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三十三节 绿茶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三十三节 绿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军营中待了三天,杨潮这才返回家中。

朱媺娖一副失落。

“驸马是不是很中意那两个,两个——”

“青楼女子!”

杨潮替朱媺娖说出那几个她不好说的字。

接着道:“其实算不上中意吧。只是之前董小宛已经迎进了家门。而我也答应纳妾。”

朱媺娖道:“驸马是不想做一个失信之人吗?”

杨潮点头:“我一直守信。”

朱媺娖又问:“那驸马能不负我吗?”

杨潮没有任何迟疑:“此生绝不负公主!”

朱媺娖这才道:“所谓夫唱妇随,既嫁做人妇,妾身怎敢让夫君做一个无信无义之人。妾身明日就进宫面见皇弟,向他道明原委,皇弟定然不会让驸马为难。”

杨潮轻轻点点头:“委屈你了!”

这件事也只能让朱媺娖出面了,让她以皇姐的身份跟皇弟商议,这就是一件家事,只是姐夫想纳妾而已,而不是什么驸马要破坏大明礼仪制度。

当然肯定会惹起朝野非议罢了,相比自己的信誉,杨潮认为被人说闲话也只能认了。

至于公主,杨潮确实很是歉疚。

朱媺娖是带着一副委屈进宫的,换成谁刚刚新婚丈夫就要纳妾,都不会舒服,更何况她是一个公主,他的丈夫是没有纳妾资格的,她出面劝说皇帝允许丈夫纳妾,简直就是委屈加一等。

但是她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夫唱妇随的妇道是一方面,不想让杨潮为难是一方面,她更希望的是通过让杨潮纳妾,杨潮能不负她。

见到皇帝后,这个弟弟对她很客气。

这次大婚,皇帝的赏赐其实很微薄,大明朝的公子公主大婚,破费几百万两那是常事,虽然嫁公主往往俭省一些,几十万两还是不能少的,可是这次皇帝也只是给了几十个宫女,根本就拿不出太多钱来,这让皇帝对姐姐颇为歉疚。

“皇姐,朕与太傅商议过了,金秋江南丰收,收了秋赋后,朕或许可以赐一座驸马府,不知道皇姐想要什么样的宅子?”

杨家的宅院房间虽多,但是地方太小了,皇帝总觉得有些委屈姐姐。

朱媺娖却有些兴趣缺缺,她们这些皇子公主,从北京逃出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困境后,对物质并不是那么在意了。

看到姐姐没有应答,朱慈烺不由诧异:“皇姐可是有心事?”

朱媺娖沉吟了许久,才终于开口:“陛下,驸马想要纳妾!”

“什么?”

刚娶公主这才几天,就要纳妾,而且他是驸马,哪里有什么资格纳妾。

皇帝顿时有些不悦,甚至说有些恼怒。

“真是岂有此理!皇姐莫怕,有皇弟在,就不容他杨潮欺心,我这就下旨斥责。”

“皇地且慢。其实驸马纳妾在前,陛下赐婚在后,所以——”

朱媺娖耐心的将杨潮的说辞说了一边,可是朱慈烺却越听越觉得心凉。

老实说他对杨潮的感官很好。

自从北京出来后,他是吓坏了,一路上杨潮对他都很客气,但是那时候他对杨潮却有一些惧意,这件事他谁都没有告诉,一直压在心里。

一个灭国的皇太子,被一个武将解救,护驾前往南方,他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尤其是当杨潮以兵威压江南,要求福王监国奉迎他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做好了当杨潮的傀儡,他不是个笨蛋,自小被大学士级别的文士培养,他知道挟天子令诸侯的典故。

他不打算反抗杨潮,那时候福王监国,如果斗阵失败,他首当其冲,作为对皇位最有继承权的人,如果福王登基,他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当杨潮奉他登基之后,却并没有显露出一个权臣的模样,对他并没有任何干涉,也没有派兵占据皇宫将他监视起来,这让朱慈烺认定杨潮是一个重臣。

