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二百一十四节 知州弃城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二百一十四节 知州弃城

作者:狂人阿Q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33: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百对四千!

杨潮只能拼了,设想是用防御先消耗敌人,能杀伤一千上下敌人受不了伤亡退了自然好,不过目前看来是不可能了,上次三百人几乎全部战死,这次对方来了四千人,肯定不可能顾忌伤亡。

在四千人全力进攻的情况下,能够消耗一千人,杨潮已经是很乐观了。

然后就要跟虏兵三千人短兵相接,恐怕要在仓库中进行巷战都说不定,自己六百人用军阵和对方死战,没准能再拼死对方两千人,杀死对方三千人,就是全死了也够本了。

第二天黄琦又来了,这次脸上得意之色更盛。

因为虏兵四千人已经全部到位,仅仅在杨潮的北南西三面,就各自布置了一千人,杨潮是插翅难逃了,因此黄琦认定杨潮除了投降一条路外,已经没有选择了。

杨潮依然虚与委蛇,他将自己的担心告诉黄琦,说自己杀了虏兵有三百人,怕会遭到报复。

黄琦告诉杨潮,大清尊崇勇士,不但不会嫉恨,反而很看重杨潮,只要杨潮投降,高官厚禄是跑不掉的,而且答应杨潮,让他直接进入满洲正黄旗。

八旗分为三种,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满洲八旗也不全是满人,对一些有功的汉人,蒙古人也允许进入,算是一种恩宠,黄琦自己就是满八旗人,是正经满洲权贵的奴才,他以此为荣。

杨潮心里冷笑,看清楚这黄琦是一个以坐稳了奴才而沾沾自喜的人,杨潮却不想做奴才。

但是脸上还在迎合,又跟黄琦谈自己部下的待遇,表示不希望跟部下分开。

黄琦立刻就明白,杨潮这是不想失去自己的实力,这是大明军官的老毛病,都想拥兵自重,把手里的的精锐看的很重。

杨潮手下有六百多人,这点黄琦早就清楚了,而且战斗力极强,不但是黄琦,就是此时那些虏兵军官也都想当然的认为,这些都是杨潮的亲兵,一个有六百亲兵的明军军官,地位绝对不低,能招降过去当然意义很大。

但是却不能容许他继续统领自己的部众,哪怕是祖大寿那样的人物,到了满清他的手下也不过都谋了一个旗人的身份,全部分到了八旗各个庄子里去,都得归各旗旗主管辖。

杨潮自然不能免俗,黄琦很耐心的跟杨潮讲解了八旗的制度,保证虽然杨潮无法统领旧部,但是一定可以获得新的兵马,只要日后尽心尽力杀敌立功,依然能够步步高升,得到大清的重视。

杨潮又问了很多东西,对投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是流露出深深的担心。

这让黄琦一点都不怀疑,因为杨潮这种表现,跟大明朝其他军官别无二致。

黄琦觉得杨潮已经跑不了了,迟早都会投降,因此很不见外的提出,希望要见一见俘虏。

杨潮这时候为难起来,拗不过终于‘老实’交代,说俘虏让海州知州要走了,还有那些人头也都在海州城中,还隐隐透露了海州知州以文官身份压制自己,自己很不满意的情绪。

黄琦大怒,就差指着杨潮的鼻子大骂了。

杨潮诚惶诚恐,表示愿意戴罪立功。

黄琦问他如何戴罪立功,杨潮却说不出一二来。

黄琦怒气冲冲的离开了仓库。

姜阳交涉没有进展,不过却给杨潮送来了五十只鸟铳,告诉杨潮都是制作精良的鸟铳,让杨潮放心使用,杨潮却没法放心,哪怕这些鸟铳样子看上去跟自己的鸟铳别无二致,也不敢放心。

黄琦一连几天都没有来,第四天终于来了。

告诉杨潮,他们大清兵后续六千人,已经快到了海州。

同时通知了杨潮,他们给杨潮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那就是帮大清攻破海州城,救援俘虏。

此时杨潮已经通过多次交谈,暗中摸清了那个俘虏的身份,黄琦口称‘正红旗主子’,爵位上是一个正红旗贝子!

