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七十一节 夜谈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七十一节 夜谈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母亲的话,让杨潮颇为诧异,暗自寻思,看来这段时间有很多故事发生,而自己都不知道。

杨潮后来才知道,董小宛是经常与杨家来往的,时不时派人送来一些她亲自做的糕点孝敬杨家夫妇,而且逢年过节还经常一显手艺,给杨家做上一座子丰盛的佳肴,用力表现她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品德。

董小宛的母亲自从到了南京,也因为董小宛拥有不弱的财力治疗,病情见好。当然也跟董小宛的命运跟历史上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历史中,董小宛因为为了给母亲治病,不惜将自己卖进了苏州青楼,但是这个时空,因为杨潮的出现,董小宛已经赎身,而且在金钗楼也是卖艺不卖身,这让董母放心了不少,因此身体见好。

而董小宛的母亲也很看好杨家,也长长到杨家走动,董母本就是大户人家出身,形容举止让杨母还是很欣赏的,觉得是一户正经人家,慢慢也就对董小宛的成见降低了。

当然更让杨母看好董小宛的,还是董小宛自身的实力,董小宛本就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原本的历史上,她以青楼女子身份,嫁入豪族冒家,也得到了冒家上上下下的认可,放心的将家族财政大权交给她打理,她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上下都服气,颇有点王熙凤的架势。

现在董小宛看重杨家,阴差阳错的跟冒辟疆错过了,结果赢得杨家这原本小门小户的认可,那就更容易了,其实这次杨母赵兰来灵谷寺还愿,就是董小宛出的主意,是她打听到史可法要跟母亲那天去灵谷寺,然后建议杨母带着儿子一起去,告诉杨母说史可法是兵部尚书,正是这些武官的顶头上司,跟史可法结好,对杨潮的前程大有好处。

于是杨母以言行事,果然碰到了史可法母子,感觉到自己帮到了儿子,十分高兴,就对董小宛更为满意了,所以在家门前,就迫不及待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可杨潮还真的没有动过董小宛的主意,或者说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想过个人问题,一直忙碌的根本顾不上儿女情长,压在头上的未来大势,更是让杨潮的感情总是牵挂在改变命运上,对这种卿卿我我一时间没有顾及。

这是后话了,当夜杨潮就赶到金钗楼,不料史可法竟然比他去的还早,已经在等着他了。

这更确认了杨潮的想法,史可法绝对有事。

但事情可以先不谈,康小宝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兵部尚书光临金钗楼,这可是大事。

就是当年熊明遇都没有来过金钗楼捧场,现在史可法来了,真可谓是轰动一时,康小宝如果不好好利用,也就太对不起他的机灵了。

于是他早早准备请董小宛、陈圆圆两位名角登台,就光请史可法一个人观看表演,谢绝了今夜的所有客人,有这种朝廷大员光临,对金钗楼是很好的宣传,哪怕如今金钗楼已经不需要怎么宣传了,可依然是很重要的事情。

就好比后世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依然很热衷上春晚一样,这代表一种官方的认可,以前的金钗楼不管多么牛气冲天,也不过是一个青楼,能迎来史可法这样的大员,那可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楼了,在整个南京都拥有独特的地位。

而且史可法作为南京城最有权势的人物,其实并不是很热衷于青楼,当然作为明末文人的风气,史可法也喜欢吟诗作对,听琴听曲,但是他一般都是邀请三五好友,在自己家中相聚,席间请上一两个名妓捧场助兴无伤大雅,青楼他倒是不会去逛的。

这还是史可法第一次逛青楼,因此格外的引人注意,还没过夜,就先从哪些被拒绝的客人口中流传开了,史可法逛金钗楼,而且包场了,这些人一传十十传百,口气中满是惊诧,倒是没有多少怨言,没人愿意跟史可法抢地方,巴结还来不及呢。

史可法就这样被动的被康小宝利用了,在杨潮的陪同下,先听了董小宛唱了几首南曲,又听陈圆圆唱了一出西厢记,然后才找到时间,要跟杨潮谈谈。

“杨将军,开海征税的事情,你心中可有成算?”

这才是史可法一直关心的问题。

杨潮已经隐隐猜到,因为最近还算太平,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史可法求自己的。

从一个封闭的国家,立刻就开始贸易,不遇到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杨潮为了坚定史可法的信心依然道:“史大人放心,开海有百利而无一害!”

史可法叹道:“若是厚利引来海寇又该如何?”

杨潮笑道:“海寇?史大人莫非忘记了末将手里还有几百精兵!”

