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26章 圣人千秋,大赦天下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526章 圣人千秋,大赦天下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多时辰后,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随即响起敲门声。

“请进。”长孙无忌道。

“吱呀”一声,大门被推开,长孙诠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赵持满,两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长孙无忌微笑道:“持满回来了。”

“是的,刚回没几日。”赵持满恭恭敬敬的一拱手。

若不是长孙无忌当初指点他去找裴行俭认错,这次瀛州岛和辽东战事,他都会错过。

故而他现在对长孙无忌极为敬服。

长孙诠笑道:“持满三日前就回来了,本来当时就要过来拜见您,不过听说一件事后,便等了两日,今天才和小弟一起过来。”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道:“听说什么事?”

长孙诠满脸兴奋的道:“大兄,你知道现在是几月吗?”

长孙无忌笑道:“我又不是与世隔绝,怎会不知,现在是七月。”

“那七月有什么大日子,您还记得吗?”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目光微闪:“陛下的千秋诞辰?”

长孙诠朗声一笑,道:“不愧是大兄,果然记得!”

当今圣人的诞辰是七月二十一日,只因李治不喜铺张浪费,故而每年诞辰,也不过是武媚娘和郑贵妃几人,在后宫安排一下,也就对付过去了。

这些年来,也有朝臣上奏,提议皇帝将诞辰设为一个节日,每年大肆庆祝,沐假三日,让百姓们都记住皇帝的生辰。

不过李治没有同意罢了。

长孙无忌听长孙诠的语气,心中一动,道:“今年的千秋诞辰,是不是与往年不同?”

长孙诠笑道:“大兄又猜对了,今年是圣人四十圣诞,有大臣提议举办一场宫宴,为陛下庆贺诞辰,陛下竟然同意了。”

长孙无忌喃喃道:“嗯,陛下是贞观二年生,现今是永徽十九年,陛下确实已到不惑之年了。”

长孙诠接着道:“陛下虽同意设宴,但此宴与一般宫宴不同,陛下只打算请十六人赴宴。”

长孙无忌心中一跳,问:“为何只有十六人?”

“陛下说了,这次的千秋宴,并非庆贺他自己,而是庆贺大唐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定将永徽六年到永徽十九年之间,对国家功劳最大的十六个人,邀请到宫中,当众宣扬他们的功绩,并且给每人一个特殊的奖赏。”

长孙无忌听完此话后,心情激荡,面色五彩缤纷,竟有几分难以自持。

为何是从永徽六年开始?他自然明白。

因为永徽六年之前,他一直以为皇帝还年轻,朝政大事,多由他和褚遂良来拿主意,皇帝也很少提出质疑。

当时他并不知皇帝有如此强烈的不满,直到永徽六年十月,皇帝利用废王立武之事,骤然发难,终于在朝堂确立威信。

褚遂良也第二次被贬出朝堂。

自那以后,朝政便慢慢都由皇帝做主。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外人看来,皇帝一直受他制衡,难以自主,他是一个窃权弄政之人。

长孙诠见他沉默,神色不太好看,忙道:“大兄,陛下并未对你见怪,有资格受陛下颁奖的十六人中,就有您的名字!”

“当真?”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亮光。

长孙诠笑道:“是的,名单已经传遍长安了,长安百姓交口称赞,将这十六人,与当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呢。”

长孙无忌遥望北方,心中既充满喜悦,也感欣慰。

这十几年来,只看功劳的话,他自认可以位列朝堂前十之列,其中就单单分裂吐蕃的谋略,就可以压过大部分朝臣。

然而这些事情,都是他暗中所为,假托他人之名,朝野上下,谁也不知。

如今,皇帝公布他的功劳,便说明在皇帝心中,他这些年的功劳,足以弥补当年的错误。

只要参加完这场寿宴,朝野上下,都会明白皇帝的心思,他以后也不必再躲在白隐寺,可以回到长安,安度晚年了。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喜悦,又问起十六人之中,还有其他哪些人。

赵持满道:“除您之外,还有李勣、程知节、尉迟恭、契苾何力、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王及善、刘仁轨、于志宁、阎立本、上官仪、狄仁杰、张柬之。”

