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04集:社会责任履行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04集:社会责任履行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陈师傅的手离开确认键后,控制台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稳稳爬升,刘好仃站在他身后,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下他的肩。两人并肩走出操作间,走廊灯光打在安全帽上,映出两道平行的影子。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不是开系统,而是把U盘从主机上拔下来。他对着光看了看接口,吹了口气,放进抽屉最里面。然后打开电脑,点进“Echo_01”文件夹,鼠标停在“环保措施推进”上,右键重命名——“可持续发展·双轨”。

小周端着茶杯路过,探头看了一眼:“这‘双轨’是啥?地铁规划?”

“一条机器走,一条人走。”刘好仃新建了三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工龄关怀”“社区助学”“员工心声”。他顺手把邮件模板调出来,群发了一条通知:每周五下午两点,车间会议室,不开技术会,只聊人。

小周盯着邮件看了三秒,回自己工位的路上嘀咕:“不谈能耗,那谈啥?谈童年梦想?”

周五下午,会议室桌角摆着一壶刚泡的菊花茶,老李翘着二郎腿,手里捏着体检单皱眉头:“搞这些虚的,不如多发两百块。”

“不发钱。”刘好仃把打印好的照片铺在桌上,“但可以看看谁的孩子,每天趴在饭桌上写作业。”

照片里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坐在一张摇晃的木桌前,头顶是厨房排烟管,墙皮剥落了一半。她妈妈在厂里做清洁工,爸爸是搬运工,家里没多余空间。

“这是谁家孩子?”老张凑近看。

“三栋出租屋,王姐家。”刘好仃指着照片角落的玻璃厂招牌,“她妈说,孩子总问:爸爸烧的玻璃,能不能做成一间不会漏雨的教室?”

没人接话。小周低头翻手机,忽然抬头:“咱们能做点啥?请老师?买书桌?”

“先从十二个孩子开始。”刘好仃打开报名表二维码,“每人每月三百块课外辅导费,厂里出一半,工会出一半,剩下自愿认领。谁想帮,名字写上去。”

老李把体检单揉成团,扔进垃圾桶:“我认一个。”

助学计划启动第三天,刘好仃和小周去居委会递交合作意向。主任坐在办公桌后,眼皮都没抬:“又是拍宣传片吧?上次那家,拍完人就走了。”

“我们不拍。”刘好仃递上一叠照片,全是手绘的住房结构图,每张背面写着孩子名字、年级、学习困难点,“只想问问,能不能借用社区活动室,每周六上午两小时。”

主任翻了翻,抬头:“你们厂不是只管生产?”

“生产玻璃的人,也有孩子。”刘好仃笑了笑,“我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少一点凑合。”

一周后,“玻璃苗助学计划”正式挂牌。活动室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我的理想”,有医生、老师、还有“像爸爸一样开叉车”。最角落一张画着烟囱,喷出的不是黑烟,而是一道彩虹。

刘好仃把那张画悄悄撕下来一角,夹进办公桌抽屉。

厂里同步推进“工龄关怀计划”。通知刚贴出,老李就冲到人事科:“谁说我需要弹性工时?我还能干十年!”

“没人说你不能干。”刘好仃把一份体检报告放在他工具箱上,封面写着:57岁,左肩旧伤,建议避免长时间仰头作业。

老李愣住:“这是……你的?”

“嗯。”刘好仃靠着墙,“去年查的。你比我大三岁,肩周炎更重,排班系统已经调了,高温夜班自动避开‘高龄’标签。”

“我可不是报废设备!”老李声音大起来。

“设备不会疼。”刘好仃看着他,“人会。咱们不换零件,只换节奏。”

老李没再说话,把报告折好塞进工作服内袋。

第二天,排班表更新,陈师傅发现自己连续三个月没排上夜班。他找到刘好仃:“我不老。”

“我知道。”刘好仃打开系统,“但‘可带徒’这个选项,是你自己勾的吧?”

陈师傅一愣:“谁让你看的?”

“系统备注栏。”刘好仃指着屏幕,“你说:愿意带新人,传手艺。那我们就让你带,白天带,带踏实了。”

陈师傅哼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停下:“下周二,我徒弟第一次独立控温,你来不?”

