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一十九节 相持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一十九节 相持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情况怎么样了?”

感觉城内的情况更紧要,杨潮在成中帮宋濂处理民事用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才有时间过问军情。

“虏兵四面围打,攻了一天城了。”

吕末回答道。

杨潮将军队分为四队,王璞战斗力最强,带领一百人守卫南墙,直面虏兵主营。

吕末则把守西墙,宋坤在北墙,郑永旺在东墙,孙长福带人作为预备队。

杨潮又问:“我军伤亡如何?”

吕末道:“伤亡不大,虏兵以骚扰为主,四面都在填河!我军损伤不足十人,但是民壮伤亡还是有些大。”

杨潮道:“具体说说。”

吕末这才详细的说了一天的战况。

杨潮的士兵损伤了十人,都是轻伤,是虏兵在城下射箭导致,穿着铁甲的他们没有大碍。

城上有近千的民壮,都是以前高良明知州在的时候,就抽调上城的,加上海州的卫兵,人数四千多人。

但是这些人没有训练,以前虏兵也没有攻城,这次开始骚扰攻城,结果引起不小的混乱,很多人身子是相互踩踏,最后有上百人死,数百人伤,真正被杀的,反而不足五十之数。

这点杨潮早就料到,没有训练过的士兵,恐慌之下容易溃散,幸亏有城墙保护,要是野战的话,恐怕就要被歼灭了。

“我已经跟海州知州谈好,城上精壮全归我们统辖,你连夜抽调我部军官。每队队正抽调组织民壮,没人统辖百人。升以伍长为队正。抽另一伍长,去统辖东海中所卫兵,每人统辖三十人!”

杨潮现在已经不足六百人,有四十个步兵队,四十个队正,八十个伍长。

四十个队正全去编组民壮,一人统辖百人,足够将四千多民壮组织起来。

四十个伍长去统辖卫所兵,一人统辖三十,也能将一千卫所兵组织起来。

虽然训练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是能够让他们有组织的话,不至于混乱,借助城墙防守,勉强也可以胜任。

另外杨潮也打算让这些人立刻进行训练,只要有十天时间,起码能够学会简单的刺杀了,在老兵的带领下,只要敢在虏兵蹬城的时候,刺杀他们,那虏兵也基本上不可能攻上海州城。

至于会不会给自己十天时间杨潮没有把握,但是三五天是没有问题的,三五天之前,虏兵应该不会大举攻城,毕竟填河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西边和北边,那可是蔷薇河,是自然河流,不是开挖的护城河,因此十分宽阔,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填堵。

如果虏兵只从东南两面攻打,对方的兵力就无法展开,兵力优势就体现不出来,除非虏兵不把海州城当回事,否则他们至少需要数天时间来准备。

今天出现的虏兵骚扰城上,然后大力填河的举动看来,他们还是很重视海州城的,或者说,对杨潮这只突然出现的强兵,毕竟重视。

夜晚,孙长福值夜,替换了许多男部。

一夜没有战事,连明军的大炮也停了,炮手也需要休整。

第二天一早,杨潮就蹬上了城墙。

城南虏兵的朐山大营已经不见了,转移到了朐山山中了,这就是杨潮一夜炮击的结果。

只是不知道虏兵的损失如何。

虏兵虽然将大营转移到了山中,让大炮失去了射界,对他们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反正他们大军已经将海州包围,已经阻断了海洲人逃跑的道路,哪怕他们从南边跑,虏兵骑兵有信心追击全歼。

杨潮看向虏兵的新大营,正在朐山的山腰处,依然是旌旗猎猎,纛旗高挂,显然炮击并没有给他们太大的打击,只是一个下马威而已。

杨潮也不由庆幸,朐山虽然只是一座小山,最高处不到一百丈,但是比海州城就高多了,高点太容易找了,幸好虏兵没有大炮,否则在高点上架设大炮轰击海州,海州城是万万守不住的。

虏兵不是不会使用大炮,他们在辽东与凭坚城用大炮的明军对抗了十多年,早就组建了自己的大炮,甚至他们的炮兵已经比**的明军炮兵强大了,在锦州之战中,他们就是用大炮才将祖大寿把守的一个个堡垒攻破的。

可是受到辽东明军的影响,虏兵的大炮也都是红衣大炮,这些红衣大炮是大明工匠仿制的西式大炮,不过却不是西方的野战炮,而是西方国家远洋商船上的舰炮,因此动辄数千斤,明军的大炮用这种大炮来守城,虏兵的则用来攻城。