长孙无忌听到全都是资勋卓绝之人,连李义府、卢承庆都无法入内,不由暗暗点头。

这样的名单,才会让人感受到荣耀。

长孙诠叹道:“只可惜只有十六人,若是能有二十四个名额,持满肯定能位列其中。”

赵持满点了点头,他一向心高气傲,听了此话,也并未觉得不妥。

他甚至觉得,以自己的军功,完全可以替代狄仁杰或者张柬之,位列其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姜恪也不在其中,不然他就更难接受了。

长孙无忌心情大好,亲自煮茶,招待两人,三人一边饮茶,一边畅谈。

不一会,话题转到辽东,长孙无忌向两人问起辽东和瀛州岛的情况。

去年十一月,薛仁贵联手大唐水军,消灭了想要返回黑水地区的靺鞨人。

战事结束后,薛仁贵便领军返回,只留下一万具装骑兵,镇守靺鞨。

一月初,刘仁轨向李治请旨,放开辽东地区的铁矿开采限制,允许商人采矿,另外也鼓励商人去长白山采参,免除商税。

他这是想效仿漠北的治理方式,通过商业发展,吸引大唐商人前往靺鞨地区。

只要商人去了,便会雇佣一些长工前往,久而久之,靺鞨地区的唐人便会不断增多。

另外,还能利用商业发展,雇佣本地靺鞨人做工。

只要靺鞨人能吃饱穿暖,过的比以前更好,他们反抗大唐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靺鞨地区虽没有石炭和马场,却有丰富的高质量铁矿、人参、药材、林木资源。

不少通过漠北商道发财的大唐商人,都积极响应了朝廷政策,派人前往靺鞨地区,建立商社。

原本刘仁轨还担心逃到苦夷岛的靺鞨军队,将来逃回靺鞨,在林子里休养生息,成为隐患。

谁曾想,他们在苦夷岛跟虾夷人打仗竟然打输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苦夷岛地理位置特殊,是虾夷人多年栖息地,靺鞨人肯定没有虾夷人熟悉环境,便失去地利优势。

再加上正值十一月,寒冬时节,苦夷岛地理气候,比靺鞨地区更加寒冷,马匹都被冻死,靺鞨人骑兵失去用武之地,这便失去天时。

最后,靺鞨军队刚刚受到大唐打击,士气低沉,战力锐减,连人和也没有。

天时地利人和,靺鞨都不占据,自然打不过虾夷人,损失惨重下,只好逃回苦夷岛西边大陆。

然而这片大陆是肃慎人的聚居地。

肃慎其实也是靺鞨一部,只因他们生活在更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习惯逐渐与靺鞨人区分,这才分离出去。

肃慎人以前也被靺鞨欺负的很惨,如今见靺鞨人穷途末路,自然痛打落水狗,将来犯的靺鞨人消灭一部分,俘虏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逃往更北地区。

长孙无忌见辽东已朝着稳定方向发展,心中也安心几分。

此时距离李治的千秋寿,还有三天。

当天夜里,长孙诠和赵持满便留在寺中,住了一夜。次日清晨,长孙无忌和两人一起,坐着马车,朝着长安城返回。

马车行的很快,正午过后,便可以远远瞧见长安城。

朝着城门靠近时,忽听马蹄声响起,三匹快马疾驰而过。

前面两人是两名少年,都不超过二十岁,面色虽稚嫩,身材却都极为魁梧,锐气逼人。

只有第三人不同,约莫三十岁左右,脸颊消瘦,双眼无光。

长孙诠瞧见前面两名少年后,赞道:“这是哪家的儿郎,竟生得如此雄壮?”

赵持满笑道:“这两人的名字,小舅应该听过。”

“哦,是谁?”

赵持满道:“一个叫王孝杰,一个叫李慕唐。”

长孙诠哈哈一笑,道:“原来是他们啊,听说今年的禁苑狩猎,这两小子加上薛家那位麒麟儿,都代表我大唐参赛,表现相当不错,陛下都赞不绝口!”