“当然。”刘好仃点头,“我带本子。”

厂务公告栏新贴出首期《社会责任履行周报》,三栏极简排版:行动项、执行人、员工原话。

第一行写着:“助学金发放,小周;老李说:别写我名字,孩子知道就行。”

第二行:“体检预约开通,人事科;陈师傅说:报告我自己拿,不用送。”

财务老张路过,盯着看了半天,转身找刘好仃:“公开这些,不怕有人说作秀?”

“怕。”刘好仃点头,“但更怕没人知道我们在做。”

“那万一有人问,这钱是不是从利润里抠的?”

“是。”刘好仃说,“但省下的电费,够开十盏灯。一盏照车间,九盏照回家的路。”

老张沉默一会儿,掏出笔,在周报末尾加了一句:“本周支出明细可查,门卫老赵说:贴这儿挺好,我每天都能看。”

周报贴出第三天,一场暴雨突至。食堂门口那张被风吹落一半,纸角湿透。第二天清晨,有人发现它被重新钉好,边缘用透明玻璃胶仔细粘合,四角还加了防水膜。

刘好仃看见时,问门卫:“谁弄的?”

“不知道。”老赵摇头,“早上就在这儿了,整整齐齐的。”

他没再追问,只是在新一期周报里加了条备注:“纸不怕湿,怕看不见。”

助学计划运行满月那天,十二个孩子集体画了一幅画送给厂里。画上是玻璃厂全景,烟囱冒着彩虹,工人们手拉手站在屋顶,脚下是蓝天白云。

刘好仃把画挂在会议室最显眼的位置。小周笑着说:“这要让环保局看见,得说我们排放超标,彩虹都出来了。”

“那正好。”刘好仃端着茶杯,“说明咱们不仅净化空气,还制造快乐。”

老李从门外经过,瞥了一眼:“画得挺假。”

“孩子画的。”小周说。

老李停顿两秒,低声:“……比我孙子画得好。”

工龄关怀计划第二轮体检开始,刘好仃发现报名人数翻了一倍。连一向沉默的陈师傅都交了表格,背面写着:“顺便查查听力,炉边站久了,有点耳背。”

刘好仃在系统里加了个新选项:“老员工健康档案长期跟踪”,并设为自动提醒:每满一年,系统自动发送复查提示。

他顺手把2008年的员工名册翻出来,用红笔圈了几个名字,写上“回访名单?”然后放进抽屉。

周五例会,小周汇报:“助学群里,有家长问能不能组织一次‘厂内开放日’,让孩子看看爸妈工作的地方。”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得安全第一。”

“那……让孩子们画玻璃?”小周眨眨眼,“反正他们已经把烟囱画成彩虹机了。”

“那就办个‘小小玻璃设计师’活动。”刘好仃笑着,“材料费从社会责任专项里出。”

老李在底下嘀咕:“又要花钱。”

“你孙子不是也想来?”小周反问。

老李一愣,咳嗽两声:“谁说我有孙子?”

没人接话,但大家都笑了。

首期《社会责任履行周报》发布第十天,刘好仃在食堂门口看见一个年轻女工站在公告栏前,认真读着每一行字。她摘下口罩,掏出笔,在“员工心声”栏空白处写下:“谢谢厂里帮我女儿报了英语班,她今天第一次说‘我长大要当翻译’。”

刘好仃走过去,轻轻点头。女人笑了笑,转身离开。

他掏出手机,拍下那行字,发到工作群:“这比任何KpI都值。”

晚上加班结束,他整理文件,发现抽屉里的那张彩虹烟囱画不知何时被重新拼好,整张贴在了文件夹内页。画纸边缘还多了一行小字,笔迹陌生,却工整:

“爸爸说,厂里现在不只造玻璃,还造希望。”

刘好仃合上文件夹,起身关灯。

办公室外,夜班工人正走进厂区,身影一个个被路灯拉长。他站在窗前,看见门卫老赵把一份新的周报仔细钉在公告栏中央,还用夹子加固了四角。

雨又开始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