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163章 恳谈 哭唧唧

[红楼]铁血林黛玉 第163章 恳谈 哭唧唧

作者:文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黛玉刚跟母亲说了没几句话,被母亲捧着脸看:“玉儿,你瘦了。”

黛玉讪讪的说:“娘,我还好。”

贾敏泪眼汪汪的看着她,一双美目含着泪更显秋波**:“人家服丧是五服之内的血亲,你又不是过继给太上皇,又不同姓,你上杆子凑热闹跟着吃素服丧干什么!即便是国孝期间,皇上没下旨禁绝屠宰,咱们家里也照样吃荤,只是不敢动鼓乐和结婚罢了。”

五服是不同的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根据亲疏不同穿不同的丧服,依次递减,有不同的时间期限。但都是同姓一家服丧,嫁进去的媳妇也服丧因为冠夫姓。

黛玉一阵无语,我受用了他给的恩惠,乐意为父皇服丧,干嘛人人都劝我。若是太上皇一过世,皇帝就攫夺了我的封号,那就不服丧了,可现在没有呀。

贾敏哭唧唧:“玉儿,你这孩子太善良了,我真怕你以后会吃亏。幸好只是四十九天,你跟皇帝一样服心丧就行,不要苛待自己。”

黛玉:“娘,我没事。修道之人本来就要多吃素,我平时吃肉吃的太多了,这样很好。”

贾敏擦擦眼泪:“你呀,多亏宫中人少,要不然你一定会被欺负的。好玉儿,我听说这几天是两位贵妃带头哭灵,皇后娘娘病了,真的假的?”

就算祖母病了,也没有让小妾给公公哭灵的道理。

黛玉想起皇后中气十足满面红光的研究用什么粉底能让自己看起来气色没那么好,抿嘴微微笑了笑:“娘娘好得很,只是趁机躲懒,太上皇升天了,皇上和娘娘都不觉得悲伤。”

贾敏笑了起来:“是呀,若是我瞧见我爹白日飞升了,保准在灵堂上也哭不出来。”她笑了起来,随机吧嗒吧嗒的掉眼泪,想起爹爹了嘤嘤嘤。

黛玉连忙给她拭泪,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我……见过我娘的爹爹,我的外公,那是和警幻仙子打架的时候,我好像说了些什么,不记得了!忘掉!忘掉!

贾敏哭了几声就收住了,毕竟父亲过世已经很久。

在荣国公还在世的时候,他也是个严厉的父亲,对儿女的教养不是很上心,常年在外征战。

贾敏哭了两声,才发觉自己记忆中的父亲非常模糊,几乎只记得他是个威严高大的人。

正在这时候,侍女来回禀:“太太,老爷派人来叫小姐过去,说是有事要说。”

一边说,一边偷偷的打量小姐,喔,这就是传说中当上公主、成了神仙、能飞的小姐吗?

真漂亮,好像庙里的神仙一样。

贾敏搂着黛玉:“告诉他,玉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舍不得撒手,有什么事叫他过来说。那儿那么忙,没白天没黑夜的……你去跟他说,把我原话说了。”

侍女福了一福领命而去。

黛玉虽然被她搂着,也不敢抱着母亲,她的肚子看起来鼓鼓的……让她不敢靠近,只是坐在侧面被她搂着。

贾敏又细细的问她最近的衣食住行,可还称心,又问:“听说皇后给你选了几个伴读,却不常进宫陪你聊天玩耍。你要多和同龄的女孩子在一起,不要跟你爹似得,一门心思的读书,也别总跟在皇后身边,或是常跟姚神仙在一起玩。皇后每日处理宫务,所处理的都是些…你不该知道的琐碎事。姚神仙就算是你的师兄,也别忘了你跟他订婚了,自古以来订婚之后男女不能见面。”

黛玉羞的满面绯红:“娘,你再说这些我就走了。”

贾敏也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得打听:“姚神仙近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让你不痛快?”

黛玉沉吟片刻:“还不是为了守孝吃素的事儿。我……着实馋的慌,就寻了个清净地方打坐,想压一压心里头的馋虫。可他偏要撩闲,拿,说烤鸭诱惑我,当时忍住了,后来他又悄悄的弄了几道菜,托我干娘诱惑我,这会没忍住。害得我食言了,可恨。”

贾敏笑了:“这有什么,宫中的白水煮豆腐我也吃了两顿,实在是难吃。都是孝期的菜,你吃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必是他担心你才这么做。况且,太上皇成仙去了,你有什么可伤心,古人制定守孝的规矩是因为父母过世之后悲伤的无心饮食、华服、音乐和美色,难道太上皇成仙去了,你也伤心?”

