。

杨潮南下后,从临清到扬州都留下自己的人,给他们配备了大量战马,不要他们打仗,就让他们搜集消息。

杨潮现在掌握的消息,比朝廷更快,更准确。

但是消息依然很模糊,因为条件限制,官府的驿站早不通北方了,杨潮最大的消息来源其实是通过一个个逃难来的难民带过来的。

河南的难民无疑是最多的,而河南也是最乱的。

本来长达十多年这里就是农民军和官兵拉锯的战场,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这里的官兵几乎都投降了,可是李自成退出北京后。

很多官兵就再次反了,杀了李自成派来的官员,再次打出了大明的旗帜。

河南各地的土贼也乘势拥起,如刘洪起据汝宁,韩甲第据许州,李际遇据登封,李好据裕州,刘铉据襄城,“分辖各数百里,拥众各十余万”。这些人有的是当地的豪强,有的是无业的好汉,当年农民军和官兵在河南大战的时候,他们就趁势而起,为求自保组织团练。朝廷胜利后被朝廷诏安,李自成打赢后就归附李自成。这次李自成失败后,他们再次揭竿而起,打着杀贼报仇的旗号,吸引对农民军不满的百姓,再次表示拥护朝廷。

满清也不会放弃和那,任命杨方兴为河道总督,苏弘祖为分巡河北道,申朝纪为分守河北道,罗绣锦为河南巡抚,任命祖可法为河南卫辉总兵官,金玉和为河南怀庆副将,这些文武官员带着八旗兵招降明军,已经控制了河南黄河以北地区。

河南就被地方团练武装,明军官兵,农民军残部和满清四方实力占据,极为混乱,各路武装抢掠无度,民不聊生。

山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兵、农民军、满清和地方团练交织,但是满清慢慢占据了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帮助满清迅速取得优势的,正是小朝廷想要册封的吴三桂。

山东河南都跟江南临近,所以收到的消息还准确一些,至于更北的地方,就所值有限,杨潮只打听到一些非常不确定的消息,有的说清军追击李自成到了山西,有的说清军已经进入了陕西。

必须得到更准确的信息,那就必须在更被的地方建立信息站,但是如何渗透到北方去,这是一个难题。

朝廷最近的一个议定,引起了杨潮的注意。

小朝廷终于决定要向满清派出使节团了。

联系满清联合平贼,这个主张一直都是史可法坚持的,但是杨潮却一直反对。

但杨潮和史可法之间却没有私人矛盾,相反杨潮对史可法一向敬重,知道这是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甚至史可法都是在杨潮力争之下才当上首辅的。

当时争当首辅的人可不少,福王监国时取得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头衔的马士英是一个,做过朱慈烺讲官,被封为太傅的王泽是一个,甚至连勋臣刘孔昭都争做首辅。

刘孔昭首先就被文臣联合压了下去,搬出祖制没有勋臣做首辅的说法,而马士英也因为福王一时低调了不少,最后在杨潮支持下史可法压过了王铎成了新任首辅。

所以杨潮跟史可法只是政见不合而已,而皇帝显然更信任杨潮,已经否决了这个提议,而且不准再议,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又同意了。

杨潮决定操作一下这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