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25章 诱人的武皇后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525章 诱人的武皇后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徽十九年,七月。

长安,太极宫。

夜已深,武媚娘单手支颐,以一个诱人的姿势,侧躺在凤榻上,只用一件明黄色中衣,包裹住浑圆挺翘的娇躯,雪白修长的双腿交迭在一起。

“陛下,您在干嘛呀,快点过来啊。”武媚娘娇声呼喊。

刚才她沐浴时,李治忽然来到立政殿,闯入浴室,和她一起洗鸳鸯浴,将她撩拨得全身火热,媚眼如丝。

不料洗完之后,来到寝殿,李治却坐在床檐边,命人将桌案搬到窗边,也不知在埋头写着些什么,竟对她不理不睬。

李治头也不抬的道:“媚娘,你有没有觉得,永徽六年之后,朕的变化很大?”

武媚娘愣了一下,笑道:“妾身一开始确有这种感觉,可后来便想明白了,陛下故意如此,是为提醒妾身,已是皇后之身,不可再行越界。”

永徽六年十一月,正是李治来到大唐的时候,武媚娘也刚刚当上皇后一个多月。

那时武媚娘志得意满,行事便有些骄纵,毫无顾忌。

她听说李治又偷偷见过王皇后和萧淑妃,心中大怒,便派张多海前往冷宫,用骨醉之法,处死二人,却被李治阻止。

后来李治突然对她冷淡,让武媚娘一时手足无措。

幸好她极善迎奉,在接下来相处中,慢慢摸透皇帝心思,知道自己成为皇后,皇帝便不喜她再干预朝事。

随着她慢慢减少与前朝来往,果然重新获得皇帝恩宠,稳固皇后之位,这才有如今夫妻恩爱、琴瑟和谐的局面。

李治听她如此说,笑道:“原来你是这般想的?”

“难道不是?”武媚娘诧异道。

“差不多吧。”李治摸了摸鼻子,道:“那朕再问你,你觉得永徽六年之前的朕好一些,还是永徽六年之后的朕,更好一些?”

到了今时今日,李治也不怕秘密暴露,故而很想知道武媚娘如何看待他的变化。

武媚娘眼波流转:“当然是永徽六年之后的九郎,更加好了。”

李治喜道:“哦,为什么?”

“因为永徽六年之后,九郎才让妾身当上皇后嘛。”武媚娘腻声道,伸出一条大长腿,足裸绕过李治后背,搭在他大腿上。

不得不说,武媚娘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李治伸手握住武媚娘的足裸,只觉触手滑腻,忙道:“媚娘,先别闹,朕想再和你说说话。”

武媚娘只好收了足,问:“陛下还想问什么?”

李治道:“你知道朕在写什么吗?”

武媚娘摇了摇头。

李治道:“朕在想,自永徽六年到现在,国家内政清明,疆土扩张,这其中,少不了朝中大臣的辅佐,在这些大臣之中,功劳最大的有哪些人?”

武媚娘嗔道:“陛下偏心,功劳大的就只有大臣吗?”

李治微微一笑,道:“当然,朕的皇后功劳也不小。”

武媚娘这才转嗔为喜,笑道:“有功劳的大臣可不少,比如李勣、薛仁贵、裴行俭等人,陛下是想赏他们吗?”

李治道:“朕确实想嘉奖他们,不过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要让他们感到荣耀。”

武媚娘心中一动,道:“陛下是想效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吗?”

“皇后以为可行吗?”李治反问。

武媚娘想了想,道:“妾身以为,以陛下之丰功伟绩,不必效仿先帝,可用自己的方式,嘉奖那些大臣。”

李治哈哈一笑,道:“皇后之言,正合朕意。朕准备嘉奖十六人,其中十四人已经想好,最后两人却拿不定主意,皇后来帮朕想两个。”

武媚娘坐起身,趴在李治肩膀上,笑道:“陛下需得先让妾身看一下那十四人名单,免得妾身说重了。”

李治便将纸拿给她看了。

武媚娘凤目凝视,只见第一人赫然是李勣,后面也都是些熟悉的朝臣名字,无一不立下过大功劳。

全部看完后,武媚娘目光闪动了一阵,缓缓道:“陛下,妾身觉得,有一人不可缺少。”

李治问:“谁?”

“长孙无忌!”

李治深深看了武媚娘一眼,道:“长孙无忌这些年的功劳,确实能进这十六人名单,可他情况特殊,朕若嘉奖他,你知道代表什么吗?”

“便相当于告诉朝野上下,陛下已经原谅长孙无忌了。”武媚娘回答。

“你不介意?”

武媚娘一脸认真的道:“九郎,这些年来,妾身仔细想过了,要不是长孙无忌揭露萧嗣业,你我都会有危险,弘儿也是,光凭此事,便可抵消他当年罪过。况且他当年虽跋扈,却并无谋逆之心。”

李治一脸欣慰的望着武媚娘,感慨道:“媚娘,你能有如此心胸,朕就放心了。”

他只当武媚娘远离朝政后,对长孙无忌宽容了许多,故而帮他说话。

却不知武媚娘手中捏着长孙无忌的把柄,随时都能收拾他,故而才帮他说话。

李治又问起最后一人,武媚娘略一迟疑,道:“陛下以为李义府如何?”