满清的制度过去是奴隶制,但是随着劫掠发展,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奴隶制正在瓦解,虽然各种制度还有过去的影子,但是已经名存实亡。

过去八旗中的贝子身份可是非常了不得的,贝子之上就是贝勒,像阿敏、代善那些老贝勒统统都是旗主身份。

不过随着皇太极上台后,一步步削弱各旗,增强集权制度,现在贝子已经成了一种类似爵位的东西,共分为九等,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虽然贝子只是第四等,但是鉴于满清政权兴起时间不长,爵位还是很稀缺的,得到亲王爵位的,整个八旗也不超过十人,君王的也就是二十多人,贝勒不超过五十,至于贝子绝对没有一百个人,因此贝子已经算得上位高权重的人物了,失陷一个贝子那是相当严重的。

而且八旗制度,每个主子手下必然拥有大量的牛录旗丁,这些贝子都是八旗中的大奴隶主阶层,往往都是权贵,算起来都能跟努尔哈赤拉上关系,也就是皇太极的亲戚,是宗室贵族身份。

这样的身份确实尊贵,难怪能引起虏兵这样重视,但是带一万人来打杨潮就有些太过分了,有些说不过去,因此杨潮感觉到蹊跷,可是真正的原因却也还没有弄清楚,毕竟黄琦一直以为杨潮知道那个‘贝子’的真实身份,杨潮又不能让黄琦知道自己不清楚,从而产生误导的情况。

因此杨潮只能猜,只能赌这个贝子身份非常重要,虏兵是绝对不肯不救的就行,至于摸清他的真正身份,能够旁敲侧击出来就试探,不行也绝对不能直接问,否则被虏兵知道这个情况,恐怕又会生出其他心思,比如蒙骗自己等。

而杨潮的猜测也在被一步步证实着,虏兵又派来了六千人,加上现在的四千,虏兵就有一万了,值得调动一万人来救援的人物,不可能是什么无关轻重的小卒,肯定大有来头,杨潮甚至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多尔衮、多铎这样的努尔哈赤的分不清轻重的小儿子失陷在自己手里了,但是想想又不可能,如果是这两人,恐怕一直在想办法削弱八旗各自为政局面的皇太极巴不得呢,绝对不可能来救。

尽管弄不清俘虏身份,但是仅仅敌人一万人来攻击海州这够杨潮忧虑了。

其实忧虑的何尝只有杨潮一个人。

被虏兵团团包围,已经引起了军心不稳,杨潮让黄凤府、胡全在军中反复跟士兵讲解,告诉大家现在逃跑只有死路一条,让大家继续坚守。

可是眼看着几倍的敌人就在外面,这些虽然都杀过人,但是毕竟经历的战阵还少,而且一个个年纪不大的士兵,可能冲锋的时候,一股热血沸腾天不怕地不怕,可是被包围的时候,就难免意志不够坚定,远远比不上百战的老兵。

这点上杨潮并不认为士兵怯懦,就是自己对身陷重围的形势,也很担忧,甚至有些绝望,感觉自己这次死定了,但投降绝不考虑。

杨潮的士兵都担心,紧张甚至恐惧,就更不用说海州城中的那些军兵了,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卫所兵他们的意志还不如杨潮的士兵呢。

但是比这些百姓和卫所兵更恐惧的,却是那些读书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也从来不认为冲锋陷阵慷慨赴死是什么美德,认为那是匹夫之勇,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更认为自己应该明哲保身,应该君子不立危墙,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然如果虏兵不是来抢掠的,而是来占领的,他们则会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以会立刻投降,可现在虏兵是来劫掠的,他们显然没有投降的机会,所以只能明哲保身。

当虏兵在北面、南面和西面包围了杨潮,并且有一千人早早南下围堵了海州城南,城里的文人还能够坚持,可是当北面也出现一大群虏兵的身影,并且以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杀来的时候,文人们就无法坚持了。

姜阳大半夜紧急跑到杨潮这里,险些被值夜的士兵紧张之下给误杀了,还好他身穿百户铁甲,才没有受重伤,可是胳膊上却中了一箭。

姜阳这么紧急跑来,是通知杨潮,海州知州竟然带着一大帮子士子,趁夜跑了。

具体问题还不清楚,据说是其中一个士子,家中是经营盐场的,提出趁虏兵还没有四面合围海州,他们提前逃走保住有用之身。

而这个士子也给出了逃跑的计划,那就是往东跑,通过海上坐船南下。

海州其实就是后世的连云港,只是此时还没有后世淤积那么严重,海岸线距离海州城更近一些,附近的盐场,比如卞家浦都有渠道直接通向大海,引海水入浦晒盐。

往东去大海不过十里的样子,平时站在海州城就能看到大海的辽阔,因此逃向大海是一个办法,而且海边还有渔村,找一艘渔船并不算难。

海州知州都跑了,这让杨潮有些傻眼。

――――――――――――

很不好意思,发现好像重复了,不知道怎么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改正过来,订阅过的朋友重新看一遍就好。应该是不会扣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