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零一节 历史变了?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三百零一节 历史变了?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潮收到的密报是三月十六日发出的。

王承恩一行速度飞快,在淮安杨潮出钱给他雇佣了八百个纤夫,这些常年在运河上拉纤的纤夫,脚力可比杨潮的民夫要好,在重金奖励下——十日内到北京每人赏白金——又拉着一艘漕船,因此跑的飞快!

他们从淮安出发一日夜就进入了山东境内,结果遇到了被崇祯皇帝派往浙江募兵募饷的兵部尚书张国维。

张国维是三月八日从北京出发的,告诉了王承恩北京城的情况。

情势十分危急!

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二月初二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汾阳)、阳城(晋城市阳城县)、蒲州(永济),隔日攻下怀庆(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初五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十六日,克忻州,官民迎降,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

此后北京城断绝了跟山西的联系,崇祯皇帝忐忑不安之下,才让张国维去江南募兵,同时调辽东总兵吴三桂,总督蓟辽王永吉率兵入卫,召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

同时大封武将,封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吴三桂平西伯,平贼将军总兵左都督左良玉宁南伯,蓟镇总兵右都督唐通定西伯,凤虑总兵左都督黄得功靖南伯,各给敕印山东总兵左都督刘泽清进实职一级。

就是希望这些武将能够进京勤王。

杨潮知道大明王朝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了,河南山西的明军挡不住李自成不说,关键是根本没有心思抵挡,许多州县的官兵都是出城几十里迎接李自成,可以说崇祯皇帝在北方算是军心尽丧了。

杨潮收到王承恩的信,立刻转给淮安的文官们看过,表示自己要北上勤王,自己就两百来人,这些大官到也不太猜忌,但却犹犹豫豫既不支持也不阻拦,很显然是不想背负责任,大明王朝都到这时候了文官们依然没有担当,她也真是到了该亡的时候了。

但这就够了,只要淮安府不极力阻挠自己就够了,杨潮需要调兵到淮安,然后北上,就少不得淮安府的配合,至少是不掣肘。

同时放飞去南京的信鸽,转达消息给史可法,让史可法帮忙办理北上的行文,让自己的大部队立刻渡江北上。

只是民夫招募工作迟缓了一些,上次从淮安雇佣了八百纤夫,几乎将淮安的纤夫抽光了,一天时间竟然都没有招募到足数,让杨潮不得不耽误了行程,派人到附近沿运河招募。

不过杨潮倒也不太着急,他给了手下五天时间,杨潮记得北京城是四月二十五日陷落的,此时才三月十八,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以自己这次的行军速度来看,从南京到淮安第一批人马五日就能到。

只要第一批军力到了,哪怕只有三五千人,杨潮也有信心跟李自成在北京一较高下,或许野战打不过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但是动员北京城的人力物力,应该能够防守几个月,足够其他地方军队勤王了,以江南左良玉、黄得功等人的兵力,只要到了北京,跟杨潮里应外合,将李自成击退不难。

所以杨潮其实并不算太着急,毕竟他收到的不是勤王诏,说明李自成还没有到北京。

但是山东的王承恩就急坏了,他着急回北京是想着在李自成造反的时候,能陪在皇帝身边,不得不说他是有小心思的,他知道崇祯皇帝貌似坚强,其实内心脆弱,因此而刚愎,能在危难的时候陪在皇帝身边,比立个大功都值钱。

其实他王承恩的认知能力,他是不相信李自成这样的流寇能打到北京城的,可是从张国维这里得到的消息看,李自成还真成了气候,在山西那几乎是无人能敌啊,打到目前为止也就是一个周遇吉给了制造了点麻烦,要是周遇吉也挡不住李自成,李自成可就要一路往东进入京畿了。

所以王承恩顿时大急,将一众民夫驱驰的如同鸡犬,一边拿出自己收受的大笔贿赂,告诉每个人他再加三百两银子,要他们三天内赶到北京,如果赶不到那就统统杀头,一手重利yin诱,一手大棒威吓,这些纤夫们着实卖了死力气。

八百纤夫分作三班,日夜不息,拉着漕船在运河上飞跑。

一日夜就出了山东进入了京畿,同时通过山东的驿站,威胁当地官府发出最高级急报,通知皇帝他正在往回赶,还奏明了皇帝,他擅自做主让杨潮北上的消息,请求皇帝治罪。

王承恩的小聪明倒是很足,他知道皇帝不会治他的罪,反而会认为他办事果断。

驿站传递,有八百里加急的说法,一路马停人不停,过驿站换马,吃饭睡觉都在马上,一夜日可疾驰八百里。

王承恩的急报比他的漕船速度快多了,十六日出发,十七日就已经传到了北京城。

不得不说王承恩这封急报的重要性,因为此时崇祯皇帝已经绝望到极点了。

代州守关总兵周遇吉阻挡李自成,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这是李自成在山西遇到的最激烈也是唯一的强力抵抗,因此周遇吉哪怕退守北边的宁武,已经给李自成让出了东进的道路,可是李自成却死追不放,大军转向北边攻打宁武。周遇吉据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李自成大怒之下下令屠城。屠城起到了震慑效果,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递降表,李自成紧跟着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十一日,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李自成杀到北京近郊,崇桢大急,号召在京勋戚官僚甚至太监捐助饷银。