李治摇头道:“他不行,这些年来,他虽立了不少功劳,但也犯了不少过错,德行有亏,不可为百官之表率!”

武媚娘道:“那于志宁呢?”

李治皱眉道:“于志宁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毕竟没有太大的功劳,只怕别人不服。”

武媚娘笑道:“陛下,那于志宁身为世族出身,又长期担任宰相,却从未犯太大的错误,光凭这一点,已经很是难得了。”

李治点了点头。

武媚娘这么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

一个人官职低微时,很难看出品性,只有当他位高权重时,才会显露本性。

就连卢承庆这样的人,当上宰相后,也犯过错误。

于志宁却仿佛一棵常青树,无论大事小事,又或者是站队的问题上,几乎都没有犯过错。

再者,于志宁是世族出身,三朝元老,资历很深,他若不在名单之中,会让人觉得,李治在区别对待世族。

想到此处,李治提起玉笔,大手一挥:“那好,就加上于志宁和长孙无忌。”

待他写完,武媚娘已经伸手勾住他的脖子,鲜红的双唇凑到他耳边,媚声道:“陛下,名单既已拟好,咱们也该办正事了。”

李治放下纸笔,转过身,抱住她凹凸有致的娇躯,笑道:“媚娘,你是还想给朕生一个女儿吗?”

武媚娘笑道:“只要陛下想要,妾身就给陛下生。”

李治不再多言,合身扑上,罗帐映照下,可以清晰看到,两人的身躯很快交缠在一起。

……

清晨,悠扬的钟声在终南山响起,白隐寺的和尚们都开始辰起做早课。

李勣来到后山,呼吸着清晨舒爽的空气,沉肩挥拳,开始早间晨练。

去年十一月,朝廷经过缜密谋划,出兵打下靺鞨、新罗两地,还顺势收复瀛州岛全境。

此事李勣虽未参与,却也一直在关注。

整个计划并不多么复杂,却也一环扣一环,充分利用了靺鞨人、新罗人的心理,最终达成战略目的。

李勣知道此事由裴行俭全权策划,心中对这个后辈的谋略,极为欣赏。

有这样的新生代优秀将领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他这个老兵,也终于可以安心退下去了。

今年的正日大朝会上,他便向皇帝请旨致仕。

李治再三挽留,见他退隐之心十分坚决,最后终于同意,不过依然保留了他的俸禄,让他能领着俸禄,安享晚年。

李勣原本就有几分出尘之心,曾经还想过要当道士,故而隐退之后,便来到终南山,准备小住几月,与长孙无忌作伴。

一套拳打完,李勣并未立刻回寺,而是在后山散步。

他精于养身,知道剧烈运动之后,走上几步,对身体更有好处。

当呼吸完全平稳后,他才终于回到前寺。

此时正是用早膳的时候,已有僧人送来素斋,放在屋内。

李勣用过早膳后,信步来到长孙无忌的屋子外,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而入。

抬头一看,只见长孙无忌正坐在桌案后面,翻看着几本老旧古籍。

这些书,都是赵持满从辽东派人送过来的,里面包括了倭国典籍,也有靺鞨人、新罗人的典籍。

长孙无忌正在编写史书,其中就包括外国的内容,故而阅览一些外国书籍,对他的著书大业,也颇有帮助。

李勣见长孙无忌全神贯注的盯着书本,眉头紧皱,走到他旁边坐下,笑道:“怎么了,这些胡人的史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只能算记本,称不上史书。”长孙无忌纠正道。

他扬了扬手中一本册子,道:“这是新罗人的一本记本,其中记载多是夸大之词,甚至前后矛盾,令人难以信服。”

李勣问:“倭人和靺鞨人的呢?”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道:“倭人还比不上新罗人,都是一些神话记载,真实记录很少。至于靺鞨,他们根本不记录各朝时事,书中都是一些渔猎技巧罢了。”

李勣笑道:“蛮夷之辈,无礼仪传承,也很正常。”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一名和尚走了进来,递给李勣一封信。

李勣看完之后,脸色微变,露出沉思之色。

长孙无忌问:“李兄,怎么了?”

李勣正要开口,忽然笑道:“不必多问,你马上就会知道了。我要先回长安一趟,过几日,咱们长安再见吧。”

言罢,脚步匆忙的离开了禅房,显得极为匆忙。

长孙无忌最善观人,李勣刚才神情之中,分明显出几分欢喜之色。

再看他匆忙离开,连向自己解释两句的时间都没有,可知定是出了大事,而且应该是一件好事。

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事,连李勣这样的涵养,都难掩喜色,这让长孙无忌也多了几分好奇心。

不过他很沉得住气,李勣既然说他很快会知道,应该不是虚言,于是继续埋头看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