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48章 大明土木大军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48章 大明土木大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1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拱说道:

“妖报已经上达陛下,陛下对此妖言惑众的妖报也十分的愤慨,下令五城巡城御史和锦衣卫缉拿,但是至今也没有什么线索。”

对这个结果,苏泽也觉得不出所料。

京师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鱼龙混杂,大明这点公务人员全部派出去,都见不到个雨点。

这种私印报纸就和**一样,根本就抓不到人。

高拱生气地说道:

“这等狂言,必定是寓居在京师的那些山人妖人所出,去年我就进言陛下,将这些山人全部驱逐回原籍,也是李阁老反对这才作罢,如今他们刊印妖报,诋毁圣贤,实在可恶!”

苏泽连忙说道:

“师相息怒!”

苏泽倒是理解高拱。

高拱自己未必是忠诚的儒家信徒,但是儒家毕竟是官方意识形态,是全体读书人的最大公约数。

其实这篇文章的观点苏泽还是颇为认同的,但是认同是认同,公开发表就是破坏社会共识了。

作为内阁辅臣,无论高拱自己的学术观点是什么,这样的言论也是不能容忍的。

“这绝对是那些狂狷的心学门徒,攻击我实学所作!”

高拱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

好不容易实学有了些起色,就算是张四维的训诂学是小道,好歹也是走了一条新路。

可这篇文章上来就抽了实学的脸,可以说是将实学这段时间的发展全部作废,高拱又怎么能不生气?

这也是高拱急匆匆召见苏泽的原因。

怎么办?

难道用【事后画册】追查真凶?

这有次数限制的道具,用在这种地方,会不会太浪费了?

而且这种盗版私印,也是官方禁止不了的,思想上的事情怎么禁?

就是抓了这个《新乐府报》的作者,后面再冒出来《乐府民报》《新新乐府报》怎么办?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难以禁绝的。

况且苏泽兴办实学,就是为了促进思想界进步,这么搞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苏泽只能再劝,高拱逐渐平复下来,他说道:

“训诂之学确实是小道,实学实学,难也就难在这个实上啊!”

高拱一针见血的就说出了实学的困境。

你理论再好,实学说得再先进,别人问你一句实在哪里?高拱也要哑口无言。

高拱做的实学理论研究,可要怎么落在实处?

实学就是一种方法论,可落实就要看每个人学习的情况了,又要怎么体现出来?

这一点甚至比起心学还要玄,人家心学好歹有一个“致良知”的方法论,有一个“成圣贤”的目标。

高拱为这篇文章大怒,恰恰也是因为实学自身缺乏一个立足点。

苏泽科普推动的那些小发明,望远镜算是军事机密,铸币法也没办法宣传。

那些格物致知的研究,也都和训诂学一样,是京师达官贵人自娱自乐的玩具。

这不是又回到了心学的老路上去了?

高拱将精力都放在实学上,甚至连京察都没有太过问,可被这样一篇文章给掘了根,他又怎么能不生气。

自己能怎么办?再搞一些实学发明出来,帮着高拱壮声势?

苏泽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办法,他只能承诺高拱会想想办法,高拱也只能让他去了。

正如苏泽所说的,堂堂内阁,确实对这种小报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甚至越是朝廷禁报,这报纸发行得越好。

宋代就有这种小报,也是屡禁不止,越禁越多。

大明对基层的控制力还不如宋代呢,最多就是敲打一下明目张胆贩卖妖报的人。

苏泽只能劝说高拱先不要动怒,等到五城巡城御史和锦衣卫调查出结果再说。

苏泽从内阁出来的时候也有些苦笑。

报纸就是自己搞的,如今跳出来反对实学的也是报纸。

人不能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讲言论自由。

苏泽一边想着办法,一边向史馆走去,正好遇到从宫中磋商角楼造价回去的工部尚书雷礼。

雷礼看到苏泽,立刻对身边的官员说道:

“逮住他!”

一众工部官员一拥而上,这帮工部官员长期泡在工地上,一个个都是膀大腰圆脸颊黢黑,苏泽被这么一帮土木大军围住,一下子慌了神。

这皇宫里也有黑社会?

等看到工部尚书雷礼,苏泽连忙说道:

“雷司空,您干嘛让人围我。”

雷礼看到苏泽,装作气呼呼的说道:

“我那右侍郎王之桓,是被你忽悠去修运河的吧?”

“啊?”

“别狡辩!修造新运河是刊登在《乐府新报》上的,别说你和这件事无关!”

雷礼继续说道:“新任侍郎潘季驯还没到任,现在我工部有事,苏翰林是不是理应帮帮我?”

苏泽看着身边一帮土木“大军”,只能说道:

“好说好说,雷司空,我们先移步史馆。”

雷礼一挥袖子喊道:

“走!”

一帮工部官员围着苏泽,浩浩荡荡来到史馆。

罗万化等人也被工部官员们的气势吓到了,苏泽让他们奉茶后,他们连忙退出公房。

上首坐着精瘦矮小的工部尚书雷礼,一群五大三粗的工部汉子围着苏泽这个白面翰林,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苏泽无奈的看向雷礼问道:

“雷司空,可以说说您到底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雷礼冷哼一声,将营造角楼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看向苏泽说道:

“苏翰林,你可有什么法子?”

苏泽连连苦笑,自己又不懂建造,能有什么办法?

再说了,这是宫造局和工部的矛盾,也不是苏泽能调解的。

但是雷礼气势汹汹,苏泽也没想到,上次阁部会议那个和蔼的小老头,竟然有这样的威势。

只能说隆庆朝的阁部大臣各个都是狠人,没本事根本混不下去。

雷礼端起茶,大有你不给我解决办法我就不走的架势,苏泽突然灵机一动。

苏泽对着雷礼说道:

“雷司空,工部和宫造局争的,就是重建角楼所需要的费用是吧?”

