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一十五节 杨潮的投名状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一十五节 杨潮的投名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潮真的对这些文官的胆子服气了。

崇祯皇帝上台后,对弃城逃走的文官是从不客气的,杀头、诛九族无一幸免,可是依然止不住文官的逃跑,不管是虏兵来了,还是李自成、张献忠来了,都有弃城逃走的。

“现在城中谁说了算?”

杨潮立刻问道。

姜阳回答道:“典史宋濂!”

杨潮接着道:“你去找宋濂,让他允许我军立刻进城,晚了就来不及了。”

姜阳知道没时间等待,不顾手臂的伤势,立刻进城去了。

第二天黄琦再次来了。

是来跟杨潮商议如何里应外合夺取海州城的。

杨潮趁机提出让他想办法进入海州城,然后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放满洲大军入城的提议。

黄琦对杨潮这个提议很感兴趣,感觉非常有可能成功,亟不可待得回去报告他的主子。

但是黄琦的回报让虏兵几个高级军官颇为怀疑,他们不得不担心,如果放杨潮入城后,不投降了怎么办?

这是有前科的,祖大寿的例子才过去了一年多,当年祖大寿被皇太极亲自带兵包围在锦州城中,围了半年,祖大寿都只能靠吃人维持了。

最后是杀了坚持不投降的副将何可刚投降,皇太极对祖大寿的投降自然深信不疑,并且相信了祖大寿的建议,放祖大寿一个人回宁远,说要里应外合,结果祖大寿一去不复返。

如果杨潮学习祖大寿怎么办?假借帮虏兵破城,入城后却不投降了。

黄琦再次来到杨潮军中,直接以祖大寿的例子告诉杨潮,表示杨潮得拿出投名状。否则他们不会允许杨潮平安入城。

只要虏兵不答应,杨潮想要进城,就会被趁机攻击。反而不如直接在城外跟虏兵决战呢。

想了一想,杨潮立刻就拿出了让人满意的投名状。他告诉黄琦刚刚打听到海州知州从东面跑了,如果大清兵派兵去追,一定能够追到。

海州最高官员,海州知州大人,这个投名状,让黄琦很满意,就是不知道虏兵的高级军官满意不满意。

祖大寿当年出卖了何可刚,但是何可刚说起来不过是祖大寿的副手。虽然也是手握重兵,但是地位上比不上祖大寿。

祖大寿杀何可刚投降最后反悔,虏兵首领觉得还可以理解,但是海州知州可是杨潮的上司,出卖上司投降如果反悔,虏酋认为可能性不大。

海州城外的虏酋,可是大有来头,这次阿巴泰带兵入关,授命征明大将军,而这次来海州的虏酋则是阿巴泰的副手。

海州城南,朐山下,这里是虏兵主营。

朐山就是后世的锦屏山。明代成朐山,朐山并不算高,最高峰也不过一百多丈而已。

朐山正对海城南门,因此海城南门也叫做朐阳门。

虏兵将大营设朐山下,就能阻断海州南方,让城中人无法难逃,而且看他们第一时间除了包围杨潮外,就是封堵城南,显然不打算放过城中任何一个人了。

而且将主营扎在城南。显然主要目标恐怕就是海州。

此时大营前伫立着织金龙纛旗帜,旗下一群甲衣华丽的军官在一群铁盔铁甲的精兵护卫下。正在营门处观察着海州城。

其中穿着鎏金盔甲的一个将领正在说话。

“这海州城甚为高大,若攻城怕要折损不少丁口啊!”

此人正是这次东虏入寇的副将图尔格。

东虏入寇。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图尔格为副。

说起图尔格,身份在八旗中极高,乃是内大臣,属于八大臣之一。

为了限制各旗旗主权力,皇太极于八旗之下各设总管大臣一人,总理各旗之一切事务,合称总管旗务八大臣。

图尔格就在这八大臣之列,属于镶白旗,官居固山额真。

固山就是满语中的‘旗’的意思,额真则是长官的意思,固山额真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旗主。

但是皇太极削弱各旗,固山额真变成一种军政官职,而且一旗之下有若干固山额真,已经不在带有旗主的意思了。

八旗中除上三旗属皇帝,下五旗分属诸王、贝勒、贝子等贵族,固山额真在身份上甚至还要隶属旗主,其实就是皇帝安插进入各旗的官员而已。

所以图尔格名义上其实是镶白旗旗主多铎的奴才,实际上是皇太极派到镶白旗分多铎权的官员,因此他其实算得上是皇太极的安插进入镶白旗的钉子,是皇太极的心腹。

所以此次皇太极让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入寇,让图尔格为副手,未必没有让图尔格监督阿巴泰的意思。

