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15章 天水赵氏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515章 天水赵氏

作者:左百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日大朝会后,初五,靺鞨使节便匆匆离开长安,返回靺鞨。

赵持满原本也想尽快返回瀛州岛,可他母亲长孙氏,却不肯放他这么快走。

赵持满现在的官职是正三品,还在长孙诠之上,年后来赵府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都是冲着赵持满而来,倘若赵持满不在,拜访之人起码要少一大半。

长孙氏名门贵族出身,非常善于编制人脉关系网。

天水赵氏是凉州大世族,赵持满的伯父赵慈景娶了李渊的女儿,他父亲赵慈皓也是一方刺史。

话虽如此,赵氏也只能算本地大世族,与长安大世族不能相提并论。

赵慈皓娶了长孙氏,便是想依附长孙氏的提携,进入长安上层阶级。

只可惜,长孙氏忽然衰落,那些依附长孙氏的都受到牵连,赵慈皓的刺史没能保住,被贬为地方县令,病死在任上。

幸好,赵氏又出了一个赵持满,这让长孙氏又看到了希望,希望凭着儿子的官职,让天水赵氏更进一步,成为大唐顶级世族。

当然,这需要数十年的细致经营,还要保证赵持满在朝中官位不倒。

正因长孙氏怀着这种心思,她才一直反对赵持满与李绎真的婚事。

因为娶了李绎真,对赵氏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随着赵持满官职不断升高,长孙氏突然觉得,就算不能娶名门女子,凭儿子在官场上的发展,也足以让赵氏崛起。

这才对婚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世族发展,离不开人际应酬,若不花精力去交好别人,等赵持满突然发生不测,赵氏就可能被打回原形。

赵持满心高气傲之人,对这种交际应酬,原本嗤之以鼻,不过他妻子李绎真竟也站到婆婆一边,劝说他耐住性子,多与人交好,他也只好同意下来。

赵持满也有自己的考量,这次去瀛州岛也不能再带妻子,若是能促进婆媳关系,他也不必再忧心家中之事,这才答应下来。

这天上午,赵持满正在后院练箭,妻子李绎真提着裙子,飞奔而来,喊道:“夫君,别练了,来了几位贵客,快去迎接吧。”

只听“嗖”的一声,赵持满手中箭矢激射而出,因受到干扰,稍微偏离了靶心。

“又是贵客,哪来那么多贵客!”赵持满挑了挑眉。

李绎真过去挽住丈夫手臂,拉着他朝后堂而行,笑道:“这次真的是贵客,听母亲说,对方曾经还对父亲有恩呢。”

赵持满愣道:“对父亲有恩?”

李绎真笑道:“是啊,听母亲说,当初父亲迁巴州刺史,就是对方出的力。”

赵持满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道:“韩姨父?”

李绎真笑着点点头。

韩瑷的妻子也是长孙氏,而且与赵持满母亲是亲姐妹。

当年长孙无忌掌权时,长孙一族,家大业大,很难兼顾上所有族人和姻亲。

赵慈皓当时还是地方长史,数次去长安求见长孙无忌,希望能更进一步,成为一州刺史。

只不过,当时拜见长孙无忌的人实在太多了,长孙无忌一直没空单独见他。

后来还是他夫人找上了姊姊,打通了韩瑷的关系,在韩瑷帮助下,赵慈皓才终于升为州刺史。

所以说,韩瑷对赵氏有很大的帮助,赵持满年轻时,能与朋友们纵情山水,享受生活,也多亏了韩瑷的帮助。

韩瑷被贬,一直外放州县,不得返回长安。

赵持满却扶摇直上,贵不可言,他其实一直想去拜见韩瑷,只可惜公务繁忙,韩瑷又在蜀地,难以成行。

如今韩瑷亲自来访,他怎能不喜?

