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55集:专利申请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55集:专利申请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小陈把笔插进笔记本的环扣里,刚起身想去茶水间泡杯咖啡,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好仃发来的消息:“今天七点,会议室,带上周归档的《技术分享登记表》。”

他低头看了眼时间,六点十八分。天还没亮透,车间外路灯还亮着,但会议室的灯已经开了,门缝里透出暖黄的光。

推门进去时,刘好仃正低头翻一份文件,桌上摆着三叠纸,最上面那张写着“潜在专利点初筛清单”。小陈把笔记本放在桌边,顺口问:“这么早,是要赶申报材料?”

“不是赶。”刘好仃头也没抬,“是踩点。今天是‘技术资产日’,咱们上个月定的规矩,得先自己守。”

他翻开登记表,手指停在一条记录上:“镀膜温度梯度控制——试错三次,废品率降1.8%。就这个。”

小陈凑过去看,有点迟疑:“可这记录是实习生写的,字都快认不出,数据也不全,能当专利材料?”

“能。”刘好仃抽出一张打印纸,“我让中控调了三个月的日志,把那三次调试的原始参数曲线全扒出来了。差多少度、停多久、气体流量怎么变的,都在这儿。”

他把纸推过去:“专利不认谁写的,认谁做的。咱们不靠嘴说创新,靠数据说话。”

小陈接过一看,眉头慢慢松开:“这曲线……还真有点门道。升温不是匀的,中间有个小波谷,像是故意降了一下。”

“对。”刘好仃点了点那处,“一般人会直接往上拉,但我们发现,降半度再升,膜层附着力反而更好。这步操作,连我们自己都没写进标准流程,对手抄不到。”

他拿起笔,在那波谷位置画了个圈:“这叫‘技术指纹’,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那儿,就像玻璃里的应力线,只有懂的人才看得明白。”

两人正说着,技术组老李和质检小张也到了。刘好仃把材料分发下去,每人手里一份参数图、一份登记表、一份初拟的技术说明草稿。

“今天任务就一个:把这十七项‘可能有用’的点,筛出第一批能报的。”他说,“别怕麻烦,咱们现在多写一页纸,将来少打一场官司。”

老李翻着材料,皱眉:“有几项是口头讨论记的,连实验都没重复过,报了会不会被驳?”

“那就补。”刘好仃打开电脑,“调日志,查记录,实在找不到的,安排重做一遍。咱们不报虚的,但也不能让真的埋了。”

小张指着其中一项:“这个‘多层镀膜顺序优化’,我记得是上个月调试时随口提的,当时还笑说‘要不试试倒过来’,结果真行了。”

“那就更得报。”刘好仃笑了,“灵感不是天上掉的,是站在生产线边上,看着废品堆出来的。咱们厂没院士,也没博士后,但我们有三十年没断过的炉火,每一炉都算数。”

大家低头开始整理,打印机嗡嗡响起来。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能重复的,算成果;

有数据的,算证据;

写清楚的,才算资产。

九点半,视频会议准时接通。屏幕那头是专利代理所的负责人,穿着衬衫,身后书架整齐。

“我们建议先报几项结构类实用新型。”对方开门见山,“授权快,成本低,能快速形成保护网。”

刘好仃摇头:“我们想先报‘镀膜工艺控制逻辑’。”

对方顿了顿:“方法类发明,审查严,周期长,而且容易被绕开。”

“我知道。”刘好仃调出比对图,“但你看,东南亚那家厂已经能做出差不多的设备结构了,可他们的产品,膜层均匀度差3%。差在哪?就差在控制顺序上。他们能抄形,抄不了序。”

他指着图上一条曲线:“这个温度反馈逻辑,是我们三年调出来的,不是算法,是经验。他们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数据积累。”

对方沉默几秒,点头:“那行,我们配合。首批报六项,三发明三实用新型?”

“对。”刘好仃翻开清单,“三发明走国内加pct途径,实用新型先在国内确权。咱们不求快,求准。”

代理问:“pct后期还能补实验数据吗?”

“我们现在交的每一页,都是将来对簿公堂的底牌。”刘好仃说,“不靠后期补,靠前期实。”

会议结束,已是中午。技术组开始赶首项发明专利的材料,《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玻璃镀膜控制系统及方法》。

小陈负责绘图,系统导出的温度曲线分辨率不够,放大后边缘发虚,不符合专利附图要求。

“重画吧。”他叹了口气,“手动画坐标,再描线。”

刘好仃走过来看了一眼:“别费劲了。”他拉开抽屉,拿出个黑色U盘,“去年中控系统升级时,我让技术科存了全程高精度日志,原始数据都在这儿。”

小陈接过U盘插上,文件夹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按日期分类,最上面一个文件夹标着“2023-试1#线-全程备份”,右下角有个手写的“△”符号。

“这符号是啥意思?”他问。

“标记过关键数据。”刘好仃淡淡地说,“当时没人注意,我说留着,万一哪天用得上。”

小陈没再问,开始导出高清图。打印机重新启动,一页页技术说明、权利要求书、附图接连输出。

下午两点,材料终于齐了。刘好仃一页页翻过,确认无误后,打开申报系统。

“附件上传。”他点开文件夹,选中所有文档。

进度条走到98%,系统弹出提示:“附件总大小超出限制,无法提交。”

小王凑过来:“要不删个实施例?反正核心逻辑在。”

“不行。”刘好仃摇头,“少一页,保护范围就小一圈。咱们不是在填表格,是在划地界。”

他改用分卷压缩,把文件拆成两部分,另附一份说明函,解释拆分原因,确保所有内容完整保留。

“提交。”他点下确认键。

页面跳转,显示“已成功接收,受理编号生成”。

刘好仃长出一口气,把打印稿首页轻轻抚平,放进一个深蓝色档案盒。盒脊上,他用防水笔写下:“patent-001”。

小陈看着那三个字,忽然问:“接下来呢?”

刘好仃没立刻答。他走到窗边,车间里镀膜机正运转,玻璃在传送带上缓缓移动,光在表面流转,像一层看不见的膜。

“接下来。”他转身,把U盘放回抽屉,顺手带上了锁。

小陈低头看自己刚整理完的登记表,发现有一栏还没填。

他拿起笔,在“后续跟进”一栏写下:“建议建立专利台账,按编号归档。”

刚写完,刘好仃走过来,看了眼本子,点点头。

“从下个月起。”他说,“技术资产日,加一项议程。”

小陈抬头:“什么?”

“专利进展通报。”刘好仃说,“让每个人都看看,咱们的玻璃,是怎么一块块变成‘作品’的。”

小王抱着材料进来,手里拿着刚打印的申报回执。

“刘师傅,这个收据要存哪儿?”

刘好仃接过,翻开档案盒,轻轻放进去。

盒子里,patent-001的标签下,那张高清温度曲线图静静躺着,波谷处的微小波动清晰可见。

他合上盖子,手指在盒脊上停留了一秒。

车间的灯忽然闪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