她压低声音:“皇帝下诏说要与众不同的守孝三年,是图个虚名,当年他逼太上皇退位的事一直受人非议,现在要用这法子找补回来,你图什么。”

黛玉沉默了一会,气哼哼:“哼,他不懂,我才不是图虚名儿。”

哎呀!太上皇并没有成仙啦,他只是个鬼,很可悲的孤魂野鬼!如果不是我和姚三郎送他去转世投胎,他……他会一直徘徊在宫里,看着帝后关系和睦,儿女成群。

可怜,可悲。虽然皇帝说太上皇并不是好人,可我看着他好像不坏呀,只是容易被人骗,容易上当罢了,并不凶残,看起来不是暴君啊。

是,从血缘和君臣之份上来算,我可以偷偷吃肉。可我心里头难受……看史书的时候看到英雄豪杰、大丈夫死了,我要为古人一哭呢,怎么现在就不行?

姚三郎活了那么多年,一定见过许多生死离别,活人变成魂魄在他看来也没什么,他不懂,他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干娘向来刀尖上舔血,把生死看得淡,跟太上皇又没什么交集,所以不在乎。

贾敏相信女儿不是为了虚名:“那你好好训他没有?”

“没有。”黛玉郁闷的摇摇头,没有揍他。我心里难受啊。才知道皇帝和太上皇的关系水火不容。才知道看起来那么和睦、父慈子孝的皇宫中居然有这种事。才知道飞升这种事都有造假了,古书还得有多少假的!才知道守孝哭的形容枯槁也是造假,而且还是用那种下流法子造假!我好生郁闷,偏又不能跟别人说这些事。郁闷的都忘了揍他,或许应该跟他说说这些事?

算了把,姚三郎粗心大意,对什么事都习以为常,原先干过更恶劣的事,一定觉得这没什么。我还是写信问问大师兄吧。

林如海得到侍女的回报,无可奈何的亲自走过来找女儿说事,一进门就看到她有些情绪低落,连忙把正经事放到旁边:“黛玉,你怎么伤心了?”

黛玉勉强笑了起来:“爹爹,我没事。本打算再陪娘一会就去你那儿,爹爹这么着急,亲自过来,有什么大事么?”

林如海道:“有事。你跟我来。”

贾敏郁闷的叹了口气,放手让她去:“说完事儿再回来。老爷,有什么事非要避着我?”

林如海笑道:“一些关于朝政的事,夫人听了恐怕扰乱道心。”

贾敏以为他要打听皇帝身体如何、情绪如何这类问题,也就不说话了。

到了旁边贾敏的书房里,一样的雅致,一样是满满的书香墨香,关上门也是个说话的地方。

林如海看宝贝女儿愁眉不展,立刻把之前想说的事忘了,道:“坐,玉儿你为何愁眉不展?”

黛玉摇摇头,推说没事。

林如海在官场上混了多少年,多少老油条的心思搁他眼前都能看透,看女儿明显不开心,立刻开始推敲。[够格惹她生气的只有帝后、姚神仙、她干娘、荣国府,别人不值一提。]

[应该不是帝后,看起来不像。姚神仙嘛,他还在花园里喝茶等着陪黛玉回去,她干娘,有点可能,荣国府,有点可能。仔细看看,黛玉脸上的是无可奈何的悲伤。]

[结合她要认真守孝的事来说(最近黛玉身上没有别的大事),她是为了太上皇感到伤心?]

[或者是官场中流传的对她守孝讨好皇帝、图虚名的谣言传到她耳朵里?不能够,宫外的消息很难传到宫内,她出宫来游玩也听不见这些话。]

林如海又追问了几次。

黛玉绷不住了,含含糊糊的说:史书上的话都是骗人的,皇帝和太上皇关系真的非常不好。

林如海了然,我当年本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当官,然后主要精力消耗在和同僚内斗,刚开始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也很郁闷。说好的君君臣臣呢,说好的民之父母呢?后来适应了就好了。

他劝她:“史书所记载的都是史官亲眼所见,可人心隔肚皮,世事无常,史官不作假,他所记录的那个人未必是真的。你可还记得王莽恭谦下士、虚怀若谷、廉洁恭谨的事么?”