但是即位后,架不住总有人在他面前说一些未雨绸缪的话来,要他限制杨潮的军权等,毕竟让一个手握十万重兵的大将镇守城外的江口要地,对朝廷的威胁太大了。

只是一直认定杨潮是忠臣,或者说朱慈烺一直不敢想象杨潮是奸臣的样子,所以他每每会斥责那些进言的亲信。

可是杨潮娶了公主,竟然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要纳妾,而起是在几天后就要纳妾。

顿时勾起了朱慈烺心中的愤怒,一路南下中那种对杨潮的恐惧,也让他一直觉得耻辱,加上亲信心腹的谏言,此时朱慈烺终于爆发了,他感觉到杨潮这次要纳妾,那不仅仅是在羞辱皇家,那还是在威逼皇权,或者蔑视皇权,仗着自己功高,根本就没把皇家放在眼里。

“皇姐你不用说了,此事朕绝不同意!你且回去,那杨潮要是敢负你,莫怪朕不念他的功劳!”

朱媺娖带着另一种痛苦回到了家中。

她觉得她有些难以面对杨潮。

但是杨潮却偏偏第一时间来问。

朱媺娖小心翼翼的回答说皇帝不同意。

杨潮哀叹了一声:“罢了。皇帝也是碍于脸面。不急于一时,等个几年也不晚。”

李香君今年也才二十岁,董小宛跟她同龄,放在后世还不到结婚的时候呢。

杨潮没有责备她,这让朱媺娖竟然感到有一些庆幸,其实她跟皇帝一样,一路上对杨潮也充满了惧意,但是那时候的她有很期盼杨潮能够将他们平安送到南京,心中不得不早早认定杨潮是一个重臣,其实心中的那种害怕到现在也无法释怀。

夜里搂着新婚妻子,一番缠绵自不用说,可是感觉到朱媺娖身上发冷。

点灯一看竟然脸色苍白,立马就去请太医来看,说是受了风寒。

这才十月,天气可不凉,怎么能受风寒,让杨潮不由跟到诧异。

这风寒来的古怪,去的也迅速,杨潮在家陪了妻子十天,日日嘘寒问暖下,竟然很快就好了起来。

杨潮不知道的是,朱媺娖其实是心冷,这十天的接触,她感觉到了一个真实的杨潮,一个懂得关心妻子,十分真诚的人。

十天后,妻子病也好了,杨潮又回到了军营中。

老张的人回来说,荷兰人的船送到了,一起送到的还有郑氏的船。

郑鸿逵上次跟杨潮交易,答应卖给杨潮三百艘海船,是对郑氏来说顶小的船,却对杨潮来说算大船的双桅船。

相比郑氏的小船,杨潮更关心荷兰人的战船,那可都是四千料以上的大海船,而且还是带有火炮的西式战船,几百年后这种战船都能把满清的水师打成渣滓,现在放在东方地域,应该是最为犀利的武装。

跟荷兰人达成的协议是,十艘四千料大船,其中至少一艘是八千料。

料是中国传统的船舶吨位单位,一料代表的是十立方尺的船舱空间,西方的吨位,以英国人的计算方法,一吨是一百立方英尺,而英尺大概相当于三十厘米的长度,明尺的长度大概在三十二到三十四之间,裁衣尺、量地尺和工匠用的营造尺都不一致。

但是明尺和英尺相差不算大,也就是说西方的一吨位,基本上相当于明朝的十料。

以此计算,杨潮向荷兰人要的海船,有四百吨到八百吨以上的吨位。

这对荷兰人不算什么,因为十年前英国人下水的海上君王号,就有一千六百多吨了。

而荷兰人的造船能力比英国人只高不低,所以杨潮要的战船,对荷兰人来说只是小船,但是荷兰人却不可能把最好的战船放在东方,因此这些船其实也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主力战舰了。

杨潮提要求可不是无的放矢,早就跟郑家打听清楚荷兰人的底细了。

荷兰人很痛快,没有耍任何猫腻,而且比杨潮都急迫的将船第一时间送来了。

现在才十月中旬,而杨潮跟荷兰人谈判,才过去了一个多月而已。

从马六甲海峡到广东,顺风也要十七八天,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一个多月。

而荷兰人一个多月就从雅加达(荷兰人称巴达维亚),来到长江口,可谓玩命了。

当然荷兰人玩命是有理由的,张大桅派回来的人还带回来一张订单,上面列出了密密麻麻的商品名目,杨潮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荷兰人要瓷器,要丝绸,要生丝,要布匹,要丝线,要水银,甚至连针和铁锅都要,但是唯独没有杨潮想象中的茶叶,猜测大概茶叶贸易要等英国人来来才会扩展开来,要知道后世英国人可是世界第一饮茶大国,人均饮茶是中国人的数倍,据说一个英国人一年平均下来要喝两个大浴缸的茶。

