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五十三节 赐字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五十三节 赐字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无论以六百破一万,还是千里救援的战绩,杨潮手里这只军队,都不输给岳家军了。

只是大家习惯性的依然以岳王爷的岳家军作为标杆,认为那是儒家仁义标准下唯一复合标准的军队,所以其他军队只能接近岳家军,模仿岳家军,却不能超越岳家军。

其实论作战能力,岳家军确实站在历史上的第一流,军队士气旺盛,军纪严明,但是单以战斗力排座次的话,岳家军也未必能排到第一去,恐怕第一还是当年的秦军莫属。

毕竟岳家军的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无法跟秦军这样的王朝军队相比,岳家军更像一只打上主帅深刻烙印的私兵,而秦军才是标准的国家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持续时间几百年,军纪森严无比,作战异常恐怖,取得的战功也是旷古绝今,但是那统一天下的伟业,后世同等战斗力水平的军队,就真的少有匹敌的。

船只一路原路返回,一路上都没有耽误,第十二天的时候,才回到了出发点淮安城。

跟漕运总督府联络后,总督府派人安置杨潮的军队扎营,杨潮则被带到了史可法哪里。

史可法在花厅早就摆好了一桌酒席,说要给杨潮接风,只是他的脸色似乎有些忧虑。

史可法先是询问了杨潮海州之战的详细过程。

当听到杨潮雨夜血战的时候,他不由大喝一口酒,大喝一声‘壮哉!’

当杨潮说到万千小船,像打鱼一样一一捉拿鞑子的时候,史可法不由露出笑意,连呼‘痛快!’

当杨潮说他明月夜城头大摆庆功酒的时候,史可法则说恨不能亲至。

史可法告诉杨潮,他年轻时候也去过海州城,站在城头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海波,问杨潮看过没有。

杨潮说他提着刀厮杀过后,看过涛涛的海潮,说他举着酒杯在明月下小酌的时候,也看过海波,海波确实美,平静的时候如一块碧翠,但杨潮更喜欢波澜的壮阔。

“举刀擒贼首,把盏观海澜。大丈夫当如是!”

史可法到底是一个功力深厚的文人,随口就用一句诗将杨潮的行为描画出来。

杨潮连赞好诗。

史可法随即又问:“杨将军应该还没有字吧?”

杨潮点头道:“确实没有。”

史可法沉吟了下,当即道:“老夫赐你一个如何?”

杨潮拜首:“长者赐不可辞,就先写过史大人了。”

能得到史可法这种名流千古的人物赐字,倒也是一段佳话。

“举刀擒贼首,把盏观海澜。”

史可法又把刚才的诗句念了一句。

说着甚好甚好,转头就道:“不若观澜二字若何?正应了你名中的那个潮字!”

杨潮也道,甚好甚好,确实跟自己的名字相呼应,是文人取字的惯例。

很快史可法就找到笔墨,郑重其事的将观澜二字写在纸上,交给杨潮。

杨潮不知道这种赐字是不是还要给史可法奉献一点礼物,但是心想史可法大概不会收银子,也就作罢,只是口头表示感谢。

接着喝酒吃菜不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史可法的脸又一次沉下来,那股忧虑自从杨潮进来后,就一直没有消散,此时更是清晰的写在脸上。

终于史可法忍不住询问起来:“杨潮,老夫问你一句,你要如实回答。”

给杨潮赐字之后,史可法也就有权力直呼其名,而不算是无礼了,因为一般赐字的都是长着,不是师长就是叔父辈的,史可法给杨潮赐字,就意味着他打算认下杨潮做一个后辈。

杨潮不知道史可法要问什么,但是自己大概没有必要有什么事隐瞒他,哪怕就是从海州城坑蒙拐骗来的那些军资,大概史可法也只会一笑了之,不会大动干戈的。

于是杨潮点点头道:“史大人请说。”

史可法很认真的道:“杨潮我问你,你在海州,是不是开河灌城了?你要老实回答我!”

原来问的是这件事,刚才杨潮只说因为雨大淹没了虏兵兵营,然后驾船攻打全歼虏兵,却没有说那水就是自己放的。

但是既然答应了史可法,杨潮心想还是不要撒谎,自己问心无愧,希望史可法这个名臣能够理解自己。

于是点头道:“回史大人,形势所迫,逼不得已!而且海州地形容易排涝,歼灭虏兵后不到五天,就已经妥善处置了。”

史可法却摇了摇头,一脸苦色道:“你好糊涂啊。哎,既然你真的做了,老夫只能如实上报!”

杨潮愣了,史可法套自己话,然后还要将自己供出去?

明明可以从权的吗,当时显然放水是利大于弊的,周围已经没有了多少百姓,就是淹没了民房,也不会有什么损伤,至于海州城更是没有大碍,这种事情怎么不能大事化小。

看到杨潮的神色变化,史可法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杨潮,你不知道。如今朝中弹劾你的奏章不下十封。都说你枉顾海州百姓性命,放水淹城,海州左近十里,渺无人烟,都是拜这放水所赐。圣上让老夫查明真相,如实奏报,老夫不敢枉负圣恩,所以只能如实上奏。”

“一派胡言!”

