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23集:环保要求深入了解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23集:环保要求深入了解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老张把那块边角料放在会议桌中央,像搁下一块烫手的炭。没人说话,但也没人走。刘好仃看着一圈人,点了点头,说:“明天开始,绿色行动组正式干活。”话音刚落,小王就举手:“刘哥,咱们……先看哪?”

“先看人家要啥。”刘好仃拉开抽屉,掏出一叠打印纸,上面全是外文,“这是澳洲、德国、新加坡、北美几个主要市场的环保法规和行业标准,咱们得搞明白,客户问的‘绿’,到底绿到什么程度。”

会议室的空调嗡嗡响,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盯着标题发愣。小林念出声:“Epd?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这是啥?”

“环境产品声明。”刘好仃说,“简单讲,就是你卖一块玻璃,得附一张‘身份证’,写清楚它出生在哪、吃了多少电、排了多少碳、能不能投胎——哦,回收。”

老张皱眉:“咱们厂连发票都手写,现在要给玻璃办护照?”

“不是要你现在就会,是得知道人家要。”刘好仃把资料分下去,“咱们分三组:小王带人看欧盟和德国那套,最严;小林负责澳洲和新加坡,那边气候敏感,环保标准也细;老张,你和我盯北美和国际通用标准。”

“我?”老张一愣,“我连英文都认不全,光看标题都像在猜谜。”

“你认得‘罚款’俩字不?”刘好仃笑,“认得就行。重点看哪条写着‘违规’‘处罚’‘禁止’,咱们先躲坑。”

众人笑出声,紧绷的气氛松了一扣。

小王翻开欧盟的《建筑产品法规》(cpR),第一页就卡住了:“LcA?生命周期评估?这玩意儿还得算从挖沙子到玻璃进坟场的全过程?”

“对。”刘好仃点头,“人家不光看你厂里烧了多少煤,还得算你运沙子的卡车排了多少气,工人午饭吃的牛肉有没有碳足迹。”

“那咱们是不是还得去查沙场老板有没有种树?”小林接话。

“你要真能查到,算你本事。”刘好仃也笑,“但现在,咱们先搞懂人家要什么,别一开口就露怯。”

分组完毕,大家埋头啃资料。会议室安静下来,只有纸页翻动和偶尔的嘀咕。

两小时后,小王突然抬头:“刘哥,欧盟这标准里写,玻璃制品中回收料使用率不得低于30%,2027年要提到50%。”

“咱们现在多少?”

“不到15%。”

刘好仃没说话,拿笔在本子上记下。小林那边也举手:“澳洲更狠,要求提供第三方认证的碳足迹报告,每年更新,还得公开。”

“咱们有吗?”

“别说第三方,咱们连自己的碳排放数据都没系统记过。”

老张翻着北美的文件,嘟囔:“这儿写着,新建玻璃厂必须配备碳捕捉设备,否则不给批环评。”

“咱们厂是新建的吗?”

“九十年代盖的,屋顶漏雨都修了八回。”

会议室又静了。

刘好仃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回收率要达标

碳排放要可测

能源结构要清洁

“咱们现在,三条都没踩上点。”他转过身,“但知道差距,才算起步。”

小王皱眉:“可这些标准,一个比一个高,咱们怎么追?”

“一个一个来。”刘好仃说,“先搞清楚,哪些是硬杠杠,哪些是加分项。”

接下来几天,绿色行动组泡在资料里。小王发现,德国标准不仅看回收率,还要求生产过程中8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小林查到,新加坡对供应链环保合规审查极严,连运输车辆的排放标准都要申报。老张翻北美文件时,发现某些州对玻璃熔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比国标低一半。

“咱们的炉子,怕是得拆了重造。”老张叹气。

“先不拆。”刘好仃说,“先记下来,哪条咱们差得远,哪条能慢慢靠。”

周五下午,全员汇总。白板上贴满了便利贴,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刘好仃让每人说一条最震撼的发现。

小王先来:“欧盟要求,所有建材必须提供Epd,也就是环境产品声明,数据要经第三方审核,有效期三年。”

小林:“澳洲客户如果走绿色建筑认证,我们的产品必须有碳标签,贴在出厂报告上。”

老张:“北美那边,已经开始试点‘碳关税’,高碳产品进口要额外缴费。”

刘好仃听完,拿起红笔,在白板中央画了个大圈,写上:“全球环保门槛正在变高,且越来越高。”