雷礼点头说道:

“就是这个,宫造局谄媚上意,压低我们工部报的预算,如果按照他们的算法,这角楼根本重建不起来。”

“宫造局拿的估算,是成化年间重修角楼所费,这都过去多少年了?物料人工涨了多少?他们怎么不拿永乐年间营造紫禁城的造价来算?”

“若是等开工后再扯皮,延误了工期,还是要我们工部担责。”

雷礼看向苏泽问道:

“苏翰林可有办法,说服宫造局?”

苏泽连忙摇头说道:

“雷司空说笑了,苏某又不是司礼监的官儿,怎么说服宫造局。”

“那有什么办法?”

苏泽神秘一笑说道:

“我记得当年重修三大殿,工部也为了预算和宫造局争论不休。”

“每次涉及到皇宫修葺,总是要争论上很久。”

雷礼点点头,这件事他最有发言权了,嘉靖年间重建三大殿,他就是工程的总负责人,那时候为了预算,雷礼从内廷忙到外廷,和宫造局、内阁、工部户部等等部门没少扯皮。

外廷总觉得预算高了,你们工部是不是中饱私囊。

内廷又觉得预算少了,工程进度才这么慢。

雷礼居中调停,来回穿梭,又使尽毕生所学,才将三大殿重建完毕。

“在苏某看来,是因为我朝缺乏法式。”

这时候,在场的工部官员中,有一人忍不住发问:

“苏翰林,什么是法式?”

雷礼勃然大怒道:

“让你们平日里读书,现在外面丢人现眼!傅顺,回去给我罚抄《工部造样》三遍!”

苏泽在翰林院见过《工部造样》,这是一本建筑学入门书籍,非常的厚,抄写三遍怕是要把毛笔都写秃了。

苏泽忍不住回头看,这名叫傅顺的工部官员五大三粗,如今却像是鹌鹑一样缩着头,看来雷礼在工部很有威望。

雷礼又像是后世查房的教授主任一样,又点了一人问道:

“万敬,你解释一下什么叫法式,答不上来就和傅顺一样回去罚抄!”

另一个五大三粗的工部官员立刻说道:

“回大司空,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式一词用在营造中,就是建造的规范样式。”

“法也有朝廷法度的意思,宋代有《营造法式》一书,专司各式营造的规制和造算工料,用此法核算就可以确定营造所耗,精核成本,减少虚耗。”

刚刚那个被罚抄的官员傅顺立刻说道:

“既然有此法,为何我朝不用啊?也用法式来定预算,那宫造司就不能无理取闹了!”

一部分工部官员也连连点头,显然他们被角楼预算问题给搞疯了。

没想到雷礼更气了,他吹胡子瞪眼的说道:“平日让你们读书你们不读!现在丢人现眼来了!谁不知道《营造法式》已经失传了!”

傅顺神色一暗,但是他想到苏泽一向神奇,连忙说道:

“是不是苏翰林家中有失传的《营造法式》?”

雷礼都快要气急攻心了,刚刚回答出问题的工部官员万敬说道:

“傅兄,《营造法式》的书没有失传,宫中就有,工部也有宋代善本存档。”

“那用啊!”

万敬也觉得心累,他说道:

“书没有失传,但是书中的技法失传了。”

傅顺疑惑的问道:

“这也能失传的?”

万敬沉默了一下说道:

“这匠造之术,都在于口传心授,古来成书很少,《营造法式》成书于宋代,书上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了,更别说算明白了。”

苏泽看了一眼万敬,能被雷礼点了发言,这个万敬应该是个有能力的工部官员。

万敬说得没错,《营造法式》在明代已经失传了。

这种失传,不是书籍没了,而是书上记录的术语,后人已经看不懂了。

正如万敬所说的那样,《营造法式》是一本记录了建造技术的工具书,但更是一本宋代官方造价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李诫,就是宋代将作监的官员,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将作监的工程有一个标准。

《营造法式》将各种工程分门别类,在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测算工程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依靠《营造法式》的方法,任何一个工程都可以逆向会推造价,就能大大减少虚报造价或者工程造假的情况。

所以这本书在中国建筑史的地位是十分重要,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只可惜经过宋元的战乱,很多工匠技艺失传,等到了明初的时候,就已经看不懂《营造法式》了。

所以明清的古建筑,和唐宋古建筑的风格其实有不小的差异,甚至有些程度上,明清的建筑水平还退步了。

唐代长安的皇宫,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建成,速度是朱棣时期营造的紫禁城的三倍。

而到了嘉靖时期就更拉胯了,宫灾烧了三大殿,重修三大殿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再比如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明堂,史书记载宽和深都有九十米,占地面积四倍于紫禁城三大殿。

明堂更是高接近80米,这样的一座木质结构的巨构,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

唐宋可以说是在木质建筑上的鼎盛时代,这也是雷礼钻研古书时候,经常感慨的事情。

雷礼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苏泽,问道:

“你看得懂《营造法式》?”

苏泽摇头说道:

“当然看不懂。”

雷礼有些泄气的说道:

“苏翰林你说的轻巧,这法式是多么难的事情啊,老夫从事营造这么多年,也不敢说自己能弄出一本法式出来。”

雷礼再次失望,他其实找上苏泽,也是因为和宫造局吵架上头了,见到苏泽后,又想起他素来有智计,当官以后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但自己还是想多了。

苏泽又不是万能的,他从没有在工部任职,也不懂营造之法,自己真是病急乱投医。

就在雷礼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苏泽突然说道:

“但是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苏泽身上。

雷礼更是一步上前,死死的盯着苏泽。

只听到苏泽说道:

“可以求诸于实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