黛玉默默的点头,想到这里,更郁闷了。

刚开始很喜欢皇帝呀,觉得他和史书上的皇帝都不一样,那么幽默风趣、专情、平易近人、还有点小忧伤。结果……我很忧伤。

林如海也有点猜不透女儿的心思:“再说说明君,何为明君,将君王的职责尽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百姓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谁在乎皇帝弑父□□?臣子篡权夺位?无所谓的好吗!

黛玉垂眸想了一会,点点头:“爹爹,你说得对。”皇帝是个好皇帝,只是我想差了。

然后林如海跟她嗡嗡嗡的开始唠叨:得宠也要注意尺度!不能拿皇帝的奏折来看!不许翻皇帝书房里的书!宫闱隐秘能躲就躲,撞见了就偷偷溜走。

黛玉心说:嘻嘻,你若知道我不仅看了很多奏折,还能模仿皇帝的字,皇帝扔过来的奏折要写的字越来越多啦!爹爹一定会吓坏。算啦,我是好女儿,不说这些事吓唬爹爹。

她耐心的听林如海唠叨完,乖乖的说:“谨领训。”

林如海微微笑了笑,招手叫她过来,低声说了几句肺腑之言:“太上皇刚刚在位的时候,也是明君,和唐玄宗前期一样,励精图治,善于纳谏、重情重义。只是在后宫中有些薄情,可他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对朝臣也刻薄起来。当今天子和他如出一辙,现在看着还好,往后你若瞧着他变了,提早抽身退步,想来那时候我和你娘也不在了。”

黛玉一惊:“爹爹?”

林如海拉着她细嫩柔软的手,温柔深沉的看着她那双含着泪的明眸:“我老啦。这些话原先不跟你说,是你还不必知道,今日说到这事儿上就说了。现在若不说,恐怕以后来不及。玉儿,你这孩子处处都好,只是太重情了。”

黛玉呐呐道:“重情不好么?”

“你弟弟过世的时候,你眼睛都要哭坏了,我都不如你那样伤心。后来找了文四姐给你当师父,现在她是将门虎女二品诰命暂且不提,当时她就是个江湖游侠,她回乡探亲的时候你哭成什么样?平时看看史书,英雄末路你哭,红颜薄命你也哭。

重情不是坏的品行,但对你一生不利。重情容易轻信,轻信就容易上当受骗……”林如海给她说了好些肺腑之言。

黛玉大为惊愕:“爹爹……”是这样吗?爱哭不行吗?

史书上、诗集里的古人动不动就洒泪啊,孔子也哭,岳飞也爱哭,苏东坡也爱哭,我爱哭的后果……好像很严重的样子。

林如海心说女孩子都爱哭,你娘到现在这个岁数,呆着没事干了也伤春悲秋一下,写两首酸溜溜的诗词,我以诗词和之。

可是你不是普通的女孩子啊,伴君如伴虎懂么?

他又隐晦的说:不要在皇帝面前对太上皇的死表示的过分悲伤,皇帝和太上皇不睦,他可能会多疑。当然也不能太冷淡漠,皇帝不喜欢臣子惦念别人,也不喜欢太薄情。

黛玉宝宝:我要大师兄,我要去山里!人间太复杂了!

她并非听不懂这样的事,只是觉得……这样的事知道了可真叫人难受。

心里头一团乱麻,想要说些什么,不知从何处说起。若要反驳,却无从反驳。

正在这时候,管家来回禀:“老爷,荣国府派他们家宝玉来给夫人送东西,要来拜见您。”

林如海淡淡道:“不见,引他去见夫人。”

管家道:“是。”

林如海对黛玉道:“玉儿,我今日跟你说的话,你要铭记在心,若是能懂就用,若是不懂,听一听也就罢了。不要给别人说。”

黛玉非常郁闷的说:“爹爹放心,我能听懂。”

林如海点点头,微微笑了:“黛玉,你不必太忧心,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你能听到看到这些事,说明他没有防着你,很信任你。”他抿了抿嘴:“若不是你如此聪慧(每次留作业都做的很好,策论写的也很好),又在皇帝身边,今日又恰好提起这件事,济源凑齐。。这些话即便是对你弟弟,我也未必会说。笨蛋知道这些没有好处。”