可是得到的是勋臣贵戚们的哭穷,一个个吝啬无比,不愿捐资,崇祯希望他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带头捐款,希望他能捐个十万两,结果他死活表示没钱,逼急了向自己女儿求助,周皇后私下给了他五千两,他扣下了三千两,把两千两交了上去。

崇祯的皇亲各个富可敌国,最后这个周奎被李自成拷掠,逼出了七十万两银子,可是自己女婿要钱却一分都不愿意出,在他的这个坏头的带动下,最后皇帝只筹得不到二十万两银子,只有一个太康伯张国纪助饷万金,崇祯直接晋封他为侯爵。

其实如果崇祯可以不要脸,把爵位拿到江南去卖,不多说一千万两银子绝对卖的到。

筹来的钱根本都不够发军饷的,更不用说招募新兵守城了,根本无济于事。

又召集文官议事,也拿不出主意,文官有三种态度,第一种以范景文、李邦华为首建议请太子抚军江南;第二种是御史光时亨等人,言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认为请太子南下的人居心叵测。第三种还是大学士魏德藻、陈演之类,陈演请求退休,皇帝担忧李自成,询问他,他为了平安离开,大言不惭告诉皇帝不足为虑,皇帝同意了他的退休,赏赐金币。首辅魏德藻则屡次提出希望出京仪饷,皇帝没有同意。

世态炎凉,文臣们各怀鬼胎,后来崇祯死后,范景文和李邦华都为他自杀殉葬,而时光亨等人却先投降李自成,李自成失败后难逃到南京,被小朝廷论死。陈演主动向李自成捐助几万两银子,被李自成任命为官,李自成败逃的时候,要杀朝臣,陈演又倾尽家财,但只比其他朝臣多活了四天,最后还是被李自成砍头。魏德藻状元出身,但是做官时间很短,是新晋重臣,做到了首辅。刘宗敏拷掠的时候,魏德藻大概贪污的钱不够多,刘宗敏大刑伺候,拿不出钱又承受不过之下讨饶,将女儿奉献给了刘宗敏,刘宗敏玩过之后赏给手下兵卒去玩,最后魏德藻还是被刘宗敏用竹板夹爆了脑袋,后来又拷死他儿子才罢休。

崇祯朝中勋臣不肯捐助,文臣吵闹不休。

李自成这边却丝毫没有耽搁,三月十五日,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李自成手下南路军刘芳亮东出固关,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的士卒溃逃,李建泰投井死。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

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李自成的大炮正是西直门外驻扎的明军襄城伯李国桢部,可惜这最后时刻最受崇祯信任的勋贵,根本就没有为国捐躯的觉悟,李自成一来,不但投降,还让自己的炮兵帮忙攻城。

三月十七日半夜,李自成军攻破广宁门。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是,让崇祯皇帝封他做藩王,割让西北一带给他,并给他一百万两银子犒军。李自成愿意退守河南,还愿意帮助朝廷剿灭流寇和辽东满清。

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了,还想着让崇祯封他一个王,给点钱就行了,的确是很没有出息。

但是也不排除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打算,但是以李自成的政治智慧,大概还真的是想做一个土皇帝,毕竟看他占领北京后的行为,就不像一个政治家,倒像是一个十足的土匪。

只是李自成的要求,崇祯皇帝直接拒绝了。

他已经做好了死社稷的打算,只是抱着一线希望,让太监继续跟李自成谈判,目的是拖延时间,希望能够等来援兵。

而就在这时候,崇祯皇帝收到了王承恩的密信。

绝望的崇祯是来回急促的走动着看完了王承恩的密信,看完之后拿信的手不住的颤抖。

大声惊叹:“杨卿竟至淮安!”

崇祯还以为杨潮身在浙江剿匪呢,他打死都不敢相信,一个月的时间,杨潮不但剿灭了白头军,而且还回军到了淮安,而且正在奉王承恩的命令北上勤王。

已经绝望的崇祯不由升起了一丝希望,立刻让太监去跟杜勋联系,向李自成提出新的要求。

崇祯皇帝告诉杜勋,给李自成封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怕群臣反对,希望李自成给他三天时间说服百官,三天时间内希望李自成停止攻城。

杜勋大喜,回去向李自成汇报好消息去了,但是李自成不是傻子,他一面表示接受皇帝去说服群臣,一面根本就不放松攻城。

王承恩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三天到达了北京城下,那些民夫们到了通州后死活都不肯往前一步,王承恩最后的路程是在杨潮士兵的怀里,骑马度过的。

找到没有被包围的东门,亮出身份,喝令守城官兵将他吊上城,幸好此时城头上监军的是一个太监,这才没有为难王承恩,将他和三十个杨潮的士兵统统吊上了城。

王承恩立刻赶到皇宫。

而杨潮的三十名士兵,则留在皇城外帮忙防守。

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则是放飞了大半的鸽子,通知杨潮立刻进京。

此时是三月十九日夜!

杨潮收到北京传来的消息,已经是三月二十二日了,他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淮安南边半日路程的宝应,可惜杨潮已经等不及了,立刻挥军北上。

杨潮心中不由惊疑,心里记得清清楚楚,是四月二十五日北京城被攻破的,怎么现在才三月多李自成竟然就攻进了北京城,要么是历史出现了变化,要么就是北京城内城、皇城坚持了一个月时间,反正无论是那种情况,杨潮都刻不容缓要北上了。

留下让后续部队不用集结,立刻北上的命令后,杨潮率先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