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七十八节 以退为进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七十八节 以退为进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孔昭上任后,杨潮还是跟其他武官一起,给他接过风的,作为一个大明的武官,杨潮一直都遵守各种规矩,因此官场上该有的明暗规矩,哪怕违心他也会去做,不但给刘孔昭接风,也按时间送上银子。

按说不应该得罪这个刘孔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竟然调集舰队,拦截杨潮的护航队,而且还开炮轰击。

按照张大桅所说,刘孔昭的船队中赶缯船就不少于三十艘,其他大船也有几十艘,其中几艘船上还有大炮,就是因为对方有大炮,张大桅才不敢起冲突,就结束了护航,灰溜溜的回来了。

“那些商船呢?”

看到自己的船队是回来了,但是一艘商船都没有回来,杨潮不由发问。

张大桅道:“都被诚意伯扣下了。”

张大桅对商船颇不以为意,但是杨潮却不这么看,自己为什么能够一直吃护航这口饭,真的只是因为自己够强吗?那是因为自己够诚信,说多少就是多少,从来不会坑商船,而且每次都按时送到。

这是信用,商业信用,正是基于这种信用,很多船户才一直愿意跟杨潮合作,哪怕后来很多人开价更低,他们依然愿意跟杨潮合作。

但是因为这些天经济压力太大,杨潮的船队可是超负荷运转,一次护航就带了将近五十艘商船,可谓超饱和运转了,结果遇到了刘孔昭这个狠角色,张大桅倒是把战船带回来,可是商船都扔下了。

这样坑客户,生意是做不长的。

杨潮沉声道:“老张,你马上联系那些商船的货主,告诉他们,我会尽量帮他们把船要回来的。但是他们的损失暂时不能赔偿他们,如果要不回他们的货,以后我会赔给他们。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我会尽快给他们一个信的。”

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新锐武将,杨潮对待商人的态度,让张大桅很吃惊,但是看到杨潮的脸色,他也不敢反驳,立刻就去行动了。

“备车,去兵部衙门!”

杨潮也立刻行动,他得去史可法哪里一趟了,不是去告状,因为告状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至少能弄清楚刘孔昭的目的,同时要回那些商船的事情,也是需要史可法出面的。

不过杨潮不状告刘孔昭,人家反倒倒打一耙,状纸早就送到史可法哪里了。

刘孔昭说他调集江南水军战船在燕子矶一带会操,结果碰到一个船队冲击他的战阵,后来才发现这是杨潮的战船,因此刘孔昭立刻就状告杨潮,但是至于商船什么的,他们一个字都没有提。

这就让杨潮有点明白了,如果刘孔昭状告杨潮私用战船运货,甚至按一个通倭的罪名都很正常,他偏偏不提这个,只说杨潮纵容手下冲撞同僚,显然刘孔昭是不会承认那批货有问题的,他甚至都不会承认有什么货,这样那批货就很难要回来了。

但是船杨潮是必须要回来的。

史可法也很为难,他知道杨潮做生意的事情,加上这段时间杨潮雇佣了那么多难民,史可法对杨潮的好感度大大增加,对杨潮做生意赚钱也认为是用到了有用之处,替朝廷分了忧,可是刘孔昭这一手让史可法也为难起来。

他倒不会真的按照刘孔昭要求的向杨潮问罪,刘孔昭不把史可法放在眼里,史可法也不怎么在乎刘孔昭,史可法这个文臣奈何不了刘孔昭,刘孔昭这个勋臣同样也奈何不了史可法。

“史大人,末将愿意息事宁人,但是刘孔昭一定要把那些商船还给船主。否则末将大不了闹个鱼死网破,官司就是打到皇帝面前,末将也不会干休的。”

杨潮摆明了自己的底线,让史可法只能叹息一声,答应帮助杨潮跟刘孔昭沟通一下。

杨潮接着就离开,在史可法这里,杨潮弄清楚了一点,刘孔昭的目的跟货有关,但是他调集那么多战船,以杨潮对江南水军的了解,五十几艘大战船,几乎就是下江所有能用的大船了,以前顾肇迹都不敢随便将这些分散在各个水营的战船集中起来,刘孔昭从皇帝哪里要到了**大权,他完全可以调动江南水军,而不用受到文官的制约,所以他的行动可以做到谁都不知道。

但是阵仗这么大,难道仅仅想从杨潮这里抢到一点货?这点让杨潮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确信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那么点货,至于具体要什么,杨潮一时还无法想到。

