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68集:志愿服务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68集:志愿服务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六点,维修间的灯刚亮,刘好仃已经站在白板前。他没写生产排程,也没画设备图纸,而是用蓝笔写下一行字:“光不止向外照,也该照进楼下。”

小王端着豆浆进来,差点被门槛绊住。“这……是任务?”

“志愿服务。”刘好仃把笔帽咔哒一声按上,“今天去宿舍区看看窗户。”

“咱们厂的活还没干完,又要搞公益?”小王吸了口豆浆,烫得直哈气,“上次那批‘样品’刚发走,我还以为能歇两天。”

“那不算歇。”刘好仃从工具包里翻出一本边角料记录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小字:“F1-w3→斜光最长”。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合上本子,“这次不寄出去,是面对面修。”

老李听见动静也凑过来:“你是说,咱们自己上手?没培训、没保险、连个红马甲都没有?”

“不需要。”刘好仃摘下工牌塞进抽屉,“穿便服,不挂名,出了事自己担。”

“那你总得有个名目吧?”小王追问。

“就叫——”他顿了顿,“顺手帮个忙。”

三人周末一早就到了厂区旁的老宿舍楼。墙皮剥落,电线乱拉,五楼一户窗台上摆着盆绿萝,叶子蔫黄却还撑着。刘好仃仰头看了会儿,掏出小本子记下“5-2”。

“你怎么知道这户有问题?”小王问。

“玻璃反光不对。”他说,“有应力纹,像蜘蛛网,肉眼看不清,但阳光斜着照时能显出来。”

“那你刚才根本没进屋啊。”

“不用进。”刘好仃收起本子,“门卫大妈说这户住的是独居老人,儿子在外地。晾衣服的竿子常年歪着挂,说明窗开不利索——铰链锈死了。”

“可我们又不是物业,人家凭什么让我们查?”

“那就别说是来检查的。”刘好仃拍拍他肩膀,“你去敲门,就说带实习生做社区调研,顺便问问冬天冷不冷。”

小王一脸为难:“我哪会演这个?”

“你就说,”刘好仃语气平静,“‘阿姨,学校让做民生课题,能不能看看您家窗户?’——语气要蠢一点,越傻越好。”

“我还得装傻?”

“对。”刘好仃点头,“群众不怕聪明人,怕的是傻认真的人。”

小王硬着头皮上了楼。几分钟后,门开了条缝,老人探出头,手里攥着抹布。对话断断续续传下来,什么“调研”“报告”“不收费”,最后咔嗒一声,门全开了。

刘好仃跟上去时,老人正指着窗框抱怨:“前年台风刮碎一块,换了五百,今年报价八百,还说要等三天。”

刘好仃蹲下,手指沿着窗轨滑过,锈粉簌簌往下掉。“这扇窗现在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他抬头,“是再刮风,它可能整扇飞出去。”

老人愣住:“不至于吧?”

“您试试推一下。”刘好仃轻推窗扇,铰链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它已经不是关着,是卡着。”

屋里一时安静。老人盯着那扇晃动的窗,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我们可以贴个防爆膜应急。”刘好仃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卷透明胶膜,“再加两个角码固定,撑到您找人换新。”

“你们真愿意做这个?”

“顺手。”他说,“材料我们带了,工钱不收。”

老人眼圈忽然红了:“那……喝口水再干?”

“干完再说。”刘好仃已经开始裁膜。

小王扶着梯子,手心冒汗。五楼风大,梯子轻微晃动。刘好仃踩上去时,动作慢但稳,像在切玻璃那样一丝不苟。他把防爆膜平铺上去,用刮板一点点赶走气泡,再剪成十字形,贴牢四角。

“这膜哪儿来的?”小王问。

“测试边角料粘性剩的。”他说,“本来打算扔。”

“你还留着?”

“东西没废之前,不能当垃圾看。”

膜贴好,他又在窗框上下装了两个L型角码,拧紧螺丝。完成后退一步看了看,阳光正好斜穿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斑。

“角度还挺正。”小王嘀咕。

刘好仃没应声。他盯着那道光,忽然伸手摸了摸工具包边缘——那里挂着一枚旧厂牌,漆面斑驳,编号模糊。

“怎么了?”小王问。

“没什么。”他收回手,“走吧。”

临走前,刘好仃在茶几上留了张纸条,字迹工整:“风雨夜请远离此窗,已加固,待晴天换新。”

老人追到门口递水:“师傅,至少留个名字!”