“咱们现在是什么水平?”他问。

小王翻出数据:“按国际绿色建材评级,咱们目前连基础门槛都够不着。回收率、能耗、碳排放,三项全红。”

“那咱们是不是干脆别出海了?”老张问。

“可以。”刘好仃说,“但客户不会等我们。昨天小林收到邮件,澳洲那边说,明年起所有供应商必须提交Epd,否则暂停合作。”

会议室没人说话。

刘好仃继续:“这不是选择题。以前我们拼价格、拼交期,现在人家拼的是‘绿’。你不绿,连投标资格都没有。”

小林低声问:“那咱们……从哪开始?”

“从认账开始。”刘好仃说,“咱们现在不绿,得承认。但不绿,不代表不能变绿。”

他拿起一张便利贴,写下:“第一步:搞清楚所有环保要求。”

“第二步?”小王问。

“第二步,等咱们把这一步走稳了再说。”

老张挠头:“可这些标准,有的要数据,有的要设备,有的要钱,咱们哪来这么多资源?”

“资源不是天上掉的。”刘好仃说,“是人一点点挣出来的。九十年代咱们厂最穷的时候,连润滑油都省着用,可机器照样转。现在咱们有系统、有团队、有客户信任,还怕搞不定几份报告?”

小林犹豫着举手:“可……这些标准不一样,咱们按哪个来?”

“先抓共性。”刘好仃指着白板,“你们发现没?不管欧盟、澳洲还是北美,都在提三件事:减碳、回收、可再生能源。说明这是全球共识。咱们就先盯这三块。”

小王点头:“回收这块,咱们至少知道差距在哪。”

“碳排放呢?”小林问。

“目前没系统记录。”刘好仃说,“但从能耗反推,咱们吨玻璃碳排放大概是国际先进水平的2.3倍。”

“那得砍掉一半多。”

“对。”

老张叹气:“这哪是达标,这是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也得换。”刘好仃说,“不然,咱们的玻璃再亮,人家也不让进门。”

会议快结束时,小王突然说:“刘哥,我查到个细节——德国标准里,回收玻璃做新玻璃时,必须确保杂质率低于0.5%,否则算不合格。”

“咱们现在多少?”

“实测是1.2%。”

“为什么高?”

“分拣不够细,旧玻璃里混了陶瓷、石头,熔炉一烧,全是渣。”

刘好仃记下:“那咱们得分拣线得升级。”

小林也补充:“还有,欧洲有国家要求,工厂必须公开年度环保报告,接受公众监督。”

“咱们敢吗?”老张问。

“不敢,就永远不绿。”刘好仃说,“绿,不只是技术问题,是态度问题。”

散会前,刘好仃让每人写一条“最担心的事”。纸条收上来,他一张张看:

“数据拿不到”

“设备太贵”

“客户不认”

“员工不配合”

“改了也没用”

他看完,没念,折好收进抽屉。

“我知道大家怕。”他说,“但怕,是因为我们在乎。要是不在乎,根本不会觉得难。”

他站起身,关掉投影,拉开窗帘。夕阳照进来,落在白板上那行字上:“全球环保门槛正在变高,且越来越高。”

光把字照得发亮。

“以前我们以为,快就是竞争力。”他说,“现在才知道,绿才是通行证。”

老张临走前,回头看了眼桌上那块边角料。

刘好仃走过去,拿起它,对着光看了看。

玻璃很干净,边缘有点发乌,是熔炼时没烧透的痕迹。

“下次,”他说,“让它回来的时候,是新的。”

他把玻璃放进抽屉,关上。

第二天一早,小王抱着新打印的资料冲进办公室:“刘哥!我查到个事——国际玻璃协会刚发布新指南,建议企业2025年前实现生产过程碳排放下降20%。”

刘好仃抬头:“然后呢?”

“咱们去年碳排放量是……”小王咽了下口水,“比建议值高了37%。”

刘好仃沉默几秒,拉开抽屉,拿出那块边角料,放在桌上。

“告诉协会,”他说,“我们收到了。”

小王刚要走,又回头:“刘哥,北美那边又有新规,说进口玻璃必须提供回收料溯源证明,从废玻璃回收点到工厂,全程可追踪。”

刘好仃看着玻璃里的气泡,轻声说:

“那就从一块废玻璃开始记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