赵持满脚步飞快,原本是李绎真拉着他走,如今却变成他拉着李绎真走了。

两人很快来到后堂,只见堂内极为热闹,韩瑷夫妻不仅亲自来了,还把儿孙都带来了。

赵母正在与韩夫人交谈,韩瑷在一旁微笑着喝茶。

瞧见赵持满进来后,韩瑷放下茶杯,站起身,朗声一笑,道:“好好好!老夫当初就曾对长孙公说,持满你将来必定出人头地,此言应验了!”

赵母感慨道:“也多亏姊婿您这番话,长孙诠才向陛下推荐了持儿,这才有了今日的荣耀。”

韩夫人掩嘴笑道:“妹子又胡说了,咱们家持满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若不是在禁苑狩猎时,一射成名,陛下也不会给机会啊。”

一名少年郎望着赵持满,道:“表兄,我将来考上科举后,想去您麾下做事,您应不应我?”

赵持满正要开口,韩瑷一巴掌拍在那少年郎后脑勺上,没好气道:“臭小子,就你这点微末本事,也想去你表兄麾下?等你能代表大唐参加禁苑狩猎时,再提此事吧!”

那少年郎正是韩瑷幼子,名叫韩升,韩瑷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极为宠爱,故而韩升从小心气就高。

眼瞧着一大家人叽叽喳喳,都在对着赵持满说话,赵持满一时也不知该回谁的话。

韩瑷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走,咱们去书房说话,这帮妇人太吵闹了。”

赵持满带着韩瑷来到书房。

韩瑷在书房转了一圈,发现这间书房布置得十分精致,各种书籍一应俱全,墙上贴着各种名画书贴。

韩瑷走到一幅书贴前,见字体简洁,与以往见过的笔画都要少,字形浑圆俊秀,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这就是陛下和皇后近年来,推崇的简舒体吧。”

赵持满点头道:“是的,这副帖子是皇后殿下亲笔书写,前几日,内人入宫参加宫宴时,皇后赐下十幅书贴,内人有幸得了一幅。”

韩瑷感慨道:“皇后殿下看来对你也颇为赏识啊。”

赵持满心知韩瑷与皇后不合,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韩瑷看了他一眼,道:“你不必为难,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这些年来,我与长孙公、来公通信,我们都认为,当年是我们错了,咱们这位武皇后比当年的王皇后更加贤惠,还是陛下的眼光好。”

赵持满心中雪亮,韩瑷与武皇后之争,并不是个人之争,而是世族与皇权之争。

韩瑷如今说这番话,表面是认可武皇后,其实更多的是认可皇权,为当年对抗皇权的行为,感到后悔。

“您说的是,小甥也认为皇后殿下雍容大度,正是少有的贤后。”赵持满心照不宣的附和。

韩瑷又欣赏起其他的画作,发现其中竟然还有驸马卢照邻的诗词,笑道:“你长期待在瀛州,想不到这里的诗词书贴,倒布置得挺周到。”

赵持满道:“除了皇后殿下的书帖,其他都是母亲布置的。”

“哦,那就难怪。”

赵持满问:“姨父,您是何时入京的,大朝会那天,为何没有看到您。”

韩瑷感慨道:“今年是准备回京参加正日朝会的,结果路上突然下雪,耽搁了几天,就错过了。昨日才入京。”

从蜀地入京,是一段很危险的路程,韩瑷又带着一大家子人,故而非常小心。

他这次入京,就是为了探查长安局势,倘若局势已经稳定,他便打算把家人都留在长安。

赵持满道:“那也是,蜀地路途难行,小心为上。”

韩瑷忽然笑道:“对了,听说这次禁苑狩猎,你得了第一名,又为我大唐挣得荣耀,恭喜了。”

赵持满却显得并不高兴,道:“薛将军、裴将军都没参加,那些老将军也不参加了,姜恪也没回来,小甥这个第一,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韩瑷笑道:“第一就是第一,不用想那么多。对了,我家升儿已能在八十步外,十中三四,你觉得他过几年,有希望代表大唐参加狩猎吗?”

赵持满迟疑道:“这……”

韩瑷勉强笑道:“我也是随口问问,你直言便是,我也知道估计没多大希望。”

赵持满道:“今年内部选拔时,有三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人,令我印象深刻,只怕过不了几年,这三人都有可能超过我。”

韩瑷吃了一惊:“有三人?”