黛玉柔声道:“我知道您的用意。”

林如海温柔的笑了:“好。”

管家又来回禀:“老爷,秦大人有信到。张侍郎,周御史联袂来访。”

林如海只好对黛玉说:“你先回去,悄悄的走,别让人看见你。”没穿孝服跑出来玩。

黛玉起身福了一福,隐身走了。到花园里对姚三郎一勾手:“走。”

俩人一起回宫了。

……

文四姐麻利的回屋亲自收拾行囊,有很多隐秘的、阴毒的东西不能让侍女经手。收拾了一些东西,易容用品、备急药、金疮药、**和解药、还有防毒虫的、提神醒脑的药,都要带。

又坐下来擦刀,她有几十把刀,其中破旧的是用过的、崭新又漂亮或是华丽的都没用过。

用鷿鵜膏(鸊鷉的脂肪)和软布,仔仔细细的擦刀。

听卓哥说过:铜签半傅鸊鵜膏,刀血斜凝紫花绣。大意:好油膏用铜签剜出来用,擦完之后刀不是特别沾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一把一把的将刀擦好油膏浸一会,把刀身上微微有锈的地方撒上骨粉,用软布用力擦拭。骨粉的摩擦力足以除锈,还不会伤刀身,可以把多余的油擦掉,又不至于把油擦干净。

然后沾了点酒,擦去骨粉。

文四姐拎着酒瓶子深深叹息,嘀咕道:“应该含一口酒,咽一半喷一半,可惜小宝贝闻不得酒味儿。”用酒擦刀,能防止血粘在上头洗半天洗不干净。这也是为啥刽子手给人砍头之前都要喷一口酒,虽然酒精干掉之后效果就差了,这是心理安慰嘛。

过了一会卓东来走进屋中:“在选刀?”

文四姐左手拿着纯钢朴刀右手拿着鱼鳞紫金刀:“这两把够用么?”一把偷袭/日常用,一把则是耍酷出场时提高帅气值用。

纯钢朴刀非常结实好用,但是低调朴素,看起来就像刚进入江湖的普通男孩子用的刀。而鱼鳞紫金刀则是武林中最有气派的刀。

卓东来走过来按住她的肩膀,柔声道:“你知道,我要你去漠北,并不是让你与人搏生死。”

文四姐叹了口气,欲求不满的说:“我知道。”

卓东来的语气越发温柔:“很多人都知道,你嫁人了,恢复了将门之后的名誉,生了孩子,他们认为你大不如从前,你的神话传说就要破灭了。

我要让他们知道,你永远都是江湖中最强的刀客,是江湖美人中最美、最有议论性的那个。这次去边疆,你要做的事并不多。”

文四姐嘟着嘴点头:“我知道啦……哥哥,出去打一架。”

卓东来笑着捡了一把雁翎刀:“好。”

文四姐拎了一把鬼头刀,兴冲冲的往外走,被他抓住胳膊:“把油擦下去再打。”

卓东来很嫌弃被她涂的油腻腻的刀:哼,你跟我打架又不砍,尽是用刀拍,拍我一身油印。倒不是怜惜一件衣服,是我觉得难受。

卓东来少年时是用刀的,直到壮年时仍用刀。文四姐也是这样。

名义上文四姐学的是文家刀法,实际上卓东来教了她很多东西。

同样的穿越,卓东来带的是对权谋和度量人心的老辣经验,对于“刀”与“刀法”的了解和认识。文四姐带的是,怎么照猫画虎的做八大菜系,怎么做中西甜点,吃胖之后怎么有效减肥。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刚一交手,卓东来就有点惊诧:“我以为你最近没有练武,没想到臂力和反应没变慢。”

文四姐略有些得意,一刀撩向他的手腕:“哥哥,你可知咱们宝宝最近有多重吗?十五六斤,总要我抱,每天一手拿着书一手抱着她,啧啧啧。”

“甚好。”顺势一拨她的刀,一招金蛇缠丝顺着她的刀背抹手腕。

文四姐抖了个刀花震开他,轻盈的一跃到他侧身,再出招刺向软肋:“那天我闲的没事,做俯卧撑的时候把她放背上,可把她高兴坏了,天天都要趴在我背上。好沉的!”