可是大炮太过沉重,显然不可能从辽东千里迢迢的运过来,此次虏兵是劫掠为目的,轻兵突进,越过关塞,没有携带大炮的条件,因此他们极少攻城,就算攻打泗水和兖州这样的城市,也不过是靠着简单的攻城器械。

就是这些器械,也是临时伐木打造的。

临时打造攻城木梯,打造防箭的盾车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临时铸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铸造大炮,尤其是红衣大炮,需要非常复杂的流程,而且过程中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就前功尽弃,四五千斤的大炮,少有不慎就会炸膛。

其中光是制造泥模就需要数月,因为为了铸造庞大的炮身,这种泥模几乎是精工细作,定型后,为了防止变形,不能烤干,而要阴干,光是阴干泥模,就需要数月,因此铸造一门炮,往往是以半年为期限的。

显然虏兵不可能在海州城下待半年时间来铸炮,他们也不可能随身带着铸炮工匠。

所以他们这次攻城,依然需要用人来强攻。

杨潮在城上观察了没多久,就看到虏兵朐山大营军旗晃动,有一彪骑兵出营下山。

后面则跟着一队队推着盾车的步兵,另外还有一些推着手推车,上面装着沙袋泥袋的无甲兵。

“李千户你看,这次虏兵从北方南下,显然是轻兵而来,来不及带上百姓。海州附近的百姓大都逃散一空,他们短时间内没有时间搜捕。所以这一万人全都是鞑子。你说这些人头我们能砍多少?”

城墙上,李瑞跟着杨潮,他心里还有丝丝新奇的感觉,略微带有紧张,但是在杨潮身边却没有慌乱之感,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上城,如果没有杨潮,他是万万不会上来的。

此时听问笑道:“杨大人说笑了。”

杨潮确实是在说笑,他自己都不认为能斩杀人头,不击溃虏兵根本不可能出城砍头,无论打死多少砍不到人头是没用的。

但是虏兵确实是纯粹的虏兵,没有一个百姓,这却是真的。

杨潮道:“李千户,本官不说笑,如果守不住海州,也许不一定都死,但是都得给虏兵抓去当奴才。对了你还要留他们那样的辫子!”

说到当奴才还要留辫子,李瑞脸上不由露出奇怪的神情,有一些厌恶和恶心。

杨潮继续道:“李千户如果你被抓的话,就得被他们压着,一路走到辽东去,然后给他们种地。如果下次来的话,没准可以跟他们一样,来大明抢一把。”

李瑞一愣,然后指着那些推车的虏兵道:“杨大人是说,那些人也有我大明的百姓?”

杨潮叹道:“也许有,虏兵人丁稀少,五次入关抢掠的大明百姓数以百万,这些人有的抬旗了,打仗的时候也会带着。”

李瑞顿时怒道:“叛徒,不知君父的逆贼!”

杨潮却黯然道:“君父无法保全他们,要怪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李瑞依然愤愤不平,但是听杨潮的口气,他也不说话了,显然他不认同杨潮的说法。

虏兵很快到了城下,骑兵在河南边停住脚步,然后盾车掩护,后面跟着一队队的手推车。

盾车后面的弓箭手开始向城上射箭,城上的鸟铳和弓手则还击,射不中盾车后面的虏兵,只能以手推车的虏兵为目标。

杨潮能听到那些虏兵高喊着,拼命的推着车前进,然后一下子将推车上的沙包扔进河里,接着拉着推车拼命的跑回去。

远处也有一些虏兵在不断的装填泥包,推车回去后,立刻又装满一车,接着再次推向护城河。

每一次往返,都要留下几具尸体,城上的明军也不时的被虏兵射伤。

这跟昨天的战况别无二致。

这些推车的大概几乎都是包衣,死多少虏兵都不会伤筋动骨,最多少一些给他们干活的奴隶,让他们心疼一下而已,只要能打赢,回去后会有更多的奴隶补充。

反倒是杨潮心里有些不舒服,这都是大明的百姓啊,卷在明末的大潮中,不但要给异族当炮灰,将来他们的后代也成了异族,这已经不仅是小部分人群的悲剧,而是整个民族的悲剧了。

与南边差不多,东边也是这种情况,不过北面和西面情况好了些,因为这两面的护城河宽阔,距离城墙也远,明军的弓箭威胁不到将近将近七八十步距离外,河对岸的虏兵,因此只能看着他们填河,可惜的是杨潮不看好他们能填堵自然河流。

因此下令西北两面的明军不用还击,抓紧时间训练要紧,所以相比东南两面的激烈对射,西北两面显得颇为平静。

――――――――――――――

感谢老陈XX、懒猴刘兄弟的月票,战锤之全面战争、人品战士兄弟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