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一十八节 守城策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一十八节 守城策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典史是一个四十岁左右中年,身体瘦弱,眉宇间也没什么英气,反而是一脸愁容。

显然典史压力很大,不能指望每一个典史都是江阴县那个逆天的人物,没有跑,说明海州典史已经很够种了。

典史宋濂进了藏兵洞,负手冷冷的站在杨潮面前,虽然个头矮,却强装气势跟杨潮对视着。

见此杨潮主动行礼。

“见过宋大人!”

张典史这才嗯了一声,算是回过礼了,大明文贵武贱,没想到海州城这里的做派比南京还严重。

杨潮也不在意,请宋濂坐下。

宋濂一坐下,立刻冷哼一声:“杨将军,你好大的胆子!”

杨潮一笑:“本官胆子一向很大。”

杨潮可不想在宋濂面前落了气势,文贵武贱那不是国法规定的,是长期斗争中,文官仗着权力,慢慢压倒武将的,后来明末大乱后,武将又开始慢慢压过文官,不过现在北京的崇祯皇帝还没有死,文官压制武将的情况还没有变。

因此一般武将在官阶差不多甚至稍高一点的时候,见了文官都自称下官,甚至一个参将级的武将还会向七品左右的监军行跪礼,简直没有一点尊严。

杨潮做不到,所以刚才主动行礼也不过拱拱手,称呼上也是平等的本官。

宋濂当即哼了一声:“私自入城,你意欲何为?”

杨潮针锋相对道:“大明军入大明城,何为私自入城?”

宋濂道:“可你是客军!”

杨潮道:“客军又如何,事急从权尔!”

宋濂哼道:“事何急?从何权?”

杨潮道:“虏兵攻城急,入城据守权!”

宋濂吸了一口气,拉下脸来,左右看了看。

杨潮会意,对章惇、李良道:“你俩先出去,我跟典史大人有些私房话要说。”

两人立正,转身走了出去。

两个亲兵整齐的步伐,让宋濂一直看着他们走出门口,这才扭头看向杨潮。

宋濂盯了许久,才道:“杨潮本官不跟你绕圈子,也不跟你打马虎眼,你真有把握守城?”

杨潮哼哼一笑:“宋大人你说呢?”

宋濂深吸一口气:“那好。要是你能守住海州城,本官可以不计较你擅自入城的僭越之罪。如果你守不住的话——”

说到这里,宋濂也说不下去了,要是守不住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还用得着计较吗?

杨潮冷眼看着这个书生,却也不知道这书生此时的心思,是在恐惧,还是在激烈,是抱了一死之心留下来,但是又发现杨潮这根救命稻草后的心态,还是一直很天真的认为海州不会有事。

杨潮猜测大概是前者吧,大概这个文人想要殉节,才不跟高良明一起跑。

“宋大人,本官想问你一个问题。”

见到宋濂突然不说话了,杨潮才开口说道。

宋濂道:“你讲。”

杨潮道:“宋大人为何不跟高知州一起离开?”

宋濂突然变色:“离开?是私逃吧!”

接着竟然怒不可遏一般站起来,瞪着杨潮,似乎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杨潮笑道:“大敌当前,高知州一介文人,逃走也是情有可原的吗。”

宋濂突然一指杨潮:“你!”

他显得极为悲愤。

杨潮笑道:“没准高知州有难言之隐,没准是为了海州呢,也许他是去求救兵了,也许他是想留着大有为之身,也许——”

突然杨潮被宋濂猛然打断:“够了!”

杨潮看着这个书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愤怒。

宋濂手指着杨潮,带着剧烈的颤抖:“你,你,你!大胆匹夫,你竟敢羞辱高大人!”

杨潮笑道:“我是在给高大人辩解,好找出一个逃过一刀的办法,可惜我实在想不出一条来。国法、道义都容不下他!”

宋濂悲愤到了极点,反而产生出一种无力感,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

杨潮说的,他何尝没有说过,奈何知州不听。

就是他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想过要跑,可是脑子里的圣贤告诉他,死不是最可怕的,失节才是最可怕的,男人失节犹如女人失贞,从此天理难容。

于是知州选择了走,典史选择了留,但是知州跟他都是读书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杨潮羞辱知州让宋濂感觉到自己也身为羞愤。

“杨潮!我听过你的名头,我知道你有些旁门左道。”

宋濂沉默了半晌,喝干了两大碗酒,这才开始说话,口气中满是决然。

“噢,宋大人还听过在下,真是受宠若惊啊!”

杨潮笑道。

宋濂恨恨道:“杨潮你少得意。本官是江宁人士,去岁还在金陵守制,你的手段我听人谈过。”

杨潮笑笑没说话,又给宋濂倒了一碗酒,他知道宋濂该说正事了。

宋濂这次没喝酒,而是直勾勾的盯着杨潮的眼睛:“我要你告诉我,海州能守住!”

杨潮笑道:“海州能守住!”

宋濂叹口气,反倒无力了:“真能守住吗?”