卓东来笑了起来:“下次叫我看。”有意思,一定很好笑。

俩人刀光刀影的打了一会,文四姐对自己的势力有了一个冷静准确的分析,虽然速度比原先慢了一丁丁点,但并不是问题,稍微练几天就回来了。

接下来的,才是最大的困难。

卓东来丢给她一大堆资料:“看完这些。”

砰!文四姐一头扎在桌子上:“为啥越来越多了!”

“这是舞林大会!能删减的无关紧要的人,都没给你。”

文四姐无可奈何的开始看资料,看着看着高兴起来:“哎呦卧槽,他跟岳母有事儿,被媳妇和老丈人追着砍死了。这家人这关系,真够亲密的。”

卓东来左右看看,拿了一块米纸包着的松子糖扔过去砸她:“在家不许说粗话!”

文四姐嘎嘣嘎嘣的把糖嚼碎,继续兴高采烈的看八卦。

还以为是人际关系呢,没想象到是各家各户、各门各派发生的大事。

在皇宫中,皇帝把蛋糕给了皇后,把刚回宫的黛玉带走了:“来。”

黛玉被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能太伤心他会小心眼、不能不伤心他会觉得你冷血’这个可怕事实弄的头晕,乖乖的跟过去:“哥哥。”

皇帝在书房里轻车熟路的点燃一把灵堂上祭祀用的香,然后拿出刚刚打包的什锦拼盘:“你看你脸上瘦的都没有肉了。本来就苗条,再青菜豆腐的吃着,受不了。皇后也不管你,她原本吃的就又素又少倒是不觉得饿,啧,快吃,一会味儿散开了还得多点香。”

黛玉一看这菜色,分明是自己刚刚吃过的,在一想盘子里摆的很好看、切得整齐但量不多的鸡肉,立刻明白了。哈哈,干娘总共烧了几只鸡,愣是靠着量少、仔细摆盘分成两桌菜。

她笑着包好荷叶盖上盖子:“哥哥我不饿,我最近…在辟谷,反正青菜豆腐不好吃,干脆就不吃了。”看到旁边又有两箱子奏折,尽是蓝宣面,她有些疑惑:“这怎么是蓝面儿”

日常奏事是素色、问安和贺吉都是红黄两色的缎面,这蓝色的……

皇帝把密封的锡捧盒盖好:“你真不饿?辟谷怎么会瘦呢,应该保持原样嘛。若饿了就去吃,不让外人知道就不会有传言,不让史官知道,就不会留下骂名。”嘀咕了两句,拿起笔,写‘知道了,朕心甚悲,卿等要善孝父母、爱抚百姓’之类的话,写了几句:“蓝封面是朕家里有丧事时,他们上表请朕节哀专用的颜色。来,练习一下我的字体。”

黛玉一阵无语,我吃了辣么多肚子都胖了,现在怕你瞧出来一直在努力收腹,好累的。

默默的接过笔练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按照结构仔细揣摩,写的差不多了,看到那么多的奏折,就觉得累。“哥哥,我记得这些天不上朝,怎么还要批奏折?”

“全国各地那么多事,真停一个月哪行啊,现在快到秋天了,容易发水,容易干旱,容易出现大型械斗。”皇帝揉揉脸,悲伤又深沉的说:“其实,没有哪个月是不出事的!”正好拿起下一封奏折,展开一看勃然大怒,扔到黛玉面前:“骂他!”

黛玉拾起来一看,竟然是县令组织全县超过六十岁的老人一起修道、炼丹、练炁,争取也能成仙去服侍太上皇。

黛玉踌躇片刻:“哥哥,我是按着道门骂他不够自然、无为,还是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角度骂他?或是骂他阿谀逢迎,逼人修道?”骂点太多,不知从何处入手。

皇帝纠结了半天:“你别写,我来。娘希匹还真是个好奴才……”他气哼哼的批示:“卿家忠孝,朕心甚慰。民间多愚,无从仙道之福,强令亦不堪。卿这等专心虔诚,相必仙缘有份,敕令卿即可出家为道,斩断尘缘专心潜修,早日成仙服侍先帝。钦此。”

黛玉走过来看他要怎么骂,看完之后鼓掌:“好痛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