“不用。”他说,“知道窗户安全就行。”

下楼时,天边积云渐厚,雷雨将至。老李抬头看了看:“这天气,真能撑住?”

“只能撑住该撑的。”刘好仃说,“我们又不是神仙。”

走到巷口,小王忽然停下:“你说,咱们这么做,到底图啥?”

“图啥?”刘好仃停下脚步,“你记得上次那批玻璃吗?编号F1-w3。”

“记得。”

“刚才那道斜光,角度跟它一模一样。”

小王怔住。

“我不是非要去那户。”刘好仃声音很轻,“是光把我引过去的。”

风卷起地上的纸屑,掠过三人脚边。远处传来第一声闷雷。

回到厂里,刘好仃把记录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5-2户,防爆膜 角码,成本为零,风险可控。”然后在页脚加了一行小字:“本地服务可复制。”

小王看着那行字,忽然说:“下次我能带个相机吗?就拍一张,留个记录。”

“不能。”刘好仃合上本子,“一拍,就变成表演了。”

“可总得有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

“知道的人已经知道了。”他说,“老人知道,玻璃知道,光也知道。”

下午三点,维修间电话响了。刘好仃接起,是门卫老张。

“老刘啊,刚才那栋楼的住户下来了,拎着两保温壶茶,问上午修窗的是谁。”

“你怎么说的?”

“我说不知道,真不知道。”老张顿了顿,“但她非要留一壶,说‘替我谢谢那个不说话的老师傅’。”

刘好仃沉默几秒:“放你那儿吧,回头大家分着喝。”

挂了电话,小王盯着他:“她认出你了。”

“没有。”他说,“她认出的是‘不说话的老师傅’——那是她心里该有的样子。”

“所以我们做的,不只是修窗?”

“是还愿。”刘好仃打开切割机电源,“有人信这世上还有人肯白干活,我们就不能让她信错。”

第二天清晨,刘好仃又站在白板前。蓝字没擦,底下多了一行红笔字:“本周六,继续排查3号楼。”

小王进来时愣了下:“你还真打算常态化?”

“不叫常态化。”他把笔帽咔哒一声按上,“叫顺手帮个忙。”

“可这算不算占用工作时间?”

“不算。”他说,“是工人用自己的时间,做点像工人的事。”

老李端着茶杯进来:“我听说3号楼有户人家,窗框塌了一半,拿木棍撑着。”

“那就带根新角码。”刘好仃说,“再带卷膜。”

“要是人家不让进呢?”

“就在楼下看看。”他说,“看到问题,记下来就行。”

“记下来干嘛?”

“等哪天风大,我们能说得准。”

中午,刘好仃在食堂打了饭,坐到角落。手机震动,物流系统更新提示:“SG-tS09批次物资已抵达马尼拉,收货确认。”

他看了一眼,锁屏,放进工具包。

饭吃到一半,小王跑进来:“3号楼那户,我刚路过,看见木棍断了,窗扇歪得更厉害了。”

刘好仃放下筷子:“几点?”

“刚看到,十一点二十三。”

“吃完饭就去。”他说,“带上双份材料。”

“现在不是上班时间。”

“我知道。”他夹起一筷子青菜,“可光不知道几点下班。”

两人下午一点半到了3号楼。楼梯狭窄,墙皮大片脱落。五楼那户门虚掩着,屋里传出咳嗽声。刘好仃敲了敲门,没人应。他轻轻推开门,看见窗边坐着个老人,正用报纸挡风。

玻璃裂成蛛网状,木棍断在墙角。

“大爷。”刘好仃走近,“我们来加固窗户。”

老人抬头,眼神浑浊:“又要钱?”

“不要钱。”他说,“就顺手帮个忙。”

老人盯着他看了几秒,缓缓点头。

刘好仃开始贴膜。阳光穿过裂纹,在墙上投出细碎的光影。他动作很慢,每一寸都压得扎实。贴完膜,装角码时,螺丝刀突然打滑,划破手套,在手心留下一道浅痕。

血珠渗出来,滴在工具包上,正好落在那枚旧厂牌边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