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95集:个性化服务全面升级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95集:个性化服务全面升级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那张深蓝色的服务承诺卡样卡放进文件夹时,窗外的雨刚好停了。阳光斜斜地切进办公室,落在他刚翻开的客户档案库电子表上,第一行是新加坡林先生的记录,备注栏里写着:“语音沟通优先,ppt会打瞌睡,薄荷糖能加分。”

他没急着合上电脑,而是把鼠标滑到“任务进度”那一栏,将“方案策划”后面的绿勾打上,又在“定制化实施”前点了点,光标闪了两下,像在点头。

“开始了。”他自言自语,顺手把桌上的老花镜推了推。这动作他已经练了三个月,推得恰到好处——既不滑到鼻尖,也不挡住眼神的温度。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小陈正低头看平板,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像是在跟谁赛跑。阿米尔抱着一叠打印好的客户画像资料,尤哈则拎着两杯刚买的柠檬茶,一杯递过去,一杯自己喝,吸管咬得咯吱响。

“档案库数据同步好了。”小陈坐下第一句话,“六个市场的核心客户,共六十人,信息完整度92%。剩下那8%,是迪拜那位总换号码的项目经理。”

刘好仃笑了:“号码可以换,习惯改不了。他上次投诉说我们邮件太正式,像法院传票。”

“所以这次方案,我们按‘人’来调。”阿米尔翻开资料,“比如温哥华的设计师ms. Lee,她去年提过希望玻璃能带点雾面质感,像清晨的湖面。我们能不能在透光率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表面处理工艺?”

“能。”刘好仃点头,“技术组昨晚回了,微蚀刻工艺可以试。关键是——她要的不是参数,是感觉。咱们的方案,得让她一眼就觉得‘这就是我要的’。”

尤哈举起手机:“我刚录了段语音,模拟她收到方案时的反应——‘哇,你们连我随口说的一句话都记得?’”

会议室笑成一片。

刘好仃没笑,但他眼睛亮着。他打开投影,调出一张表格,标题是“定制化服务方案初稿”。新加坡、迪拜、约翰内斯堡、温哥华、利雅得、圣保罗,六列分开,每列下是十个客户的名字,旁边贴着他们的“服务标签”:有人爱视频会议,有人只回邮件;有人喜欢凌晨三点讨论图纸,有人坚持周五下午四点前不谈工作。

“这些不是标签,是节奏。”他说,“咱们的服务,得踩准他们的拍子。”

小陈忽然皱眉:“可有些需求太细了,比如利雅得那位女建筑师,她希望所有邮件附件都用浅蓝色背景,说是护眼。这……是不是有点过?”

“护眼是表,尊重是里。”刘好仃说,“她不是在挑颜色,是在看咱们有没有把她当回事。咱们改个背景色是三秒钟,她记住的,是一辈子。”

阿米尔在本子上记下:“服务细节清单——颜色、字体、沟通时间、语气软硬。”

“对。”刘好仃点头,“下一步,把这些细节全嵌进方案里。不是‘我们提供什么’,而是‘他们需要什么’。”

会议结束前,他留下一句话:“明天开始,每个客户方案打印出来,封面写名字,不写编号。谁拿到,谁负责。”

第二天一早,技术组传来消息:智能提醒系统和客户档案库的联动试运行出了岔子。

“系统记住了迪拜客户不喜欢周一早上八点来电,可今天八点零一分,自动提醒还是弹了。”阿米尔拿着手机,眉头拧成一团,“差这一分钟,客户差点投诉。”

刘好仃立刻叫来技术员小李。小李挠头:“问题出在时区换算上。系统用的是标准时间,但客户实际工作时间有弹性。比如尼日利亚,官方时区是Utc 1,可他们下午三点才开工,晚上九点最活跃。”

“那系统得学会‘看人下菜碟’。”刘好仃说,“不能只认钟表,得认人。”

小李点头:“我加个‘活跃时段’字段,和档案库联动。系统发提醒前,先查客户最近三次互动时间,自动匹配。”

“聪明。”刘好仃拍他肩膀,“咱们不拼大公司那套冷冰冰的AI,咱们拼‘懂你’。”

三天后,系统重新上线。第一轮测试,约翰内斯堡的工地主管在晚上八点收到一条语音提醒:“您上次问的防紫外线参数,已更新,请查收。”他回了句:“你们终于学会南非时间了。”