杨潮不由有些可惜,要知道这可是利润丰厚的大宗商品,没有开拓出来是在太浪费了。

看过货单后,杨潮立刻让账房核对一下。

这批货全是荷兰人用十艘战船换来的,荷兰人十艘战船跟杨潮商定的价格是一百万两银子,开价不算低,英国人一千六百吨加上一百多门火炮的海上君王号造价才四万英镑,折合白银四十万两而已,荷兰人给杨潮的十艘战船,总共火炮数量才两百多门,不提比不上英国人的火炮大了,数量上也才是两倍,十艘船总吨位也不过四千五百吨而已,单纯折算根本不能要一百万两。

但是考虑到荷兰人从西方将船带过来,总得有利润,杨潮也就默认了,反正这些钱,杨潮是一分钱都不会出的。

至于原因吗,高昂的税收,不需要理由。

给郑氏供货杨潮都要了五倍的差价,没有要荷兰人更高,那已经是同情荷兰人还要向郑氏缴纳一笔不菲的税金和保护费了。

也就是说这一百万两银子,其实杨潮只需要给荷兰人二十万两的货物而已。

而荷兰人似乎是顾虑不能长期得到货物,担心大明的政策有变,不但拿船顶了一百万,另外还带过来五十万两现银,来采办货物。

因此杨潮要采购的货物其实是三十万两银子,白得荷兰人十艘船外加二十万两白银。

将货单交给军中账房,让他们悄悄去金钗楼,大笔采购还是走交易所更方便一些。

杨潮还嘱咐一定要保密,杨潮和肯定,如果消息走漏,那群投机的经纪们,肯定能在短期将物价抬高一成以上,杨潮跟荷兰人和郑氏的价格可是均价,多出来的部分就得自己贴,所以保密很重要。

在军中等了二十天,才总算等回了张大桅,他驾驶着荷兰人最大的一艘船,随船的还有十来个荷兰人,没有这些荷兰水手,张大桅还真的玩不转这么大的海船。

带头的自然是琼斯,他紧急找到了杨潮,希望杨潮帮忙找一个医生,因为他们穿上的书记官在远途中病倒了,是可怕的败血症。

杨潮热情的接待了琼斯和一行船员,他们此次的旅途就到新江口为止,放他们进场风险太大。

“琼斯先生你不用着急。不过是败血症而已,这种小病你见过郑家船上有人患上吗?”

琼斯奇怪的摇了摇头,他还真没听说过郑芝龙的水手有患上败血症的,可是他们荷兰船员航行一个月以上,就有这种风险,荷兰人对此已经奇怪了很久,最后他们认定是中国人的体质和西方人不一样,所以不会患上这种病。

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败血症被认为是魔鬼病,是西方航海时代的海员最惧怕的疾病之一,往往一艘船远航后,会被这种病杀死一半以上。

但是他们到了东方,却很少发现中国人得这种病,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可是郑家船上的医生比荷兰人船上还少,荷兰人甚至请教郑氏,甚至偷偷向其他人打听,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其实问题出在饮食习惯上,败血症这种病正是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是离不开蔬菜的,所以出航前习惯带上大量的豆类,一泡就是豆芽,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中国水手并没有收到败血症的困扰。

“莫非大人懂医术?”

琼斯见杨潮说的轻松,不由问道。

杨潮笑道:“这是常事问题而已。其实什么都不需要,一点点,嗯,绿茶就行了。”

说完叫过赵康:“去买三十斤绿茶,要今年的新茶。”

绿茶中正好也有维生素,理论上来讲也是可以治疗这种病的,不过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吃素菜,但是联想到荷兰人没有采购茶叶,杨潮灵机一动想要借此机会推销茶叶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