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54集:保护方案周密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54集:保护方案周密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小王拿着那支防水笔,翻到笔记本空白页,笔尖刚碰纸面,刘好仃的声音就到了:“先别记,听清楚了再动笔。”

会议室的灯刚换过,比以前亮,照得桌面上三张图表格外清晰。一张是技术流向图,红线从深圳出发,弯弯曲曲指向东南亚、中东;一张是侵权模式分类表,密密麻麻标着“参数雷同”“结构模仿”“话术搬运”;第三张是各国法律红线清单,印尼那条“合理保密措施”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留痕,等于留证。”

刘好仃站在桌前,手里没拿笔,也没翻本子,就那么一站,屋里人全静了。

“咱们不打官司,现在。”他开门见山,“但得让人知道,咱们有官司能打的底气。底气从哪儿来?不是嘴上说‘这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拿得出谁在什么时候、怎么试出来的证据。”

法务小李皱眉:“可咱们现在连内部审批流程都靠口头,客户要数据,技术员随手就发了,哪有记录?”

“所以得改。”刘好仃拿起那支防水笔,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从今天起,所有技术资料外发,必须双人确认,谁发的,谁批的,发给谁,全得留痕。不是防同事,是防万一。”

小王嘀咕:“那以后连微信都不能随便聊了?”

“不是不让聊。”刘好仃笑了,“是聊了得知道,哪句算数。就像咱们调玻璃温度,调到七百度和七百零一度,差那一度,可能就是良品和废品的区别。技术也一样,你以为是顺口一说,人家听了,能照着做出一整条产线。”

外贸小张举手:“那客户问细节,我们不说,是不是显得不信任?”

“不是不说,是分阶段说。”刘好仃翻开草案第一页,“我提个‘动态披露’机制——合作前期,只给框架性数据,带水印,标用途;进入试产,解封一层参数;量产前,再给核心值。每一步,对方签收,咱们留底。”

小李眼睛一亮:“这等于把技术分成‘锁’和‘钥匙’,咱们掌握开锁节奏。”

“对。”刘好仃点头,“技术不怕公开,怕的是人家拿去就用,咱们连个说法都没有。现在咱们要做的,不是把门焊死,是装个指纹锁,谁来开门,什么时候开的,全得留下记录。”

技术员小陈翻着草案,忽然抬头:“那实习生培训那次讲的失败方案,也被抄了,这怎么防?”

“从源头防。”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复印件,推到桌中央,“这是那两个实习生的笔记,字迹潦草,但关键参数全记了。他们记得,是因为老师傅讲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步调错了,但错得值钱。’”

屋里静了一瞬。

“技术传承,不能只靠嘴。”刘好仃声音不高,“得靠纸,靠系统,靠每个人都觉得——我记下的东西,将来能派上用场。现在咱们缺的不是聪明人,是把聪明事存下来的习惯。”

小李低头看草案里的“三级防护网”结构:一级是内部流程固化,二级是信息分级披露,三级是跨国应对预案。每一级下面都列了责任人、时间节点、验证方式。

“这方案……真能落地?”他问。

“能。”刘好仃答得干脆,“因为每一条,都是从咱们已经踩过的坑里长出来的。流程没留痕?现在补。信息发太早?往后挪。法律不熟?先搞清红线在哪。咱们不追着别人打,咱们先把自家篱笆扎牢。”

小王翻到草案附录,看到一条写着:“所有非正式技术交流,须填写《技术分享登记表》,注明时间、地点、参与人、核心内容摘要。”

他抬头:“那以后开个玩笑都得填表?”

“不是填表防人。”刘好仃看着他,“是填表提醒自己——咱干的这行,一句话可能值百万。你不说,它就只是句话;你记下来,它就是资产。”

小张忽然笑出声:“这么说,我上周跟客户吃饭时随口提的镀膜厚度优化,是不是也得补登记?”

“补。”刘好仃也笑了,“现在就补。趁还记得清楚。”

会议室里难得有了点轻松的气氛。小李翻开法务建议部分,指着一条:“这里写‘重点技术点优先内部建档’,是不是意味着有些技术,我们得先自己认下来?”

“认下来。”刘好仃点头,“不是为了藏着,是为了将来有人问——这技术谁先做的?咱们能立刻拿出证据。就像咱们厂那块‘零废品’玻璃,不是因为它多亮,而是因为它每一道光,都有记录可查。”

小陈在草案边角写了个备注:“建议设立‘技术资产日’,每月一次,集中归档创新点。”

刘好仃看了一眼,没说话,但在“责任人”一栏,把小陈的名字圈了上去。

讨论到“跨国应对”部分时,争议又来了。法务主张所有海外宣传资料必须先经审核,外贸部则担心流程太长,耽误商机。

“不是卡流程。”刘好仃调出上一章的比对图,“是卡风险。咱们发现那家印尼厂商抄的,是咱们没投产的失败方案。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在咱们内部找‘耳朵’。所以现在,所有对外输出的内容,必须经过技术 法务双签。不是不信任业务,是保护所有人。”

小张沉默片刻,点头:“我同意。但能不能设个紧急通道?比如大客户临时要数据,走加急?”

“可以。”刘好仃翻开草案附录,“这里写了:紧急披露需三人联签,留存录音或视频记录,事后48小时内补全书面材料。既保效率,也保证据。”

小李松了口气:“这下平衡了。”

方案逐条过完,刘好仃让每人提一个最担心的问题。

小王说:“万一他们改个说法,换个术语,咱们怎么认?”

“那就得建咱们自己的‘技术指纹库’。”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把咱们独创的工艺组合、参数区间、失败路径全记下来。以后看到相似的,一比对,就知道是不是‘换皮’。”

小李问:“要是对方根本不承认呢?”

“那就用他们的话,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一步的?’”刘好仃说,“如果答不上来,或者时间对不上,那就是问题。”

小陈最后问:“这方案定了,谁来监督执行?”

刘好仃看着桌上的防水笔,没立刻答。过了几秒,他拿起笔,翻开会议纪要,在末页写下:“本方案自签署日起生效,执行情况纳入季度考核,由全体签字人共同监督。”

他把笔放下,正好压在“监督”二字上。

“不是我监督你们。”他说,“是咱们互相监督。因为这不只是制度,是咱们对这块玻璃的交代。”

七个人围在桌前,依次签字。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签完,刘好仃收起草案,放进文件夹。他没急着走,而是走到窗边。车间里,镀膜机还在运转,玻璃在传送带上缓缓移动,光在表面流转,像一层看不见的膜。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回桌前,把那支防水笔轻轻推到小陈面前。

“你拿着。”他说,“下次开会,用它记新问题。”

小陈接过笔,刚要说话,刘好仃抬手止住。

“先别谢。”他说,“这笔不是奖励,是任务。从今天起,你负责每月收一次《技术分享登记表》,汇总问题,咱们定期回头看。”

小陈点头,把笔插进笔记本里。

刘好仃最后看了眼墙上的三张图表,伸手把“侵权模式分类表”往下压了压,让“擦边球”那一栏更清晰些。

“记住。”他说,“防得住是本事,认得出才是功夫。”

他转身拉开门,走廊的灯光照进来,映在桌面上,那支防水笔的影子拉得很长,横在“三级防护网”的结构图上,像一道新加的防线。

小王低头看自己的笔记,忽然发现刚才记漏了一条。

他抬头想问,刘好仃已经走到了电梯口。

电梯门缓缓合拢,映出他模糊的轮廓。

小王张了张嘴,最终没出声。

他低头,在笔记本上补了一句:

“技术可以共享,但必须知道,哪一步开始,是我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