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望族权后 > 第838章 私话魏衡安

望族权后 第838章 私话魏衡安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5 23: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征兵令一下,十一娘格外注重服令者家眷疾苦,这可不是仅仅下发补恤就能了事,如倪家这样的情况虽是个别,然而官府下发补恤,无非也只能堪堪保证饱暖而已,甚至有些军属,家中人口众多,却无田产,抑或老人多病,小儿疾弱,又或者屋宅残破无钱修缮,虽不好吃懒做却苦无傍身之技,诸如等等,困难往往不少。

又或者有那些刁民,明明家境相对丰足,却贪得无厌,哭穷哭得地动山摇,往往行贿坊主,白占官家救济贫苦这笔便宜,甚至有些将家中婢女认作养女,送入霓珍衣坊,逼令“养女”将每月工钱上交这样的事居然也会发生。

而诸如这些细支末节,莫说十一娘不可能全都过问操心,便连陆离、阮岭等人因着手头公务繁重,也是难以顾及,当然可以分派给各坊主、里正等基层吏员,然而官场积弊不是短期之内形成,自然也无望立时就能根治清明,那些吏员也有许多受官宦影响,往往玩忽职守,哪管得民生疾苦?

所以当孟九嫂自请“职令”,十一娘便想到将这些琐杂托付给这些颇怀志向的世族之妇,让她们深入到市坊之中,尤其是与军属家眷多多接触,当然这些贵妇们也没长着三头六臂,不可能一一走访,但世家养有不少仆妪,也可充作人手。

十一娘深深以为,只有当大多数贫苦百姓都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太原府才能真正欣欣向荣。

如倪母家中一事,她便对孟九嫂的处置十分认同:“虽说一时之间,不可能让倪二郎彻底脱胎换骨,不过上头没了倪母纵容,又兼邓氏听上去也并不是怯弱之人,相信对他总会有所约束,更不要说,当他一入官窑做工,难道还能继续游手好闲下去?自己体会到劳作之辛苦,且看还舍不舍得将血汗钱掷去赌场,肥了他人腰包。”

于是举杯,恭敬诸位女眷:“这段时日,多亏得大家齐心协力奔波辛苦,察实不少奸滑之徒利用善政贪占便宜,更大功劳,是使得不少贫苦百姓摆脱困境,大利于安定民心振兴太原,我却也没有什么实实在在谢礼,只有‘感激’二字,薄酒相酬。”

众人都是谦逊一番,饮了酒,只听孟九嫂又说道:“不是妾身等人厌烦琐细有心推讳,只王妃将体察民情之事将由我等妇人,并非长久之计。”

十一娘大以为然,其实心中已有打算,这时却不说:“孟九嫂有何高见?”

“妾身以为,这原是坊官、里正等职责,奈何眼下这一批吏员,却不能恪尽职守,故而接下来,或可让民众推举德高望重者,经考核后,任为吏员,取代那些玩忽职守者。”

这与十一娘简直是不谋而合。

之所以说体察民情,为贫苦排忧解难之事交托孟九嫂等并非长久之计,当然是因为妇人们并不是真正的官员,眼下因有王妃给予支持,她们才能行使“职权”,若有朝一日,王妃离开太原,孟九嫂们当然便不可能还有这样的权限,故而要想让太原府百姓长长久久地享受善政,不仅府尹、县令等官员将来要清正严明,诸如真正将善政安排落实的坊主、里正等吏员也要兢兢业业才行。

官员是由朝廷任命,吏员一般来说却是由官员选拔,可吏员是否尽职尽责,品性究竟如何,地方官员难以一一考核,十一娘认为由百姓荐举,并由百姓监督,不失为一个办法,眼下正好试行验正,看看是否真正切实有效。

“那这件事,我也便托付给孟九嫂了。”王妃很“无赖”,倒也不担心袁氏因为“无偿劳动”而不甘不愿。

今日这场聚会,十一娘并没让歌舞助兴,却是将厅堂三面都用隔扇遮挡起来避风,在厅中摆了一张足够二十人围坐的大案,不过仍是矮足,倒也不用坐那宽条凳,仍是设了座榻,上边铺着毡毯,隔了一隔凉意,倒是比胡人爱坐的宽条长凳要舒适许多,几轮酒后,王妃示意可以“宽散”,带头盘膝趺坐,于是这些时日以来越渐与王妃交熟的少妇们尽都不在拘束。