赵持满感叹道:“去年他们差点就入选了,这三个少年郎,确实不错。”

长孙诠转头看向长孙无忌,笑道:“大兄,你最擅观人,你觉得这两个少年如何?”

“什么?”长孙无忌忽然抬头。

长孙诠愣道:“你没看到刚才那两个少年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没有,我只顾着去看那第三人去了。”

“最后那人?他看起来很普通啊!”

长孙无忌道:“你不认识那人了吗?”

长孙诠摇头。

长孙无忌缓缓道:“他是李府那个被逐出族谱的长孙,李敬业,你应该见过才是。”

“什么,他是李敬业?看着不像啊!”长孙诠惊愕道。

长孙无忌道:“任何人遭到他这样的经历,都会大受打击,意志消沉,精气神自然也会变化了。”

长孙诠道:“那也是。”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又继续思索起来。

瞧见李敬业,他便想起了李勣。

李勣也在这次受邀千秋宴的十六人名单中,他当然也会感到喜悦。

然而,李勣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如果仅仅是参加千秋宴,他就算高兴,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明显,更不会如此匆忙离开。

这其中,肯定还有别的缘故。

想到此处,他向长孙诠问:“最近几日,长安城是否还发生别的大事?”

长孙诠略一思索,道:“要说大事的话,太子殿下向陛下请了一道旨意,说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陛下在千秋宴那一日,大赦天下!”

长孙无忌听到此话,目光一闪,微笑道:“那就说得通了,难怪李勣那老小子如此高兴了。”

“李太傅怎么了?”

长孙无忌将今日清晨,李勣收到一封信后,便急匆匆离开的事说了。

“你们瞧着吧,李敬业马上要回归族谱了。”

长孙诠大为不解,道:“大兄,李敬业并未关在牢狱之中,大赦天下,与他有何关系,为何他会忽然回归族谱?”

“你们可知道李敬业当初为何被逐出族谱吗?”

“应该是他见过韦珅吧。”长孙诠回答。

长孙无忌道:“不仅如此,我没猜错的话,李敬业见过韦珅后,没有告诉李勣,甚至有可能同意了韦珅的计划!”

长孙诠惊道:“不会吧!”

长孙无忌淡淡道:“若非如此,李勣绝不会把李敬业逐出族谱。”

“可是,陛下不是没有处置李敬业吗?”赵持满忽然道。

长孙无忌道:“那是陛下看在李勣面子上,才没有处置。李勣心知肚明,所以也必须给陛下一个交代,这才逐出李敬业。”

两人听到此处,这才明白,李勣这是相当于将李敬业流放。

如今陛下大赦天下,李敬业的罪行便能赦免,李勣也就可以顺理成章,把李敬业收归族谱了。”

长孙无忌回到府邸后,发现府宅打扫得很干净,朝留府老仆一问,才知是新城长公主经常派人过来,帮府中打扫。

到了晚上,于志宁也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来他府上拜访。

于志宁比长孙无忌还大几岁,然而这几年过的很快活,竟然显得越来越年轻了。

尤其是这次千秋宴十六人名单中,他也位列其中,这让他喜不自胜,非要拉着长孙无忌喝酒庆祝。

长孙无忌心情也很好,便陪他喝了几杯,两人一起畅谈年轻时的事。

接下来两日,不仅辛茂将来拜访,韦弘机、宇文节这些世家大族的族长,也闻到风向不对,过来拜访。

这几年来,因为萧氏一族的缘故,长孙一族与这些世家大族,隐隐产生一些矛盾,他们这时过来,是为了消除嫌隙。

长孙无忌年纪大了,也不愿再多树敌,既然他们肯退让,便也愿意既往不咎。

日升日落,时间很快来到七月二十一。

一大清早,长孙无忌便穿上一套红色礼服,他如今并无官职在身,只剩下国舅的身份。

这件礼服,便是他当初受封国舅时,李世民派人赐给他的,他一直小心珍藏。

约莫巳时中旬,长孙无忌穿着礼服,离开府邸,前往太极宫参加皇帝的千秋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