“是的,三个。”

赵持满沉声道:“一个叫李慕唐,契丹裔唐人,十八岁,百步之外,十中七,他要是多中一箭,就能代表我大唐参加今年狩猎了。”

韩瑷暗暗心惊,这才明白自家儿子与大唐顶尖少年郎相比,有多么大的差距。

赵持满接着道:“还有一个是薛将军之后,薛讷,也是十八岁,十中六。最后一人叫王孝杰,京兆人,只有十七岁,也是十中六。”

韩瑷感叹道:“后生可畏啊。”

赵持满心中同样多了些紧迫感,这次参加狩猎之人,都是四十岁以下,除了这三个少年,还有许多优秀的后辈,其中甚至还有一人刚满十五岁。

倘若他稍有懈怠,估计就会被这些后生追上吧。

韩瑷负手望着卢照邻的诗词,缓缓道:“持满,我这次过来找你,你可知道为什么吗?”

赵持满心中隐隐有几分猜测,然而韩瑷如此直接发问,似乎与他所猜不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韩瑷转头瞟了他一眼,瞧出他的想法,淡淡道:“你不必担心,老夫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不指望再回到两省中枢,不会让你向陛下求情。只不过,作为过来人,我有些话想告诫你。”

赵持满正色道:“姨父请讲。”

韩瑷声音一沉,道:“我知道你虽然读过不少书,却是武人做派,不喜应酬交集,不喜繁文缛节,一心扑在公务上。不过有些事,你还是应该注意一些。”

赵持满愣道:“您的意思是?”

韩瑷转过身,凝视着他:“你知道长孙公如今在哪吗?”

赵持满道:“我问过小舅,听说隐居在白隐寺。”

“你去看望过他没有?”

“这……没有。”

“为何?”

赵持满迟疑道:“我想着长孙公既然隐居,肯定不喜别人打扰,所以就没有去。”

韩瑷瞪眼道:“糊涂!长孙公心系天下,怎么可能真的不问世事?他隐居是做给别人看的,你却当了真,这不是很可笑吗?”

赵持满道:“那小甥明日就去看望他。”

韩瑷语重心长的道:“持满,你要记住,你能有今日,多亏了长孙公。若不是他向李勣举荐了你,你如何能在辽东战场大放异彩?如何又能进入圣人的视线?”

赵持满额头开始流汗,连连点头,道:“是,小甥惭愧。”

韩瑷道:“我这次入京,就是为了再见长孙公一面,明日我陪你一起去白隐寺吧。”

赵持满点头答应。

韩瑷话题一转,又问起公务,说道:“最近听到很多议论,说陛下又要攻打靺鞨,此事是真是假?”

赵持满道:“陛下只是想要新罗迁移到瀛州岛,再让靺鞨人把侵占新罗的土地,还给他们。”

韩瑷道:“既是如此,陛下为何突然让裴行俭担任瀛州都护。”

此话一出,赵持满脸色有几分不自然起来。

刘仁愿被罢免,本该赵持满继任瀛州都护,他的官职也完全足够担任,谁知皇帝却空降一个裴行俭。

赵持满与裴行俭从无任何交集,虽然听说了他的一些丰功伟绩,但并未亲眼所见,心中很不服气,不愿给他当副手。

韩瑷官场老油条,自然瞧出他的心思,开解道:“裴行俭这个人,老夫打过交道,他资历高,能力强,连长孙公对他也赞不绝口,陛下让你给他打副手,绝没有轻视你的意思。”

赵持满道:“是。”

韩瑷道:“陛下派他去瀛州岛,肯定有所目的,我想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让靺鞨把土地还给新罗。”

赵持满听到此话,暗赞一声。

那天面圣时,他便意识到皇帝想对靺鞨动手,派裴行俭正是想让他来主持,这也是赵持满不满的原因,觉得皇帝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韩瑷能如此敏锐的注意到这一点,不亏是曾经的宰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