当大快朵颐,婢女们便搬入了不少器具,妇人们有的玩双陆,有的投壶,有的摇骰子比大小当作酒令,孟九嫂却拉着王妃到了厅外观赏苑景——

可这时节,梅花未放,金菊已残,莲池也是一片枯败冷清,并无美景可赏,王妃当然领会得孟九嫂是想与她私话。

先说道的果然是件私事:“妾身有个侄女,已是议亲之龄,虽为庶出,自幼也是在嫡母跟前教养,学识品性都不差,有回随妾身来过王府,就是不知王妃是否还有印象?”

十一娘想了一想,脑子里浮现出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来,问道:“可是孟六娘?”

“正是。”袁氏笑道:“嫂嫂原是有意让六娘配个大族旁支嫡子,六娘往常乖顺,却又极有主意一人儿,倒更加倾向寒门子弟,不过一定要有志于科举应试者,倒不在意家境清贫,妾身嫂嫂一想,难得六娘不贪图虚荣,愿意与将来夫婿自食其力,心里也赞同,没想到,这一动意险些让六娘所嫁非人。”

十一娘听“险些”二字,便明白并没有造成恶果了,仍问道:“这是怎么说?”

“还不是十五弟胡闹,向嫂嫂引荐了个寒门士子,赞其才华人品都无可挑剔,不过因为时运不济,虽下了两回考场,却未能金榜题名,眼下正在太原游学,是江陵人士,姓魏,表字衡安,嫂嫂恃机见过一面,瞧这魏衡安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心里倒也满意,可又一打听,竟知此人来往交近者,尽为豪贵子弟,鲜少寒门士子,心里便觉不踏实起来,再一细察,吃一大惊!”

孟九嫂没有明说,其实她那堂嫂是察知魏衡安与毛维长孙来往频繁,心中才生疑虑,不过这倒不是吃一大惊的原因。

“这魏衡安,当日显然意识到嫂嫂是有意结亲,坦言未曾婚配,打算着先得出身再虑姻缘,这话倒也不假。”

十一娘心中便有些讷罕了,想不明白“吃一大惊”的因由,论来,莫说寒门士子,即便是名门子弟,也有许多打算先考取功名,再虑婚事,毕竟摆脱了白身,更有望娶得良配,魏衡安既然没有逛语欺瞒,仿佛这种程度的功利,并不至于伤及品行。

又听孟九嫂说道:“这位魏郎君,闹过一出笑话,有回他受一家子弟相邀,饮谈玩乐,主家有个小妹,因着贪玩,逼着婢女盛装打扮,在花苑里行走一圈儿,正巧那主家被长辈唤了过去,只剩魏衡安在亭台上,他看见那婢女,误以为是主家闺秀,竟然迎上前去搭讪,卖弄才华,诗赞讨好女子,请他那位也是个纨绔,见引起误会,并不解释,玩笑道要将‘妹妹’许嫁,魏衡安立即答应下来,事后才知竟然是个婢女,偏他明知受到愚弄,竟不恼怒,照常与那纨绔来往。”

十一娘便明白过来:“什么先得出身再虑姻缘,无非是看不上寒门女子,企图攀交权贵,这魏衡安品行若可,万万不会如此轻浮,在人家中作客呢,便引诱主人家眷,只说他但凡还一点骨气,明知对方愚弄他取笑,也不会依然讨好奉承。”

“可不是这道理?嫂嫂吓出一身冷汗来,庆幸自己还算谨慎,否则若真将六娘许嫁,可算是坑苦了六娘,却也彻底明白了,并非所有寒门士子都上进忠厚,不乏品行败坏奸诈之徒,却又不愿强迫六娘,故而便想着……贺舍人倒是与不少士子交好,未知王妃能否请托一声贺舍人,看看有无合适之人。”孟九嫂绕了一个大圈,终于是说出了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