回到水营第二天,从淮安回来的漕船,又带回来了一百多人,其中有海州民壮一百人,还有几个特殊的人物,是淮安的炮手和海州的工匠。

淮安的炮手在海州跟杨潮并肩作战,虽然他们一个个都只是铸炮的匠户,可是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还是让杨潮很认同的,所以在淮安的时候,杨潮就跟史可法报告过,希望将这些炮手调给自己。

当时杨潮刚刚大胜归来,史可法激动之下是有求必应,当时就向南京兵部发了行文,但是虏兵退走后,史可法自己调任了南京兵部尚书,这些军户调动问题他又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批复了,这种自己批复自己的文书情况,非常巧合。

海州的情况同样如此,海州知州高良明在围城的时候跑了,皇帝没机会杀他,但是虏兵砍了他的头,虽然同样是一个死,但是皇帝事后没有追究他弃城之罪,这样就没有连累到家人,他的家族依然是官宦世家。

皇帝还褒奖了在围城期间坚守的典史宋濂,宋濂因为守城保民之功成功升任了海州知州,新任海州知州也没有为难杨潮,同意将海州一批属于官府管辖的军户调到南京来,因此海州的一批工匠杨潮也要了过来。

对于这些匠户,炮手就不用说了,他们跟杨潮一起并肩作战,哪怕是跟着杨潮的精兵,所以才无所畏惧,但是却让他们培养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海州的铁匠一直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是也对杨潮极为重要,起码在战斗期间,杨潮从来没有为军事物资犯愁,无论是长枪、弓箭还是火药、铅弹,全都没有让杨潮受到限制。

不但没有受到制约,相反杨潮临走时候,还带走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有三万杆长枪,六千具铁甲和四千只鸟铳,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丰富的一批军资,杨潮才不用为扩军重新打造装备,否则经济压力还会更大,弄不好根本就不会考虑雇佣大量难民的事情了。

对这些工匠,杨潮亲自在码头上迎接,带着亲兵帮他们将行李搬下来,搬到军营之中。

从现在起,这些军户就是隶属南京水军左卫的军户了,但是却没有卫所接收他们,他们将被安置在新江口。

安排停当后,杨潮才找到这次招兵的军官们。

这次去海州招兵,到现在已经结束,结果让杨潮不是那么满意,当初海州有三千经过战斗洗礼的民壮,杨潮不知道自己能招到多少,因此一直都没有扩充军队,就等招兵的结果,等招兵结束了才会选择从其他途径招兵补足缺额。

最理想的是直接就在海州招够兵额,就不用在其他地方招那些没有经验的新兵了,可是海州最终只招到了一千人。

中部千总营的操场上,摆开了五个大桌子,每个桌子上都坐着十个左右的军官。

“你们辛苦了,本官敬你们一杯。”

虽然招兵情况不理想,但是杨潮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是明代,让一群千里之外的老百姓,千里迢迢的到另外一个地方当兵,最后三分之一同意了,那已经证明了杨潮在海州超强的号召力了,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武官,没准连一百都招不到,所以杨潮还是给招兵的军官办了一个小小的庆功宴。

所有军官都举杯,他们在海州的时候是队正,没人负责训练一百人,所以他们去是招募他们的旧部,没有这些人,也同样招不到一千人。

先集体敬了所有人一杯后,杨潮拿着酒杯,走向其中一个桌子,这桌子上坐着一个魁梧的军官,坐的笔直端正,气质上跟其他军官略有不同,气势上显得更为厚重。

“谢飞,来来来,本官敬你一杯,你这次做的很好。”

没想到杨潮竟然是转成过来敬自己的,谢飞忙不迭站起来,躬身抱拳。

“都是标下该做的,不当大人之敬。”

谢飞沉声道,他自幼练武,气势沉稳,比其他人都显得更有气场一些。

“当得,怎么当不得,一共招了一千人,你一个人就招了三百,这杯酒我不敬你才说不过去。”

说完杨潮举起酒碗:“拿起来,跟本官碰一下。”

这下谢飞才略为激动的拿起自己的酒碗,跟杨潮小心的碰了一下。

“好好好,这才是军中的汉子吗。”

杨潮说着,一口喝干,然后走向其他军官。

这次去海州,谢飞另辟蹊径,别的军官大都在海州城招兵,他却带了几个招来的民壮,将海州附近的乡村跑了个遍,招了足足三百人。

杨潮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喝倒得,醒来后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一个客人登门造访,曾经杨潮做把总时候的老上司贾世禄。

贾世禄带来了一个条件,是刘孔昭的条件,非常过分,但是杨潮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答应将手里的航运生意,拱手让给刘孔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