他呢喃道,再次喝了一碗酒。

杨潮道:“那要看宋大人你了。”

宋濂冷哼:“我?”

杨潮这才认真说起来:“宋大人,虏兵虽有万人,但我有六百精兵,东海中所能抽调一千卫兵,辅以海州数千精壮,守城又有何难。虏兵久战,早已兵疲,绝不敢长围海州。不许多久,只需一月,虏兵必退!”

“一月!”

宋濂眼中的精光一闪。

可是随即就暗淡下来。

“坚守一月,谈何容易!”

海州城可不是运河沿岸,虽然是产盐的富庶之地,可是并没有储粮的大库,常平仓里虽有米粮,可是管仓官等贪腐成性,并没有按照制度存储足够的粮草,现在存粮支持海州城十日都勉强,更不用说一月了,连粮食都没有,怎么坚守!

宋濂的说法让杨潮也感到非常不妙,顿时有些惋惜自己蹬城时候,将从虏兵大营抢到的那些粮食都烧了,如果不烧,不敢说养活海州城,起码军粮足够支持了,不需要向百姓要粮了。

但是杨潮可不死心,自己筹划了这么久,走到了这一步,是绝对不甘心就这么结束的。

于是向宋濂道:“宋大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尽力一试,何以报君王,何以酬正义!”

宋濂又干了一碗酒:“好!玉石俱焚,又有何惧!”

说完一头趴在桌子上不动弹了。

看到宋濂确实喝倒了,杨潮叹了口气,然后叫出钻在床下的姜阳和李瑞两人。

拜托他们送宋濂回去。

第二日杨潮去求见宋濂,这次宋濂一改昨日的颓废,文人的温文尔雅再次回到身上,哪怕是死也要保持一种君子的姿态,无论如何也要装出临危不惧的形象来。

杨潮琢磨了一晚上,向宋濂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宋濂酒醒后似乎没有忘记喝酒时候的事情,当即就答应下来。

接着杨潮派遣自己的亲兵,同时带着一千李瑞派来的精壮,第一时间奔赴海州各大粮铺,将粮铺全都查封起来,将里面的粮食全部登记造册。

这些粮店和他们的仓库中,存储的粮食,也能让海州城撑十天。

接着带人挨家挨户搜查各个大户,将大户家里的粮食全部征用,只给他们留下十天存粮。

一时间海州城沸沸扬扬起来,甚至有几家大户纠结家丁负隅顽抗,却根本不是杨潮亲兵的对手,死了十多个人后,海州城的大户也放弃了抵抗。

紧接着宋濂以海州州衙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告诉大家,今后限量购粮,每家可以以海州被围之前的价格购买三天口粮。

之后杨潮一个个拜访各大粮铺掌柜,还有海州城中的大户人家。

告诉粮商说,他们的存粮算是借的,城围解除后,官府会调粮来还上,希望各大粮商见谅。

告诉大户,十天之后他们存粮吃完,如果海州还没有解围,他们可以跟普通百姓医院去粮店买粮,每次限购三天,保证他们一家老小温饱,至于征调他们的粮食,日后依然会还上。

但是此时海州粮价高企,自从昨日虏兵上万人围城后,城里粮价一日间就涨了三倍,已经是一个月前的十倍了。

很多大户都是高价买来的粮食,因此可谓损失很大,哪怕日后还上,他们依然损失很大,难怪很多人冒险对抗了。

但是对抗显然失败,也没人觉得自己有成功的希望,杨潮的军队连虏兵都能杀,更何况他们呢,因此大户们也只能认命,不认命看看那十来家对抗的大户就是例子,此时他们还家家哭丧呢。

粮商损失倒是不大,因为他们的粮食都是战前就囤积下来的,甚至不少粮商都是在听说北边虏兵入寇的消息后,就开始囤积了。

日后官府还上粮商的粮食,他们损失的也不够是利润,顶多算是没有趁着战乱发财罢了,付出了机会成本而已,金钱上没损失。

因此粮商的抵抗到不强烈,加上杨潮的盛名和官府的积威,那些粮商也只能就范,大明商人阶层从来没有跟官府对抗的习惯和底气,富可敌国的沈万三还不是被朱元璋流放,没有半点抵抗力。

安民告示一出,加上各大粮铺外,都有杨潮的一两个士兵守护,还有衙役跟随,每日限量售粮,保证每家每户暂时能够按照便宜的价格购买口粮,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倒是有了实惠,一时间安稳下来。

城内不出一天时间,就平稳了下来,让杨潮感觉到计划可行,官府存粮、粮商存粮和大户存粮,加起来差不多能维持海州城一个月的食用,但是杨潮杀了平民,几乎相当于劫掠了民财,还是让他这个后世来的人有些内疚。

但是心里明白,已经到了玉石俱焚的时候,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是渡不过去的,事急从权而已,城内的稳定也只是前提,还远不到松口气的时候,因为今天一天,城上的战斗就没有停息过。

————————————

感谢老陈XX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