杨潮一听,勃然大怒,这是往自己头上泼脏水啊,海州附近确实渺无人烟,是杨潮放水淹的吗?

“海州无人那是因为虏兵劫掠!人不是被杀死了,就是给掳走了,要么就是逃进了海州城中了,跟放不放水有什么关系!”

史可法叹道:“言官御史风闻奏事,也是职责所在,不过却不解海州近况罢了。”

史可法替那些通道文官开脱着。

确实风闻奏事是御史的职责,他们有权力道听途说一点八卦就上奏皇帝,可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夸大其词的奏疏简直是毁人不倦啊。

难怪后人说明朝三大害,这言官之害就是其一,另外两害一个是党争,另一个是阉患,能跟东林、阉党并列三害,这言官之害名不虚传,起码杨潮就已经切实感觉到了,这完全就是后世的小报记者素质啊,虽说可以风闻奏事,可这样完全不调查,不负任何责任的想当然胡乱编造,就个人道德来说,实在让人不齿。

史可法见到杨潮怒容,以为杨潮是因惧生怒,立刻解释起来。

“本官知道你的难处,一万虏兵啊,要是你不水淹海州,你就回不来了,海州大概也没了。本官知道你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掘河之害也不全然如言官所说。杨潮你放心,虽然本官会如实上奏圣上,但是本官定然一力保你有功无过。”

史可法这点上倒是有点担当,明确表示会如实上奏,同样表示他会保全杨潮,这份磊落倒是值得同情。

杨潮虽然相信史可法的人品,但是对于他的能力倒是有些不太放心,因为在淮安共事过,那些武将忽悠的史可法整天患得患失的场景,杨潮可是记忆犹新,知道这个清官做事有些过于犹豫,但是担当还是有的。

但是杨潮立刻就冷静了下来,刚才是听到有人故意歪曲是非,恶意中伤自己,才颇为恼怒,可是这时候已经反应过来,这事情似乎有蹊跷!

杨潮没有得罪过言官啊,虽然可能有一些以专门找事,并且自以为正值的家伙存在,可是这才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有人查出海州放水的事情,并且将其推在杨潮头上,这么快就调查过海州情况,显然不是那些清高孤傲专门以骂人为己任的家伙能够做到的。

这是有一股很强的集团势力在针对自己!

杨潮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陷害自己,而是一群人一个势力集团在针对自己,从那不少于十封的弹劾就能看出来,如果是个别人针对自己,比如海州的御史,那么也只会是个别人,不可能群起而攻之,在大明朝被群起而攻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政治斗争。

但是杨潮没有得罪过人,难道就因为自己杀敌,就引起别人的攻击吗?

这显然不可能,其中的深刻背景,显然杨潮靠猜是猜不到的,史可法也许知道详情,可是以史可法的性子,是不可能告诉杨潮一个武官,关于朝堂肮脏的政治斗争的。

所以杨潮也没问,只是随便说了会话,就离开了总督府。

离开总督府后,王潇早就在军营门口等着自己了,说是有人要夜宴杨潮。

这个夜宴杨潮的,是淮安第一豪商家族――杜家!

宴请杨潮的,是杜家的当家人杜守昌。

杜家祖籍山西,也是有名的晋商出身。

虽然不是白手起家,但是杜家真正发家,却是在杜守昌手里完成的,杜守昌此人极善投机取巧,而且眼光非常毒辣,所结交的人,往往起初不算富贵,但是最后都能够飞黄腾达,借此杜守昌的产业越来越大,已经成了淮安首屈一指的大盐商。

宴会就放在杜守昌所建的园林绾秀园中,这也是淮安最有名的花园之一,不但规模庞大,而且假山所用之石,皆为名石,装饰所用花木,皆为名种,淮安人称“水石花木之胜,甲于一郡”,这是公认的淮安第一花园。

不过地点却不在淮安城,而是在淮安以北的河下镇。

显然这种人宴请杨潮,是带着结交的心思的,不过王潇如此重视,却是希望借着杨潮的身份,跟杜守昌建立起紧密的关系,如果能跟杜家结盟,很显然王家才能真正介入淮安盐业。

杨潮也不在乎,能跟一个富商建立良好的关系,总是有利的,至于帮王潇的忙,顺手的事儿,何乐不为,于是慨然赴宴!

――――――――――――

今天写完所有后,统计了一下,竟然正正四万字。一天写了四万字,真是一个奇迹。现在是凌晨五点二十三分,但是我脑子异常兴奋,竟然写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想象之所以能一次性写这么多,是因为剧情到**时刻了,憋了这么久的**,让我也极为兴奋。从这一章往前到第二百四十节,都是今天一天写完的。这十多节,算是一个大**情结吧,我是一蹴而就的,虽然不知道明天醒来会不会有不满意需要修改的地方,但是我感觉那种味道是写出来的。而且其中几种情绪交加,有悲壮、热烈、甚至还有喜庆,这是让我最满意的地方,剧情在脑子里行云流水一般的一蹴而就,作为一个悲催的作者,这算是一种稿费之外的额外收获吧,希望读者们看的舒服,也能够跟着剧情喜怒交替,那样俺就满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