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摘古 > 第六百一十八章:一点光芒

摘古 第六百一十八章:一点光芒

作者:黄昏吟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27: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

夜执阳四人在张扬手下的层层保护下,来到沙—林高勒这个该被称之为农家院子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院子里还有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蒙国包。

胡莎馆长是个精打细算的女人,这个院子是当地官方批用于场馆搭建用途的,不过对于这个荒凉萧瑟的城市来说,进入场馆欣赏艺术,无异于老母鸡上屋顶,胡莎馆长就将空地修整,搭了个蒙国包,算是一家人夏季的避暑待客之地。

博物馆是夯土平房,夜执阳与钱不庭和张哥进入其中后,颇有种熟悉的感觉,再一想,这不就是之前他们在邯郸市调查沈千用砖来源,去南井村部的感觉嘛!

胡莎馆长很客气,虽说条件简陋,但是能服务周到的并没有含糊。

五十岁出头的女人先是带夜执阳来到一处阴凉土屋,屋子里有几件在册的文物,马刀、脚弩等等,夜执阳一眼即看出这些文物距今应该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也是,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撑一撑场面,真正重要宝贵的,还得去乌兰巴托,确认在这边没有发现一件具有千年历史的文物后,夜执阳又在胡莎馆长的带领下去了另一边的储书室。

不大的储书室中,左右两侧与后方各有一面等人身高,边框钉着牛皮的木柜,一眼扫去,柜子上颜色新旧、林林总总应该有千八百本书籍,当然,夜执阳尚不清楚自己能用到的有几本。

依据夜执阳的请求,胡莎馆长顺着记忆为夜执阳取来了的十来本封面泛黄的史料编书后,就忙着去为夜执阳准备午餐了。

张扬从未觉得,自己会如这几天这么有价值。

他并不懂什么考古工作分析,但是会说蒙语,懂得蒙国字,因此时刻担任着夜执阳的近身翻译。

这十来本编书除了三两本编书交给钱不庭外,张扬无一不是将从书面开始逐字逐句的翻译给夜执阳听。

这里的史料编书并不厚,张扬为了考虑到夜执阳的听觉体验,也算是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调用到了极致。

瞧见这一幕,不要说夜执阳打心眼儿里感激这个肥头油脸的汉子,连张哥都觉得今年夏家总部绩效考核,蒙国这边的提成应该多给点儿。

一晃眼,听过两本史料编书,但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消息的夜执阳四人,在胡莎馆长的热情陪同下吃过午饭,此后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读书听书工作。

直至下午五点,张扬念过一本书的书名,瞬间引起了夜执阳的兴趣。

「张总刚才说什么?」

扫过张扬手中这本只有三五十页,封面还缺了半页,油墨也已经褪色的编书,夜执阳瞬间提神。

「《都斤山九十四马团反叛之谜》?」

「嗯啊、」

不理解夜执阳为什么突然提升了音量,张扬纳闷儿之余,心虚地望向张哥。

张哥也不懂,但他知道夜执阳一开始工作,就神经兮兮的。

啪、

怎料下一刻,夜执阳抬手先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这段时间让张扬翻译内容,他应该提前让张扬对「都斤山」「哈尔和林」「阿史那氏」这些词敏感一些。

「没事儿,张总先翻译吧。」

夜执阳对张扬歉意一笑,打算一会儿再说这件事儿,钱不庭反应过来《大隋五原郡出塞商录》中有记载过,沈千的故址极有可能在都斤山附近,因此也听得格外认真。

在张扬的翻译中,夜执阳与钱不庭算是明白了这座山对于蒙国的重要性。

在蒙国历史上,都斤山又被称之为杭爱山,从最初兴起的匈奴部落直到十三世纪的思汗大帝建起的大蒙古国,北方民族一直与这条山脉维系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公元三世纪前后,匈奴部落形成强大的联盟,曾多次在都斤山和鄂尔浑河畔举行过隆重的祭天仪式。

突厥兴起时,突厥人将汗国牙庭设立在都斤山一带,此后因为东西突厥被大唐帝国陆续击败,都斤山就成为突厥遗部的精神象征,后来又成为突厥人复国的象征。不少古代突厥文石碑上还铭刻着对都斤山的溢美之词,比如《毗伽可汗碑》中写道:「我曾出兵到过很多地方,没有比都斤山再好的地方,统治国家的地方就是都斤山。」

与匈奴、突厥一样,回纥人也起源于都斤山及鄂尔浑河流域,强盛之时,回纥人在鄂尔浑河畔还建起了回鹘城、富贵城等数座城池。

时至现在,蒙国人仍然喜欢把都斤山主峰鄂特冈腾格里峰称作「于都斤·腾格里·乌拉」,有些传说也提到大地女神「于都斤·额客」就住在都斤山和鄂尔浑河的弯曲处。

至于本书提到的九十四马团反叛之谜,无巧不巧,就发生在公元五五零年至于六二零年前后。

马团,说得直白点儿就是马匪。

要知道从古至今,在函夏星任何地方,都不缺少热爱自由,充斥着反抗因子的人。

这些人要是将「事业」做大,那自然是不愁吃喝用度,但问题是「自由创业」初期,时常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这九十四位马匪就是如此,他们不乐于循规蹈矩的牧民生活,要说将脑袋别在腰上,为当时的部落战争拼命,那就更不乐意了。

可要说偷匹马打家劫舍,以天为被地为床,饿了就抢肉,饥渴了就抢女人,他们就十分乐意,况且都斤山这个地方地势险峻,能打能逃,这的确为他们的自由作战提供了天然保障。

……

沙—林高勒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张扬依旧保持着抑扬顿挫的语气。

「后经秘查,马团横行霸道,与当地两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为阿史那氏,其二为阿史德氏。」

张扬身旁,听到这番话的夜执阳终于绷不住了,当然,青年的眼神在逐渐明亮,显然这是令他兴奋的事情。

按照《索靖·草书状·续》中的说法,沈千小时候扫目望去就是阔野千里,大抵是草原上平平无奇的放羊娃,之后《大隋五原郡出塞商录》中对沈千略作介绍,才说明他被阿史那氏赐了官姓。

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沈千离开都斤山,和这些马匪有些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