当然图尔格之所以能够成为镶白旗固山额真,能够作为阿巴泰副手,绝对不仅仅因为他是皇太极心腹,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否则皇太极也不可能用他做心腹了。

图尔格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能征惯战,因为满清刚刚兴起,还保留着山林中谋生时候的彪悍之气,能征惯战的人多了去了,就是那些从小衣食无忧的贵族一个个也敢上马杀敌。

图尔格之所以能被皇太极器重,乃是因为他不但骁勇,而且有勇有谋,心思缜密。

这次他来解救人质,其实除了要抢掠海州一把,最重要的是要让阿巴泰落他一个人情。他知道皇太极的心思,不但让他监督阿巴泰,也是要拉拢阿巴泰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赞同图尔格来打海州的,旁边几个将领阴阳怪气,显然不想攻城。

其中一个说道:“哼,阿巴泰都不来,我们来做什么?”

另一个附和:“没错,就让那小崽子多吃点苦头。”

图尔格道:“吃吃苦头是好的,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奉命大将军不方便来,我们却不能不管。不过也不能让大家白来一趟,这次攻入海州,所获一律均分,不入公中!相信大将军不会计较的。”

对图尔格来说,来攻海州救人,就是给了阿巴泰一个很大的人情,抢掠的东西自然不用上交了,阿巴泰得给他们担这个干系,而且得感谢他,同时皇太极也会认为他办事得力,不会计较他私吞一些战利品的。

一听图尔格这么说,大家这才满意,毕竟海州的富庶他们已经听说了,这里没有一个笨蛋,都知道越往南越能抢到东西,早就蠢蠢欲动,要不是阿巴泰压着,他们中不少人都想往南京走一趟。

当然阿巴泰的担心是老成持重,不想折损太大,这次出来虽然没怎么跟明军打仗,可是也损失了很多旗丁,原因很简单,疾病,进入大明后,劳师远征确实让很多战士水土不服,其实到现在已经是士气低落,真要攻打坚城,损失必然惨重。

尽管眼馋海州城里的财帛女子,但还有一个虏酋担忧道:“但是也不能强攻啊。”

图尔格点点头,他也不想强攻:“那就看那个明人千总的了,他要是真能里应外合,帮我大军拿下海州,本将不介意给他分一份!”

其中一个虏酋笑道:“怕他不敢拿啊。”

图尔格笑道:“赏他是本将的恩宠,不敢拿是他的本分!”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图尔格道:“就看那小千总是不是识相,是不是真心归附了。”

旁边一个虏酋点头:“那就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他们说的正是杨潮出卖给他们海州知州的消息,如果消息是假的,杨潮说的自然是骗人的,如果那消息是真的,他们真的抓住了海州知州,他们就愿意相信杨潮真心投诚,当然杨潮也有可能骗人,进城后又不投降了。

但是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多放了几百个明军入城而已,尽管正红旗那几个逃出来的墩拜信誓旦旦,说这股明军战力极强,但是图尔格他们这些人其实并不在意。

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大都都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有些猫腻他们也清楚。

他们怀疑墩拜这么说,不过是在给自己开脱,而且墩拜手下大多数都是余丁,真正的战士不多,因此他们打不过明军,不意味着图尔格打不过,要知道图尔格可是带着上万大军。

这时候突然从海州城东南角,几十个骑兵过来。

一群虏酋一直看着这些人跑到营前,其中一匹马上的军官立刻奔过来,跪在地上一脸喜色。

“主子大喜,真的抓到了海州知州!”

此人正是黄琦。

图尔格脸上也是一喜:“黄琦,你做得好!回去后本将做主,赏赐你三十个丁口!”

黄琦连忙叩头:“都是奴才分内之事,不敢劳主子赏赐。”

图尔格摇摇头:“你这汉奴嘴里就没有实话,明明想要却非说不要。你真不要,本将就不赏了。”

黄琦连忙媚笑着:“奴才该死,说错话了,主子赏赐是恩典,奴才不敢不要!”

图尔格哈哈一笑:“好了,你在去一趟明军哪里,告诉那千总,本将允许他进城里应外合。若是耍花招,就等死吧!”

黄琦是图尔格的亲信,虽然胆小了些,但是脑子很好,因此这次才得到劝降杨潮这个差事。

黄琦本来以为是苦差,但是现在眼看要办成了,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因此动力十足,不顾辛劳,立刻就跑去找杨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