史可法摇摇头:“你的兵丁虽猛,但是当年的倭寇之患不可不防啊。”

杨潮摇头叹道:“史大人多虑了,如今的倭寇早就绝迹,倭国也已经闭关锁国,一人一船都不得出海,哪里有什么倭寇!”

倭国闭关的事情,大明朝的官员还不知道,因为根本就不关心,相比倭国时刻关注大明朝的情报,大明朝对外面的事情,就显得太麻木了,大明君臣的眼睛就始终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全对外界的大势视而不见。

史可法也不知道,一听杨潮说起,愣了愣道:“此事当真?”

杨潮点点头。

史可法却突然皱起眉头,疑虑道:“杨将军,你是如何得知?”

看到史可法怀疑的神色,杨潮就知道史可法是怀疑自己了,但是杨潮也不打算否定。

“没错,末将也做些通海的生意,不过也只是给一些客商送货而已,末将手下的船,可去不得大海。所以知道一些消息。”

史可法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杨潮,沉思了半天,才长叹一口气。

“也罢,你养兵不易,总算是给朝廷养了一只精兵。”

看来史可法是打算用养兵来给杨潮开脱,或者说是在安慰他自己,起码杨潮偷偷通海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但是这兵却未必是给朝廷养的。

“史大人见谅,不通海,末将实在养不活这几百军兵。”

杨潮算是给史可法一个台阶下,这种迂腐般正直的人,有时候还真让人头痛,不是不知变通,而是不愿意变通,这就是所谓的信仰,他没有丝毫道理可言。

杨潮有时候也在想,如果熊明遇那个老滑头在南京,很多时候自己反而好做了,但是换成这个有担当的史可法,自己做事又扯手扯脚,但感情上,杨潮却偏偏觉得这种正直的人更可信一些。

史可法坐着喝了口茶,商谈正事,他不敢喝酒。

“那你说说,朝廷该如何取利?”

说这话让史可法有些很不舒服,眉头都皱了起来,朝廷竟然也需要开口言利,让他感到破不是滋味,可是皇帝的密旨已经下达,换做其他官员,可能会拒绝接受这种没有得到内阁附署的中旨,但史可法是个忠臣,他不会拒绝。

杨潮笑道:“这还不容易。末将只靠着运输海货,就能养五百精兵,若是朝廷开海,千倍百倍的兵都可养的。至于开海一事,前朝就有成规,何必大费周章。”

明朝前的元代多数时间也是开海贸易的,更不用说海贸做到极致的宋代了,不得不说大明王朝在很多事物方面都开了历史的倒车,包括海贸在内的财政制度,不用跟宋代比,就是元代都相去甚远。

史可法苦笑道:“就是不能用这些成规,本官才为难啊。”

杨潮不由疑惑,莫非皇帝想开海收税,又不想用历史经验,打算重起炉灶另开张,弄一套新的?

史可法沉吟了半晌,突然盯着杨潮的眼睛:“杨潮,本官能信任你吗?圣上能信任你吗?”

杨潮一愣,史可法看来是打算跟自己说什么重要且秘密的事情了,只是他问好的方式已经将杨潮逼到了死角,哪里能说自己不值得史可法信任,不值得皇帝信任,那是取死之道。

杨潮点点头:“史大人请讲。”

史可法用力点点头:“好。本官就不瞒你了。其实圣上给本官下了密旨,想让本官开海取利,但是却又不能给百官知道!”

杨潮又不由一愣,这是什么事?既想开海收税,还不想让百官知道,这怎么可能啊,既然开了海禁,别说百官了,按照杨潮的想法,那应该是昭告天下,让大量的资本都进入其中赚钱,然后才能收更多的税啊。

史可法看到杨潮的神色,叹道:“一旦百官知晓,怕是又该弹劾了,圣上也甚是为难。”

说起皇帝为难,史可法口气带着一种悲凉,所谓主辱臣死,看到皇帝如此忧虑,百官的弹劾如同添乱一样,可是海禁是祖制,百官却也没有错,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

不过杨潮却明白了,皇帝和史可法只想从海贸中抽银子,却根本不想把海贸做大,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看中的只是其中几百万两银子罢了,因此根本就是想秘密的参与进来分成。

但是具体怎么想的,杨潮就真不懂了:“陛下的意思是?”

史可法道:“能不能找人帮朝廷赚钱?”

杨潮一愣,他彻底明白了,皇帝是想找个人秘密的走私,然后给朝廷抓钱。

但是在,开什么玩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