尤哈看到消息,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另一边,服务承诺卡的制作却卡在了纸张上。

印刷厂来电:“您要的那种深蓝珠光纸,库存不够,得等新货,至少三天。”

刘好仃盯着手机,没发火。他记得上个月,这家印刷厂还因为一批标签印错赔了钱。他没追究,只说:“下次别错。”

他回拨过去:“三天太久了。能不能先用备用纸?颜色接近就行。”

“可您要的是‘像夜空一样沉静’的质感……”

“那这样,”刘好仃打断,“你们先印五十张,用现有纸,我亲自送。剩下的,等新纸到了再补。客户等的是心意,不是纸。”

对方沉默两秒:“……我这就安排。”

当天下午,第一批五十张服务承诺卡送到。刘好仃一张张检查,每张背面的二维码都扫了一遍,确保能跳转到客户专属页面。他还在每张卡里夹了张手写便签:“感谢您一路的信任,这张卡,是我们对您的承诺。”

小陈看着他一张张写,忍不住问:“写这么多,手不酸?”

“手酸,心不酸。”刘好仃头也不抬,“客户收到时,要是能笑一下,咱们这周就没白忙。”

卡片寄出第二天,反馈陆续来了。

新加坡林先生回了语音:“卡收到了,你们连我爱薄荷糖都记得,背面那句‘我们记得您第一次来电的时间’——我查了,一分不差。”

温哥华的ms. Lee发来邮件:“玻璃样品还没到,但你们的方案让我想立刻签合同。你们不是在卖产品,是在理解生活。”

最意外的是迪拜那位总换号码的项目经理,他打来电话,声音低沉:“我以为你们早忘了我。可你们不仅记得我的习惯,还改了邮件模板。这卡……我收下了。”

刘好仃挂了电话,站在窗边,看了眼楼下快递员正把第二批卡片装车。阳光照在车身上,反出一道亮光,像条通往远方的路。

他转身回到工位,打开客户档案库,找到那位项目经理的页面,在备注栏新加了一行:“服务升级后首次主动来电,情绪积极,建议下月回访时提及家庭近况(曾提女儿学建筑)。”

小陈走过来,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新一批方案:“下一个客户,利雅得的女建筑师,方案已经按她喜欢的浅蓝背景调整了,连字体都换成她常用的那种。”

“好。”刘好仃点头,“发之前,再读一遍,确保每个字都带着温度。”

“其实……”小陈犹豫了一下,“我们这么拼,客户真的能感觉到吗?”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拿起桌上一张未寄出的服务承诺卡,指尖轻轻摩挲过那行烫金小字:“玻璃会老,服务不老。”

然后他抬头,看着小陈:“你觉得冷的金属能传热吗?不能。可你握久了,它就暖了。服务也一样——不是一次做到完美,而是每次都让人觉得,你在努力做到更好。”

小陈低头看着手里的方案,忽然笑了:“那咱们继续?”

“继续。”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第二本笔记本,封皮是暖灰色的,边角还贴着一小块透明胶带,像是修补过的痕迹。他翻开第一页,写下三个字:做得到。

小陈凑过来看:“又一本?”

“旧的写满了,新的接着来。”刘好仃把笔递过去,“你先填第一个客户。”

小陈接过笔,翻开利雅得客户的页面,在“服务进展”栏写下:“定制方案已确认,客户期待样品交付。”

尤哈从门外探头:“技术组说,智能提醒系统刚自动触发了一条关怀消息——‘约翰内斯堡天气转热,工地防暑措施还够用吗?’对方秒回:‘你们比我们hR还操心。’”

办公室里又是一阵笑。

阿米尔拿着新整理的客户反馈走进来:“南非那边说,他们要把咱们的服务承诺卡贴在办公室墙上,当‘客户关系教科书’。”

刘好仃听着,没说话。他只是把那张未寄出的卡片轻轻放进信封,写上收件人名字,然后在信封角上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小陈忽然问:“您说,咱们这么一点点改,真能变成大公司那样的服务体系吗?”

刘好仃抬起头,窗外阳光正好,照在他花白的鬓角上,像镀了一层金。

他笑了笑,说:“咱们不做大公司,咱们做‘记得住名字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